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威名赫赫的女将军率领着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禽、羽等武丁爱将,带着一万三千人的庞大军队,讨伐羌族。这一仗大获全胜,羌人势力被大大削弱,殷商西境得以安定。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
土方是商朝周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时常劫掠商的人口和财物。那场战斗中,妇好大获全胜,土方元气大伤,后来被划入了殷商的疆域。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东亳伐扞,陷于妇好立。”
妇好与武丁一起征战,战前妇好和武丁商量好,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大乱,终于被围歼,殷商南境于是平定。
威武的女将军带着古朴端庄、嵌着玛瑙珠的首饰,手中握着镶嵌着绿松石的斧钺和弓箭,策马四方,护佑着商朝的边境啊。
除去可以在战争中领兵作战之外,妇好也有自己的政治力量。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妇好不仅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的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任占卜之官。要知道在商代,祭祀官被视为能和神灵沟通的人,有着参政的权力,属于朝廷的重臣,足见妇好在武丁一朝政治生活中的极高地位。
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有自己的封地和财产。也就是说,妇好不仅是武丁的王后,也是一方诸侯,有着诸侯的实权。
在妇好先于武丁去世后,武丁十分悲痛,将她葬在巨大的墓穴中,用盛大的礼节拜祭她,追谥曰“辛”。
作为将军,妇好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总是取得胜利;作为祭祀,妇好主持祭礼,参与政治,做的有声有色;作为王后,在她去世多年后,武丁依旧对她念念不忘,常常占卜她的灵魂是否安乐。
于是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一个女将军、一个女祭司,也许武丁时的人和妇好本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只是这个女人格外厉害罢了。但是——但是,他们怎会知道,在妇好逝去后的几千年中,可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留下姓名的女子屈指可数。
也再也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这样从容地辗转在朝堂上,被帝王和群臣友善地接纳,放肆地展现自己蓬勃的力量和野心。
就连唯一的女帝武则天,也有过在男权社会里曲意逢迎、暗中蛰伏的日子。】
第12章
吕后秉政
武则天没有感到羞辱。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对自己现在的权势坦然紧握之余,她并不以自己之前的经历为耻,无论是在太宗后宫十二年默默无闻,还是在长安感业寺为尼。
——毕竟,是曾经的一切苦难,积淀成了如今尊贵的正统女帝。
不过也会羡慕呵,那样开放的朝堂,那样旺盛的生命力。
在还是一个小小荆州都督的女儿时,武则天就深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她少年时也总是暗想为何女儿家就不能建功立业,搅弄风云。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了。
在太宗宫里沉默的十二年间,她从锋芒毕露变得沉稳、内敛、谋定而后动,她也很久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女儿家就比男人要更难。因为她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决定不去在乎——只是向前走就好了。
而现在,这个尘封已久的问题又一次出现在武则天的耳边,她久经政治考验的大脑一瞬间就想到了关键所在——儒家思想和宗法制。
宗法制难以撼动,但是儒家思想……
呵。
武则天想起了自己曾宣扬佛教,把自己塑造成了弥勒佛的转世,尊佛抑道。而这时的儒家思想不过只是一种社会潮流,远远形不成“统治思想”的地位。
不过,若是后世,就难说了……
武则天挥散了思绪。
【在秦朝,刑法规定,女性在某些方面拥有和丈夫平起平坐的权利。《史记·始皇帝本纪》记载:“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也就是说,那时非夫妻的男女要保持一定距离,非夫妻关系不得私下见面。丈夫外出□□,妻子可以把丈夫杀掉无罪。
同时,秦律中还规定“夫死而妻自嫁,娶者无罪。”即丈夫死后妻子可以再嫁。
最重要的是,秦朝的妇女即使在婚后仍拥有其独立的财产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在她们自身犯罪的情况下,其财产才交由丈夫保管。
——只有一个人有财产权,才有在世俗中生活下去的能力。】
“这倒是真的,”太平公主仿佛有些感触,喃喃出声,“秦朝巴寡妇清不就是如此吗……”
【但是,从汉朝开始,尤其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文化成为华夏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纲常思想的逐步确立使得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阶级体系,而女性,成为了这个阶级体系中第一个被踩踏的牺牲品。
要知道,儒家经典《礼记》对女子是怎么规范的呢?
女子出门要以物遮面;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财货、牲畜、器物;不能私自出借东西;要三从四德!
