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生活在别处——江渔白【完结】

时间:2025-02-23 14:50:38  作者:江渔白【完结】
  李牧迟疑片刻,进了自己的临时房间。
  文箬在被放到床上时候,迷糊间翻了身,抱住毯子又睡着了。
  俩人走出房间,走出院子,林扬才问,究竟怎么回事。
  “一起去看日出……没爬青和山,去了河对岸的小山包……”李牧几乎是重复了文箬先前电话里的话。
  “行吧。上午我送阿奶去一个亲戚家吃喜宴,你们俩在家呆着,别到处乱跑。”林扬如此交待。
  林扬摆手让李牧回院子,思来想去还是给文笠打了电话。电话里他告诉文笠,文箬前天走路踏空了一块石板,脚扭了,不严重。现在比较严重的是文箬和李牧俩人关系越来越亲近,他不晓得如何把握少男少女交往的度。
  文笠的车子被小区邻居乱停放的车辆挡在停车位,他只好赶地铁去上班。接到电话的时候,他刚刚挤进车厢。他的耳机里传来了好朋友委婉的提醒,身旁是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趁着拥挤抱在一起。
  文笠在电话里问道,“怎样的亲近法?牵手,拥抱,亲了还是粘成连体婴儿?”他的声音不算小,毕竟地铁嘈杂,只是他每问一下,旁边的小情侣瞪他一眼。
  林扬在电话这头赶紧辟谣,“这些都没有。李牧背过阿妹,不过那是情急之下。他们两个凑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车厢的小情侣已经挤去了另一个车厢。没有参照对象的文笠,脑袋也清醒了几分,赶紧安慰自己的好朋友。“我姑姑搬走之后,若若都是一个人住,没人陪她说话。她身边只要有同龄人,总会有说不完的话。别太担心。如果只是单纯的说话聊天,随他们去吧。开学后,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也发展不出什么的。林扬,给你添麻烦了。”
  林扬笑了笑,笑话自己的草木皆兵,“我没弟弟妹妹,不知道该怎么带。”
  文笠说,“不用有弟弟妹妹。你把咱们往前推十年,能感同身受吗?”
  林扬顺着他的话问道,“文笠,你真要我拿十年前的自己来类比吗?”
  文笠想起来,十年前林扬可以为了史晓然打架不要命。“操!”
  林扬赶紧打住,“跟你开玩笑呢。”
  文笠:“行吧,你帮我看着文箬。我抽空跑住院部帮你多瞅两眼病人。”
  “谢啦。我一会儿去趟医院,顺便给你带了好东西。”
  “啥?”
  “小朋友们包的粽子。”
  电话里,文笠表现得风轻云淡的,实际上他挂断电话后越想越不放心。十年前,他自己是一门心思想要提高成绩单的循规蹈矩中学生,就像现在他也依然是想着能顺利毕业留在医院工作的普通医学生。然而,文箬向来不是乖学生,也不是普通人。更何况,她还有一对离经叛道的父母。
  他突然有了一些话,憋在嗓子眼,卡在喉咙口,不吐不快。于是他打开手机界面,拨了常用联系人的电话过去。
  文箬的手机在李牧手里。
  李牧考虑到她一夜没睡,刚刚进屋关了窗户,开了电扇,拿走手机,确保她可以在无打扰的环境里睡安稳觉。
  “什么?她昨晚一夜没睡?”文笠在地铁上又一次抬高声调,不过赶早高峰的男男女女们多少有些自己的心事,有些插着耳机,有些抬起眼皮瞅他一眼又低头闭眼打盹儿。他顾不上陌生人的白眼,赶紧追问,“她是脚疼得睡不着吗?白天回市里医院拍个片子。”
  “不是。”李牧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和盘托出,“她昨天晚上接了一通电话。电话那端的人提醒她没事少给她妈妈打电话。因为她妈妈听到手机铃声会条件反射性孕吐。”
  文笠脱口而出,那人放屁。
  李牧顿了顿,没有出言提醒文笠,打那通电话的人应该是他爸爸。李牧想了想,说,“文箬醒了,我让她给你回电话。”
  “等等。”文笠拦住了准备挂断电话的李牧。
  文箬她哥哥和她一样絮叨,仅仅为了拜托李牧今天哄文箬开心,这通电话又持续了十多分钟。
  早饭后,林奶奶要去亲戚家参加喜宴,林扬先将奶奶送到亲戚家,又开车跑了一趟医院。
  李牧上午在便利店看店和收银,午饭是林扬在后院做的。林扬最近跑几趟医院,见史晓然瘦了很多。他便想着抽空学做饭和煲汤,等学成了往医院送,给晓然补补。他上周开始社交账号首页和推荐页全是美食博主的作品。然而他做出来的成品与美食博主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万幸,李牧和他并不挑剔。李牧其实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将碗中的饭扒拉得干干净净。
  “李牧,其实没那么难吃,是吧?”
