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生活在别处——江渔白【完结】

时间:2025-02-23 14:50:38  作者:江渔白【完结】
  “必须准备呀。”
  李牧弯腰从书架旁边取了两个箱子,“一对小霸王。”
  按照秦岭小霸王野生大熊猫虎子小时候的身形,定制的仿真熊猫。“哎呀,虎子!香香软软的崽崽,妈妈爱你。”
  文箬喜欢做崽崽妈妈的习惯,没有丝毫变化。李牧拿着手机,拍下了刚才的一幕。反正她把月亮和蘑菇都揽入怀中,将来抵赖不了。
  文箬问,“两只都是我的?”
  李牧点头,“嗯。”
  对的,这一对仿真熊猫的后肢脚掌有刺绣的名字,分别是月亮和蘑菇。现在李牧把蘑菇送给文箬,把月亮寄存在她那里。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她能把月亮送给他。
  不过,不着急,慢慢来。
第43章
  覃延上楼的时候,见到文箬抱着两只熊猫玩偶不撒手,李牧在白纸上写东西。
  他伸手握了握一只熊猫的前爪,“喔嚯,李牧你之前借实验室3D打印出来的熊猫模型就是这个呀。披上一层黑白皮毛后真像熊猫。”
  文箬说,“它就是只熊猫,是秦岭野生熊猫,名字叫雪虎,小名叫虎子。”
  覃延揉了揉熊猫的脑袋,说,“手感不错。小牧给我也弄一只呗。”
  “您要干嘛?”
  “送我小外甥生日礼物。”
  李牧拿起手机,打开淘宝,搜索店铺,分享链接。
  覃延扫了眼店铺,看了下李牧,抿着嘴角笑了。“小箬,咱们回家。明天再来学校报到。”
  李牧开口留客,“覃叔,文箬可以留下来住一楼客房,房间收拾过的。”
  覃延问,“我呢?”
  李牧提议说,“您开车回家。”
  覃延瞪他一眼,“真孝顺。但是不行!”
  文箬憋着笑,抱住两只熊猫紧跟着覃延下了楼。楼下客厅的热闹已经散了,只剩下门老师和沈老师在讨论问题,他俩时不时征求阮老师的意见。阮老师见到三人从楼上下来,从沙发站起来跟覃延说,“师兄的项目需要数学支援,你去帮帮忙。”
  阮老师笑呵呵地拉住文箬的手,说,“小箬,愿不愿意跟我去校园里溜达消食呢?”
  文箬当然愿意。不止文箬,李牧也愿意,他要跟在妈妈和文箬身后做小尾巴。“小牧留家里。”
  李牧的妈妈阮老师给文箬的第一印象是温和。下午阮老师在文箬进屋的时候,便笑着拉住她的手,向她介绍屋里的老师们。之后怕文箬无聊,还向李牧使眼色,示意两个小朋友可以去一边自己寻乐子。她脸上带着笑,不是恰到好处的那种训练出来的笑,而是真正开心的笑。这与文箬通过文字认识的阮老师完全不一样。甚至与李牧描述中妈妈也不太一样。
  学生文字里的阮教授是超级严厉的老师。她的博士生说带着论文见阮老师之前自己需要做几十次心理准备,要在心底不停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即便这样促使他们敲响老师办公室门的依然不是勇气,而是预约的见面时间到了。尽管她的学术成就非常高,但是因为她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愿意报考她博士生的学生并不算多。
  李牧眼中的阮老师不仅仅是妈妈,还是神祇,是他曾经的压力和动力的来源之一。李牧亲近她,敬畏她,还隐约有些怕她。在这一点上,覃延能感同身受。覃延可以跟李牧的爸爸插科打诨,相互开玩笑,却不敢在李牧妈妈面前肆无忌惮。所以,覃延才想收李牧做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是平时的玩笑话。
  阮老师的一句话,李牧便停下了脚步。
  文箬扭头,越过自己的肩膀,看到站在门口的李牧,不由地想起两年前的他说,他只是有点敏感。她不由得眼眶发胀,好像有什么东西盯着嗓子眼儿。她清了清嗓子,扭头跟阮老师说,“伯母,让李牧一起吧。”
  阮老师旁观了俩人的互动,瞬间共情了当年的阮爸爸,虽然自己是臭小子的妈妈。她改握手为挽手,解释说,“我原先不让李牧跟着是因为他现在个子太高,站着跟他说话,咱俩要仰头,累得慌。”
  文箬心说,李牧个子是高,他站着说话的时候,为了迁就矮个子会侧身倾听的,不会让矮个子的人难受的。她再扭头,李牧已经在她身后了。
  阮老师拉着她,“前面下了台阶,出了园子有个校园便利店。走,我们去买冰棍。”
  文箬顺着她的话问,“您也爱吃冰棍?”
