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杜锦宁道,“完全没问题。”
许成源听了也很高兴。
杜锦宁将手里的画册举了举:“这本已是成品,可以交给我了吧?”
许成源点点头。
杜锦宁把画册小心地放好,掏了五两银子给了许成源:“这是这画册的钱。”
“多谢。”许成源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把银子接了过来。家里还负着债,容不得他矫情。
“剩下的,我会尽快画出来。”他道。
杜锦宁想了想,问他道:“在不影响你学业的情况下,你多久能画一本?”
“十天吧。”许成源道,担心杜锦宁误会他画得不认真,他又解释道,“刚开始还有些摸不准,但知道怎么画,怎么选情节和人物后,就容易许多。书院的课业我都会在书院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傍晚散学回去后画上一个时辰,就能画几幅出来。”
杜锦宁点了点头。
这连环画,一个人物也就是寥寥几画,讲究的是神似,物品更是能认得出来是什么东西即可,背景一概也无,又不用上色,只要掌握好画法,熟能生巧,会越画越快。十天一册书,应该绰绰有余。
不过她还是叮嘱道:“你别为了赚这点钱,熬坏了眼睛,晚上光线不好了千万别用眼,要不别画,要不就点灯。课间时也起来活动活动,别老坐着。我这话本又不是一本两本,长期的活儿,你要是熬坏了身体,我可不好跟许婶儿交待。”
说着她又道:“其实你可以用五钱或是一两银子将一部分活儿包出去。你在班上挑一个靠谱的,帮你看话本,选情节,写旁边的解说。这对于你们甲班的学子来说不难。他挑完,你就只管画,这样便快上许多。”
许成源顿时眼睛一亮。
他可听杜锦宁说了,一部话本都有一百几十万字,只要连环画卖得出去,这活儿一年两年都做不完。把一部分包出去,提高画画册的速度,整体上来说似乎赚钱少了,但赚钱的速度却是加快了。他们家现在急用钱,画画与学业如何兼顾也是个问题,今年他还打算去参加县试呢。要是照杜锦宁这方法去做,他所烦恼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多谢杜师弟指点。”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朝杜锦宁一揖。
见他这一揖真心实意,杜锦宁也很高兴。
要是许成源只盯着眼前的这点银子,不愿意把一部分利润让出去,这样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他们之间的合作可能也就止步于此了,大姐的婚事她也得重新考虑。
现如今许成源知道如何取舍,并不拘泥于小利,而且知道感恩,杜锦宁对他感官自然又有不同。
她又问:“你今年是否参加县试?”
许成源点了点头:“打算一试。”
“那这段时间你先别画吧,我先把话本印出去卖,等你县试结束后再印连环画。县试要紧。”
杜锦宁能为他着想至此,许成源很是感动。
他脸上有些赧然,但还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我想先画十册,把家里的债先还了,也好安心县试。”
十册画册连同已交上来的这一册,一共五十五两银子,再加上陈氏许诺的十两银子的刺绣学费,他们基本上就可以把外债给还清了。
最重要的是,还清了债,没准杜家这头就能答应他家的提亲呢?他可不愿意看到他考取了功名回来,杜方菲已跟别人订亲了。
“行,这没问题。”杜锦宁道。
“离吃饭可能还有一会儿,你请便吧,我练会儿字。”杜锦宁打开书袋,拿出文房四宝,将纸挂到墙上,磨了墨便悬腕练起字来。
这屋里只有一张桌子,许成源本还有些为难,正打算自己看书呢。这会子见杜锦宁只在墙上练字,并不用桌子,他便也不再客气,将纸一铺,画起连环画来。
谢氏不放心儿子,悄悄过来看了一眼,见许成源跟杜锦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甚是认真,她很是高兴。
回到堂屋指点了杜家三姐妹一番,见她们都练着针线,并不需要守在这里,便去了厨房帮陈氏做饭,又将杜锦宁和许成源两人的情形跟陈氏说了。
杜锦宁主动劳烦人家许成源送回来,又留他吃饭,这样做陈氏要是还不清楚她的打算,也不配做神童的母亲了。
这会儿听得两人相处甚好,还能各自用功,她心念一动,便对谢氏道:“要不干脆你们每日都在这里吃吧。反正源哥儿是每日都要来接你的,回去了你们娘儿两个还得做饭,麻烦得紧。吃了再回去,暖暖和和的,多好。你晚些回去,菲姐儿她们每日也能多学些时辰。”
第209章 意动
越是相处,谢氏就越喜欢杜方菲的性子,只恨不得马上娶回去做儿媳妇才好。现在杜家不避讳许成源,还这样热情的留他们吃饭,她这心头的欢喜都快要溢出来。
“那我们便不客气了。”生怕陈氏只是客气话,她连推辞一下都不敢,直接一口答应下来。
说着她又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占你家的便宜,米面菜蔬我要是拿来的,你别推辞。”
陈氏自己就是个不喜占人便宜的,谢氏这做法十分合她的心意。
她道:“拿些米面来就行,我们家的菜园子里都是菜,你们就不用再拿了。”
“那成。”谢氏不再多说,心里却打定了主意,隔三差五地买些鱼肉骨头棒子过来,也算抵过杜家的蔬菜和油盐酱醋。
