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竟然真是江大人做的。
她两眼发昏,想,那此事,与帝姬有关吗?帝姬知道江逾白这么干吗?
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啊,若帝姬也掺和上这件事,那帝姬也死路一条。
同时,何采心里又有些说不出的难受。
在她眼里,帝姬是聪慧的,虽心狠手辣,但心怀天下女子,是她为标杆的人物,而江逾白,与帝姬是一样好的人,却碍于朝中局势,而不能与帝姬在一起,但他同样也是正人君子,为大奉呕心沥血。
可现在,她觉得江逾白在她心中崩塌了。
能做下这等恶事,又怎么会是好人呢?
江逾白不是好人,那帝姬是好人吗?帝姬知道这件事情吗?
她想不出来,她不知道,她只觉得茫然。
她来京中,便是跟随着帝姬,鼓着一口气,想为帝姬办事,想为天下的女子挣出来一条活路的,可是,如果是这样挣出来的活路,她真的能走得下去吗?
何采第一次对帝姬产生了怀疑,就如同一个信徒怀疑她的神佛一样,如果她否定了帝姬,那她就否定了她自己,否定了她这几年来的所有努力。
她呆呆地坐着,一直盯着手里的卷宗,直到他们到宫门口后,沈蕴玉下马,她也得下轿子。
“劳烦何大人一路走进去了。”沈蕴玉道:“宫内我等不可乘坐轿子。”
就算何采身上有伤也不行。
“不劳烦。”何采说:“下官能走。”
沈蕴玉颔首。
两人走到宫门口,由顺德帝的贴身大太监领着他们进宫。
顺德帝的贴身大太监年岁也不大,笑起来有一双狐狸眼,他道:“沈大人可来得巧,今日皇上刚
问起您呢。”
这位大太监跟沈蕴玉平素交往不多,但是两人都是为顺德帝卖命的人,也都知道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所以暗地里都给对方卖过好处。
平日里不联系,但若有了什么要事,都希望对方能稍微提点一二,都是聪明人,这头一搭线,那头立刻便接上了。
“哦?”沈蕴玉道:“是沈某这案子办的太久了,让皇上等不及了。”
“可不说呢,这案子牵扯太大,圣上忧心呐。”大太监只笑:“今日圣上去御膳房批奏折时,洗笔郎还为圣上宽心呢。”
只说到这,那大太监便不讲话了。
沈蕴玉的脑子开始转洗笔郎是谁,只想了几息,便记起了刘子云的脸。
听这太监的意思,是这刘子云与圣上在御书房的时候提过了此案,估摸着不是什么好事,圣上有听信的趋势。
那他接下来与圣上交代事情便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而跟在后头的何采根本就没察觉到这暗处的汹涌,她还沉浸在因为江逾白此事而带来的冲击之内。
他们一行人入了太极宫后,沈蕴玉和何采行礼。
顺德帝便端坐在案后,瞧见二人进来后,抬眸看了一眼沈蕴玉,又扫了一眼沈蕴玉身边的何采。
和话本里的女扮男装不同,这位何大人生的甚是平庸,瘦小枯黄、极不起眼,就如同街边的若野草。
顺德帝望了一眼后,道:“二位爱卿入宫来,可是案子查出来了?”
沈蕴玉便拱手,道:“回皇上的话,何大人历经艰险、呕心沥血,今日终将“假铜币案”罪魁祸首江逾白拿入诏狱。”
顺德帝面上波澜不惊。
北典府司拿江逾白入狱的事情,在沈蕴玉来宫里述职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毕竟江逾白是前宰相,还跟康安帝姬是那种关系,他对江逾白也知道一些。
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是江逾白做的。
今日晨间时,他的洗笔郎刘子云还提了一些旧事,大概是关于郑桥的一些事,说郑桥与江湖人士有勾结,顺德帝还真信了几分,以为此案与那些江湖人有关系,没想到一扭头,沈蕴玉直接将江逾白给抓过来了。
相比于刘子云,他更相信沈蕴
玉。
而一旁站着的何采被沈蕴玉点名后悚然一惊,赶忙上前一步,将她方才看过的卷宗上的事情都重复了一遍。
她能入朝为官,脑子自然是聪明的,刚才看了一遍的东西都记住了,她说出来的时候,好似这些案子都是被她查出来一般。
沈蕴玉安然站在何采身后,仿佛他真的什么都没做、只陪着何采走过一遭似的。
殿内三个人,彼此都对“到底是谁查案”这件事心知肚明,等何采将所有事情都说过一遍之后,顺德帝才道:“辛苦何爱卿了,何爱卿重伤未愈,先下去喝杯茶吧。”
顺德帝一个眼神,旁边便有太监引着何采下去。
显然顺德帝还与沈蕴玉有话要说,何采便跟着太监下去,去偏殿坐着休息了。
何采离开后,顺德帝坐在案后,沉默了半晌,问道:“沈蕴玉,确定是他吗?”
顺德帝到现在还有些无法相信。
那是江逾白啊。
是他的少年伴读,是他的肱骨大臣,他年少时,甚至还崇拜过江逾白的谋略过人,怎么一转头,江逾白就变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呢?
