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静沐之行◎
“丁宝度,你个墙头草,你怎么答应我的?”
“舒师姐,你只是说多给你和陶师姐对手的机会,可你也没说会追着陶师姐打啊!”
“你还有理了?”舒曼忍不住敲了丁宝度的脑袋瓜子。
丁宝度抱着头嗷嗷叫唤,一旁三人看热闹般的抿嘴偷笑,丝毫没有知错认错的态度。
屈青见状,连忙斥道:“干什么干什么、王爷还在这呢,一个个还有没有规矩了?”
几人立刻背手站得笔直,沈青翎冷呵一声,不甜不淡道:“我看最没规矩的恐怕是你,否则也带不出这样一批队伍来。”
屈青诚恳道:“王爷说的有理,屈青谨记在心。”
沈青翎道:“别整这些冠冕堂皇,本王问你们,方才的那一箭是怎么回事?”
“箭?”屈青这才明白沈青翎深夜到访的根本原因,立刻严肃的质问五人,“我不是明确说了不许用箭吗?”
舒曼细眉皱了皱:“我们也不清楚,这箭不是我们射的。”
“那能是谁?”屈青思索片刻后看向沈青翎,该不会是哪个仇家追来了吧?
屈青有这想法也属正常。
虽说沈青翎不问朝堂,不干权政,却因为性情独特管足了不少江湖之事。江湖有江湖的恩怨了结,因此,若是说有人心怀怨恨找他寻仇也不是不可能。
“那支箭是朝陶苓射去的,探喉而过,是冲着取命而去的。”舒曼道。
屈青理解的点点头:“那就不奇怪了,陶苓之前为御息阁执行了不少刺探任务,名声在外难免招惹仇家。”
沈青翎转过身,冷冷的盯着他:“从今日起,你负责暗中保护陶苓。”
屈青一惊,伸出一根手指指着自己:“我?为什么是我?那他们几个呢?”
“他们?一日内,查不出放箭之人是谁,就不用再回郧国了。”
沈青翎独自离去,留下一脸懵然的六人。
“王爷这是什么意思?一日查不出来,我就不是郧国人了?”
“不会吧?难道家也不让回了吗?我那年迈的母亲还在家里等着我呢?”
“不会吧?王爷这么绝情吗?不过刚刚王爷眼神好可怕,感觉都快要吃了阁主了。”
舒曼倒还算镇定,她道:“阁主,王爷这压力施加的倒是挺特别的,改明儿回阁里也能效仿效仿。”
屈青铁青着脸:“想法挺好,先等你能回去再说吧!”
一听这话,舒曼也有些后背发毛:“什么意思?难道王爷是认真的?开什么玩笑!他就算是王爷,也不能不让我们回家啊?还有没有国法了?唉、阁主,你先别走啊,你把话说清楚……”
第二日一早,陶苓去了华安殿请安。她入殿时,才发现她的三个哥哥早已入座,自己连忙请安奉茶,乖巧的入座。
“你们父王的意思,趁着有外宾来客,提前将静沐安排上,让邻国也感受感受纱羽国的风俗,你们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孩儿无异。”
三位殿下纷纷表明态度,洛纱看向坐得最远的陶苓:“苓儿,你可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陶o、陶辛、陶赤闻言纷纷转过头去,看向身后的小妹,只见她歪着头,眼神放空。
二殿下陶辛皱着眉,用胳膊肘捣了一下陶赤,后者连忙捣了一下陶苓。
陶苓猛然回神,看向眼前几人,神色有些慌乱:“嗯?好啊。”
陶赤道:“好什么好,母后问你有没有意见。”
陶苓连忙看向洛纱:“我没意见,全凭母后做主。”
洛纱含笑点了点头,吩咐身旁的伍嬷嬷去取些东西。
陶苓对上陶辛的眼神,凌厉批评仿佛快要从对方的眼里蹦出来了。她连忙移开视线,凑近陶赤道:“母后问的什么事啊?”
陶赤深吸一口气,似乎在消化着什么,随后道:“静沐决定提前到明日。”
陶苓不解:“为什么啊?”
陶赤嫌弃的瞟了一眼,直接转过脸不再搭理她。
兄妹四人陪着洛纱用完早茶,一旁的伍嬷嬷端上来一个盘子。
“这是我请人专门做的防虫香囊,明日静沐肯定用得上,你们一人都拿上一个。”
落在四人眼前的木盘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堆颜色鲜丽的香囊,陶苓凑近闻了闻,一股浓烈的药草味扑鼻而来。
“母后,我就不用了,虫蚁对我来说无关痛痒,这香囊还是留给小妹用吧!”
