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人数不少,点起火把后没走几步就被前方几个守卫发现。
有了之前梁山伯的安排,几个太守府的府兵欺身上前,缠住了他们,其余人等没命地跑向那块“龙地”。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守墓人的注意,没一会儿,只听得几声犬吠之后,好几个人从木屋、茅屋中走了出来,大吼道:
“是什么人!”
好在这是半夜,醒着的人并不多,他们又绕过了防卫最严密的一段,此时稀稀拉拉出来四五个人,还在太守府都使们的控制之中。
“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让世子失望。”
一位都使深深看了梁山伯一眼,拔出腰上的佩刀。
“兄弟们,替梁县令拖延片刻!”
“是!”
一时间,哐仓之声不绝,梁山伯身边所有的武力全部都迎了上去。
守墓之人起先还以为是喝醉了酒走迷了路的守卫,见来人手里提着刀,再怎么困倦的脑子也清醒了过来,吓得没命地大叫。
这些守墓人的屋子里是有铜锣等物的,此时见有外人来袭,立刻鸣锣示警,一时鸣锣声大作,这小小的飞地上火光四起。
困龙堤上下守卫之人听到这边的声响,立刻提着火把、灯笼等物向坟地里奔了过来。
而另一边,梁山伯领着杨厚才举着火把,没命地往葬着士族祖先亡人的高地上跑,说是高地,也不过就是一处土坡,只不过为了风水,坟茔迁的略微高些罢了。
上了高坡,梁山伯借着天边已经发亮的天色,看到高地四周已经起了不少桩基,这些桩基连同之前的困龙堤,将这块“龙地”围成了一派庄严模样。
想来那些还没建起的桩基就是日后“九龙墟”的雏形,只不过梁山伯发动讨债的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找齐人手罢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高坡下太守府的人早已经和守墓人斗了起来。
不远处几个府兵和守卫打成一团,已经分出了胜负,府兵们得胜了,反倒一脸迷茫;
更远处,无数火把灯笼聚集起的长龙,正源源不断地往此地汇聚而来……
梁山伯只觉得此生再也不可能有比现在更加惊险刺激之时,无论这时候是哪一方先抓到了他,恐怕都要落得个乱刀加身的下场。
“杨厚才,到了这里就可以了,你赶快熄了火把,往上面跑!”
梁山伯站在一众坟茔之间,对着杨厚才呼喊。
吞吐着焰色的火把将他的脸色照得忽明忽暗,衬着这夜色,面目肃杀的梁山伯看起来犹如超脱于人世之外一般。
这幅样子,又在坟墓之间,很容易让人想到“鬼上身”或是别的什么类似的东西。
“梁县令,你要干什么……”
古人多敬鬼神,杨厚才也不例外,此时是心惊肉跳,压根忘了刚才答应了他什么。
“你且上去,等会儿下面危险。”
梁山伯对他微微一笑,挥了挥手。
只见他卸下了身后的背篓,从其中取出了那个用红泥封口的陶罐。
“梁……”
“上去!”
梁山伯一声厉喝,神色肃穆,不怒而威。
杨厚才被他喝地一哆嗦,不由自主地继续往上跑。
就在这谈话间,“龙地”上已经聚集起了不少人,他们站在高坡下,对着高处的梁山伯呼喊着。
“上面那厮,乖乖给我下来,惊扰了祖先之灵,等着贵人将你千刀万剐!”
“那小子,你举着的是什么东西?快给我下来!”
“你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居然敢到这里来撒野!”
“我刚才好像看到杨家那小子了!一定是杨家人派来捣乱的!”
听到有人说“杨家人”,不少参与过打死杨父的人都赫然一惊,再看向梁山伯手中的罐子时,便惊魂未定。
里面,难,难道是火油?
可这些墓碑坟茔根本起不了火,除非把那些棺材扒出来烧了,否则就算是一大罐火油,又能做些什么?
这时候,太守府的府兵已经抵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守卫,开始由缠斗变为撤退,他们武艺高超又武器精良,那些守卫一时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掉头逃走。
“反正上面还有个!”
他们看向梁山伯的方向,咬牙恨道。
“那小子,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一个守墓人慌张地问。“莫不是火油?我,我劝你不要玩火自焚……”
“这不是火。”
梁山伯特意换上的青衫在夜风中猎猎舞动,高捧着陶罐的他眼睛里散发出一种异常明亮的神采。
“这是解咒之物。”
他冲着坡下众人森然一笑,抬起手,将那陶罐往前一送,跌落到坡下。
啪!