他记得幼时他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江逾白与他说:江某要做世上最好的官,有江某在一日,要山河安稳,要海晏河清。
做假铜币案动摇国本,这种事,竟然是江逾白做出来的吗?
沈蕴玉安然站在案下,道:“臣以身家性命担保,此假铜币案,定由他所做。”
顺德帝心口一疼。
他觉得失望,又愤怒,想要咆哮,却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只在案后死寂般的坐着,过了片刻后,他才问:“为什么呢?”
沈蕴玉听见这位刚继位一年半的天子发出了疑问:“为什么呢?”
沈蕴玉垂下眼睑,一如既往的平静,他道:“臣猜测,江大人是想搅乱时局,以此重回朝堂,假铜币一案涉案甚广,若短时间内不能破案,会造成国本动荡,恰逢南方水灾,天灾人祸一起,必生大难,若此时,江大人力破此案,便可不费吹灰之力,重登宰相之位。”
“以天下苍生为石,登天梯。”
沈蕴玉的话是毫无证据的猜测,却也是最符合眼下情况的猜测。
顺德帝只觉得胸口处又被捅了一刀。
他恍惚间明白了他的父皇,先帝曾与他说过的话。
帝王最不可求的就是爱与真情,他就算是曾经拥有过,也会在日后渐渐失去,他就算有世间最大的权利,也根本挽留不住。
他的亲人与他的友人,迟早会在时间长河中变成另一幅模样,昔日那些情谊,也都会渐渐被消磨,他会变成一个权衡利弊的君王,而记忆里的那些人都会渐渐模糊,变的与他的皇椅一样冰冷。
物是人非。
“朕知道了。”顺德帝闭上眼,压下涌上来的酸涩。
他本欲将江逾白丢出京城,永生不见到江逾白,以此来留江逾白一命——与皇室女厮混啊,放到何人身上,都是该杀头弄死的大罪,可他还给江逾白留了个知府的官身,就是顾念当初的情谊,但他没想到,江逾白把他的情谊丢在地上,还狠狠地踩了一脚。
“按律办吧。”顺德帝道。
按律办,江逾白要死,其家人男子流放两千里,基本就流放到漠北或西蛮去,充作苦徭,死也不得离开半步,其家人女子入教坊司,四十岁后方可离教坊司。
沈蕴玉低头称“是”,一般这个时候,他就该离开了,顺德帝心情不好,不能触霉头,但他还记挂着赐婚的事,便把何采先扔出来挡刀。
沈蕴玉道:“此次案件,何大人功劳甚广,不知圣上想如何处理?”
他在暗示何采的女子身份。
顺德帝睁开眼,拧眉想了想,道:“唤何采进来。”
何采刚才一直在偏殿候着,顺德帝一唤她,她便进来行礼。
“功过相抵,允你继续在朝为官。”顺德帝盯着何采看了片刻,道:“你为本朝特例,何爱卿,日后且要为国忧心,为民操劳。”
何采叩谢圣恩。
赏完了何采,顺德帝一眼瞟见沈蕴玉,又记起来了他之前许给沈蕴玉的赏,便道:“沈爱卿可有何想要的?”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沈蕴玉圣恩浓厚,官职已升无可升,待遇也是独一份的,皇权特许他可直入皇宫,再要封赏,就只能封王了,便只能问问沈蕴玉想要什么了。
顺德帝赏何采的时候,沈蕴玉一直立在一旁,八方
不动,仿佛不在意顺德帝的赏赐一般,等到顺德帝开口,沈蕴玉才道:“臣蒙圣上隆恩,已是大幸,本不该居功讨赏,但有一事,为臣终身之事,臣想请圣上赐福。”
“哦?”顺德帝挑眉道:“还请爱卿说来。”
沈蕴玉便道:“臣这些时日去调查假铜币案的时候,与石家三姑娘生情,想请皇上,为沈某赐婚。”
一旁刚站起来的何采震惊的扭过了头。
什么?
咱们三个不是一起查的案吗?
你们俩什么时候好上的啊!
我竟眼瞎至此吗?
何采想起了她当时因为石清莲说的话而去门口跟沈蕴玉卖蠢的事儿了,顿时两眼一黑。
死了算了,这命不捡也罢。
顺德帝本来根本不记得石三姑娘是谁,只是前些时日,沈蕴玉与石清莲在永宁侯世子的婚礼上被人发现,所以顺德帝才隐晦的听了一耳朵,知道了关于这个石三姑娘和江逾白、沈蕴玉之间的瓜葛。
顺德帝觉得,沈蕴玉一定是很喜欢那女子。
沈蕴玉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脑子,会不知道娶一个二嫁女是什么样的名声吗?更何况,这二嫁女还曾是江逾白的妻子,其中纠葛纷怨很难理得清,娶了石家姑娘,会比娶别人多出来很多麻烦。
沈蕴玉娶就算了,还要以功请他赐婚,正大光明的把石三姑娘娶到沈府,有了诰命加身,圣上亲赐,旁人就算心中嘀咕,也绝不敢亲口说那石家姑娘一句不好。
这已经是沈蕴玉能给的所有了。
顺德帝一时好奇,他道:“若有机会,可要让朕瞧瞧你那石三姑娘。”
这得是什么国色天香玲珑奇巧的姑娘,能把沈指挥使给迷成这般呢?
