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和离前夜——归去闲人【完结】

时间:2025-02-18 14:41:47  作者:归去闲人【完结】
  她一副大包大揽说一不二的模样,范氏明知她是有意显摆能耐,却不敢扫太夫人的兴,便劝道:“无妨,让旁人照料吧。”
  婆母既已发话,秦氏只好答应。
  薛氏见状,便笑向太夫人道:“既是都要去,我就让人安排。咱们初八动身过去,祖母觉得如何?”
  阖府女眷的行程在她谈笑间决定,薛氏将二房几位都问过,却偏偏漏了才进门的云娆,只管问太夫人去别苑后想如何取乐。
  这姿态非但藐视云娆,连范氏脸上都有点尴尬。
  对面明氏大约是实在看不下去,笑向云娆道:“二嫂刚嫁过来,还没去过咱们的别苑。那边风景很不错,里头还有座漂亮的书楼,或许你会喜欢,到时候我陪你去瞧瞧。”
  她的声音温和,性情也颇宽柔。
  云娆嫁进侯府快一个月,虽说平素甚少掺和家事,晨昏定省时在如意堂碰见妯娌姑嫂,对各自的性情渐渐也摸出了几分。
  薛氏仗着家世过人,眼高于顶也不是这一两天了,耀武扬威起来,别说是她,连范氏都会挤兑暗讽。
  就连身为侯府嫡女的裴雪琼都曾暗里被奚落了几回。
  倒是明氏性子和婉,先前天气好的时候还与裴雪琼一道邀云娆赏玩侯府后花园,很是通情达理。
  此刻她有意化解,云娆自然接了话茬。
  连同秦氏都不满于薛氏的张扬做派,一道聊了起来。
  这般闲聊着,等众人一道在如意堂用完了饭,薛氏婆媳和范氏、孙氏留下来陪太夫人推牌,旁人则各自回屋。
  因方才说起明氏新得了一幅《秋山图》,用笔设色十分独到,裴雪琼很想一睹真容,见云娆也有兴致,便拉她一道顺路去瞧。
  剩下裴玉琳因要嫁入王府为妾,这阵子沉溺在保养肌肤容色,对画作无甚兴致。秦氏惦记着新制的药丸,要赶回去瞧瞧火候。裴锦瑶原本想去凑个热闹,见裴雪琼竟邀了云娆,当即就谢绝了。
  等云娆她们拐过游廊,她几步赶上秦氏,撇嘴道:“五嫂嫂,你说四妹妹怎么这样!”
  秦氏被她问得一头雾水。
  裴锦瑶便道:“她原是小门户,靠着冲喜才能嫁进咱们府里!母亲都不太把她放在眼里,偏巧四妹妹把她当个宝,做什么都帮着她。”
  “性情相投罢了,这有什么。”秦氏虽不爱掺和是非,在侯府日子久了,对各自的性情多少有些把握。
  裴锦瑶却不以为然,“二姐姐尚且对她爱答不理,四妹妹怎么说都是咱们侯府的嫡女,却偏要自降身份!她的出身可比咱们差远了。”
  这话说得就有些不好听了。
  秦氏不甚在意门户高低和身份嫡庶,便只道:“终归是二哥明媒正娶来的,宫中皇后尚且能出自民间,人各有命罢了。何况二嫂家也算书香传家,她兄长年纪轻轻的进士及第仕途顺遂,算起来可比你五哥还强些,我都羡慕呢。”
  她不好议论旁人,只将自家丈夫裴见祐摆出来,半认真半玩笑的提点。
  裴锦瑶没能从她嘴里寻得赞同,只好嘀咕道:“进士怎么了,过些日子春闱放榜,我三哥肯定也能高中!”
  ……
  明氏的那幅《秋山图》让云娆一饱眼福,隔日后晌,青霭又从外面拿来了一幅画轴。
  春风柔暖,云娆今儿偷了个懒,正坐在窗边翻看话本解闷。
  青霭跟常妈妈进了院,满脸喜色地奔向小书房。
  她俩今日外出,一则是替云娆采买些胭脂水粉和纸墨,再则是顺道去趟江家,好帮云娆瞧瞧家人的近况。
  云娆听见院门口的动静,瞧见青霭则喜滋滋的模样,还以为是娘家有什么喜事,不由搁下书卷起身往外走,想快些听个好消息。
  谁知青霭一进门,竟笑嘻嘻道:“恭喜少夫人,上回刻的那幅雕版可算是刻出名堂啦!”
