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都做妾了,哪有不疯的?/侧妃间歇发疯,王爷日常哄人——山上有梦【完结】

时间:2025-02-20 23:07:42  作者:山上有梦【完结】
  便有人继续说:“这蜂窝煤也只有那些泥腿子会买,价格定高了他们肯定情愿烧煤块啊……”
  “是啊是啊,而且虽说味道轻了,但很多人都怕中炭毒,怕是很多人不敢买啊……”
  嗯,就为了降价。
  这会儿,之前当场做出来的蜂窝煤已经烘烤好了。
  元香雪笑意加深:“话不多说,咱们先来看看蜂窝煤烧起来如何。”
  秋霜上前,与仆妇合力搬来那火盆,正好里头的炭快燃烬了,便把蜂窝煤放了上去。
  很快,黑漆漆的蜂窝煤从底部亮了起来,且散发着不输木炭的热气。
  同时,也有一股怪味散发出来,但没人大惊小怪。
  在座的也不乏穷苦人家出身的,这煤块烧起来的味道,很是见怪不怪了。
  静静看了一会儿,就有商人高声说:“我出四成,只要一天半成的货!”
  “你想得美!我出五成!也只要半成的货!”
  “我出五成半!”
  “哎,我说你们……不要乱抬高价格啊!”
  元香雪忍不住莞尔,这事儿成了。
  后续的事情自然不用元香雪主持,福余就足够了。
  反倒是黑水山那边,流民本就无组织无纪律,即便以工代赈了,还是有人会偷懒。
  关于这个,元香雪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计件算工钱。
  但这样就很多需要识字懂算术的人,这年头可没这么多读书人。
  只能采用木筹,还得日结工钱……
  这最开始的工钱,就是窝头和羊毛衣。
  而流民们晚上还是睡在胡乱搭建出来的窝棚里,还只能随地大小便。
  元香雪还打算哪天去视察一下呢,这可不能忍!
  于是交易的物资里就加上了砖头。
  嗯……烧砖头的作坊来黑水山卖煤块,烧出了砖头又卖给黑水山盖房子,其中挖矿的、烧砖的,都赚到了,这资源利用的就挺好。
  这样稳步发展了十天,整个天水郡就更喧嚣了。
  因为蜂窝煤的好处真的太多了。
  而本来冬天只能忍饥挨饿、无所事事的劳动人民,闻风而动加入了流民队伍。
  反正是计件算工钱,老人小孩都一起齐上阵,总比坐着不动好吧?
  因为这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黑水山都没了一个山头。
  秦王府,元香雪翻着账本。
  这账本就记了收入和支出,直到现在,黑水山蜂窝煤生意还没有开始盈利。
  但福余却满脸笑意:“姑娘,按您的意思,现在黑水山脚下已经盖了两排屋子,预计半个月,这十万流民都能住上屋。”
  看着账本上的一条记录,元香雪问:“烧砖头的作坊怎么回事?怎么还趁机涨价啊?找商会反映了吗?实在不行就让流民自己烧砖。”
  福余解释道:“之前的砖头是以前的存货,现在是新砖,冬天需要耗费更多煤块,人手价格也涨了,所以作坊那边才调了价格。”
  元香雪神情平淡:“理由倒是站得住,不过也难保是经手的人吃回扣,你注意盯着点,别到时候查出来是王府的人监守自盗。”
  福余闻言边认真点头,并决定下次亲自去走一趟,毕竟太监出身,就爱钱财,他也怕是谁捞过了界。
  合上账本,元香雪恢复端庄微笑的脸,让福余去忙,她没事了。
  福余便告退出了门。
  明明是冬天,他却觉得额头出了汗。
  他一边快步走出潇湘院,一边想:这时候,京城里的主子应该收到信了,也不知是否认可他们的做法。
  京城。
  梁毓景确实收到了信,看完——
  幸好元香雪站出来了,不然这天赐良机可就错过了!
  同时,他在心里还感激了一下自家三哥益王,没有三哥作怪,这十万流民也不会入他瓮中啊。
  要知道,前几天的时候,益州出了府兵哗变、民乱的消息已经传入京中,益王被当众斥责,并罚闭门思过。
  然后朝廷就开始吵怎么办?
  主要是派谁去平乱。
  在这些衮衮诸公看来,这是白捡的功劳,自然都抢着去,结果就是吵成一锅粥。
  而明睿帝隐晦表示,他想让懿贤妃的哥哥——如今已官至户部左侍郎的颜玉懋去捡这个功劳。
  但朝堂上谁会同意?
