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生活在别处——江渔白【完结】

时间:2025-02-23 14:50:38  作者:江渔白【完结】
  覃延的电话还没结束,他朝文箬咧嘴笑了笑,示意他俩后排坐好。
  覃延依旧没有结婚,之前的女朋友也分手了。他孤家寡人一枚,家里冰箱和厨房常年空空荡荡,平时吃学校食堂和去师兄师姐家蹭饭。毕竟师兄家离他的办公室,不到五百米。
  沈教授难得下厨。为了照顾文箬的饮食习惯,口味偏清淡,食材以海鲜河鲜和燕城特色菜为主。来蹭饭的人,却不止覃延一人。十人的餐桌,加了两把凳子,要坐十二个人。
  “早上我见小沈去采购食材,一问才知道他要下厨啦。他都多久没做过饭了,难得的机会,又不是家宴,我必须预定一个席位。”说话的是核物理学的老教授。
  “招待谁?徐世靖的女儿,覃延的干女儿?小徐自己不敢回学校,倒是把姑娘送回学校啦?”这位是数学学院的老师,也是徐世靖当年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今儿回学校找同事下棋,闻到香味一起来蹭饭。
  核物理学的老教授接着说,“小徐不敢回你们数学学院罢了。他可是把自己整理了几十年的南极北极一手气象和地质资料全部捐给学校。大气物理系和地质学系可高兴坏了。”
  又有人插话询问,“小姑娘来念什么专业?做谁的学生,小阮的还是小覃的?”
  “不念数学,念物理,物理竞赛保送来的。”
  “这以后是要走小沈的路还是小阮的路呢?”
  “瞧你说的,小姑娘走她自己的路。”
  文箬跟着李牧进屋的时候,被一屋子人吓了一跳。覃延正准备介绍,被师姐又赶出门。家里人多,饮料和水果不够,需要他去采购。
  阮老师笑吟吟地拉着文箬,先从徐世靖的导师开始,逐一给她介绍。“这位是王老师,数学系的,是以前我们数分的老师。这位是陈老师,你们物理学院的,大二选专业选核物理的话,会有他的专业课。这位是陶老师,她跟你门伯伯一个系,天体物理系。这位是秦老师,化学生物系,旁边是她的爱人,刘老师是英语系的老师。你门伯伯有事儿一会儿过来。一起来的还有他以前的博士生,先前你和小牧在蓉城见过的。”
  一屋子除了两名大一新生,大部分是理学部的教授,随便一位都是相关专业翘楚。李牧在妈妈介绍完老师们后,上前把文箬解救出来。俩人交头接耳,文箬说此时此刻她才真正理解他说的拥有的越多,越不自由的感觉。
  李牧挑眉示意她跟着来,“走,带你认识七八位新朋友。”
  “客厅的?”
  “侧院的。”
  燕大院子里小青楼的面积是小城小楼的三倍大,楼外有个小前庭和侧院。侧院被布置成小花园,日常是他爷爷在打理。
  “高考完,我和我爷爷从附中搬了回来。爷爷和姥姥姥爷一起去西山住一阵子。最近几年他们仨养兰花养上瘾,凑在一块儿天天讲心得。喏,这个角落的绿植是我负责的,也是我的好朋友们。明天你搬到宿舍,我送你一盆多棱玉和金星(仙人掌的品种)。防辐射又耐旱。你们学院的新生宿舍楼,我踩过点,在银杏园,外面的环境很好。宿舍楼里面有些旧。我们学院的宿舍楼跟你们楼隔一片核桃林和一条马路。挺方便的,以后一起吃早餐。”
  文箬问:“你不住家里?”
  李牧说:“不住。我爸让我融入集体生活,除了寒暑假,不允许我回家。”
  她笑眯眯地表示同情,“这么惨?”
