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金粉世家同人)[金粉世家]鹔鹴衔珠玉——惊鸦【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0 17:14:01  作者:惊鸦【完结+番外】
  宋妈领命走了,金太太对玉芬道:“你有心了。”
  玉芬笑着说:“四弟和我们三爷关系那么好,我怎么能不关心他?”说到这儿,玉芬又想起来了一件事来。她笑着对金太太道:“当年大师批命,说老四不能早婚。但是今年过完年老四都已经二十三岁了。咱们也该给老四相看一位四角俱全的姑娘做媳妇了。”
  金太太听到这儿笑道:“那还要麻烦你多费心,留意一下京里适龄的好姑娘。当年大师说老四要过了二十一才能婚配,如今老四已经过了这个坎儿,也该相看起来了。”
  玉芬自然是笑着应好。她有意把这件事揽过来。一来显示自己能干;二来老四做了好大的生意,老爷又看重老四。她有意找一个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小姐来做金家的四奶奶,这样她也能得到一些便利。
  金鹏振今天早早地就带了仆从来到了火车站接自家弟弟,t华年纪轻轻就去欧罗巴留学,回国后做生意常年在北平、沪上和津门三个地方来回跑。在家里的时候不多。鹏振在t华打电话回来说是要回家的时候就和金太太自高奋勇地说要来接弟弟。
  金t华和肖池白一下车,鹏振就看到他们了。立刻向他们招手。金t华和肖池白也看到了,立刻往鹏振这边儿走。肖池白走到一半儿看到了肖家的车,便对金t华笑道:“四爷,我家的车来了。我这就走了?”
  金t华道:“去吧,改日再聚。”
  肖池白笑嘻嘻地道:“一定一定,到时候我来买单!”
  金t华走到鹏振这儿,鹏振见了后道:“快上车,娘吩咐厨上给你煮了面。”
  金t华跟着鹏振上车,笑道:“三哥,最近在部里怎么样?”
  鹏振道:“有爹在,他们都敬着我。清闲的紧。”金t华知道鹏振的心思不在仕途上,但也不好一回家就和哥哥说教。因此只是笑道:“哥哥喜欢就好。”
  到了家里,金太太拉着金t华说了好多贴心话之后又让他把面吃完了之后才让他去休息。金t华在火车上面休息地不好,沾上枕头就睡着了。等到醒过来的时候,已经繁星满天。洗了澡换了衣服之后,去花厅吃饭。
  这顿饭是给金t华接风洗尘的,自然大多是t华喜欢的菜色。兄弟几个把盏谈笑,也是欢喜。一顿饭就这么吃到了月上中天。
  自从金t华回京,金家上下一直都是十分喜乐的。一来是t华很久没有回家,大家都想念他,他回家了,大家自然高兴;二来则是金t华的确是出手大方,送出的礼物厚重贴心,发了这么一笔意外之财谁不欢喜?三来就是金t华一会回来,老爷太太都高兴,脾气也好了很多。下面的人哪有不为了这个而高兴的。因此这几天金家上下都是喜洋洋的。
  但是今天金t华从外面回来,却觉得气氛有些不对。这屋里面的气氛太过冷凝,一进来就让人觉得有些风雨欲来。
  平素一向脾气温和的金太太沉着脸坐在沙发上,二嫂程慧厂和三嫂王玉芬都在金太太身旁安慰她。但是大嫂佩芳却是不在楼下大厅里。
  金t华把手上的帽子和围巾递到了一旁侍立的丫鬟翠玉手里,然后低声问她:“现在这是怎么了?”
