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快吃饭吧。”陈叶把餐盒一一打开,并向杨桐递过去一双已经拆封好的一次性筷子。
“这些菜有点清淡了,但是因为你受伤必须得忌口,所以这两天就将就一下。”
“没事儿,还是挺香的。”杨桐边说边吃了两口菜,一副不怎么挑食的模样。
虽需少食辛辣,但陈叶打包的几个菜都是比较入味的,所以杨桐吃起来还是挺香的。
吃过饭后陈叶也没有久留,毕竟他也需要回去洗澡休整一下。
他刚出房间门就打电话让方维来接他,等坐上车回地矿宿舍的时候,他才隐隐意识到不对劲。
方维平日里虽然稳重,但也没有稳重到他出了这么大的事却一点不过问的地步,只是稍微寒暄了几句,有点像刻意隐瞒着什么。但地矿局和警察局消息是联通起来的,估计他的情况他们也都知道,所以陈叶也并没有多想。
他只想回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好好休息一下。
但当踏入地矿宿舍大门时,他才终于知道了原因。
一进门,就听到“砰”的一声礼炮声响,还有大厅里随之洋洋洒洒缓慢落下的彩色礼带条,以及几声喧闹过后赫然映入眼帘的红色条幅,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几个白色大字:“热烈庆祝叶哥平安归来!勇闯贼窝实乃我地矿之光!”
一时间连方维都走到了对面去,留陈叶一个人来面对这一声声庆贺。
陈叶不得不说,看到这些心里是很温暖的,但头疼也是真的头疼。
毕竟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应付这种局面。
“行了行了,心意我收到了,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吧。”陈叶说完这句话后就想往楼上溜,但他们几个人显然围成了一道人墙,不让陈叶过去。
“这可是周主任特意叮嘱我们弄的,还要我们录视频发给他检查呢,可不能敷衍!”其中一个队员出来解释道。
“对啊叶哥,你可不能逃,我都好久没有看见你了,谁知道你进山一趟遇到了这档子事,昨晚我们知道消息后一晚上都心惊胆战的,生怕你出了什么事。”沈子诚过去靠在陈叶身上,语气比平日里多了好几分依赖。
陈叶担心自己的伤口,本想把他推开,但没想到这小子动作格外轻,他也就不太在意了。
他看着这个红条幅,感觉脑仁一阵疼:“这是谁写的?”
“我写的!”沈子诚笑嘻嘻的,像个小孩在求表扬一样。
“怎么写得奇奇怪怪的?”
“他非要硬拗一下,让他一本正经地写还非不让。”方维忍不住吐槽道。
“其实这还是筛选一次之后的版本……”沈子诚突然有些心虚。
“原版是什么?”陈叶好奇问道。
随后众人哈哈大笑:“科研要叫一声哥,勇闯贼窝智慧多!”
陈叶:……
“行了行了,收拾收拾吧,我要上去休息了。”他留下这最后一句话,便踏步上楼去。
方维随之跟着他:“对了叶哥,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公安局准备请你和桐姐一起去开一个见义勇为的表彰会,反正主要就是为了表扬嘉奖你们两个,然后还会给你们颁锦旗,但你和桐姐现在都还受着伤,所以他们的意思是等你俩伤好得差不多了再去。”
表彰会?