  李牧顺着她的话卖惨,“嗯,可惨了。他要我提前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一定不知道你独立生活能力其实挺好的。前年夏天,你的表现就很不错呀。”
  “对了,林扬哥和林奶奶怎么样?”他原本想着高考后去江城,看看林奶奶和林扬哥。没料到,成绩理想,录取不太理想。出行计划全部取消。
  文箬是七月底回来的,八月初去南城跟妈妈住了两周。上周,她和文笠去清水村过了周末。“林奶奶前阵子下大雨摔了一跤,受了点罪。对了,林扬哥和晓然姐下个月要订婚,明年春节结婚。”
  这是好消息。李牧喊着说,“我要去参加婚礼!”
  文箬说,“行。大年初五的婚礼。”
  “你哥呢?”
  “他痛苦着呢。桐姐姐去香港大学做博后,他又在规培期,俩人至少要异地两年。”
  “两年很快就过去了。两年后的夏天和两年前的夏天,时间距离是一样的。”
  “哈哈,并不能安慰到我哥。两年前,桐姐姐在中亚。两年后,桐姐姐或许在中美洲。”
  李牧听到文箬轻松的语气,自己心底并不轻松。他比两年前长高了,变声期已经过了。十七岁的他,度过了最漫长的夏天。不仅仅是因为夏天的通知书不合心意,更在于原本这个夏天,她和他是有约定的。他不怕分离,只担心她下一次做决定的时候,依然不会考虑到他。
  夕阳透过树荫的缝隙洒下灿烂的霞光,处暑过后的北方将迎来它最美的季节。李牧在最美的季节里,询问她,“文箬,你以后想出去吗?”
  文箬迎着阳光,眯着眼睛,说,“李牧,还没开学呢!”
  “肯定想过的,对吧?你想去哪个学校?”
  “等你转好专业,我再告诉你。”
  文箬说完扭头跑掉,留下李牧呆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他从小花园出来看到覃叔左右手同时开工,一手推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晃晃悠悠过来。
  覃延隔大老远喊他,“小牧,过来接车。我给你和文箬准备了两辆新自行车。”
  李牧小跑着过去,接住其中一辆。“覃叔,车子没后座?”
  覃延看了他一眼,自己稳住手里的车把,说,“平把公路车,哪里需要装后座。你小子心里想啥,当我不知道?大一这年,你想都别想。男人没学业没事业没资格谈恋爱。”
  呵呵,不停失恋的男人没资格指点别人谈恋爱。
第42章
  晚餐很丰盛。主厨是李牧的爸爸,帮厨小工很多,择菜淘米、包饺子、包锅贴、团圆子,每个人都帮了忙。
  长条桌上一半是海鲜、河鲜、糟卤等江城特色菜,另一半是燕城的酱大排、红烧牛肉、干锅羊蝎子,主食是鲅鱼饺子和牛肉锅贴。这一桌子饭菜是心意。大厨收拾干净来到餐桌笑着让文箬叫他沈伯伯。
  文箬吃第一口便喜欢上了,这手艺比李牧两年前的那碗面好太多。糟卤的味道也正宗。李牧凑在她耳边说,这是江城老乡门伯伯的手艺。
  “今天人太多,不适合做家常小炒菜。改天请你吃我爸做的家常炒菜,没有一道菜不好吃的。”李牧在文箬左耳旁说。
  覃延在她右耳边叮嘱,“冬天我们来他们家吃包子。新出炉的烫包子,素馅、肉馅、海鲜馅儿,全都好吃。”
  老师们吃得开心,吃得尽兴。餐桌上的锅碗盘盆光盘的时候,大家纷纷掏出给两位大学新生准备的礼物。
  文箬一脸惊讶,“我也有?”
