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妃站起来,对着众人讲解:“玉米耐寒,土豆耐旱,更为有利的是土豆还可用作主食,如今为了推广,还要恳请皇帝和后宫诸人都带头以土豆作为主食,让民间效仿。”
朱烟寒点头:“这是自然。不过我叫你来,是打算成立一个农业部,由着你牵头,不仅是推广玉米和土豆,还有农作物种植的诀窍、农业机械的改良、农业气象学。我希望你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助力大明农业蓬勃发展。”
“?!”众人都不可置信,珍嫔更是一个跟头差点从椅子上栽了下来。
自打开会就一直冷眼盯着的懿安皇后也忍不住出言相劝:“皇上可是太妄为了,虽然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但是你也得明白现今大明政令难出,官僚掣肘皇上,皇命出了太极殿比如泥牛入海,还有人听咱们的?”
丽妃也婉言相劝:“皇上,臣妾虽没治过国,但先前在修真世界里浸染多年也知道,要开创一个新门派,必然会有各家旧门派打上门来,不让你分一杯羹。”
朱烟寒环视众人,大家都面露狐疑,唯有皇后坚定的看着朱烟寒,一脸支持,他心头一热,英雄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但千万人之中还有一个人不问原因的支持你,陪伴你闯荡前路荆棘,那却是上天恩赐。他理了理原来打好的腹稿,慢慢说:“这也是我今日要召集大家商量的事情,俗话说政通人和,我们如今人不和,却是政不通导致,但是怎么才能政通?让我像之前那样抖机灵和大臣们斗智斗勇吗?还是像我哥哥一样一手扶植着魏忠贤起来跟他们斗?实践证明我们这样才能在夹缝中勉强喘口气出来,无法有所突破。还不如成立新的部门,有自己的一套班子。”
“可是,哪来的钱呢?”
朱烟寒叹口气:“这也是个大问题,要想握住政权,一是民心,二是钱,三是兵,四是名义。我们运气好,本就是正统的皇室,民心和名义便占住了。可是兵却不在我们手里,或封疆大吏,或积弱成疾,大明没有兵。钱也不在我们手里,如今一年收五百万两的财政收入,照我看,这中间被上上下下的官吏们私吞了不知多少。”
“但因着没有兵,我们暂时还不能跟人要钱。所以重中之重,便是要培养一支属于我们,忠于我们的兵队,这也是我要向珍嫔所说的。”
珍嫔咽了咽口水,缩了缩脖子:“陛下,我打打杀杀还行,可是要论到练兵,可是一窍都不通的。”
朱烟寒说:“我知道你不行,你没有见过现代化的军队,自然不行,此事我要亲自上阵,但皇帝事多,我需要你协理一应杂事。”
珍嫔满口答应:“这是自然,江湖儿女嘛,自然是最重义气的,不过你也得答应我让我自己培养一队暗卫死士。先前被刺杀,我可是怕紧了,我白马山庄的三姑娘岂有被人追着杀的时刻?说出去真是不敢再混江湖。我训练好之后,要给你和各位姐姐都配置下,不然你们频繁出宫,我可不放心。”
朱烟寒允了,再说道:“懿安皇后管着海运,在天津一力营造大海船,若有余力,还当训练一支海军部队,这是这个不是当务之急,你的任务,便是借着海运,为我们搂钱,除了钱,还有各色西方的科技和工匠,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你当重视。”
懿安皇后点了点头:“放心,我毕竟也是华族儿女,不会放手不管,由着金人或是洋人欺侮我们。”
朱烟寒又说:“皇后,真是对不住你的很,先前海运繁忙,便让你和懿安协理海运,后来又让你去跟着赵清衡协理火器,再后来你又推广医疗卫生,今日我又要给你交个任务:和丽妃一起建立大明的化学基础。”
皇后笑一笑:“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丽妃妹妹虽然擅长这些,但现代化学毕竟起源于西方,有些专业术语还需要我去协调翻译,何况我自己在末世里也捣鼓过不少,懂一些皮毛。”
众人的任务都分配好了,朱烟寒才放心:“如今当务之急,我先想个法子,让我们发一个大大的财,再拿这钱练兵,过程中丽妃和皇后做些稀罕的玩意儿,或是玻璃或是造纸,赚些钱来,供养好一支军队,再将每年取的新科进士笼络到自己旗下,便挺直了腰杆子跟大臣们要钱,将财政大权收归手里。有了财权,再进行下一步的改革。”
皇后倒是想起别的:“皇上,要说起初期建立化学,还有各种我们目前造不出来的用品原料,这些可怎么办?”