陶苓刚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拒绝母后的一片好意,就听陶赤不痛不痒的将难题丢给了她。
她想,这三哥可以丢掉了。
“母后,我自己已经准备了香囊,这些香囊还是留给大哥吧!大哥宫里女嫔多,禁不住山里的飞虫的。”
陶o见势头转到自己身上,忙道:“我那些女嫔都不带去的,况且我也早就备好了香囊……”
“行了。”洛纱一脸看透,“我知你们嫌弃我这香囊气味难闻,可正是因为这难闻的气味,才能有效的驱赶虫蚁啊!你们是常年生活在这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凡换一个外域人,你看看他明日身上还能有一块好地方?算了,你们不想要我也不强求,伍嬷嬷,把香囊端走吧!”
“等等。”陶苓一手按在木盘上,“母后,我开玩笑呢!母后给的香囊必然是最好的,我拿两个。”
“那我也拿两个。”陶赤挑了两个颜色很相似的收在怀中。
“你们都拿了,我不拿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母后,我也拿两个。”陶o一脸笑呵呵的。
见三人都拿了,还一次性拿了两个,一直坐着不动的陶辛见众人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只好伸手也拿了两个。
洛纱含笑的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心里是开心满足的。
总算没白疼他们。
出了华安殿,四人站在宫道上双双瞪着眼睛。
“你不是不要吗?干嘛又跟着我拿?还学我拿两个?”
面对陶苓的质问,陶赤不屑的哼了一声:“谁学你了,我这是帮别人拿的。”
陶苓学着陶赤的样子哼了一声,随后又看向陶o:“你呢?你别告诉我,你也是帮别人拿的。”
陶o被问的一时语塞,随后抬手弹了陶苓的脑门:“臭丫头,怎么跟我说话呢?”
陶苓躲得及时,并不觉得疼,三人左看看右看看,忽然视线集聚在陶辛身上。
“二哥,你这又是帮谁拿的?”
陶辛看了看手中的香囊,随后丢给陶苓一个:“你们都拿了,我不拿反倒不合适。”
……
静沐,是纱羽国用来剔除自身沾染的俗尘烦忧而设立的一场洗沐。静沐又分为皇家静沐和百姓静沐,皇家静沐会在当日卯时天光未现之时出发,到达山中换上轻袍,于巳时左右进行静沐讲经,直至静沐结束返程,百姓才可进入山中。
而静沐的过程中,是不可以进食任何东西的。
以至于每年的静沐,陶苓都要在进山前将肚子填的饱饱的。
一排马车有秩序的沿着山道行驶,陶苓探出头看向前方,陶赤和牧N骑着马走在队伍前方,陶o和陶辛的马车紧跟其后,接着是国王王后的马车,再到她的马车。
她转头看向马车后方,后面还有两辆马车有距离的跟随着,那是沈青翎和时逸姐弟的马车,至于沈青翎乘坐的是哪辆,她并不知道。
混夹着石子的路面自眼前飞快而过,陶苓盯着身后的那辆马车,车帘随着颠簸晃动着,却始终看不清里边坐着的人。
自那日大殿之上的闹剧后,沈青翎再没提及过婚约二字,她不知沈青翎送她婚袍的意义何在,究竟是为了祝福她寻得好良缘,还是……
她垂下眸子,有些莫名的惆帐涌上心头,她总觉得自己该有个期盼,却又不知道自己应该期盼着什么?
很快,太阳便从东边慢慢冒出了头,八月末的天气,依旧十分酷热。
“白蕊,你去把车帘掀起来,我太热了。”陶苓扯了扯衣领,又从宫女手中抢过一把团扇快速扇动。
白蕊犹豫了一下:“眼下已经进山了,掀开帘子会有飞虫钻进来的。”
陶苓身上戴着母后给的香囊,自然是不怕的,可白蕊和一名宫女却是一点防护也没有。
母后说过,她这个香囊能防周围五步内的虫蚁,只要白蕊她们和自己待在一起,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可毕竟这个香囊也只是这么说说而已,并未真的实践过,万一……
此时,她想起了陶赤从她手中将陶辛给的那个香囊抢走了,便气得牙痒痒。
她伸手摸了摸怀里揣着的另一个香囊,陷入了两难。
这个香囊本是打算留给沈青翎的。
纱羽国的虫蚁不同于郧国,咬起人来真的非常痛,处理不当还会导致炎症和脓包。总之,真的不能小觑。
每年到了夏至,本土的百姓都会日日涂抹特制药膏用来驱虫,虽说效果不是那么的理想,但也不会周身遭罪。可那些外来游商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血肉,只会更招那些虫蚁的疯狂叮咬。
如今她热得难耐,只要将这个香囊给白蕊和宫女,车帘便可以无所顾忌的打开。可若是如此,沈青翎此行怕是不会好过。
她清楚宫里一定给沈青翎备上了特制药膏,可她也清楚,那些药膏一定没有母后的香囊有用。
给不给呢?
挣扎了一会,她不禁又陷入了另一个问题。
她为什么要管沈青翎会不会受罪?