  最后吵来吵去,只能下旨让汉嘉郡自行平乱。
第41章 京中多事
  梁毓景认认真真写了两封信,让福全拿下去寄回天水郡。
  一封信自然是好好夸赞了一番福余、谷嬷嬷,并让他们继续多听元香雪的意见。
  另一封信自然是专门写给元香雪的了。
  写完信,梁毓景本打算去找舅舅说说这事儿,却见林嬷嬷过来,说是王妃有请。
  梁毓景很不耐烦,王妃三天两头有事情,但其实啥事都没有,就是用这种方法叫他过去。
  “不去,本王要出门。”
  梁毓景在外面一待就是一下午,回府的时候天都黑了,直接歇在了前院。
  于是后院里,底下人就暗自嘀咕:今天又是王妃没赢,卢侍妾也没输的一天呢。
  隔天是腊八,梁毓景带着王妃进宫请安。
  依旧是一个去乾清宫,一个去翊坤宫。
  梁毓景能感觉到,明睿帝对他的态度其实没怎么变,只是有了对比,难免明显了些。
  甚至,梁毓景觉得那些好哥哥们都在用同情的目光看他。
  这倒是一件好事了。
  梁毓景心情愉悦地饮着酒。
  而王妃在翊坤宫,就很难受了。
  因为虞贵妃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本宫为景儿挑了两个好生养的,你见见,一会儿出宫就带回去吧。”
  一旁的嬷嬷招招手,两个貌美如花、身姿窈窕的宫女便上前行礼:“奴婢见过王妃。”
  王妃的脸,顿时就维持不住礼节性的微笑了。
  虞贵妃还在说:“元氏诞下了龙凤胎,还有两个侍妾也怀着孕。看来你去了秦州,倒是贤惠多了,以后保持住。这两个都是宜子相,本宫希望明年能听到更多的好消息。”
  她朝一旁的嬷嬷使眼色,那嬷嬷便一回身,不一会儿捧来一个托盘。
  “做得好,便有赏。”
  虞贵妃当然知道怎么回事,这武氏一到秦州,就被送去道观里了,不然自家儿子府里怎么可能那么平静?
  但她就是要装不知道,还要赏武氏,过年的几次大宴,她还要狠狠地夸武氏!
  王妃低着头,脸已经彻底拉了下来,她勉力维持住规矩,行礼谢恩。
  出宫时,王妃身后就多了两个侍妾。
  梁毓景见了,便问了一句:“这两位是?”
  王妃故作温柔,实则整张脸都在扭曲:“母妃赏赐的,说都是宜子相。”
  梁毓景懒得看她,反倒是打量了两眼这两位即将入府的侍妾,嗯,长得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主子了。
  王妃见他打量,心情更是郁郁。
  等回到王府,梁毓景就让福全去查这个侍妾的身份。
  虽然虞贵妃能把人赏赐下来,肯定就已经查过一遍了,但多查几次,指不定有惊喜呢?
  三天后,福全来回禀,两人都没问题。
  梁毓景其实还有点小失望呢。
  这都回京快半个月了,竟然除了益王其他人都没出事?或者没出手?
  然后……事情果然经不住念叨。
  宫中传来消息,懿贤妃中毒了。
  梁毓景听了,第一时间觉得是哪个好哥哥动手了,或者好哥哥的母妃动手了。
  但转念一想,这懿贤妃可是与明睿帝同吃同住,谁能给她下毒?别不是自导自演吧?
  这个想法一出,梁毓景就提起了心,毕竟他也可能是下毒的那个人啊。
  梁毓景让福全时刻盯着宫里的动静,自己则跑去找舅舅商量对策。
  但他人还没到呢,宫里消息就出来了——
  懿贤妃中毒,谁下的?是皇后。
  此时宫里,明睿帝要废后!
  不仅要废后,还要立懿贤妃为后。
  嗯,没错,就是这么无缝衔接。
  这下,谁还不能确定,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呢?
  百官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入宫里,但全都被压下不议了。
  但废后是需要经过中书的,明睿帝不可能一直压着,于是百官们一封一封地写,反正不能让妖妃得逞。
  僵持了五六天后,明睿帝表示皇后下毒残害宫妃,无德,不贤,心狠手辣,当废。
  没再提册立懿贤妃为后的事。
  但朝臣们都知道,要是同意了废后,妖妃得逞是迟早的事,自然一点口子都没松。
  梁毓景看得明白,朝臣们其实不在意谁当皇后,但阻拦懿贤妃为后,似乎能够青史留名,所以他们一步不让。
  再加上,皇后出身顾氏,乃是大族,姻亲故旧一大堆,朝堂上的某些官员,自然想要保住她。
  然后,事态的发展就朝着死谏去了。
  第一个撞柱的官员,磕晕了,没生命危险。
  明睿帝直接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家种地。
  第二个想要撞柱的官员,被特意安排的太监拉住了,没撞成,也被罢免了官职,回家种地。
  这下,其他想要死谏搏名声的官员就打起了退堂鼓。
  主要是,这官服啊,一穿上就爱惜得紧,不想脱下来啊!
  陛下不过要做休妻再娶的家事,何必赔上自己的官服呢?