朱烟寒狡黠一笑:“那个李贵人古怪得很,还有新来的陈美人,瞧着都有些本事,她们偏偏又跟咱们离心,我怀疑她们不主动向组织靠拢是因为自己有足够的能源补给,若有补给,说明她们有渠道获得外部物资。”
“至于我们怎么拿到手,就看梓童你的本事了。”
珍嫔在旁边拍手称妙:“皇上,原来您是跟黄老邪一般走狡猾多变的角色。”
朱烟寒白她一眼:“小丫头片子浑说什么,哥哥我明明是足智多谋智多星。”
说笑中大家商定了自己接下来的策略,也散了会,朱烟寒故意走的晚一些,跟着懿安皇后走到拐角叫住了她:“小师妹,我们之间恩怨如今都放下,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困在了大明崇祯年间,还请你放下那些恩怨,跟我们合作。”
懿安神色黯然:“原来现在都是我们了吗?”,她苦笑,“我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一个恶人了。你放心,我有数,必不会伤害皇后和你。”
得到她这一句承诺,朱烟寒心中放心不少,他一直怕懿安皇后因着恨自己的原因报复皇后,之前懿安伙同熙贵妃,隐瞒皇后的行踪,他便不安的很,很怕这位从小金尊玉贵由着性子长大的天之骄女为了自己的一时喜好伤了皇后,此时特意叫住她叮嘱一二,且不论她真实想法如何,有这一句承诺总是好的。
望着小师妹远去的背影,朱烟寒又有些伤感,他叹了一口气,也转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写完了,这一卷主要是写朱烟寒穿越过来的憋屈时光。政令不畅、多次被刺杀、虚与委蛇,本卷还是比较惨的,不过接下来要大杀四方!
作者:毕竟我们是个爽文不是?(狗头)
朱烟寒:呵呵呵,你还知道?
第二卷是写朱烟寒建造工业,武装军队,集聚钱粮,励精图治,稳扎稳打巩固大明疆土。
第三卷要写朱烟寒出击东北,大败皇太极,收复朝鲜,南定台湾。
第59章 儒者不知治世而善訾议
第二天上朝, 朱烟寒便在朝堂上扔出了此次计划的第一步:成立农业部。
此话刚出,朝堂上就沸沸扬扬,可想而知, 大家都是十年寒窗拼了老命才列席在朝堂, 怎么能容忍你新开职场?
下面的大臣痛哭的痛哭、以头抢地的抢地、痛述古今案例的痛述、自请辞官的辞官, 朱烟寒看着下面乱作一团粥, 心里倒也理解,在既得利益中分一杯羹, 是那么容易的吗?就拿现代来举例子,你在公司开辟了一片新市场,结果上司让你把手头的客户资源全部转手交给新同事,你肯定也不干。
朱烟寒心里默默的想,还好现在这个时代是一言堂, 没有劳动仲裁、工会等机构,不然自己要被告得赔光裤子。封建社会的君权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又转念一想,好处个屁,大臣们没有正当渠道发泄不满,自然会通过消极怠工、中饱私囊、隐居避世来进行“不抵抗运动”,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明亡了。
是以他摇了摇头, 看着下面的大臣都发泄的差不多了,才缓慢说到:“诸位的顾虑我都明白,诸爱卿放心,这些人再怎么也越不过诸位去。便是他们的俸禄支出, 也不从国库里走, 全从皇后私库走。”
大臣们这才有些醒悟过来,原来不是分一杯羹, 而是索性扔开他们?!!!户部不是天天在皇上跟前叫穷吗?这下好,人也不从你户部支账,直接自开一部。官员们消极怠工,不怕,人根本就不用。反应过来,又是一顿鬼哭狼嚎。
“够了!”朱烟寒一声厉喝。
大明的官吏地位仍旧很高,便是皇上,也很少在朝堂上这般苛刻臣子,便是朱烟寒登基以来,都没有这般声严厉色,大臣们一愣,又不吱声了。
朱烟寒揉了揉被大臣们聒噪的发疼的太阳穴,朗声说道:“你们若顶用,我会想着另起一部?如今我要推广土豆和玉米,户部会帮我吗?户部的官员愿意主动多加一部分杂务吗?我这边厢提出来,那边厢便有一堆大臣在下面讽古喻今,啰里啰嗦提一大堆旧例,来告诫我户部的职能是太 祖定下的,我若是额外给你们派活便是违背祖制,是个不肖子孙。再者,你们肯定要诉苦户部如何工作量饱和,无法接新的活计,这是为了防止我执意要加,这样我强迫你们做,你们也大可消极怠工,若我责怪就说自己早在朝堂上提出过无法胜任,再次给我绊脚?我问你们,是也不是?”
大臣们安静下来,当然是。他们同朝为官,早就将皇帝当做自己的彀中之物、肆意操纵,同乡、同科、恩师、亲戚,大臣们通过互相联姻和师徒之恩,早就如一道网,将这大明上下罗织的密不透风,稍有风吹草动便可守望互助。今日我帮你说话,明日你帮我说话,端的是齐整,不管皇帝怎么整治,只要涉及他们的利益就没法真正执行,要说皇权至上,可是皇权也得依附着他们这些执行者才可贯彻下去。政令不出紫禁城,出了便有怎么样?他们有的是千种、万种的法子来阻挠,让那个孤家寡人的皇帝知道坐上了金碧辉煌的龙椅又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大臣们说了算!