沈青翎那样的人,明明和戚海棠互通心意,却还是没有分寸的来招惹自己。
不讲情理当着百官去拒婚,又厚着脸皮赴万里当着百官来送婚袍。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陶苓都理解不了。他这样的人,值得她去操这个心吗?
第三十九章
◎沈青翎去哪了?◎
“停车。”
陶苓叫停了马车,准备要下车,被白蕊拦住:“正是上山的路上,你怎么能下车呢?”
“我有母后给的香囊,不碍事的,反倒是你,在车上待好了,千万别跟出来啊!”
陶苓交代好话,戴上帷帽,跳下了马车。
不同于车厢内,山中倒显得凉爽些,阵阵微凉的小风透过树干吹来,带着茂密杂丛中的湿气,迎面灌入陶苓的脖颈间。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密密小小的飞虫,“嗡嗡嗡嗡”的在耳边打转。
陶苓将眼前的帷纱整理的严实,又将香囊拿在手中驱赶着面前的飞虫,随后跑向身后的马车。
“里面是翎青王吗?”
车夫摆了摆手,又朝身后指了指。
陶苓跑向最后一辆马车,一句不问,掀开帘子就钻了进去。
沈青翎略显惊讶的看着她,随后浅浅笑道:“公主这是……”
陶苓将袖口的香囊掏出来,正欲递给他时,看见了他腰间正挂着一个香囊,样式花纹,跟她手中的极为相似。
她微微皱了眉头。
沈青翎注意到她手中的香囊,又见她盯着自己腰间看,心里不由的开心了起来。
“你这是担心我,给我送香囊来了?”
陶苓收回手:“谁关心你了,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还健在不。”
沈青翎“哦”了一声:“不过就是一些飞虫,还能吃了我不成?”
陶苓用下巴指了指他腰间的香囊:“给你香囊的这个人没有告诉你吗?”
沈青翎道:“什么?”
“群虫噬白骨,一点血肉都不会给你留下的。”
“有这么夸张吗?”
“不信你可以试试。”
“试就算了,我还得保住小命去做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陶苓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感。
这重要的事情,应该和戚海棠有关吧?
“走了。”
她的手腕被人不紧不松的握住了。
“来都来了,着急走什么?我一个人也无聊,陪我聊聊天。”
陶苓盯着自己手腕上的手,提醒道:“王爷,请注意言行。”
沈青翎闻言松开了手。
陶苓活动了一下手腕,道:“我是纱羽国的公主,岂能跟一个异国男子同乘一车。”
沈青翎貌似理解的点点头:“哦?那是我唐突了。不过公主,你这样贸然跑进我的马车里,就不怕旁人说闲话吗?”
陶苓的脸色有些挂不住了:“沈青翎,你别不知好歹。”
“公主教训的是。”
“你不许再笑了。”
“好,公主。”
“你……”
“公主,请回到自己的马车上去。”
马车外响起了一道怒沉的声音。
陶苓掀开帘子,陶赤正骑着马杵在车旁。
“三哥。”陶苓不太高兴的瞅着他。
陶赤见状,板起脸来:“一国公主,怎能随便进旁人马车里呢?传出去叫人笑话,赶快下来。”
陶苓瞪着陶赤,纵使心里有一万句想要反驳的话,她还是听话的照做了。她起身的时候,沈青翎再次拉住了她的手腕:“不是要给我香囊吗?”
陶苓心情不好,有些不耐烦道:“你不是有吗?”
沈青翎听后忙将腰间的香囊取下丢出了窗口:“现在我没有了,你可以给我一个香囊吗?”
陶苓:……
静沐的地点是在半山腰深处的石洞里。
沈青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别具一格的山洞。
山洞是天然形成的环形帘洞,顶上是经过岁月沉淀打磨的颗颗透亮的石壁,蜿蜒层叠的向四周蔓开,直至绵绵不断的水流从石缝中汩汩流淌,落在一方方的圆穴中。
圆穴中有白烟袅绕,伴着清澈流动的细水,让人感知着这里所呈现的纯净无瑕。
在这些洞穴的最前方有一个圆台,一位白发老者散发盘坐其中。见国王王后到来,起身行了一礼。
“静师,可以开始了。”陶衍道。
那位被称之为静师的老者,先是点头应允,后又看向了陶苓:“去年公主没来静沐,老者还恐余担忧,如今一切安好,真是幸哉!”
陶衍闻言,不解道:“静师的意思,去年小女有祸引身?”
静师笑而不语,陶苓连忙拉住陶衍:“父王,我不是好好在这吗?今日静沐,可不宜沾上那些不吉利的话了。”
一旁洛纱道:“苓儿说的在理,大家都在等着,可别耽误了静沐的时辰。”
众人各自换上轻袍后,便听由静师的安排,入了圆穴中静泡。
圆穴有六个,以中间过道为线,一边三池,男女隔开。
过道上,有弟子为每个圆穴添置融料,一小勺不知味的粉末撒下去,一池的清水瞬间变得赤红。
26/32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