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杨桐不知道陈叶这反应是不是巴不得自己走,为什么他这么平静。
“那来得及,一般两小时车程,但我们保险起见还是十点出发吧,所以明天不能睡懒觉哦,晚上我下班之后陪你一起收拾行李好不好?”
杨桐此刻再一次意识到,陈叶是真正的务实派选手。
但她还是不禁发问:“你是不是早就盼着我走,受够了每天给我送饭是不是?”
杨桐嘴巴一撅,眼睛因为应激反应有些发红,水汪汪的。
陈叶被这话呛得发愣,但又看着她这反应心里心疼:“怎么会啊?”
“那你怎么这么平静!你难道不应该舍不得我吗!?”
陈叶嘴角浮出一抹笑,原来刚才垂眉丧眼的样子是因为这个。
他把杨桐抱紧,轻声在耳边说道:“你是不是忘了,我也会回北京的啊,只不过是比你晚一点而已,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原本计划和你一起回去变成了你提前回去呀。”
杨桐突然反应过来,事实好像是这样的。
她今天早上被消息轰炸得突然,竟然自主地带入到自己在外地谈了男朋友,那么男朋友也是外地的这个假想里去了。
明明陈叶也是北京的啊。
那她还误想了一番离别大戏……
“那你什么时候回北京啊?”
陈叶思考了一会儿:“最多半个月。”
“你先在北京等我,放心地做你自己的事,我把最后的研究做完我就回来。”
杨桐慢慢地心定了:“好。”
——
杨桐在肃南的最后一顿午饭正是在陈叶带她去吃过的第一家饭店吃的。
再次吃到肃南的特色美食,杨桐又一次对分别有了实感。
不是和陈叶分别,而是和这座小城。
这种第二故乡的感觉,还是发生在之前上大学的时候。
但很奇怪,两个月怎么能和四年相比较呢,还产生了一样的时空效果。
杨桐有些怅然:“陈叶,你说我们之后还会再回来吗?”
“会的。”
“真的吗?”
“我知道这个地方对我们都意义非凡,所以我们一定会再回来。”
杨桐不知道未来会有些其他什么安排,但她也隐隐地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还有羁绊。
第二天一早,陈叶就开车来杨桐酒店楼下等她。
杨桐拉着昨晚陈叶帮她一起收拾好的行李,在酒店前台办了退房手续。
陈叶接过她手中的行李,把它们放到后备箱。
杨桐看着面前这栋楼,思考着该如何向它告别。
“住了两个月,走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舍不得。”陈叶走到杨桐身边,很自然地说道。
杨桐随手从兜里拿出手机,解锁后点开相机并递给陈叶。
“帮我和它拍张照吧。”
照片里,“康乐旅店”四个大字都框得正正好好,杨桐站在左下角,和这栋楼融为一体。
她很满意这张照片,看了几秒后才收起手机,坐进车里。
杨桐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模糊的一切,默默想着等回去了之后,她得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到家里的照片墙上。
这样回忆才可以翻阅。
……
下午两点,正是太阳最烈的时候,杨桐过了安检,在登机口等着登机。
十五分钟后,广播声响起:“尊敬的旅客,您乘坐的KN5676次航班已经开始登机,请您尽快前往登机口登机。”
杨桐没有着急进去,她看着面前排成的长队,不知觉地走神了。
这一趟旅程,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很完美的。
她在心里这样想着。
西北的太阳依旧耀眼,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杨桐知道,短暂的离别确实不代表什么,因为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她从座椅上站起身来,给陈叶发了个信息过去: 【我登机了。】
【我在北京等你。】
第46章
坦白 下午六点,杨桐乘坐……
下午六点, 杨桐乘坐的飞机稳稳落地在首都国际机场。
与此同时,杨桐的父母已经在出口处等她。
看到女儿的航班已经显示到达,杨父再一次忍不住跟杨母叮嘱:“好久没见到女儿了, 你别一开始就盘问她那个男朋友的事啊, 慢慢来。”
“哎呀我知道, 我会循序渐进的。”杨母嘴上这么说, 但还是不由得捏紧包的手柄。
“但你说不担心肯定是假的啊, 我不是给你看过桐桐和那男的的合照吗, 那男的虽然帅, 但是是一个外地公务员啊,还离得这么远, 咱女儿该不会被他的表象给迷惑了吧?”