两人都是惯常做家务的,干活都十分利索,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晚饭做好了。
陈氏道:“我去叫菲姐儿她们摆桌子,你去叫源哥儿他们吃饭。”说完抹了抹手上的水,便出去了。
杜方菲几人听得许成源要这里吃饭,都吃了一惊。尤其是杜方菲,想起这个人还向她提过亲,心里那股别扭劲儿就别提了,直埋怨母亲做事不周全。
但人都留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照着陈氏的吩咐,把陈氏屋里的一张桌子搬出来,放到了堂屋里。
自打杜锦宁教三个姐姐识字后,要求她们每人每日交两篇字。这桌子是她特意叫陈氏去买的,每个姐姐屋里一张。四姐妹既有,唯拉下陈氏也说不过去,便干脆一起买了四张桌子回来。
陈氏以前也是过过好日子的,并不是那等一味舍不得花银子的人。知晓茶馆那边,杜锦宁每个月都能拿到不菲的分红,她也舍得给女儿们买吃的穿的用的。所以添这四张桌子,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男女不同席,杜锦宁他们自然是要跟女眷这边分开坐的,便是锅子,陈氏都弄了两份。照着当初乔迁宴的做法,陈氏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锅子端到杜锦宁屋里,让他和许成源单独在屋里吃,男女彻底分开。但陈氏既明白杜锦宁的用意,又怎肯这样做?自然得安排在一个屋里。
好在堂屋面积大,摆两个桌子也不显得拥挤。
将碗筷摆好,谢氏也领着杜锦宁和许成源进来了。许成源一眼瞥见杜方菲的芳影,脸色一红,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进门都不知道该迈哪只腿。还是杜锦宁发现他的异样,硬拽着他的衣袖把他拉了进去,又按着他坐到了座位上,才不让他太过尴尬。
感觉到许成源那时不时投射过来的炽热的目光,杜方菲也十分不自在,脑袋都恨不得埋到胸口里去。
七人分两桌坐好,杜方苓和杜方蕙将饭舀了,一一端上来,放到大家面前。
陈氏便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许婶儿既做了你们的刺绣师父,源哥儿便也是你们的哥哥了。都是一家人,大家都别客气,自在些,各自吃菜。”又叮嘱杜锦宁,“宁哥儿,你招呼好你许师兄。”
“娘,我知道了。”杜锦宁见许成源不动筷子,便夹了一筷子肉放到他碗里,“师兄,你再客气,我就要喂你吃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许成源原本就红的脸上越发红了。
谢氏担心儿子丢脸,出声道:“源哥儿,刚才你杜婶儿说了,叫咱们往后每晚都在这里吃饭,我已答应了。这屋里都是妹妹和弟弟,你这作哥哥的,不说照顾他们,反让他们照顾,你丢脸不丢脸?你这样我都不好意思再在这儿吃饭了。”
“哎,年轻小伙子,面皮薄,再正常不过。”陈氏打着圆场,“等混熟了就好了。”又招呼许成源,“源哥儿,别拘谨,就当这是家里一样。”
“哎,好。”许成源听到母亲那话,心里又惊又喜。得知每日都能见到杜方菲,相处久了,杜家知道他的为人,他家又还完了债,没准这门亲事能成,他的精神立刻振奋起来。眼里有了神采,行动也没那么僵直了。
见他这样,谢氏这才放下心来。
都是小户人家,也没有食不言的讲究。谢氏有意结亲,在谈话间便有意说些儿子的事,比如书院的先生如何夸奖许成源功课扎实,成绩不错,顺带把他今年参加县试的事也透露了。
“哎哟,到时候可是秀才公了,小小年纪,可了不得。”陈氏捧场地夸道。
杜方菲抬头看了许成源一眼,便又低下头去吃饭。
谢氏和陈氏都注意着杜方菲,见她终于肯注意许成源了,便知道今儿这做法对了。陈氏便越发地夸起许成源来,说他如何懂事,在家里总帮着母亲干活,又努力赚钱还债,是个有担当的。
谢氏甚是精明,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陈氏夸赞,她反倒又谦虚起来,还把许成源小时候的两件糗事拿出来说,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许成源也闹了个大红脸。
待许家母子吃了饭告辞离开,杜锦宁拉了陈氏到屋里,叮嘱她道:“你可别再在大姐耳边说许家如何,许成源如何了。你越说,她越是反感。像现在这样就挺好,让她自己用眼睛看,用脑子想,比你整日唠叨强多少倍。慢慢来,不要急。”
知母莫若女,陈氏整日跟杜方菲在一块儿,女儿哪里有异常她都知晓。刚才吃饭的时候,她能感觉到杜方菲明显有些意动的,便也知道杜锦宁这法子用对了。
她此时对杜锦宁爱的不行,将她搂进怀里揉搓了两下,亲昵道:“啊哟,要是没有咱们宁哥儿,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娘!”杜锦宁将脸从陈氏的魔掌里挣脱出来,鼓着腮帮子用力瞪了她一眼:“我脸都给你揉红了。”说着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不大习惯这样跟人亲近。但陈氏这样的鲜活劲儿,她很喜欢。
“行行,不揉你。”陈氏放开杜锦宁的脸,又开始摸她的头,“你放心,这事我不提,就让她主动来跟我说,让她自己着急去。”
第210章 计划落空
严岑那头,本来打算得好好的,派了宋婆子每日在庄子路口的茶寮里等着杜方菲出来。可哪里等得到?