说话间,顺德帝心里痛快了些,虽然失去了一个江逾白,但他的大将要成婚,也算是好事一件,他拔高了些声量,道:“来给朕研磨!朕亲笔来写!”
沈蕴玉当即上前,为顺德帝研磨。
一封圣旨写完,由一旁候着的太监接过,准备去打仪仗,送到石家去,而沈蕴玉则与何采一道告退,两人一起出宫。
他们二人出了宫门后,沈蕴玉照样上马,但何采却上不了小轿了,沈蕴玉骑在
马上,与何采道:“何大人,此案已结,若有机会,下次再一起办案,沈某便不送了。”
显然,沈蕴玉办完案子,就要把她这么个没用的废物东西给丢开了,北典府司的小轿子也不给她用。
这人还真是把“翻脸不认人”这五个字写在脸上。
何采却郑重的行了一个礼:“此案,多谢沈大人。”
她在这场案子中什么都没做过,一切案件都是沈蕴玉办下来的,虽然沈蕴玉也不是为了救她,但是她也确实捡了一条命,这一礼,是她该行的。
当时沈蕴玉立于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何采行礼。
她身后是高大的朱红色的城墙,身上的官服裹着消瘦的身子,腰间瘦到只有那么一条,她羸弱而又枯黄,看起来一鞭子就能直接抽死,像是地上艰难生长的野草,干瘪的不成样子,像是一辈子都没吃过一顿饱饭似的,和她那嚣张跋扈的主子浑然不同。
沈蕴玉有些新奇的受了她的礼。
他于朝中多年为官,不知道和多少人打过交道,所有人面上恭敬他,心里却又都怨恨他,就算是与他有过交际,如何采这般,无意间的受过他的恩,那群人也都闭嘴不谈,好似他们学了那么多年的礼数到了他这里,就被废掉了似的。
迄今为止,还真就只有何采一人真心实意的谢过他。
“何大人不必客气。”沈蕴玉道:“为国办事罢了,沈某之责。”
说完,他转而策马扬鞭。
他要先回北典府司处理事务,善后扫尾之后,今晚去石家。
他的小清莲挂着灯呢,那灯油日以继夜的烧,他的胸口也日以继夜的烫,一刻都不停歇。
沈蕴玉回北典府司的时候,圣上的圣旨刚下到石家中。
彼时正是申时末,天色还透亮着,石清莲跟双喜在阁内算账。
石清莲买下了金襄商铺旁边的商铺,决定采用竞争方式,以商场手段打压金襄的生意。
金襄的嫁妆铺子不少,大概有七家,都是卖一些女儿家用的金银首饰的店铺,在京中,这种铺子是最常见的女儿嫁妆。
石清莲打算给金襄添点堵,并且将此事都交给了双喜来干,她让双喜彻底搬到外面去住,不再做她的丫鬟,而是
做她在外面铺子里的大管家,墨言则留下,处理院内其余的事宜,做她身边的大管家。
双喜跃跃欲试,满目杀机。
她从江府开始跟石清莲,就是想搏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机会送到她手里,她死都不会放,她把金襄的店铺搞得越惨,她在石清莲眼里就越重。
这样一激,她满身的干劲儿都燃起来了。
石清莲前脚刚把双喜送出府,后脚就听是圣上来旨了,石家满门的人都去前厅跪了一地,听旨。
旨意来的时候,石家人都是一脸诚惶诚恐,他们家人官职都小,这辈子就没接到过圣旨,石家人连主子带奴仆跪了一地,等到太监念完赐婚旨意的时候,屋子里的人还愣着。
赐婚?
一张张脸面面相觑间,上头的太监笑着说道:“石大人,您是乐昏过去啦?都忘了接旨了。”
老石大人赶忙起身,道:“臣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到塞完银子,送走了太监后,老石大人才回过头来看石清莲,石清莲一直跟在他身后,踮着脚看他手里的圣旨。
老石大人便将圣旨递给石清莲,叫石清莲自己看。
石清莲美滋滋的捧着圣旨去一边儿看去了,她知道,这是沈蕴玉给她的。
而一旁的石大哥和石二哥凑到老石大人旁边,两张脸上都带着两分忧愁,睁着眼看着老石大人。
他们俩是拦不住了,只能指望自己爹了。
老石大人一瞧见这俩废物儿子的脸就心烦,他哼了一声,继而目光越过他们俩,看向石清莲。
石清莲在逐字逐句的看圣旨上的字。
他一瞧自家女儿这样,就知道石清莲是真喜欢沈蕴玉,他是沉浸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了,别的不管,单瞧沈蕴玉请旨这回事,他就知道,沈蕴玉也是个能托付的男人。
寻常男子见了二嫁女,难免轻视怠慢、或想着压二嫁女一头,像是沈蕴玉这般捧着的,便是真喜欢了。
83/143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