第13章 机遇 十来年的习练,她其实也想一展身……
  云娆被恭喜得满头雾水,后面绿溪也凑过来,问道:“怎么回事?刻出什么名堂了?”
  青霭将怀里抱着的锦盒搁在案上,取出里头的一卷画轴,将缘故慢慢道来。
  事情起于前阵子雕好的那幅经变图。
  云娆自从五岁时在父亲的指点下头一回捉刀雕刻,这些年刻刀用废了不知多少,将手艺磨砺得十分出色。
  不过江家不开书坊,她也无需靠刻字糊口,先前也只是当爱好罢了。后来瞧见寺里的经变图,觉得版画比刻字还有趣,便也尝试着雕刻几幅,画面由简而繁,因技艺精湛,还曾被住持盛赞。
  时下崇尚礼佛,云娆为求徐氏康健,便常帮寺里刻些经变画,权当为母祈福。
  先前的几幅虽则精美,却也没人追问来处。这回云娆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东园寺雕刻的那幅《祗园说法图》,非但底图画得精美,雕刻时也费了许多心血,线条有力图样繁密多变,连同人物神情都颇为传神,印出之后广受赞誉。
  十余日前,富春堂的东家贺仙之携妻女去寺里进香,瞧见那幅经变图后甚为赞叹,特地寻到住持跟前询问雕刻之人。
  住持不好道出云娆的身份,先询问他来意。
  贺仙之便说他有意刻印一套山水人物画,跟画师们都说好了。只是他家的刻师多半工于文字,版画上的技艺颇为生疏,且画作讲究气韵,非但要有精湛的雕刻技艺,也须对书画有点造诣,方能刻出精髓。
  因版画雕刻起来太慢,他打算请四五位刻师合力来做。目下只寻了两位老刻师,瞧着寺里那幅图十分精美,便欲请教背后之人。
  住持听闻,倒觉此事甚好。
  不过云娆毕竟是女眷,他不便透露太多,加之东园寺与靖远侯府素无往来,便让人给徐氏递了消息,请她代为转达。
  “住持说了,少夫人若愿意刻这些图画,只管给富春堂回个消息,贺先生自会设法深谈。”青霭兴冲冲的说着,又指了指那卷画轴,“这是贺先生摹的画,先请少夫人瞧瞧,若这幅能雕刻好,旁的自然无碍。”
  云娆展开那画卷匆促扫了一眼,心头也自砰砰跳了起来。
  十来年的习练,她其实也想一展身手。
  先前母亲帮她挑中燕熙,也是因他家有座不小的书坊,能让云娆往后有用武之地,安心做喜欢的事情。
  如今她虽嫁进侯府,对版画的热爱却未减分毫。且看裴砚那架势,当时由着范氏安排冲喜是为边塞战事着想,未必真心愿意接纳这桩婚事,等边塞战事了结,未必不会有变数。
  她往后会在侯府留多久,这事儿没人说得清楚,但版画却是她愿意终身去做的事。
  云娆捏着画轴,不自觉看向常妈妈。
  常妈妈今日也去了江家,见状温声道:“夫人说,侯府自恃身份,未必愿意让你做这种事,免不了嘀咕念叨。但若你真心想做,倒不必太顾虑。真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正好掰扯清楚了回娘家去。家里养得起,更不会束着你的手脚。”
  这是徐氏的原话,云娆听后忍不住有点眼眶微热。
  她确实有此顾虑。
  以她如今的身份和处境,若真去跟富春堂详谈此事,一旦被人察知,大抵会斥为与商贾同流牟利——迥异于明家自掏腰包襄助学子的私刻,富春堂是靠刻书赚钱的,即便贺仙之初衷不错,也难免被薛氏之流鄙弃。
  但论私心,云娆却很想做这种事。
  时下坊间刻书时多半是文字,所刻的画作极少,也只经变图、年画等刻得多些。
  贺仙之选的这幅画是颇有名气的佳品,若真能将这套山水人物画刻印出来,许多人难以企及的画作便可飞入寻常百姓的门户。
  哪怕刻本不及墨本精美,却也弥足珍贵。
  于她也是一次磨炼。
  她攥着画轴,看到常妈妈脸上的笑意,而陪伴她长大的青霭与金墨站在两旁,眼底也暗藏期许。