  “林扬哥,你还是想想怎么多挣钱吧。”
  “有那么难吃吗?我还给文箬留了一份。”
  文箬一觉睡到下午四点。不是因为睡足,而是被饿醒的。她刚醒来,睡眼蓬松,鼻子一呼一吸间闻到的全是花露水的味道。侧脸贴枕头套,除了花露水味还有荞麦的谷物香气。更饿了。
  “李牧,你屋里洒了多少花露水?”
  “小半瓶吧,怕你被蚊子叮了。快洗漱,我给你热饭。”
  起床洗脸刷牙,她吃上了一天的第一顿饭。送入口的第一口菜被吐了出来,在李牧问她味道如何的时候。
  文箬抬眼问,你做的?
  李牧没点头也没摇头。
  文箬想了想说,有点想哭。
  李牧追问,“为啥?难吃得要哭?”
  文箬低头喝水,意味深长地抬眼看了他一下。“眼泪为努力的笨蛋而流。”她误以为厨师是李牧。关于清晨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便是就是李牧是笨蛋。
  李牧用手点了点饭桌,说,“噢。你把这句话送给林扬哥吧。别吃了,桌上的饭菜,一会儿送给邻居家的大黑。我给你做一份面。”大黑是邻居家的中华田园犬。
  文箬捂着肚子,靠着藤椅,有气无力地问,“你会吗?我先了解一下,你是天赋型的,还是努力笨蛋型的?如果是后者,还不如煮方便面呢。”
  “中规中矩型。”李牧又递给她了一张加热过的菜饼和粽子,“先填肚子吧,饼是早上阿奶做的。粽子是你包的胖宝宝。”
  李牧谦虚了。他随手做的一碗汤面,比林扬的午饭强百倍。
  “你跟谁学的做饭?”
  “跟我爷爷学的。我也只会做面条。”
  文箬埋头吃面的时候,李牧拉了旁边的凳子,一起坐下。“你哥上午打电话过来了。你抽空给他回过去。”
  文箬接过他递来的手机,翻看通话记录,看到上一通电话时间是十几分钟。她抬头问道,“你俩聊啥了?”
  李牧看了她一眼,随后转移了视线,漫不经心说,“他问你脚怎么伤的,脚踝哪个部位疼,用了什么药?前天下午是什么症状,昨天是什么症状,今天恢复得如何?”
  文箬听着像是文笠的风格,收起手机,把头埋碗里把汤喝得干净。
  李牧给她杯子里添了凉水,问道,“不回电话?”
  她嘟嘟囔囔地说,“你不都给他解答了么。”其实,她是因为昨天舅舅的电话,迁怒舅舅的儿子呢。
  “额…我传递的是二手信息,不及你的一手体验准确。”
  “我哥也不是骨科大夫,信息差不多就成了,不用太准确。”
  “你哥是哪个科室的医生?”