杜方菲以前在桃花村时,除了每日跟母亲到田里干活,就从不出门的。到了庄子上后,除了刚开始那几日跟陈氏到田里挖地种菜,后来家里做了豆干供应茶馆,她完全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整日在家里干活。
所以,不要说宋婆子到庄子口守着,便是到杜家家门口守着,也难以看到杜方菲的身影。
杜家的豆干和茶叶蛋等东西,也不用陈氏她们送,都是茶馆派了小厮雇了骡车来杜家提的。所以不光是杜方菲,现如今连陈氏及杜方苓、杜方蕙都很少出门,整日忙着做豆干、茶叶蛋,现如今还学着刺绣及识字,更是忙碌得没功夫出门。
杜锦宁当初想出制豆干的方法,又供应给茶馆,除了赚钱之外,也是为了不让杜家三姐妹整日往外跑,是想防着杜云年打她们的主意。可没想到她这招竟然把严岑也给防住了。要是她知道,定然会感激杜云年两秒钟的。
宋婆子也知道自己这个陌生面孔,老是去庄子里打听杜家的事,容易引起怀疑,但她也是没办法了。严岑一天两趟地往她家跑,不停地催她把事情办妥。
她只得又去了庄子上,找了那日她打听的那个妇人,塞了两个包子给她家小孩子,问道:“那杜家大姐儿怎的不见出来?”
见那妇人警惕,她又笑道:“我不是要给人说亲么?只是没见过杜家大姐儿,总担心传言有误。须得亲眼见她一面才好放心。”
庄子上那个妇人夫家姓杨,是个年轻媳妇子,最喜欢走东家窜西家,因嘴巴子利索,为人也还算讨喜,别人也不拒跟她来往。日子久了,她的消息就最为灵通。
当初杜家搬来,她就这家人十分好奇,去董大成家串门子的时候曾打听过。董婶儿有意借她的嘴宣扬关乐和对杜锦宁的看重,没少跟她说杜家的好话。
之后杜锦宁每日都拿着书袋去书院念书,来来回回之时,遇上庄子上的人都会嘴甜地打招呼;有人问话,她就停下来好声好气地跟人说话。再加上陈氏和杜方菲等人都勤劳本份,每日里忙忙碌碌地就知道干活,平时有人去窜门子她们也都笑脸相迎,待客也大方。所以杜家搬来这两个月,庄子上的老住户们对他们一家人的印象都极好。
第一次宋婆子来打听的时候,杨嫂子还以为是打听杜家的为人。毕竟说亲嘛,总是要从街坊邻居家打听一下这家人的品行,这很正常,所以她便把杜家夸了一通。
可这会子见这老婆子又来,还打听杜方菲的行踪,听她的口气,好像这段时间还时刻地蹲在村口看杜方菲出来没有,杨嫂子心里就警惕起来——别是看着杜家大姐儿颜色好,要拐了她去卖呢。
她不动声色地道:“谁家说亲,不是媒人自己上门去看的,难道人家大姑娘还得送上门来让你看不成?你要有意,自己上门去好了,何必这样东打听西打听?”
宋婆子便知道怕是问不出什么了。她又说了几句,见杨嫂子油盐不进,再不肯往外透露半点杜家人的情况,只得悻悻告辞而去。
宋婆子一出门,杨嫂子就抱着孩子一溜烟跑去了董大成家,把宋婆子的行径跟董婶儿说了,问她道:“你看要不要给杜家人提个醒?”
董婶儿早得过丈夫的叮嘱,要对杜家的事多上心,能帮就多帮;再加上杜家的为人都很好,她是真心愿意跟陈氏等人交好。
听得这话,她当即道:“肯定得提个醒。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杜家?”
杨嫂子顿时兴奋起来。她早就想跟杜家人亲近了。无奈杜家人除了那位念书的小郎君每日去书院,其他人都不怎么出门。
两人便一起去了杜家。
此时正是上午巳初时分,一般这时候都是杜家做卤水卤豆干的时候,谢氏为了避嫌是不会这时候来的,需得下午才会过来。
92/402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