他一向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但他感觉杨桐说不定会感兴趣。
并且这奖是他俩一起领,意义又更加不一样了。
“好了知道了。”于是他先提前应下了。
——————
之后的几日陈叶经常地矿局和酒店两头跑,不仅忙着给杨桐上药,还得给她送饭。
局里的同事们都知道了他们在一起的消息,因此等杨桐伤势好一点之后,她也会跟着陈叶去他们食堂吃饭。
自从他俩合力帮助警察抓获野生动物贩卖分子的事情传开了以后,不光局里同事,甚至食堂阿姨都格外照顾他俩,都希望他俩能多吃点东西,快点养好伤。
杨桐对于领奖这事还是很愿意的,只不过内心不好意思的成分居多,还参杂着一些奇妙的感觉。毕竟自己的这趟西北之行,真的很出乎意料。
她思考了很久,自己该怎么整理所拍的那些素材。她每天不停地看,一有想法就和自己工作室的剪辑师吴畅沟通,看看想法能不能实现。
最后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周之后,独属于他俩的颁奖大会也展开了序幕。
现在已彻底入了冬,但那天的阳光却暖融融地洒在警局大楼上。
警局的大厅布置得庄重而温馨,正前方处临时搭建起一座小型礼台,枣红色的绒布从台面柔顺地垂至地面。礼台上方,“杨桐同志、陈叶同志表彰大会”几个大字熠熠生辉,金色的笔触被印在红色宣传布上,格外耀眼。大字两侧,各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旗面上的五角星鲜艳夺目,随风微微轻摆。
大厅后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片,画面里灵动的祁连山动物们和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抓捕形成鲜明对比。
人群熙攘,警员们身着整齐制服,坐在台下排列得笔直的座椅上。当然还有受邀而来的肃南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以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领导。
上午十时,颁奖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穿着警服走上台,洪亮声音响起的瞬间,全场安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日我们相聚于此,为表彰两位平凡却又无比英勇的市民——陈叶同志和杨桐同志。在面对猖獗的野生动物贩卖团伙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与警方紧密协作,斩断了罪恶伸向无辜生命的黑手,让正义得以伸张!”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
两侧通道里,候场的杨桐和陈叶面面相觑,两个人的脸都被这颁奖词说得有些发红。
“我从来没有领过这么正式的奖。”杨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之前不是领过你行业内的奖吗?”陈叶语气比杨桐轻松些,有些好奇地问她。
“这不一样,这是党给我发的!”杨桐有气无力地争辩着,心里也随着离上台时间越近而越发紧张。
陈叶轻轻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温声说道:“好好,这是党和人民发给你的。”
“所以别紧张。”
杨桐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微愣,但最后还是坚定地“嗯”了两声。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同志!”
前台传来声音,陈叶松开杨桐的手,转而拍她的肩膀道:“走吧,我在你后边。”
人群中,掌声如雷动潮水般轰然响起,他们一前一后步入大厅,最后并肩站好。
警局领导稳步上台,手中锦旗鲜红似火,金黄的穗子随着步子轻晃,跳着独特的频率。旗面上“见义勇为,守护生态”八个大字刚劲有力,一针一线都绣满敬意与褒奖。
领导面带微笑,眼中满是赞许。
他将锦旗郑重递向杨桐和陈叶,双手十分有力地紧握着他们,传递着警民同心的力量。
“感谢!你们都是好样的!”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杨桐在台上笑得十分大气温婉,面对领导的夸赞,她也表现得很得体,丝毫不怯场。
和刚才在台上紧张的模样判若两人。
杨桐一直都是这样,不论什么时候,在大场面上永远稳得住气场。
“尤其是女同志,报警得很及时,证据提供得也很充分,勇气可嘉!”
“过奖了汪局,能帮到你们就好。”杨桐说着侧了个身,让领导站在自己和陈叶中间,以方便台下的摄像机记录下这一时刻。
这一刻,闪光灯仿若星河倾落,咔嚓声响彻大厅,定格这热血与荣耀交织的瞬间。
第44章
烟火 “陈叶,我想再去一趟我……
“陈叶, 我想再去一趟我们之前去过的那个村子,拍一点祁连山的烟火气。”
“我记着呢,等今晚回去我陪你收拾一下, 我们明天就出发。”
等簇拥的人潮慢慢退去, 杨桐感知到陈叶轻轻握住她的手, 和她一起离开警察局。
肃南的冬天不由得平添了几分萧索, 随着温度越来越低, 杨桐的拍摄计划也逐渐进入尾声。
次日早上八点, 他们又开车驶往白泉门的松木滩村, 去寻找杨桐想要的烟火气。
再次踏上从前走过的路,杨桐心境已然发生变化, 那些数日前的景象一点一点的重新出现在眼前, 她竟对一个外乡的地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尤其是当遇到那座房檐墙壁上有红色花纹的小平房时, 之前发生的一切恍如隔日, 令她心生开怀。
“想去敲门打个招呼吗?”陈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嗯嗯!”杨桐直点头, 她很想念这善良的一家人。
陈叶走上前去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 开门的还是之前那个小女孩。
“哥哥姐姐!”小女孩很兴奋,这声呼喊惊动了在屋里忙碌的父母, 让他们不由得往这边忙问:“是谁呀?”