  朝堂上一些利益不相关的官员闭嘴了,但利益相关的——比如已经封王的八个皇子,可不得拼命阻拦啊!
  这其实也有一个选择在的,如果废掉皇后,能让自家母妃上位,那当然举双手双脚赞成。
  但既然不行,当然就要把无子的皇后留下了。
  而宫里,皇后被一系列的证据指明了是下毒之人之后,就被扭送到了冷宫。
  而她住了三十六年的坤宁宫,已经开始修缮。
  就很离谱,她还没被废,宫殿倒是开始修缮了。
  皇后在宫里经营这么多年,手底下也是有点人的,至少能把消息传出去,让那些御史能写更多的奏折。
  然后,宫里的各种消息渠道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抓到一个打死一个。
  直到再也没人敢往外传消息。
  事情沸沸扬扬一直闹到除夕。
  除夕晚上,宫里有家宴。
  皇后自然是没出席的。
  席间,梁毓景发现,母妃神情忧虑,还有几分焦急。
  再偷偷看看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神色。
  梁毓景心里猜测着宫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不动声色朝福全使了个眼色。
  宫里消息出不来,他们也可以直接进宫来打听,只是宫禁严格,不好进来。
  今天这机会正好。
  福全悄咪咪退下,期间还遇上了几个同僚——其他皇子的贴身太监,都是退下来打听的。
  一场无甚趣味的宫宴吃完,众皇子陆陆续续出了宫。
  福全脸上是除夕之夜的喜气洋洋,眼底却透出了忧心忡忡。
  回了府,梁毓景进了书房,才问他出了什么事。
  福全躬身:“皇后娘娘病重,陛下不允医治,如今在冷宫里熬着。贵妃娘娘、容妃娘娘都派人去看望,但冷宫门口有人守着,进不去。”
  “竟然……”
  梁毓景深吸一口气,都不用去想皇后怎么就突然病重了,他只担心,一旦皇后病逝,懿贤妃上位,就无力阻拦了。
  或者说,他其实一开始就做好了阻拦不住的准备,但没想到会是以皇后的病逝为前提。
  而且看样子,皇后要死在正月里。
  那样的话,治丧二十七日,他就需要在京里多待半个月。
  虽然现在想这个对皇后很不敬,但梁毓景不得不想。
  他还打算开春了就回去修路啊……这一耽搁,回去怕不是都要快三月了?!
  想起天水郡,梁毓景的脸上就稍缓了下来,一堆破事里,总算还有值得高兴的事。
  正月初九,皇后崩逝。
  朝野上下,开始治丧。
  梁毓景领着王妃,每天天不亮就进宫,进去就跪。
  据说,这是懿贤妃提议的,让他们这些皇子都来灵堂前尽一尽孝心……
  这谁受得住啊?可人家也说了是尽孝心,你不跪就是不孝。
  想要那个位置,不孝怎么行?
  梁毓景一度想装病,然后他还没行动呢,腿脚本就有疾的大皇子先倒下了。
  明睿帝亲自派了太医去诊脉,是真病。
  这事儿吧,虽然有关心儿子的理由,可怎么瞧,都是在怀疑大皇子装病,所以不相信别的太医,得自己亲自派的太医……
  梁毓景这下就不好装病了,老老实实跪了七天。
  剩下二十天虽然可以不跪,但你要是有孝心……好吧,梁毓景承认他孝心不太够。
  一直挨到三月七日,皇后的灵柩进了皇陵,这才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走人。
  但明睿帝特意说了,众皇子先不必前往封地。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炸了,啥意思?不走是还有什么事吗?
  能有什么事需要皇子们在场?
  可皇后新丧,起码也要等三年,再提册立新后的事情吧?!
  明睿帝用行动告诉众人:不用。
  三月九日,大早朝上,明睿帝直接提出,要册立懿贤妃为皇后。
  众朝臣都用皇后新丧、三年不举宴乐的规矩来反驳。
  然后明睿帝就开始搞事情了——
  首先,皇后给妃嫔下毒,心狠手辣,没有德行,还无所出,虽然人现在死了,但还是要数罪并罚……
  就……这操作让人很无语。
  然后有的朝臣提出:皇后可以立,但要先把太子立了,而太子的生母,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册立为皇后。
  嗯,这发言一听,就是某个成年皇子的喉舌。
  对于这个提议,明睿帝竟然同意了。
  而他提出的人选,更令人震惊、或者也不算震惊吧。
  八皇子梁毓晴,母妃已经亡故,且自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如今二十二岁了,膝下一儿半女都没有。
  站在场中的八皇子大惊失色,他虽然也想,甚至也为此努力过,但现在……
  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啊?
  八皇子立马就陈述了自己不能为太子的八大理由。
  明睿帝表示没关系,他会给八皇子请名师教导,请名医治疗,还会给八皇子一个娘亲——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