  “急诊上的,准医生。他明年才硕士毕业。”
  几十公里外的附医,胸外科门诊,跟着导师出诊学习的文笠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他的同门师兄悄声打趣他,“有人在想你呢,文笠。”
  文笠摁下消毒液进行手消,带着鼻音说,“或许是有人在骂我呢。”
  文箬洗碗洗锅的时候,李牧提着中午的剩饭菜出了门,十几分钟后手上带了一盒雪花冰回来。
  “李牧,你太知道我需求了。”李牧递给她雪花冰的同时还递给她一根竹杖。
  她先接过雪花冰,挖着冰沙,问道,“干嘛呢?”
  李牧弯腰提起小水桶,说,“竹杖是让你拄着走路呢。趁着天没黑,我们去河边树林子捉蝉。唐小朋友和另外三位小朋友一起。你也顺便消食,一会儿不耽误吃晚饭。”
  虽然李牧和唐小朋友的生意持续做着,不过根据文箬对小朋友的了解,那位面包店小少爷可不是会主动去捉蝉的主儿。她迟疑地接过竹杖,凑到他身旁,确认般地问道,“你又许诺了什么?”
  “溢价收购,一只一块钱。”面前这位大户毫不避讳地笑着坦白。
  文箬嘴里喊着冰沙,口齿不甚清晰地说,“唐小宝…暑期…靠着你发财了。”
  李牧辩解说,“这次是意外。林扬哥做的午饭杀伤力太大,晚上想吃点不一样的。再说,他们不一定能捉到几只呢。”
  文箬闻言挖了一大勺冰,递到李牧嘴边,“嗯。那一口咸的,你居然吃完了。吃点冰压压?”
  李牧怔住了,没有第一时间张口,主要是他以前没有与人共用一只勺子分享食物的习惯。文箬的手悬在半空中有一会儿,因为李牧的停顿,她有点不自在,进退两难。
  李牧清了清嗓子,慌忙中找了借口,“午饭弄得嗓子一直不舒服,不想吃甜的。”
  文箬顺势收回手,低头将冰沙送自己嘴里,嘟囔着说,“嗓子不舒服,多喝水。”
  李牧扭头听话地拿起杯子倒了凉水喝起来,等待着耳朵尖的那一抹红褪去。
  俩人在院子里磨蹭耽误了一会儿功夫,四个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原本在街上等待的他们一股脑儿都涌进后院。小朋友们一人手里拿着一节竹棍,敲着大门,咣咣响。
  “走,现在就走。”文箬抓住自己的竹棍。小朋友们开路,大朋友们紧随其后。叮叮咣,咣咣响,五根竹棍合在一起的杀伤力快要捅破清水村的天了。
  小朋友们对于赚零花钱的热情是高涨的,吵闹奔跑的劲头也是认真的。更何况选的是一条没有汽车的小路。疯跑的尽头是河堤,李牧分配完塑料袋子和驱蚊贴之后,小朋友们很快跑进了附近的树林子。李牧扭头扶着蹒跚着的文箬,将她放在半米高河岸上。自己一个翻身也坐了上来,摇晃着双腿,欣赏着夕阳的余晖。
  文箬问他,“你真不去?树林子里不一定有蛇。”
  李牧摇头,“万一呢。我怵一切爬行类动物,尤其讨厌蛇。”
  “壁虎怕吗?”她这么问是因为下午刚醒来那会儿,躺在床上见到屋里天花板上有只一动不动的壁虎。
  “起初有点,看久了也习惯了。”他显然与西厢房的室友已经打过照面,还不止一次。
  文箬歪了歪脑袋,“你适合住城市。如果跑野外的话,适合去气温低的地方,比如东北。”
  “我老家就是东北的。”
  文箬瞪圆眼睛,这人平时说话没有一丝东北口音,浑身上下一点东北喜剧人的气质都没有。她疑心地问道,“真的假的?”
  李牧坦白,“我爸是燕城人,我妈是在冰城出生长大的。你呢?”
  文箬说自己是江城人,文家的族谱向上数三代,不,数五代都是江城人。她想了想又说了一个西南小城的名字。“我爸是那儿的人。”
  “我跟姥姥姥爷去旅游路过那里,不过没在小城停留。”李牧如是说。他在这里呆了快两周,已经远远超出一开始的打算。他想了想,问道,“下周要不要一起去那里?”