“所以咱们了解清楚情况后, 再慢慢做她的思想工作啊, 今天就先不着急, 好好给女儿接风。”杨爸搂着杨妈的肩膀, 不紧不慢地说道。
杨桐刚从行李转盘处拿出行李箱, 才走出来就看到了如胶似漆的父母,一瞬间家的温暖便从内心升腾出来, 忍不住打趣说道:“这对叔叔阿姨,你们女儿都出来了没看见吗?”
“怎么说话的,没大没小。”发现女儿已经出来的杨妈轻声责怪道,但眼底是藏不住的笑容。
杨桐没再停留, 飞快地跑过去和爸妈会合。
杨爸接过女儿手中的行李箱,边往外走边说:“咱们今天出去吃饭啊, 爸爸已经订好饭店了,给你接风。”
杨桐满口答应:“好呀好呀,谢谢爸爸!”
说罢, 一家人一同往停车场走,准备开车去饭店。
杨桐本来在飞机上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想到爸妈可能会问自己一些东西,自己也提前预练了一下,想了一点答案。
结果没想到这顿饭吃得风平浪静,爸妈除了问她工作上的内容完成得怎么样之外,其余的一概没打听。
她摸不清父母到底什么想法,不过既然他们不说,她也就不自己提了。
饭后,杨桐想申请回自己的房子住,结果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不行不行,必须回家住一段时间,你看你在外边呆这么久都瘦了,回家让爸妈给你养养。”
杨桐百般推辞不掉,甚至以工作为由都没法推绝,只得老老实实暂时搬回爸妈家住。
不过好的是唐书琪最近也要回她爸妈家,虽然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杨桐在的缘故。
回家之后,杨桐也没时间和陈叶打电话,只能偷偷摸摸发个短信什么的,直到她爸妈进房间睡觉之后,她才能在阳台轻声打个电话。
不过她也很诧异,爸妈为什么不能直接问她,把这事儿放到台面上讲,那她也就不用躲躲藏藏的了,像现在这样搞得像打游击战似的。
杨桐很无奈,自己明明老大不小了正经谈恋爱,怎么偏偏弄得像早恋一样,还躲这躲那的?
现在已是半夜11:00,夜凉如水,她悄悄走进阳台,告诉陈叶可以打电话过来。
片刻过后,他俩打通了视频电话。
这是杨桐第一次和陈叶打视频。
他那边好像也是一片黑,他好像在路灯底下,昏黄的灯光洒落在他身上,整个人被包裹得十分温柔。
很奇怪,刚认识这个人的时候他明明很严肃啊,给人一种很不好惹的感觉。
虽然杨桐并不怕他……
不知怎的,杨桐发现视频里的陈叶五官似乎更立体了些,不过也有可能是这个人把手机拿得离自己很近的缘故。
尤其是当他那双原本冷峻的眼睛,突然十分温柔地看向你的时候,更是让人心底一软。
“在阳台打电话冷不冷啊?”