  “爱。我大一秋季学期每天都要吃一根冰棍,否则当天就不算圆满。后来脸圆了一圈,才控制了量。我老家在冰城,那里有一种流行吃法是在冰天雪地的户外,牙齿嘴唇冻得打架的时候嗦冰棍。往往吃到最后,人的五感全麻木了。下个冬天,带小牧你俩去试试。”阮老师从冰柜里拿了三支来自自己故乡的冰棍,李牧刷校园卡结账。
  文箬接过阮伯母递来的冰棍,撕开包装纸。校园里夜晚溜达的人挺多的,偶尔还能遇到几个认出阮老师的学生,他们会朗声跟老师打招呼。三人同行,更多是阮老师和文箬俩人说话,李牧同行更像是为了请她们吃冰棍和收包装纸。俩人闲聊了很多关于各自故乡,关于吃的话题,直到散步到图书馆前。
  晚上九点多的图书馆尚未闭馆,上下六层,灯火通明。阮老师问文箬,“我听小牧说,你自学了不少物理和数学的课程?”
  文箬看了一眼李牧,说,“提前看了一些教材和论文。不算严格意义的自学,我爸教了我很多。”
  提前看的可不止一点点,有些论文还是我提供的呢,阮老师心想。“你爸爸既是好学生又是好老师。他这么多年随时随地记录下的极地资料。既有一手原始数据,又有自己的思考,很棒的。”
  文箬眨眨眼睛说,“他搞那堆资料的初衷是赚生活费和我的抚养费。”
  阮老师笑得眼睛眯了起来,“赚钱不丢人。在冰天雪地里一呆就是好几个月,这份钱赚得踏实安心。我、你沈伯伯和覃叔叔,我们无论谁被投放在极地,都会受不了的。你覃叔叔前年在北欧呆了一个多月,回来后说再也不去挪威了,住得太寂寞了。我们比你爸爸幸运。我们这些幸运的人,在外人看来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专业,又恰好解决了合适的问题。其实你爸爸如今这样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谢谢伯母。”谢谢你们理解他,文箬心想。
  阮老师说,“客气啥。我们的认可只是锦上添花。他的了不起,最需要你的认可。伯母希望如果将来的某一天,社交媒体把你爸爸的经历拿出来讲的时候,你不要产生负面情绪。”
  文箬摇头,“嗯,不会的。社交媒体热衷将人神化又将神像推倒砸成稀巴烂。我明白它们的套路。”
  阮老师哈哈笑了两下,“是吧,这种把戏玩了几千年,招数不新鲜,但是他们居然不嫌腻。互联网从几年前便开始不厌其烦地讲我啃老本的故事,我早就把媒体和网络世界的阮棠当成另一个人了。”
  文箬有些诧异,抬眼跟李牧交换了眼神,说,“您今年春天发表了两篇新论文,我大部分都没看懂。但是我爸读完后说是最近十年最具开创性的研究。”
  阮老师说,“那两篇论文是不错,不过没到开创性的地步。你爸那是给我面子,过誉了。我现在上年纪了,脑袋没有你们灵光,精力更是跟不上。以前,我和你沈伯伯大一大二的时候除了本专业课之外,还修了数学系的双学位,旁听了艺术系和天文系的课。十七八岁的年纪初生牛犊,没有强烈的敬畏感,不知深浅。现在不行了,人被很多事情束缚住。不止我是这样,各行各业的权威和大牛都是这样。所以,你们学习的时候不要迷信权威和大牛。
  学术圈,我不喜欢用圈子来描述学术研究。不过现实就是学界被很多人,人为地弄了一个又一个圈子。我用学界这个词吧。学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一个人的公德与私德,研究成果与性格其实不太相关。我们可以因为某个人的审美或者私德,不与他成为朋友,但不能不了解他的学术观点。希望你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博采众长,对人可以有偏见,对知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是我先前走过的弯路,希望你们可以避开。
  再有就是,有机会的话,你们要多去外面见见世界,学会一身本领后将我们这些老家伙打倒。”
  文箬虚心请教,“伯母,您还有什么学习上的建议吗?”