  文箬许久后才回答,“李牧,你让我想一下。”她的声音不大,轻飘飘的,不似承诺。
第24章
  那天傍晚,四个小朋友一共抓了近一百只知了猴。吃过喜宴回家的林奶奶,接过灶台的管理权,炸了一盆色香味俱全的椒盐知了猴。他们吃不完,端着盘子,给左邻右里送了不少。
  唐小朋友接过盘子,双手一伸,抓了八只。他一边大吃特吃,一边真心希望李哥哥和文姐姐能在林奶奶家一直住下去。
  这天结束前,文箬只接到了文笠发来的消息。
  新的一天开始,文箬一早便围着鸟窝用手机记录下来自己一窝燕子本能地挥动翅膀。鉴于三只燕子表现都很棒,她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让它们在正式离巢之前,吃些好的。
  李牧和她带着罐子,去了菜园子。他们俩人意外地在菜园子见到在啃茄子的大花猫。村子里的家猫跟野猫没多大区别,大都是散养。大花猫应该是家养的,通身干净,并不怕人,觉察到人类的气息,轻飘地瞥了他们一眼。不过,茄子的诱惑是暂时的,猫咪舔了两口后,转头去田垄上捕起了蝴蝶和蜻蜓。
  文箬先前看猫咪踮着脚抱着胖胖的茄子,很是可爱。不料一转眼,小可爱去捕捉更可爱的蝴蝶,她转头询问李牧,“猫咪吃蝴蝶吗?”
  李牧十分肯定告诉她,家猫和野猫都不吃。他说话的时候,举着手机,抓拍了几张颇有野趣的照片。
  两个清晨一静一动的照片,李牧除了发给文箬,也发到了自家的家庭群里。
  他的姥姥和姥爷在他爸妈的安排下,回冰城小住。他爷爷因为腿脚不便,留守在家。三位老人不管是回乡避暑还在留下看家,在收到照片后,不约而同地惊觉孙子长大了,独立了,他的这个假期其实挺开心的。
  开始长大而已,本质上还是爱玩儿的大小孩儿。尤其是当两个大小孩儿凑在一起的时候。
  李牧捡了两颗扁平的鹅卵石,一个递给文箬,一个自己拿手里。
  “我教你,不然我们离开清水村就没机会学了。”他稍微侧身赋予了手中鹅卵石一个巧妙的自旋角速度,石块在水里跳了十下,消失在远处。
  文箬捏着手里的石块,既没为精彩的十连跳跃鼓掌,也没有学着他的姿势打水漂。她喉头一紧,问道,“李牧,假如我不去西南,你是要走了吗?”
  李牧问道,“决定了?不去?”
  文箬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李牧从她手掌拿走了那块鹅卵石,又是一丢,还是无比漂亮的跳跃。“我说过要和你一起等待吉他手的。假期结束前,我不离开。”
  他没有说不离开这里,还是不离开她。
  文箬问他,“为什么?我对吉他手其实没有那么强的执念。”她上上周与文静闹不开心,才萌生学吉他的念头。吉他手也是她在网上意外刷到的,知道是同城才找来的。
  李牧弯腰继续捡石块,“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就当我一诺千金。再说,大西南我去过好几趟。”
  文箬长舒了一口气,又问,“你昨儿还怵河边,今儿怎么愿意靠近?我还以为,你打算告别呢?”
  李牧说,“昨儿去的那块全是草丛,谁知道会爬出什么来。今儿来的是河滩,全是鹅卵石,应该是安全的吧?”
  文箬用眼睛的余光扫了脚下环境,说道,“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你脚下这块鹅卵石就藏着东西。”
  李牧塞了两块大点的石块到文箬手里,“真有的话,要靠你救我了。”
  文箬盯着手里两颗沉甸甸的石块,心说,自己本来是来学习的,转眼成了保镖。她拿起其中一块,往水里一丢,扑通砸出了一圈水花,溅了李牧一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