陶片四散,咣当碎落一地!
这处坟茔建在“龙地”的正中心,所以他也无路可逃,在别人看来,像是早已经将生死置之于度外。
他不要命,其他人还是要命的,见那大陶罐向着他们砸来,人人都以为那是火油,怕接下来丢下来的就是他脚边的火把,连忙避之不及地逃开。
谁料那陶罐摔的四分五裂,从里面淌出一滩液体,可那液体既没有火油刺鼻的气味,也没见到有什么异象发生。
有个汉子壮着胆子捻起一撮湿润的泥土,放在鼻下闻了闻,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是……”
“是水?!”
“不错!正是甬江之水!”
梁山伯哈哈大笑着,拾起脚边的火把,按照祝英台信中所言,将那火把投入背篓中的竹筒之上。
竹筒上刷了火油,一遇到火立刻点燃了起来,梁山伯伸出一脚将那背篓踢出老远,张开双臂,放声长啸。
“江水入土,困龙升天!”
轰!!!
****
困龙堤上,杨勉领着几家士族的管事、嫡子匆忙赶往“龙地”。
从梁山伯果真离开府衙起,他的心里就一直七上八下,像是有好几个人在里面敲着小鼓。
这种恐怕要发生什么事情的预感,逼得他不得不冒着被怪罪的危险连夜叩开几家士族的大门,快马加鞭追着梁山伯往困龙堤而来。
果不其然,“龙地”那边似是起了什么骚乱,将整个困龙堤上下的人等搅得不得安宁,齐齐往那边而去。
然而还没等到杨勉等人赶到祖宗坟茔之地,龙地那边突地亮光大作!
轰!!!
深夜里,巨大的轰鸣声震的困龙堤上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掩住了耳朵,更有不少人惊得跪趴与地,瑟瑟发抖。
他们平生之中,从未听过如此大的声响。
雷声之后,火光冲天而起,而后一道浓烟沿着火光窜上云头,隔着好远的地方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夜色深沉,那片黑色的浓烟飘渺不定,在火光中乘风而上,映出了一道龙形。
困龙堤上被雷声吓倒的张家嫡子好不容易等到耳鸣过去,颤颤巍巍地抬起头来,看见那道浓烟,掩面大哭。
“龙跑了!蛟龙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问我梁山伯有事没有?
那就是祝英台做的劣质大烟花,声音和烟能吓死人,杀伤力超小……吧?
小剧场:
梁山伯:(被炸的灰头土脸)作者你给我出来!你能不能让笔下的主角帅过三秒!
第248章 除恶务尽
“坟头上放烟花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现在这么问梁山伯, 被炸的漆黑一脸的梁山伯一定会给他一个字。
——“滚!”
祝英台给梁山伯这两筒“炼丹废物”,原本只是为了掩饰藏在筒底夹层里的东西。但本着“也许没准就用上了呢”的想法,祝英台还是在信里详细的告知了这两筒东西是什么, 以及究竟怎么用。
祝英台的本意是让梁山伯能够借着这些烟火造成的假象当做烟雾弹逃跑用, 可惜没有见过“烟雾弹”是何物的梁山伯并不能完全领悟到祝英台的意思,也小看了这烟花造成的声势。
于是明明该是帅气无比的“困龙升天”, 硬生生把所有人都吓成了傻子。
这其中也包括梁山伯。
竹筒点燃时的巨大声响让无数人捂着耳朵仰头就倒, 若不是梁山伯知道可能有声音捂住了耳朵, 大概他会是第一个被“劣质烟花”炸聋了耳朵的人。
等困龙堤上巡夜的守卫全部赶到这边时,梁山伯浑身被浓烟熏得漆黑,头上、脸上还有粉末与灰尘,可即使他的样子看起来如此可笑, 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
张家和黄家等士族中连夜赶来的家中子弟如今正泪涕纵横, 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困住的蛟龙就在刚才的轰雷声中一飞冲天了,空余下没有龙气的死地。
“打,给我打死他!”
张家嫡子怒急攻心,指着梁山伯气急败坏道:“打死此人者, 赏金十两!”
十两金子并不是个小数目,当下就有人跃跃欲试。
“吾乃鄞县县令梁山伯,谁敢?!”
梁山伯拭去脸上的黑灰,大喝道:“谋杀朝廷命官者,斩立决!”
“梁山伯?”