  阮老师便说,“那就讲些实在的。第一是做你们想做的事,上想上的课,不拘数学、物理、艺术、文学、历史和化学。第二是要打好基础,数理的基础都要扎实,语言要学好。前者可以让你们在选择中认清自己真正的兴趣。后者让你们无论以后走哪条路,都能来去自如。”
  溜达加闲谈,走走停停,阮老师带着俩人在校园里逛了一个多小时。覃延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问他们在哪儿,他开车过来。
  最后,在数学学院办公楼门口,文箬坐上了覃延的车朝车外的阮老师和李牧摆摆手再见。
  车子启动离开,阮老师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我原本想拐文箬来做我的学生,计划都被你这个跟屁虫打乱了。”
  李牧喊了一声妈,“您聊着,聊着便改变主意了,这也能怪我。”他妈妈如果没改变注意的话,一定不会说自己的脑袋不灵光了。
  阮老师又白了他一眼,“学什么都成,数理不分家。文箬虽然像她爸爸,但毕竟是她妈妈独自抚养长大的。她亲近爸爸,也更理解妈妈。不然,刚才我们聊了那么久吃的,她不停地说,这个自己妈妈喜欢吃,那个自己妈妈不讨厌。她一句也没提徐世靖爱吃什么。所以,我才改变主意的,不为难她了。”
  “嗯,文箬没有转专业的意向,再说她挺喜欢门伯伯和我爸的。”李牧还有一句没告诉自己妈妈,就是他觉察到文箬有一点点怕她。
  “怕她?”覃延抬高了声调,片刻之后,气势又弱了下来。“好吧,有一点点,之前和师姐合作写论文被虐的了。不过,你不用怕她。她对自己、合作者、博后、博士生和研究生要求严格,对本科生的态度简直是和颜悦色。”
  最后,他还哼哼一笑,“尽管如此,我在本科生那里还是更受欢迎的。师姐虽然降低了对本科生的要求,但跟其他老师相比,她的课堂难度还是高。”
  呵呵,您自己的课堂放水,还骄傲上了。文箬在心里默默吐槽。
第44章
  第二天,学校正式的报到日。李牧一大早去中文系报到,领了宿舍钥匙把行李箱往床铺一丢便去等文箬。覃延临时有急事去了自己办公室。李牧背着背包,拉着行李箱,文箬背着小提琴盒。
  俩人挤到物理学院报到处,李牧递过录取通知书,被接待的老师瞧了好几眼。因为她手里的资料包括学生证显示都是新生都是位小姑娘。文箬怀里抱着熊猫,说,“老师,人在这里。”
  最后,李牧拒绝了几位跃跃欲试想要帮忙拿行李的物理学院师兄,文箬拒绝了学院的新生采访要求,俩人好不容易才挤出人群。
  文箬宿舍的室友已经全部到齐。宿舍房间里有五位家长和两位同学,她们在铺床挂蚊帐或者整理行李箱,显然彼此已经交换过基本信息。他们见到最后一位室友到达,不禁有些好奇。小姑娘不是父母陪同,而是由同龄男生送来宿舍的。
  “你就是文箬吧。你一个人来报到的?”宿舍门上贴着新生名字,离她们最近的学生家长开口询问。
  “嗯。我爸妈忙,我一个人来的。”文箬跟李牧打着手势交换眼神,他俩都不太适应这么多人目不转睛直视的眼神。
  “你朋友?也是新生?”