  阮伯母笑着递给她一个盒子,说,“必须的。今晚你和小牧收礼物要收到手软。”
  阮老师和沈老师给她准备的礼物是两枚金币。一枚金币的正面是Mathematics,字母的周边是桃花纹饰;另一枚金币的正面是Physics,字母周边是梅花纹饰,金币的背面都是她名字的拼音,李牧在旁边嗦着毛豆,心说花纹是我挑的,费了一点小心思。梅花是文箬生日当月盛开的花,桃花是自己生日当月盛开的花。
  阮老师和沈老师的礼物一展示,其他老师都说大意了。礼物确实收到手软,有送书的,有送笔的,也有送电子产品的。礼物不分轻重,心意和祝福都是一样的。
  门伯伯送的最贴心。他送了文箬一本小书,诺贝尔奖得主天体物理学家George Smoot亲笔签名的著作《Wrinkles in Time》(直译是时间褶皱,国内出版的同名书籍是一本童书,不是一本。)他送了李牧一支珍藏的笛子。覃延送的最实用,除了自行车外,还有校园咖啡馆的大额储值卡。
  饭后茶点和水果时刻,大家共同推举主厨沈教授代表全体老师致辞。沈教授也当仁不让。
  “实不相瞒,我和阮老师从前年夏天便开始考虑小子的升学礼物。当时,小子给我俩抱回了一筐鸭蛋。我俩的心哇凉哇凉的,气得肝疼,心想李牧上大学的那天就送咸鸭蛋。后来,小子扑到他妈妈怀里说谢谢妈妈的时候,我们家阮老师便心软了。
  那一年,我们还遭受了一些恶意。阮老师动过念头,想把自己的奖章拿去融了,化成戒指带手上。可惜,那个金子不太纯。
  我俩又动心思自制纯金的奖章。阮老师又说太高调了,不合适。可是,那会儿李牧小时候脖子上带的小金猪已经在熔炉里了,打退堂鼓也迟了,只好铸成四个大金币。
  两枚代表数学,两枚代表物理。
  二十多年前,门师兄、棠棠、我、小覃和小秦,在秋天踏进这个院子求学。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从不敢自夸自己学术贡献几何。但是敢骄傲地说我家阮老师和覃延让数学黄金一代的招牌更闪亮。做老师,除了自己能出科研成果之外,最让人欣慰的是看到好苗子。这样学科传承和超越便有了希望。
  二十多年后,又到了开学季。今年有两位小辈即将入数学和物理的大门。两小朋友今天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谁,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师长是谁,而是因为他们的兴趣所在,专长所在。外面的世界很大,诱惑很多,但是文箬和李牧你俩进了理学院的门,收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币,便不能中途当逃兵。今天在座的老师们都是见证人。
  我们做的金币并不美,但数学和物理是美的。物理的美在于大道至简,数学的美在于结构纯粹。这句是阮老师总结的。我之前跟李牧讲过,数学和物理可以让人感受到某种永恒的东西,它独立于你我而存在,它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因此,我们才萌生了好奇心、进取心、敬畏心和包容心。
  我希望小箬和小牧能够好好享受大学的求知时光。祝愿你们每堂课都能有所收获,祝愿你们对知识永远热爱,对未知永远好奇。
  当然,我更希望你们将来走好运,拿到真正世界级的物理和数学奖章,让覃延脸上也能有光。”
  再次被cue到的覃延从果盘里捡了一颗脆枣朝自己师兄的方向丢去。
  沈教授长臂一伸,接住后咬了一口,说,“味道太寡淡了。覃延你挑脆枣都不能挑到甜的,运气真差。啧啧。”
  小厅的大家顿时笑作一团。跟着乐呵的文箬靠着李牧,小声说,“李牧,你爸太厉害了。”
  李牧瞥了她一眼,“那是我妈为开学典礼准备的演讲稿,被他先拿来用了。”
  文箬咬着脆枣,问,“啊?你妈打算当着所有新生的面讲你和鸭蛋的故事?”
