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科举跃农门
作者:夹心棉花糖
文案:
活了两辈子的沈文晖又重生啦!
什么?上辈子的妻子也回来啦?
不过,凭什么认为我会由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呢?
这一世,我要科举跃农门,娶一个一心爱我的娘子,过好小日子!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穿越重生男×本土闺秀女】的故事
欢迎评论建议,考究党慎 入!
内容标签: 平步青云 穿越时空 重生 科举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文晖 ┃ 配角:陈婧姝;沈家众人 ┃ 其它:平凡生活
==================
第一章
直至看到母亲宋氏那张年轻了许多的面孔,沈文晖才确信,自己真的重生了。
沈文晖,字耀之,天启八年生,京城人氏。自小启蒙,十二岁得中小三元,成为一名秀才,足见天资出众;而后进入松山书院读书,十五岁得中举人,名次也甚为靠前;二十岁加冠,与礼部尚书之嫡次女闻秀成亲。
同年,拜松山书院山长程勉为师。次年高中会元,殿试上得了圣上青眼,钦点为探花郎。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人可谓是前程似锦。
与闻家女成亲后,育有二子一女,夫妻和睦,官运亨通,外人看来好不艳羡。
谁成想,一夕之间,他竟回到了天启二十六年,正是他由于偶感风寒错过了此次会试的时间段。
宋氏见儿子怔怔地望着她出神,以为他仍在介怀这件憾事,出言宽慰道
“我的儿,你于科举一道有天分,这一路走得顺风顺水,可那因为种种屡试不第的人又何曾少了头疼脑热终非人力所能避免,如今且放宽心,养好身子方为上策。”
沈文晖点头应道“儿子明白,只是遗憾,若是此次考中,毓宁的亲事也就好寻摸了。不过也无妨,她如今才十三,大户人家把女儿留到十六七岁也是有的,娘可莫要着急。”
不怪沈文晖刚醒过来就说妹妹的亲事,只因前世,这件憾事直接导致妹妹嫁到了一个外强中干的人家,丈夫不喜,婆婆小姑磋磨,又无子嗣傍身,短短几年就从活泼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心如死水的妇人。
宋氏一愣,罢了,再多留女儿几年吧,终归宁丫头出嫁以后是要她的嫡亲哥哥撑腰的“好,那我儿先歇着,有个什么事尽管差遣端砚去做,这次他没能照看好你,致使你受了风寒,我罚了三个月月钱,你可不许再护着他了。”
“是,有劳母亲费心了。待儿子好些了,便去向祖母和您请安。”
正是因为对小厮的纵容,才会让他在将来栽了最大的一次跟头。同样的错误,他又怎么会犯第二次呢
直到房中只剩自己一个人,沈文晖才有时间理清思绪。
可能在外人看来,沈文晖的人生完全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然而,只有沈文晖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换来的。
应该要说是上上一世了,他还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普通白领,学历一般,家世一般,才华一般,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租着不大不小的房子,被邻居家的火灾殃及池鱼了,许是投胎时忘了喝孟婆汤,带着前世的记忆便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时空,成为京城里一户姓沈的普通人家刚出生的第三代长孙。
沈家在京城里普普通通,祖上曾出过一位官至五品的工部左侍郎,可惜后来子孙不上进,渐渐没落成了平民百姓。
沈文晖的爷爷沈成海娶妻沈陈氏,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终于得了沈明泽这么一个儿子。沈明泽娶的是秀才公家的闺女宋氏,进门一年就生下了沈家的第三代长孙,也就是沈文晖,一家人自然是喜不自胜,过了五年又得了一个闺女取名沈毓宁。
沈家三代单传,加之祖上出过读书人,自然是对家中子弟寄予厚望的。沈成海是木匠,学艺近四十年了,手艺自然不必多说,偶尔被附近的大户人家喊去给女儿打些陪嫁的家具,长此以往,也是攒了不少家底。
得了沈明泽这个儿子之后,老爷子更是铆足了劲,想让儿子光耀门楣,可惜沈明泽实在没什么读书的天分,被逼着考了秀才之后,谋了个私塾教书先生的职,娶了宋氏,又生了儿子沈文晖,生活平平淡淡,倒也无忧。
老爷子得了孙子,也不指望着儿子出息了,只把精力安心放在孙子身上。
沈文晖得了重活一世的便宜,本就有几分聪明,加上比同龄的孩子读书时更坐得住,倒是一路顺风顺水的,娶妻闻氏之后,借着闻家的关系拜了名师,更是醍醐灌顶一般,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要说沈文晖上辈子,还真没有太多不顺心的地方,妹妹的事情是一桩,但是在他当官之后,那家人也不敢再作威作福了;除此以外,便是他这个妻子的事情了。
第二章