  就连绿溪都有点蠢蠢欲动,低声道:“少夫人去见长辈时总是拘束着不得自由,只有回来了才能见些笑意。府里规矩重,总归要做些喜欢的事,这日子才好熬下去。”
  更何况这婚事原就是强扭的瓜,日后若处得好便罢,若真是志趣不相投,未必不能各奔前程。
  绿溪没敢说这句话,这些天积攒的忿忿不平却呼之欲出。
  云娆忍不住戳戳她的脸蛋。
  “瞧你,嘴巴撅得都能挂油壶了。”她嘴上打趣着,将画卷暂且收起,道:“富春堂不急着回消息吧?我再想想。”
  有母亲和兄长撑腰,她便无需担忧范氏之流的态度。
  只不过贺仙之既有心做此事,从画师润笔到刻师之功乃至刊印售卖,总需投入许多精力和银钱,这底板定得极精美才行。否则,非但耗费银钱,也辜负富春堂的苦心和其余刻师的心血。
  她总需详谈一回,对自家技艺有足够的把握,才敢去接这重任。
  ……
  因阖府女眷前往别苑小住的日子近在眼前,云娆又是刚嫁进来的新妇,单独出门需禀明婆母首肯再安排车马,繁琐得很,便没去找不痛快。
  到三月初八那日,先随众人前往别苑。
  裴家的这处别苑在京郊的白云岭,离京城不算太远,却是个叠嶂层峦围出来的好地方。
  依着或起伏或平缓的地势,非但有茂林清溪,梅坡花海,还藏着几处温泉,向来都是京城权贵所钟之处。
  裴家当初也是从没落的勋爵手中购得别苑,又请工匠精心修缮,虽说地方不太大,屋舍却还算齐备,每年春秋时节都能来小住。
  如今春色未暮,正是繁花如锦时。
  成群的仆从拥着一溜马车驶过长街,京城的百姓早已见怪不怪,只议论着高门贵户踏青的所在,而后呼朋唤友地去踏青。
  云娆这回只带了绿溪和青霭,连同衣裳包袱等正好用一辆车。
  长辈们的车马在队伍之首,她不必赶去伺候,倒可以趁机赏玩两侧的风光。
  自幼长于京城,风物已然看惯,但每年春光铺满时仍能从中寻到新的趣味。她未嫁时除了与母亲和长嫂踏青进香,也常常与沈骊英等好友相约出行,如今婚后不便,好容易能从侯府出来透口气,难免格外欢欣。
  主仆几个就着蜜饯赏玩春光,到别苑后,与明氏、秦氏一道住进了梨香小院。
  ——这座别苑重在观景宴饮,屋舍院落终归有限,太夫人自然独占一处最宽敞的,掌着中馈忙于庶务的薛氏也需有个单独的院落,长房的崔氏带了裴雪琼和裴玉琳姐妹俩,范氏带了裴锦瑶和她最喜欢的孙氏,剩下明氏、秦氏和云娆共居一处。
  院落不算大,胜在别致,正屋和东西厢房各有三四间屋舍,住起来其实还颇宽绰。
  众人安顿好行李正是傍晚时分,陆续到太夫人处聚齐。
  薛氏先前早已派人来备了丰盛的小宴,又请个乐伎吹奏鼓乐助兴,还折了盛放的花枝供在瓷瓶里,击鼓传花时正可拿来用。
  云娆与秦氏居于席末,也无需去众星捧月的太夫人跟前奉承,只需偶尔伺候婆母便可,上首几位说说笑笑,连带几位姑娘都格外活泼。
  这样的氛围,倒是云娆在裴家头一回体验。
  没了在如意堂的口角争锋,各自听曲观舞说说笑话,又有佳肴果品佐兴,倒真是有家人团聚共同取乐的趣味了。
  这场小宴直至夜半方散。
  踏着皎皎月色回院时,就连平常喜欢独来独往的秦氏都比平常话多些,加之明氏和婉平易,闲聊着回去各自歇下,让这一日颇为圆满。
  翌日起得迟些,三人从容梳洗过后到流杯亭聚齐,就着山景用了晌午饭,等太夫人歇完午觉便到近处赏玩。
  途中风景自不必说,还碰见了不少人家。
  最熟络的便是薛氏的娘家安国公府。
  两下里碰见,对面也是绮罗珠翠簇拥着年近花甲的国公夫人,刚从她家圈起来的温泉回来,要去看近处初绽的成片海棠。
  两位老人家都乘着肩舆,让仆妇驻足后搀扶着起来,各自握住了手热情寒暄。
  因薛氏是嫡幼女,论辈分,如今的安国公夫人其实算是她的伯母,加之年岁更小些,对裴家太夫人便颇为客气。末了,又说后日起薛家在近处有有小宴诗会等事,打算邀请这些天来白云岭踏春的别家女眷一道赏玩,请裴家务必赏脸。
  裴太夫人哪有不应的?