  李牧说,“不是。物理和数学之美,那段是我妈演讲稿里的。”
  文箬脸转过来,回了他一眼,“你爸说了,那段是阮老师总结的。”她又拿起一颗蓝莓,递到嘴边说,“你看,大家原本注意力在咱们身上,现在一下子转到覃叔叔那里了吧。”
  李牧这才笑起来,“覃叔属棉花的,耐得住调侃。”
  文箬捂着嘴笑,低头看了眼手边的礼物,说,“刚才收礼物的时候,我确实有些手软,不是因为礼物多,而是心意太重。”
  李牧打开自己的盒子,拿出自己的那枚桃花币,在手里把玩。“我爸妈很喜欢熔金银饰品。那个小金猪是我出生时候,姥姥姥爷送的。除了百日和周岁拍照带过,它平时都在盒子里躺着。现在被铸成金币,实用性一下子便提高了。要说经济价值,两枚金币没覃叔送的自行车贵呢。不要有负担。你不想呆的话,我们去楼上小书房?”
  文箬提议,“咱们去厨房洗碗吧。”
  “不用。碗碟已经在洗碗机了。其他大件,秦阿姨和刘叔叔他们已经洗完了。在我们家吃饭,大家会一边等待一边洗刷。饭菜上桌,厨房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走。”李牧趁着客厅大人们聊天没注意到他们,提着文箬的背包,上楼了。
  二楼有四个房间,其中两间是卧室,两间是书房。不过书房并不属于李牧,是他父母的。李牧的书房在三楼的阁楼,隔壁是影音室。
  书房很简单,一个长条桌子,两个凳子,桌上摆着电脑和一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教材。电脑主页亮着,并没有休眠待机。大一新生明天是报到日,接下来五天是迎新,开学典礼以及选课。中文系和物理学院是人文学部和理学部两个最典型的院系。他们大一除了全校公共选修课外,不会有任何课程的交际。
  李牧在去机场之前,已经将中文系、物理学院、数学学院大一必修课都圈好了。他这会儿是带着方案找文箬沟通。
  “明天报到之后会有英语分级考试。文科院系和商学院是周二,理工科院系是周三,不同试卷。难度不大,只是考得再好也不能免修。我们争取拿A级,这样只用修两个学分。政治课和计算机,文理是分开的。我们能一起修的课程只剩体育课和通识课程。你有没有感兴趣的,有的话,我们一起选。”
  文箬说,“你第一年有绩点要求,选你擅长的。我除了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外,会修几门大三大四的数学。你按你的节奏走,我按我的步骤选。有空的话,我找你一起上自习。”
  如果不选相同的课程,开学后可能一周都见不了几次面,李牧心想。“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几何跟中文系的专业课时间冲突了。我只能自学。通识课有学分要求,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不分文理不分年级。我们总要修的,选同一门吧,期末考试可以一块复习。”
  “也行。选同一门的话,我们可以帮着签到,哈哈哈。”
  “还没开学便想着翘课。”
  “万一有急事呢。”
  “没有万一。”
  “这么严格呢。”文箬拉长语调,从通选课中圈了社会心理学和中国通史。她拉开背包的拉链,说,“好啦,好啦,我给你准备了升学礼物。从巴西带回的一对白得透亮的法螺,超级漂亮。你听,呼呼的声音里有大西洋的海风呢。”
  李牧有礼物收,自然开心。只不过,两周前他在文笠的朋友圈看到过类似的礼物,大一堆海螺贝壳海星。敢情她的礼物是批发来的。
  “你给你哥准备了什么礼物?”
  “贝壳呀。”
  “……”文箬听到了话音儿,侧身去抢李牧手里的海螺。“你不要还我…这些是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海滩捡到的。”
  李牧举起自己的长臂,那是文箬跳脚也够不着的高度。“谁说我不要呢。”
  文箬的双手攀着他的左臂,腰身被他右臂揽住。她停下了手上动作,只见他缓缓把海螺放在嘴边,吹出了钟的曲调。
  李牧简单吹了几个小调后,笑着在她耳边说,“大西洋西岸的海风我没听到,倒是听见了地中海吉他的回声。”他在笑话她那一塌糊涂的吉他演奏。
  文箬红了耳朵,挣开他的手臂,瞪了他一眼。“你没给我准备升学礼物?”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