沈文晖对闻氏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孝顺公婆,服侍丈夫,爱护小姑,教育儿女,打理家务,甚至主动提出为他纳妾,以一个古代男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女子完全是正室夫人的典范。
沈文晖觉得,闻氏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他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甚至连笑容都像是拿尺子量出来的,分毫不差。
后来,沈文晖才知道,闻夫人娘家已经没落,兄嫂染病撒手人寰,只留一侄子,自小养在闻府,和尚书府嫡长子的吃穿用度都是一般无二的,只可惜身体不太好,考完院试之后大病一场,大夫说只能好好将养,不可劳心劳力,自然是绝了科举一途,身上只有个秀才的名头。那人便是闻氏青梅竹马的心上人。
两人相会,偶然被闻大人撞见之后,自然是雷霆大怒,闻夫人虽然疼惜侄儿,却是知道尚书府嫡女怎么也不可能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秀才的,开始为女儿寻摸亲事。
闻大人也不敢将女儿高嫁,只怕万一事发,结亲不成反成仇,只能在最近几年科考的举子中寻摸。沈文晖这个无亲事在身又天资出众、家底也不丰厚的年轻人就这样入了闻大人的眼。
为免亲事再生波折,闻大人一方面以那人的性命威胁,闻秀只好答应,另一方面尽心尽力为沈文晖寻了大儒为师,就盼将来女婿看着这点儿恩情善待女儿。
亲事很顺利,闻氏进门之后,方方面面,做得周全,沈家上下没有说她不好的,沈文晖也不能说出自己心里的那点儿憋屈,日子,就这么凑活过下去了。
沈文晖心里清楚,这桩婚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公平交易,他得了闻大人做靠山,就不得不咽下这口气,闻家唯一做的不地道的,也就是没有事先知会过沈家这件事,说到底,也是因为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就算捅出去,闻家也没什么过多可指摘的地方。
年少慕艾,他也不能免俗,对于要跟自己相守一生的妻子,他是用了全部的心思的,可换来的却是冰冷的笑容。
另一边,宋氏也在琢磨儿子的亲事“他爹,耀哥儿这一病,耽误了此次会试不说,他的亲事是不是也该张罗起来了他已经十八了,附近跟他一般大的小子,哪一个不是要当爹了再不相看可就晚了。”
沈明泽脱了外衣,躺在床上,他虽然不善言辞,好歹是秀才功名在身的人,又在私塾教学,寻思了一下,道“儿子的亲事还是要跟爹娘多商量商量,看看爹的意思吧。”
宋氏听着这话不满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就知道爹娘,从我生下耀哥儿,爹娘恨不得把儿子抱过去养,什么都不让我插手,弄得儿子跟我也不亲近,我是他亲娘,给他相看的姑娘还能害了他不成”
“瑛娘,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的,耀哥儿这亲事,高不成低不就的,给他在附近人家里面寻摸一个大字不识的,你能甘心吗还是看看爹的想法,要不就再压三年,男孩子嘛,娶亲晚几年也无妨的。”
这话倒是说到了宋氏心坎儿里,不是她自夸,他们夫妇二人相貌不差,儿子倒是尽挑优点长了,别说附近人家了,方圆百里她都没找着一个相貌配得上儿子的,更何况,耀哥儿眼看着肯定前途差不到哪儿去,给他配一个不识字的村妇,可不就是委屈了儿子嘛。
想到这儿,宋氏也不着急了,推搡丈夫道“这倒是,不过咱们也得多攒点儿家底,宁丫头出嫁要嫁妆,耀哥儿万一娶了大户人家的小姐,这聘礼更是不能太寒酸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闺女,赚钱不给他们攒着还能给谁。”
第三章
第二天一大早,沈文晖刚出房门,便看到妹妹毓宁在厨房里忙着烧火做早饭。
沈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不会重男轻女,也不会过于娇惯闺女,自然没有姑娘家不下厨的道理,家里唯一的下人就是沈文晖身边的端砚,还是沈老爷子看孙儿去书院读书,身边没个跑腿的书童实在不像话,大手一挥添上的。
沈毓宁一扭头,便看到兄长定定地看着自己,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微笑道“哥哥的病可是好些了我昨日去舅舅家,舅母还有问起呢。”
看到依然开朗的妹妹,沈文晖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力气,才忍住要落泪的冲动,带着轻微的鼻音道“嗯,我这几日有空便去拜访舅舅。”
兄长如此寡言,沈毓宁也不以为意,兄妹两个差了五岁有余,她开始记事时,兄长早已进了私塾,再加上两人年纪都不小了,自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打打闹闹的,不过她心里明白,兄长始终是护着她的就够了。