“其实还好,我穿了厚睡衣,不是很冷。”
明明早上才见面,但是晚上打视频总有一种他俩异地恋很久的感觉。
杨桐突然有点后悔自己之前太慎重……
不过没事,陈叶用不了多久也快回来了。
“你没在宿舍吗?”杨桐问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她只是想问、想知道而已。
“他们在里边赶着写报告,我怕打扰他们就出来了。”陈叶全然不在意自己的角度,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杨桐。
杨桐看着他那渐渐歪斜的脸庞,默默地把他换在了小框,开始欣赏起自己的美貌。
“你不用写吗,就让他们写啊?”听了他的话,杨桐有些疑惑道。
“不写,先陪你说会儿话。”
杨桐看了看时间,随后说:“这样吧,也不能耽误你太久,咱们再打个十分钟的。”
其实陈叶想说打半小时也行,不过也怕杨桐在阳台待久了冷,便就应了她。
他在心里慢慢盘算着,应该最后十来天吧,就快回去了。
从认识到在一起,他们几乎每天都见面。陈叶已经习惯了身边有杨桐的声音,陡然间分开这么多天,他真的会不适应。
陈叶知道,他俩之间,是他最离不开她。
他想起杨桐曾和他分享过她很喜欢的一句话,那是北欧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的,那句话是:“他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唯一的色彩。”
杨桐也问过自己是不是他的色彩,但是陈叶骨子里还是内敛,没有大方回答,只是轻轻笑着,把杨桐抱进自己怀里。
后来陈叶熬夜将那本书看完,对那句话越发产生共鸣。
对啊,他的生活原本非黑即白,杨桐是漫天黄沙里他遇见的唯一一抹色彩。
鲜亮无比,傲立于世,璀璨而独立。
……
第二天起床,杨彤就暗暗感觉到了妈妈的不对劲,因为只要她一玩手机,她妈妈的目光就悄悄追随过来。
杨桐在想,是不是唐书琪话没说清楚?她该不会只是说了自己在外地谈了个男朋友,但忘记说了男朋友不是外地人啊。
不然妈妈怎么会这么防着自己?
她都快三十了!
杨桐终归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性格,终于,在今天早上她妈妈第三次瞄她玩手机的时候,杨桐决定直接发问:“妈你干啥呢?”
“我手机有这么好看吗?”
“还是说,你想换个新款?”
杨妈妈不语,只是默声走开了。
看着妈妈离去,杨桐反而很沉得住气,她就不信,妈妈能一直不问。
终于,在中午的饭桌上,杨妈妈忍不住了,欲言又止好久才问出口:“桐桐,你谈恋爱了?”
杨桐没有遮掩,边吃菜边点点头。
看女儿这坦荡的模样,杨桐妈妈反而更着急了:“妈妈不是跟你说过,最好不要谈外地男朋友吗?他人还这么远,要是你以后嫁到那边去怎么办?他能陪你回北京吗?”
果然,就是意思没传达明白。
不然她实在不理解,陈叶工作稳定外表也优异,妈妈应该是支持的才对。如果说不知道人品如何,也可以之后多见面几次帮自己试探啊。
反正不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态度。
只有杨桐找一个外地男朋友她才会着急。毕竟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女儿远嫁,然后一年才回来看父母一两次。
那杨桐就必须打消她的顾虑。
“停,妈妈你打住,唐书琪话没跟你说明白,我这个男朋友不是外地人,他就是北京的。”
杨爸杨妈一同疑惑:“什么?北京的?那那孩子怎么跑那么远?”
杨桐觉得好笑:“你们闺女不也跑那么远吗?”
杨爸杨妈沉默了一会儿,发现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自己女儿也因为工作乱跑啊。
杨桐也实在不想爸妈再多加猜测,便决定主动坦白:“他是国家地质研究院的,为了完成相关研究才申请到肃南地质局去的,至于什么研究我就不了解了,这是他们的专业问题。”
杨桐父母听得认真,手里的筷子悬在空中,忘记了吃饭。
“我和他呢,也是在肃南认识的,他比我先去了几个月,因此对那边风土就会更熟悉一些。”
“所以在我去的那段时间里,他也帮了我很多忙,就如你所见的那个公众号里一样,我上祁连山也是他帮忙当的向导。”
杨桐看父母听得认真,便就再多说了些:“我觉得这人挺靠谱的,专业能力也强,也挺有耐心的,刚好我俩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互相喜欢,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听了女儿这段话,杨爸杨妈心里放松了许多。
看来还真是小唐那孩子话没说清楚。
杨桐妈妈又忍不住发问:“那他今年过年回北京吗?他现在还在肃南?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你这一下子问这么多,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呀,得看他的研究进度。”
35/40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