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人都有故土难离之心,能逼得西北百姓做这样的幻想,只能说他们日子过的难也过得苦。
曲清言微微一顿间眼前似是又闪过叶桂山一家的面孔,她突然就俯身趴在地上,用所有人都能清晰听到声音去问景帝。
“陛下,西北的百姓如此艰难,如此辛苦,您……知道吗?”
☆、第二百三十三章
他知道吗?
景帝下意识的扪心自问,这世间的百姓真正有几人不苦?
就是他这个端于宝座之上的九五之尊心中都有旁人不知道的苦。
曲清言的话突然就变得很急,她心绪似是带起了微微的激动,语调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平稳淡然。
“陛下,鞑子常年进犯,我大明将士死死顶在前方,可抵抗鞑子需要兵,需要武器,需要粮饷,也需要……钱,朝廷的救援常有不及,可城门不能破,这些兵、武器、粮饷、银钱从何而来?
“都言取于百姓用于百姓,可西北人民只看到了取,但凡战事家中有男丁者至少征其一,但凡战事当年的赋税至少翻倍,但凡有战事就算流离失所,户籍不能迁,人不能走,就是死也要死在茅草屋里。
“陛下,人的出身不能选,没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西北的百姓不是生下来就是为了受苦,可他们的日子就如同春日里东风卷起的漫天黄沙,迷着眼完全看不到尽头。”
谁都愿意生在安稳的富庶的地方,食有鱼出有车,一年四季锦缎不重样。
殿中突然变得无比安静,她身后的几人下意识的就屏住了呼吸,一直找茬的钱疏本也垂了头努力去稀释自己的存在感。
景帝幽深的目光有着瞬间的清亮,他突然站起身绕过桌案行至曲清言身前,“然后呢?”
西北的百姓苦,朕已知晓,可这同吏治有何关联?
“陛下,微臣自长安出发前,豫王殿下曾召微臣几人到奉先殿,西北停战已有两年,鞑子这次赶在春日进犯想必已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若这一次战事胶着,迟迟无法停战,后方的供给可还能顶的上?”
当然顶不上!
张乾远在心中已是给出了答案,边关常年有战事,福建沿海又经常有倭寇来袭,练海军抵御倭寇,所用也是不小。
两头拉扯,每一年收上来的那一点赋税又哪里够用!
他前一日在武英殿同景帝缠磨了一整日,为的就是能够停战。
如果可以停战,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强于一场战事的消耗。
景帝站在三步之外,就那样垂着眼帘审视般的看着曲清言,这个新科状元、这个能说出不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伙,当真是敢想也敢说!
他心中所想的对策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一个都没有猜到,却是被她这样一一讲了出来,又用言辞和道义将他架住,不能再有旁的异议!
好!
当着是很好!
“陛下,董大人奏疏中附带了两州府三县镇五年间衙门私放印子钱的账目,府衙挪用公款用做本金搜刮民脂民膏,只半吊钱利滚利,不到一年本金利息就变做十余两不止。
“寻常农户年景好时一年到头也不过赚出三五两银钱,其中大半又要交到县衙,手中剩余的银钱不够不够穿,可借了的印子钱已经滚出天价,还不上就只能被逼着百姓卖儿卖女。
“百姓卖儿卖女,官员的腰包却是装的满满当当,在西北呆上几年捞足了油水,不愿在西北继续风吹日晒,就上下打点一番寻一处好地方调走。”
身后的几人在她的言辞间已是悉数跪倒,尤其那句上下打点一番,让他们没有来的心虚,总觉景帝的目光自他们身上扫过,背脊嗖嗖的钻着冷风。
“所以呢?”
取代了钱疏本的角色,景帝这时倒是愿意给曲清言搭上一两句。
曲清言依旧是那样跪趴在地上,不疾不徐的说着:“取于百姓用于百姓的时候到了。”
前面已经铺垫了那么是多,终于是到了她能说出办法的时机。
跪在她身后的曲文海心中长叹,他果然是错了……
能自开封平调入京,又能在一干算计中游走全身而退,后又意外的晋升礼部尚书得入内阁,只差一步首辅之位,权臣这一生的辉光他就能尽在掌中。
他以为自己没有飘飘然,但这样的顺遂还是让他失去了应有的眼界。
人的出身不能选,这话……她也是对他说的吧,庶出的父亲又如何能是她来挑拣的。
曲清言此时哪里能顾得上旁人的心情,她拢在袖袍中的手都在无法克制的轻颤,她知道从最初开始她就在赌,赌景帝的明君之心,也赌国库的空虚和对战事的无能为力。
她不知自己是否能赌赢,可这是深渊之上飘摇的绳索,哪怕脚下是万丈深渊她也要硬撑着让自己可以行至对岸。
“说吧。”
景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叹,缓和的语气让曲清言提着的心终于能有片刻的放松,她自地上慢慢的爬起从袖笼中摸出一道一早就写好的奏疏双手举过了头顶。
“微臣已是将所有办法全部写于奏疏之上。”
是否采纳,是否要修改再接下来就是她人微言轻,但西北的战事不能等,拖延了这么久景帝不愿等,朱瑾睿也不愿等。
所以,这份功劳她怕是要捞定了。
赵全上前想要自曲清言手中将奏疏接过,却不了景帝上前两步已是先一步将奏疏接了过去。
依照历年账册,所有涉案官员按照挪用银钱的二至三倍全部上缴国库,违旨者依律判处。
依照战事惯例,所有涉案官员家中直系出一名小辈,旁系出无名小辈,从军。
依照战事惯例,所有涉案官员供奉减半,充作粮饷。
依照战事惯例,所有涉案官员自行补足双倍赋税。
依照战事惯例……
奏疏上一条条一件件讲明这些涉案官员当如何发落,只那第一条就已是要让那些官员去砸锅卖铁。
但也仅限于砸锅卖铁,依着这些人在西北多年的经营,这些银钱全部交出会让他们肉疼,很是肉疼,仅此而已。
至于之后的一条条,却是想无底洞一般,钝刀子割肉,让他们一直都很疼。
董昊诚递上的奏疏中只长安府一年挪用的公款和收回的利息看来就很是可观,若是一个省乃至几个省……
景帝闭了闭眼睛,他无法克制的心动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啪!