望着大臣们死灰一般的面庞,朱烟寒叹口气,怪不得自己的哥哥朱由校要倚重魏忠贤和客氏,一手提拔魏忠贤他肯定知道不妥,可是若是不提拔魏忠贤,这政令怎么通达?皇帝怎么执行自己的意志?光是一条:连税银都收不起。后世的文学作品都喜欢描写明末魏忠贤怎么在皇帝的授意下制作白色恐怖,网杀忠臣良将。可朱烟寒真当了皇帝,才明白大臣们逼着皇帝才是真,若有白色恐怖,也是朱烟寒受着。
他顿了顿,才问:“你们也都是饱读诗书才站在这大殿上,朕虽未科举,但每个皇子自幼年起就有鸿学大儒教授四书五经文章典籍,那些儒家经典,朕也是知晓一二,我问你们,你们对得起那些书吗?”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农民种下种子,勤恳耕耘,秋天获得丰收;集市上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我问你们,你们食君之禄,真的忠君之事了吗?你们怎么对得起每日里领的俸禄?!那俸禄,是我出的不假,但那是天下百姓的血汗,你们拿着百姓的供养,却整日里庸庸碌碌,心中不为民众考量。你可有脸吃那百姓血汗?还是寒窗十年心里想着的只是爬上高位?你们可对得起孔夫子?”
“瞽师不知白黑而善闻言音,儒者不知治世而善訾议。你们吵得很凶,可知道外面在发生什么?”
朱烟寒拿起一本奏章,命令旁边的小黄门拿给跪在下面的大臣,随便指了一位大臣:“你!念!”
那个大臣正跪得战战兢兢,拿起奏章,开始念:“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他念着念着,声音颤抖起来,最终泣不成声。
朱烟寒待他这样,又示意第二个跪着的大臣:“念!”
于是那位大臣念下去:“……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臣来之时,已满三坑有余,而数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几矣。……”
大臣们听得毛骨悚然。山西、陕西一地闹着饥荒。他们是知道的,可也许是刻意屏蔽,也许是茫然不知,他们第一次听说有这等人吃人的惨案。
朱烟寒叹息:“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
第二位大臣念着念着,他哽咽了念不下去,中国的儒生,哪个不是读圣贤书的,哪位读书人的心里,没有一块柔软的地方铭刻着孔夫子“君子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教诲?哪里能看着百姓如此受苦。
他以头顿地,重重磕下去:“臣,上对不起皇上典籍,下对不起黎明苍生。臣有罪!”
朱烟寒说:“这是礼部郎中马懋才奉了我的命,去陕西调查饥荒时写回来的奏章,他在奏章中曾写,饥民相食,未死者集聚为强盗,还说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若不是官逼,民也不会反。吃不饱饭,当然要揭竿而起,陕西流盗之事,吃不饱便是根源。”
他朝帘子后面坐着的皇后和懿安皇后点点头,示意小黄门带人上来:“后宫宁妃注重稼墙之事,之前下西洋的大船带来了些西式作物,她加以耕种,且在京郊和户部官员实验一二。如今让她来说上一说。”
只听得珠帘微动,宁妃出现在了垂着的帘子之后,她柔声回答:“臣妾前些日子跟着户部的官员在京郊、北直隶之地推广玉米和土豆。同样的一亩地,以大明朝如今的农业生产力,种大米得三明石,也就是西洋人所说的92千克,可是我在实验中发现一亩地,即使在京郊最贫瘠的土地、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也能产出200千克,一斤玉米出面八两,也就是说一亩田可以产出玉米面160千克,成年人糊口温饱一天0.6千克即可,搭配蔬果瓜菜,也就是说,可以一亩地可以养活一个成年人。”
“更让人高兴的是,玉米可以和土豆混着种,并不占土地,土豆栽培春、秋二季,玉米栽培春、夏二季,一年四作四收,达到薯粮双丰收。若是水肥条件充分、春薯早种早收、玉米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必能让产量更高。如今陕西一带已经饥荒许久,流民四起,我已经请了户部的几位官员前去推广,想必很快便能让那里的人民都吃上饭。”
朱烟寒满意的点点头,下面的官员们听得一愣一愣,虽然他们不懂西洋人所说的“掮客”是个什么字眼,但经过宁妃这一系列换算,他们也听明白了一亩地可以养活一个成年人!这是何等的奇迹?!
下面的官员便有些议论纷纷,朱烟寒笑着说:“这农业部,就由宁妃统筹,不仅是推广玉米和土豆,还有农作物种植的诀窍、农业机械的改良、农业天象学等,你可自由调度钦天监、户部、工部官员,甚至是普通平民,只要有助于农业发展,均可不拘一格选用。”
帘幕后面懿安皇后发言:“海船如今贸易做的井井有条,大可支付农部支出,皇上可放心。”
34/89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