张家人听到他的名字,转头瞪向身边的杨勉。
“你之前的保证呢!不是说是杨厚才吗?!”
刚才天色昏暗,梁山伯又灰头土脸, 杨勉一时没发现那站在高地上的是梁山伯,现在一听那人自报家门,顿时心中苦涩。
“这……梁县令毁坏了士族墓地,也算是冲撞了士人……”
“谁说我毁了墓地?”
梁山伯刚刚已经查看过了脚下,找好了退路。
“方才是困龙升天,声势虽然浩大,可蛟龙却没有惊扰亡人,你们看一看,到底是哪座墓损了!”
鞭炮当然是毁不掉墓碑的,否则后世那么多人年年扫墓,祖先的坟墓早就被炸完了。
这些士族选择做墓碑的石材都是上好的石料,原本就坚硬无比,被那没啥杀伤力的烟火炸过,除了上面沾了些灰尘,半点损伤都没有。
这些人神色古怪地检查了一遍,果真没有毁坏墓地,只能忿忿地回报。
“梁县令,你这是何苦……”
杨勉眼珠子一转,状似劝慰道:“被你这么一弄,好好的‘鲤鱼跃龙门’的风水变成了‘水枯泽困’,这些贵人们花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困住这条蛟龙,你说说,你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不提还好,一提之下,几家士族又义愤填膺起来,一个个叫嚣着要把梁山伯丢到甬江里去祭蛟龙。
听到他们的威胁,梁山伯放声大笑。
“你笑什么!”
张家嫡子恼羞成怒。
“我笑你们大难临头而不自知!”
梁山伯铿锵道。
“我笑我救了你们,你们却不知好歹!”
“放肆!”
“你们困住蛟龙,又是修堤,又是放粮,早就已经被有心人捅到了太守府去。此处既然是龙地,自然该是龙子龙孙享用,你们一群士族,又不是宗室,将祖坟迁到这里,一旦有人煽风点火,当真一点都不担心?”
梁山伯的声音在清晨的微风中远远传了出去。
“这蛟龙被困至此,数年来,没有哪一年风调雨顺过,这便是上天的警示!若是哪一日甬江泛滥到连困龙堤都无法拦住的地步,此处便再现浮山堰之祸。在这关头,你们还触浮山堰的霉头……”
“事情传出去,我一个小小的县令丢官事小,诸位数代、数十代立下的士门,怕是就要烟消云散了!”
他虽是庶人,却深深明白这些士人们最怕的是什么。一旦门阀不在,他们跌落尘埃,恐怕面对的将是比庶人更惨的境地。
昔日仇敌会落井下石,被欺压过的奴隶荫户也会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没有了士族的种种优待,烟消云散只是最好的结局。
被梁山伯这么一威吓,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反驳。
“你这庶子,一张嘴倒是利害!”
张家之子看着梁山伯,突地一声冷笑。
“可惜你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小小一县令罢了!毁了我等的龙地,我倒要看看,上面是怪罪我们,还是怪罪你!”
“来人,在困龙堤上竖一根柱子,把他给我绑了,就在堤上示众!”
***
鄞县。
“听说没有,那个催粮的梁县令被张家捆在了困龙堤上!”
街头,一个中年汉子啧啧称奇。
“他替张家催粮,怎么反倒被捆了呢?”
“听说是……”另一个跑码头的汉子左右看了眼,小心翼翼地说:“听说那梁县令,放跑了困龙堤里困着的那头蛟龙!”
“我的天,凡人怎么能放跑蛟龙!”
“你是没看到哇,那头早上我恰巧就在附近,亲眼看到了困龙升天啊!”
那跑码头的汉子说的是绘声绘色,“听说那蛟龙日日向梁县令托梦,希望他能放它脱困,于是梁县令胆气一起,揣着一罐甬江水趁夜就摸进了困龙堤里,将那江水洒到了‘龙地’上……”
不知不觉间,汉子的身边围满了人,一个个听得是聚精会神。
“只见得轰隆一声巨响,云头上降下九重惊雷,直击梁县令脚边的空地!霎时间,被困住的黑龙腾空而起,向着梁县令点了点头,一头扎进了云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叹道。
“梁县令放跑了龙,改了此地的风水,本地那些贵人们怎么能饶他?当场就要杀了他祭祀祖宗。好在他是太守府亲自钦定的县令,这才留了一命,只是被捆在九龙墟上泄愤而已。”
259/505 首页 上一页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