奏疏直接丢到了张乾远的身前。
“准奏。”
什么东西就准奏了!
张乾远膝盖向前拱了几下将奏疏捞到手里克制不住的摊开。
第一条,嗯,是钱!
第二条,嗯,说白了还是钱!
第三条,嗯,还是钱!
第四条……
若是战事可以速战速决,国库还能借着这个案子小发一笔!
明知景帝还在身前盯着他,可他就是克制不住的想要笑出来,他身子一拧就将奏疏递到了顾恩阳的身前。
不用把所有的官员都摘了脑袋,先榨干他们的钱袋子,然后再让他们的仕途止步于此,嗯,但凡有战事家中直系小辈就至少要出一人……
若是鞑子一直来犯,绝户都有可能……
太狠了!
顾恩阳心下感叹,可不得不说这份奏疏解了眼前所有人的难题,包括景帝。
百姓可以念着朝廷好,战事时赋税没有翻倍又严惩了这些大老虎,官员们会对景帝感恩,没有抄家没有让他们掉脑袋流放。
而朱瑾睿那里,他要的是充足后方准备,要的是西北不再混乱的吏治,这般实施中也已是算是实现。
而他们内阁中的几人,谁都势力都没有打破,依旧是原本相互制衡的模样。
似是……皆大欢喜。
奏疏在手中转了一遍,所有人心中都有惊有叹。
她才不到二十岁谋事就已如历尽世事的老狐狸,若是再放任几年……
还是让她意外身陨吧。
除了曲文海旁人心中都升起这样一道念头。
“你今日也算有功,可有想要怎样的封赏?”
缠了许久的国事终于有了可行的办法去解,景帝此刻的心情倒也轻快中夹着几分开颜,他视线扫过曲清言面颊两侧的滚滚下淌的汗水,就不由得又轻快了几分。
还以为是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看来她倒也是怕的。
“为陛下效力是微臣当做的,微臣不敢讨要封赏,只是回陕西的途中微臣怕死于非命,所以恳请陛下能让微臣安然返回西北。”
老狐狸们乍然而起的心思就这样被她毫不留情的戳破,景帝的目光还没扫到就已是让他们格外心虚。
“嗯,朕应了。”
这样的人才年纪又如此轻,培养一番倒也能留给太子。
曲清言起身时双腿打着颤,在景帝略带好笑的目光中一脸淡然的打着晃跟在曲文海等人的身后退出了武英殿。
跪的久,一颗心又一直提着无法放下,她腿软的差一点连殿门都无法跨过去。
余有台提着她的手臂,扶着她迈出殿门,前方还有曲文海、顾恩阳几人,他们二人无法多言语,他便只能叹息着丢下一句。
“你这又是何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今日在殿中展示出的心机和敏锐,如何能不让那些老家伙心生戒备。
就算有景帝的应承他们可以平安的回到长安,可在那之后她又要如何自保?
曲清言只淡淡的笑着,若是换做一年前她也许还会觉得苦,可现在她开始掌握了权利游戏的规则,这种在刀尖上行走的感觉……真的会上瘾。
若是无人能给她保护,她就不介意给自己保护。
“你们两个随我到内阁。”
这奏疏上写的太过简练,有些条目哈还有些含混不清,景帝那里还等着看他们的动作,他们总要先将细节弄清楚。
有了刚刚在武英殿中景帝淡淡的警告,还有那神出鬼没的锦衣卫,哪怕是他们想弄死曲清言的心思止都止不住,但在这京城里,短时间内他们都要安分一点。
而张乾远也算是这份奏疏中最获利的其中之一。
国库虽然不空,可要凑够这次战事所需却是千难万难,他身为户部尚书总不能自掏腰包吧……
曲文海看着曲清言自豪有之,惭愧有之,讨好也有之。
屁的资源!
若是他能安安稳稳的致仕也要十多年,那点所谓的资源留到十年后怕是也不剩什么。
还不如现在就用在曲清言的身上,他现在倒也想看看如果他送他一道风,她是否能直上云霄!
143/203 首页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