  薛家非但爵位高,因着宫里薛贤妃和膝下公主的关系,在皇上跟前都能有一席之地,在白云岭占的地方也格外宽敞,每回宴请都是大手笔。
  如今薛氏在裴家主掌中馈劳心费力,是两层长辈都器重心疼的媳妇,既碰见了,自然都得去捧场。
  薛氏显然也为此颇为得意。
  怕太夫人累着,翌日只在别苑附近的溪水旁散散心,到娘家设宴那日便盛装打扮着往薛家别苑去。
  ——非但三位长辈,连原本不太想去凑热闹的妯娌姑嫂都一个不落,全招呼了过去。
  也是这场宴席,让云娆终于听到了关乎裴砚的消息。
第14章 夸赞 满京城儿郎加起来都不及二哥厉害……
  谷雨才过,山川青黛。
  薛家的宴席设在阔敞的溪水边,连夜摆设的桌椅几案随着溪水蜿蜒,旁边则有青茂的树冠遮出荫凉,在柔暖春风里很是惬意。
  这样的地方和天气,既宜宴饮赏玩,也可踏青游乐。
  裴家众人过去时,已经来了不少宾客女眷,都是在这白云岭有别苑山庄,趁着春光晴媚来散心游玩的。
  安国公夫人坐在最前面的彩锦凉棚里,正招呼着四五位邀来的贵眷,见侄女带着裴家一群女眷浩浩荡荡地走过来,眼底笑意愈发浓了。
  ——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一呼百应,这于薛家而言也是脸上增光的事情。
  反正水边地方宽敞,再添多少人都不怕,还更显得两家姻亲紧密,相处融洽。
  安国公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起身亲自去迎裴太夫人和崔氏、范氏,又让儿媳招呼两房的姑娘妯娌,在一顿寒暄见礼后分派了座位。
  薛氏同祖母、婆母和婶母陪坐在上首,颇受疼宠的嫡女裴雪琼和待嫁王府的裴玉琳留在跟前,余下的座次稍稍靠后。
  云娆乐得清净,与明氏、秦氏等人依序而坐。
  风摇树梢,天朗气清。
  面前是浅草围着的濯濯清溪,就着香甜的果品抬目远眺,非但有丛丛春花烂漫,还隐约能瞧见远处树林后男儿们打马球的矫健身影。
  偶尔那边技惊四座,欢呼声也会传到耳边。
  这般春日氛围让人满身松快。
  云娆头回赴宴,并不认识对面的女眷们,明氏和孙氏便介绍给她。对面的女眷早知侯府次子取了个小美人冲喜,如今见着真容,虽则有人心里嘀咕身份悬殊,却也有人觉得高嫁低娶无可厚非,只赞赏于新妇的美貌。
  连同上首的安国公夫人都在留意不远处那道丽色。
  “先前你家二郎娶亲,我没能亲去道贺,方才瞧她那样乖巧行礼,倒真是好模样。”她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有个出息的女儿,优渥尊荣里颐养天年的人,笑容格外慈和。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