  翠玉见道四爷问自己怎么了,立刻低声回答他道:“四爷,大爷这几天晚上都没在家里面住。太太和大奶奶问大爷,大爷只说是部里有事。”
  “但是刚刚苏次长带着太太儿子一起来咱们府上拜访总理。苏次长和总理去书房谈事儿去了。苏太太和苏公子则是由太太招待。苏家公子在太太这儿说漏了嘴,咱们大爷这些天都宿在胡同里的事情让太太和大奶奶知道了。”
  “然后呢?”金t华问翠玉。
  翠玉答道:“苏次长一家一走,大奶奶眼泪就下来了。太太也被大爷气得不行看大奶奶哭得伤心,便让大奶奶回房休息。大奶奶走了后,太太发了好大的一通脾气,然后就一直淌眼泪,二奶奶和三奶奶劝了太太好久了。”
  翠玉说完金t华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翠玉知情识趣儿的抱着金t华的围巾帽子离开。而金t华则是走过去状若不知地问道:“娘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因为儿子不讨喜,气着了?”
  金t华从小到大便是严肃冷峻的气质。因此他此时这么温声软语地说着笑话,谁都知晓他是在哄人。金太太听了后心里也是一暖,终于开口道:“你那个大哥,真是要气死我了!佩芳有什么不好?大家闺秀的出身!德容言功哪一样错了?偏凤举在外边儿拿着鱼目当珍珠!”
  金t华也不好在背后臧否自家大哥的是非,因此只是安慰金太太道:“娘也不要太生气了,气坏了身体大哥大嫂心里也不安。”
  程慧厂和王玉芬也纷纷称是,金太太的心情终于稍微好了些。这才注意到t华今天晚上回来的也很晚了。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金太太问道。
  “和人出去谈生意,难免晚了一些。”金t华道。
  金太太看到他脸上淡淡的疲倦,很是心疼:“我让厨房去给你煮些夜宵,你吃一些。怎么这么拼命,把自己累坏了怎么办?”
  金t华摇了摇头表示不用,他喝了一口桌上的茶。然后道:“夜宵我就不吃了,今天晚上还有事情要和父亲讲。”
  金太太道:“那你现在就去吧,早点谈完也好早点休息。”
  金t华看金太太的情绪好多了,轻声和金太太说让她也早些休息,然后和自己的两位嫂子告别。就直接往金铨的书房那边儿走去。
第6章
  金铨今天晚上就在家里面,此时他正在书房里面看公文。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就喊了一声进来。
  金t华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声音,推开门就进来了。金铨看到是金t华,让他他过来坐。四子t华能力品行都很出众,一直都是自己的骄傲。见了金t华,金铨脸上的表情都软和了许多。
  金铨看了看金t华,t华今日穿着一件秋香色长衫,领口绣着层层祥云。怀里挂着一块怀表,银色的链子挂在外面。淡云流水的打扮在他的冷峻气势之中平添了三分儒雅。
  金铨不禁想到t华不愧是老岳丈教导出来的孩子。有着一身和老岳丈一般的君子气质。金铨靠着椅背,问金t华道:“老四,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金t华端端正正地坐在金铨身旁,直接开口道:“父亲,我今天见了安副总长。”
  金铨问道:“安坤,你怎么去见他了?”