不一会儿,大家都陆陆续续地起了。一家子聚在饭厅里一齐用早饭,许是怕戳到沈文晖的伤心事,饭桌上是难得的沉默。
沈老爷子发话道“耀哥儿,身体大好了就回书院吧,莫要耽误了课业。”
沈文晖还没来得及说话,老太太先不答应了“说什么呢我孙儿好不容易在家多呆一段时间,这次又是大病初愈,我还想给他好好补补呢,成天就知道读书读书,好好的一个孩子都快读成书呆子了。”
“书呆子”本人默默无语,究竟是什么地方给了奶奶这样的错觉呀
沈老爷子瞪眼“胡说,我们耀哥儿哪里像书呆子了再说了,他病好却不回书院,知道的说他家里人疼惜,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孙儿自此一蹶不振呢,耀哥儿自小聪慧,于科举一道甚有天分,这次只是没赶上时候,不过也正好,多沉淀三年,下次科考我孙儿必然榜上有名。”
沈明泽一向听老爷子的话,尽管在家中并不多言“耀哥儿是个自小心中有成算的,眼见着也肯定比我这个当爹的有出息,只是,人这一辈子难有顺顺当当的,男子汉大丈夫,一次科考罢了,不能自此一蹶不振,也不能过于放松自己,爹这辈子,就希望你们兄妹两个都好好的。”
宋氏因着一双儿女,父亲和兄弟又都是秀才,在沈家说话也是有底气的,只是无端被丈夫这段话弄得伤感了许多“家里人都只盼着你平平安安的,什么荣耀的娘都不在乎,看你这次生病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娘心里是真的不好受。”
沈毓宁被宋氏教养得非常好,此刻看气氛有些凝滞,凑趣道“祖父祖母和爹娘可尽管放宽心吧,哥哥吉人自有天相,过两年娶个嫂嫂回来,再生个小侄子,咱们家的好日子呀,还在后头呢。”
沈文晖失笑“这次风寒害得家里人担心,是我的不是,定然不会再有下次,人外有人,哪怕参加这届会试我也不敢说必然得中,下届我定然竭尽全力,光耀我沈家门楣,也给咱们家宁丫头好生挑个人品、相貌、才学俱佳的夫婿呀。”
老太太笑骂道“亏你还是当哥哥的呢,现在竟学会调侃你妹妹了。”
“祖母可冤枉孙儿了,孙儿明明是为了妹妹着想,要不,您提一提对未来妹夫的要求孙儿也好照着去找啊。”
沈文晖故意叫屈,果然引得家里人笑呵呵的,只沈毓宁谈到婚嫁,悄悄羞红了脸颊。
席间一派和乐融融,沈文晖的眼眶却渐渐湿润。
上一世,他的官做得越来越大,得知闻氏嫁给他的内情之后,夫妇二人的感情一下子降至冰点,家中再无往日的欢声笑语,儿女惴惴不安,祖父母长吁短叹,爹娘沉默不语。
这一世,他不会再重蹈覆辙了,和闻氏之间还是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吧。
第四章
用过早饭,沈老爷子忙着给一户人家打一套陪嫁的家具,沈明泽去了私塾,宋氏和毓宁在厨房里收拾,沈文晖便跟奶奶沈陈氏说道“奶奶,今日天气尚可,孙儿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老太太对宝贝孙子提出的要求自然没有不应的“好好好,我去给你取二两银子,出门有想买的东西也方便一些。”
沈文晖拿着二两银子,带着书童端砚出了门,看着身后那个眼神里透着机灵的人,沈文晖自然也想过直接将人发卖了去,但是一来跟家里人不好解释,二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即使不是他,也会有别人,倒不如留着此人,到时候将计就计,说不定还能报了前世之仇。
此次出门,并不像沈老太太想得那样出门会友,而是沈文晖要想法子赚钱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即使没有这次风寒,沈文晖能中的概率也是在五五之间,而且名次定然排不到靠前的位置,毕竟松山书院的教师也多为举人,只有院长程勉是进士出身且曾经担任过太傅。
但是经过前世老师程勉的教导,加上为官多年的经验积累,特别是授官后在翰林院坐了三年,他的学识自然不必多说,可一个人生过一场大病之后,文风突变,文章功底都扎实了不少,这一点可糊弄不过去,因而,这书院还得继续去,只是他也不能像前世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想法子为家里人减轻些负担了。
沈文晖一行人先来到了京城最大的翰墨书坊。
只见五架三层的檀木书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书典籍,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其间有几个身着长衫的读书人,看那衣服已经洗得有些褪色泛白,便知家境如何了,可柜台边的小二脸上未有丝毫不耐之色。
沈文晖心中有了考量,不由得对这翰墨书坊平添几分好感。
“公子可是想买什么书我们翰墨书坊呀,那藏书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从小说话本到地理游记,还有史书古籍,保管找得到任何您想要的书,您来我们这儿真是来对了。”
沈文晖也有想过靠什么赚钱,都知道女人的钱最好赚,但他总不能去开脂粉或者成衣铺子吧,手下没有能用的人不说,爷爷知道这事还不得气炸了,他可不敢挑战老爷子容忍的极限呢。
1/71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