  “嗯。”
  宿舍陷入了暂时的安静。打破宁静的是端着水盆回来的新生,她一眼认出了自己的中学校友。“李牧?你怎么在这里?”
  李牧抬头,没认出喊他名字的人是谁。他朝文箬摇了摇头,文箬真正认识到他说得独来独往不是骗人的,他根本不认识人家。文箬对那位有些失望的新同学说,“他送我来的。你是?”
  “季雨,我是燕大附中的。”
  “文箬,江城来的,江大附中。”
  季雨好奇地又看了眼李牧才跟文箬说,“哦,我知道你,竞赛来的。”
  文箬问,“你怎么知道?”
  季雨说,“竞赛来的新生有个群,只有你没进群。你的高中同学说要问过你之后再拉你进群。”
  “哦,想起来了。我之前不在国内,先是手机没信号,等有了信号忘记回复。”文箬掏出手机跟自己的三位室友添加了微信。
  “你和李牧是亲戚?”
  “好朋友。”
  虽然文箬的三位室友,除了季雨外,乔玉乔和冯晓楠也都跟文箬互加好友,关系看着融洽。不过乔玉乔的家长一直带着审视的眼神瞅他俩,李牧便对文箬说,“我们把行李先放下,去楼下超市买生活用品,一会儿再回来。”
  楼下不远处是小超市,文箬打算抬脚上台阶,李牧拉着她。“已经买好了,都在我家呢。新的床单被罩,洗过也晾晒过。”
  文箬夸他,“李牧,你忒贴心了吧。”
  李牧说:“一起买了双份,不麻烦。咱们先在我家看书,我爸妈去办公室了,家里没人。下午再回宿舍,这会儿屋里太多人。”
  文箬又问他,“你真不认识季雨?”
  李牧甚至今天之前没听过季雨的名字,“不认识。她竞赛来的话,应该是实验班的。我一直在普通班。”
  文箬拍了拍他的肩膀,“普通班的励志菇。不管你出名是因为你妈妈,还是因为高一的零分试卷。你果然在你们附中无人不知。”
  李牧叹气,“这种名气从来都不是好事儿。”
  俩人又回到李牧家三楼的书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文箬问:“下午的新生家长会,你爸妈不参加吧?”
  李牧手里拿着古代汉语,他已经预习了一半了。“不参加。我以前的家长会都是我爷爷去的。这种家长会她们更不会参加。”
  文箬说,“晚上要开班会,明天有年级大会,后天还有新生第一课和英语考试。能不能一键快进到大后天,直接军训呢?”
  李牧提醒她,“军训完了还有学校开学典礼、学院开学典礼呢!”
  “哎,好多麻烦事儿。我一个社团都不会参加。”
  “我也不参加。开会的时候,你坐后排。带本书或者平板电脑干自己的事情。”
  “看情况吧。我们学校加上一中有八个人进物理学院,班会结束后他们还约我一起去撸串呢,全是男生。”
  李牧惊讶道,“只有你一个女生?”
  “嗯。”
  他想了想又问,“你想去吗?不想去的话,你们班会结束后,我去接你。”
  “你们不也要开班会吗?”
  “嗯。我可以中途溜了。”
  “我还是去吧,有两个同学一起准备过竞赛,交情还成。”
  “好。晚上你喝汽水,别喝啤酒,果啤也不成。”
  “知道啦。”
  李牧手里捏着书,悄悄摸摸地看了眼文箬,心想自行车还是需要加个后座。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