  金t华回答道:“父亲,我想从安坤手里面把军需的单子拿下来。”
  金铨没料到金t华要和他说这个。金t华自开蒙便在金太太的父亲,大儒李叙身边学习。因他学业繁忙,便很少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玩闹。直到他十三岁时李大儒去世,t华便和他舅舅扶柩归乡,在坟边结庐丧居一年为他外祖父守孝。十四岁时重回北平,在北平的高等中学读书。读了两年年后就到德意志去留学了。在五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回国。
  一开始的时候,t华要做生意他是不愿意的。但是t华执意要“实业救国”他也拦不住。结果就这么不到两年的时间,t华居然还真的做出了成绩。商界里有传闻说,如今南叶北赵之外还要加个金四爷的曜日斋。
  这南叶便是传承千年的叶家,在旧朝倾覆之后叶家做海贸生意起家,如今几乎垄断了整个南方手工业市场和盐市。而这北赵是做煤矿生意的,除了煤矿外也办百货商场、做铁路生意。
  但是他记得t华经手的生意有银号、也有商场。有好几处经他手拿下来的矿场、电报电话线路以及他的那些让人惊奇的能够垄断市场的产品。但这些和军需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对自己不清楚t华生意的具体情况也不是惊讶至极,毕竟金t华的生意除了在北平的还有在沪上和津门的,其他地方的也不少,他哪里能够全都知道。
  北平是政治中心,但是论起经济,还是沪上更发达。更何况t华的银号生意的大本营是沪上,而且t华的生意和家里的关系也不大,是他自己的事业。金铨很少去插手,因此他的了解的还着实是有限的。
  金t华年纪轻轻挣下这么一大笔家业,所以一直都很繁忙。金铨也心疼他这个儿子。金t华四处求学,在家里的时间说不上多,金铨心里还是偏疼他一些。而且金t华很少和他开口,如今开了口,不是太为难的事情金铨大多是会答应下来的。
  金铨从一介白身做到了总理,一生什么风浪没经历过?他听到金t华的话,便对金t华想要求他的事情猜到了大半。因此金铨笑着问他:“老四,你想让爹帮你什么?”
  金t华和父亲一向是亲近的,不像是其他人家的父子那样,儿子见了爹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似的。他也没有和金铨耍心眼的意思,十分果断地就开口了:“还请父亲帮我引荐一下白总长。我的事情想要能成功,还是要白总长点头的。”他又补充道:“不会让总长为难,我提供的军需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想要军服被褥的订单罢了。”
  金铨点了点头,却是问起了和金t华所说的毫不相干的事情起来:“你怎么看白雄起这个人?”
  “白总长才干优长,为人精明。是个能人。但”
  “怎么了,有话直说就行。和爹有什么不能说的。”金铨随意地道。
  “儿子曾和外祖父读史书。颇觉得白总长有梁太|祖朱温之相。父亲虽为其师,但实则并不能保证白总长的立场与忠心。朱温尚能在封建王朝里篡主。安知白总长如今之心。”
  “父亲若是退了,白雄起说不定登时就会翻脸。”
  金铨看着金t华:“你既然知晓的如此清楚,那你为什么不入政坛,来接我的班?”
  金t华笑道:“父亲,我太年轻了。”
  是啊,太年轻了!
  以金t华的年纪,就算进了官场,熬到上面又需要多少年?他根本来不及的。
  “而且,父亲的门生故旧看的是一个金字。就算儿子不进官场,只要儿子能够立得起来,他们也不会立刻翻脸。”
  他理了理自己的领子后继续对金铨道:“父亲放心,有t华在,我金家绝不会断在我这一代。”
  金铨心中一暖,此时想到t华的所作所为,他心里也是明了。国外的财阀立世,并无门第颓丧之景。t华也未尝不能做到那种地步。
  不一定是非要去为官的。
  他道:“明天晚上我带你去见白雄起。”金铨想到金t华刚刚的话好奇道:“安坤是怎么答应帮你的?他和咱们家可没有什么交情。”
  金t华道:“安副总长有一个极其疼爱的庶女,今年十三岁,是前朝罪臣杨家的小姐生下的女儿。他的这位小姐身体不好,又不得他家大房太太的喜欢。安副总长担心他的这姑娘日后嫁不到一个好人家。于是我答应了安坤,我会娶这个女孩子做二房太太。”
  “安坤的嫡子是学建筑的。现在国内也没什么大工程,因此安坤也很担心他的前程,我答应安坤会让安琦参与到我在津门的工厂建设。”
  金铨惊讶道:“你在津门也有产业。”
  金t华道:“这是新置的。到时候制作被服,需要工厂。津门产业基础很好,交通也发达。而且外祖父当初送了我一块津门的地皮。”
  金铨看着自己眼前十分冷静且条理分明的金t华,心中想自家四儿着实是好手段。有多少人都知道安家这位病怏怏的姑娘的存在,但是又有谁能够想到她会对安坤的影响这么大,会是这么好用的一颗棋?