小女孩大声往屋里喊:“是之前在咱家住过的哥哥姐姐,他们又来了!”
杨桐被小妹妹的热情感染到了,也不由提高音量:“好久不见啊妹妹!”
听到杨桐还是叫她妹妹,小女孩不自觉地自我介绍起来:“姐姐, 上次忘跟你说了,我的名字叫娜仁托娅。” 小托娅边说边打开大门, 迎他俩进来。
“娜仁是太阳的意思,托娅是光辉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希望我像太阳光辉一样灿烂, 能给世界带来光热。”
“好的,我记住了,美丽的小托娅!”杨桐拉了拉托娅喜气洋洋的小辫子,又忍不住掐了掐她的脸蛋道。
一进门,就看见托娅的父母在翻箱倒柜地找着什么。
托娅忙解释道:“明天有人结婚呢,爸爸妈妈在找贺礼。”
“结婚?”杨桐似乎对此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这对牧民夫妻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他们的方向转过身来。杨桐看到了托娅妈妈手里的红色毛巾,以及托娅爸爸手中端着的几个印有“囍”字的瓷碗。
“不好意思啊,我和托娅妈妈忙着找东西,没来得及招待你们。”托娅爸爸用当地方言和陈叶解释道,托娅妈妈也略带歉意地向杨桐微笑。
陈叶也用方言回道:“没事,本来就是我们打扰。你们刚才是在为明天的婚礼找贺礼吗?”
托娅爸爸回答:“是的。你们这次来还是准备上山吗?现在入冬了,山上很冷的,得多准备点衣物。”
“我们不打算进山。”
“那是为了什么呢?”在他们眼里这里十分偏远,鲜少有城里人往这来,反而每年都有年轻人出去。
“我女朋友准备拍摄纪录片,想在你们的村庄拍点素材,记录一下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是这样啊,那留下来吃中午饭吧,饭后我陪你们去村里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拍的。”
“那太感谢了。”陈叶上前去握了握托娅爸爸的手,“这次又麻烦你们了。”
“没事,这是我们的缘分。不过我建议你们明天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参加婚礼,裕固族的婚礼是很有特色的,估计会有你们想拍的东西。”
“好!”
托娅听了陈叶的话后,忙拉着杨桐衣角笑眯眯地问道:“姐姐,你和哥哥在一起啦?我上次就觉得你们很般配呢!”
“是吗?小托娅为什么这么觉得呢?”杨桐也很乐意和这个小妹妹说笑。
“因为哥哥很帅气,姐姐也很漂亮呀,你们看起来就一定会结婚的样子呢,就像明天的新郎新娘一样!”
杨桐觉得有趣:“我和哥哥确实在一起了,不过结婚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哦。”
小托娅还不懂现在成年人结婚的定义,只觉得两人相爱,便就可以结婚。不过她只知道,她在陈叶看向杨桐的眼睛里,看到了爸爸看向妈妈时闪烁的一样的光。
所以她认为,他们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幸福一辈子。
——
“青稞炒面是裕固族的传统面食之一,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粉,食用时可加入酥油、奶渣等,用开水搅拌成面团状即可。”
杨桐在托娅家中的厨房里架起一台摄像机,记录下托娅妈妈做午饭时的情景。她自己则主动出镜,为这段画面配上解说。
“此外,还有烧壳子,这是一种将面做成烧锅大小,盖上烧锅盖后,埋在烧好的羊粪火中烧熟的食品,外皮酥脆,内部柔软。”
画面中,杨桐先是录下托娅爸爸制作烧壳子的景象,随后又拿出一个已经做好的烧壳子掰开在镜头面前,自己美滋滋地吃了好几口。
等杨桐视频拍完,中午饭也做好了。
陈叶早就看见过杨桐工作的样子,但从前大多是安静地拍摄,像这次带着解说的还是第一次见。
怎么说呢,专业之余好像又多了几分生动。
饭后前往村落时,他帮忙背着杨桐的摄影器材,顺便有些好奇地问她道:“怎么之前的拍摄没有解说?”
33/40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