  金铨心里盘算着,这姑娘的母亲杨氏是前朝犯官的后代。当初杨氏的父亲犯事,牵连了家中后代。因此这杨氏被卖到了教坊司。安坤那时节去教坊司和同僚一起听曲儿。一眼便看中了杨氏,替杨氏赎了身。这些年来,对杨氏十分疼爱。
  杨氏怀安家的这位六姑娘的时候没养好胎,再加上杨氏身体的底子就不好。因此生出来的这位六姑娘先天不足,一直病怏怏的。安六姑娘的身份本来就是妾生子,而且还是一位教坊司出来的妾生下的女儿。这身份上本来就嫁不了能和安家门当户对的大家公子了。更何况安六姑娘的身体还如此不好。谁家都不会想要这样身份不行,身体又残破的姑娘。
  可是t华和安坤说要娶这个女孩子做二房。安坤既不想自家女儿受苦,又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沦为北平城的笑柄。那么嫁给金t华做二房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来金t华出身富贵,又有能力,不会让他姑娘吃苦。二来军需部副总长的庶女嫁给总理的嫡子做二房夫人,也不是什么丢脸面的事。三来安六姑娘的身体不好,安琦坤本来也没有求他的这个女儿能有什么富贵荣华,只希望她能嫁出去,平平安安地就好。金t华人品正直,只要他女儿老老实实,一定能一直富贵舒坦。
  金铨还在沉思的时候,就听到金t华道:“有父亲和安副总长帮忙,要是白总长再点了头,这桩生意就定下来了。”
  金铨回过神来:“不出意外的话,白雄起不会拒绝。”说完后,他看向金t华,沉声问道:“你怎么突然要接军需的单子了?”
  他这么问,也是怕他的政敌给金t华下套。虽然只是被服,不是什么能够让人挑出毛病的东西。但是t华为什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第7章
  金t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想明白了金铨在担心什么。他也不因为金铨沉声而惶恐,只是回答金铨道:“父亲,津门和燕省两地的土布作坊大多被洋行给挤没垮了。而且现在洪宝安和外国的吸血虫盯上了南方棉纺和丝织业市场。”他道:“我把津门和燕省里濒临破产的作坊和布庄盘了下来,这一笔军需订单能让这些我低价买来的产业起死回生。”
  金铨疑惑道:“那你也没有那么多的布啊。”全国的军队那么多,但是金t华收购的那些作坊布庄的规模又能有多大?金铨脑子里面过一下就想出来了。这真的是太不合理了。
  金t华笑道:“南令的令鸥把他半数家业给了我。”
  “什么?!”金铨的手有些颤抖,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让人惊讶。是令鸥疯了还是自家儿子在说胡话?
  金t华敲了敲桌子继续道:“父亲,洪宝安和外国财阀要把令鸥挤垮。我通过我的电报和种种蛛丝马迹之中猜到了他们的动作。他们的资本太大,令鸥是进是退都是死局。因此他只能来求我。”
  “而我也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外国人把我们的市场彻底占据,赚着华夏人的钱,然后再拿着这些钱来打华夏人。我答应了令鸥一笔数额巨大的订单,而这些从令鸥那儿买来的布匹和棉花,就是用来制作我要的这笔军需单子上面的被服。”
  “父亲,那些普通的农户靠着这些土布和棉花生存。布庄倒了,布庄的老板们顶多会亏损一笔金钱。但是那些农户面临的问题却可能是直接破产。洋布抢占土布市场,那些靠着织布种棉花为生的数万甚至数十万百姓就面临着饿死的风险。外祖父生前教导儿子,大丈夫生于人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终究是不愿袖手太平,安享富贵的。”
  金铨沉吟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年轻时的样子。那时他站在在前往欧洲的轮船上,何等的意气风发!许许多多的人与事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到了最后,是白雄起的面孔停留在在他脑里。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