汉律规定:“(夫)诛死,妻子徙边”。即丈夫按律被处死后,妻子儿女要被流放边疆。同时,一妻多妾制成为世俗主流。
同样是汉朝,《大戴礼记·本命》第一次出现了对妻子“七去”的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尽管汉朝时妇女仍旧比较自由,有着一定的经济地位,然而她们却依旧备受歧视,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更遑论与男子平起平坐。
但是,同样是在汉朝,优秀的女性如同群星闪烁,其中最耀眼一颗的就是汉初的吕后。
吕雉,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吕雉的前半生,就会发现,那是一个苦难的女人。
不到二十岁的吕雉被父亲强硬地嫁给大自己十五岁、有一个私生子的刘邦,当时的生活并不富裕,刘邦还时常在外与狐朋狗友吃吃喝喝,三天两头不见人影。
吕雉抚养子女、孝顺父母,自力耕织。就连刘邦因酒醉而使囚犯逃跑,逃至芒砀山,吕雉还要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食品,保障他的生活。
后来刘邦在外征战,身边却有了其他娇美的女人。吕雉和儿女则要么留守老家,要么被楚军所擒,颠沛流离,不得安生。
汉家大业已定,刘邦立吕雉子刘盈为太子,却在生活中无数次地感叹想要换太子。在刘邦尚且活着的时候,吕雉的政治生活只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保太子之位、杀有功之臣。
杀有功之臣,防止那些嚣张跋扈的功臣功高震主起兵造反,这是吕雉的职责吗?不是,这是她辅佐刘邦稳定汉室江山。
保太子之位,下狠手针对刘邦宠爱的戚夫人母子,这是吕雉的错误吗?不是,这是宫廷斗争,是决定她与家族日后生死的战争。
世人多毁谤吕雉冤杀韩信,可是难道当时韩信碍着的是吕雉的路吗?不是,是刘邦卧榻之侧难容他人酣睡。】
“讲得好!”武则天笑出来,“男儿总是诟病吕后阴狠,殊不知她都是为了刘家的江山!”
上官婉儿也附和道:“这神迹上所说的,都是我等女儿家的心里话,要是让那些腐儒听到,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风浪。”
太平公主却不同意:“阿娘践祚,现在朝中哪里还有看不起女人的腐儒?就算有人心中不忿,谅他也不敢说话!”
武则天含笑摇了摇头:“他们只是不拿吕后女性身份说话罢了。若只说吕后阴狠,纵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要说的是什么,也奈何他们不得。”
“女人的路,还有的走呢。”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雉成为实际上的朝政掌控者。而在刘盈也死后,吕后的统治更强。她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
当然,为了抗衡功臣集团,她大封诸吕,但吕氏族人大都庸碌,为吕雉逝后刘姓宗室和功臣集团的的反噬埋下了伏笔。
吕雉执政时期,用黄老之术,不对外用兵,执行修养生息的国策。当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重农但却不轻商,有步骤地放宽经商政策,增强了商业积极性,缓解了商业市场的萎靡。
纵观吕雉一生,其实杀人不多,还多为刘姓宗室和功臣集团,对百姓无害。但是为什么后世一提到吕后就想起来她残酷阴狠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淮阴侯韩信和戚夫人、赵王,都死的太有戏剧性了。韩信死法众说纷纭,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而亡,赵王又得太子刘盈拼死相护……
但是当这么多戏剧性的死亡都由一个人导演时,我们是不是也能产生微微的阴谋论,怀疑这些记录的真实性?
是不是历代儒生对此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绎,以至于越来越吸人眼球,却失去了最开始的真相?
当然,各人结局的确如此,但过程是否真的那样曲折、手段是否真的那么酷烈,也许只有当时的人才知道答案。
毕竟,第一个“牝鸡司晨,后宫乱政”的女人,又怎么能不被千百年来的男人唾骂抹黑呢?】
“要我说,吕后还是杀的少了。”武则天淡淡说,但她的话天然就带着霸气和杀气,“‘畏威而不怀德’,天下人自古皆然。只有把那些人杀的怕了,才能让史官不敢乱写。”
上官婉儿点头:“可惜吕后总是对那些功臣高抬一手。每次吕后下定决心要除去一批功臣,一有人劝谏就作罢,次次都是如此。可是,她逝后,那些功臣可没对她的后人留情。”
“惠帝子嗣尽皆被处死……”李容微听得入迷,一时不慎说出声来。她猛地住嘴,却看到上官婉儿投来鼓励的眼神,脸颊微红,鼓足勇气又说下去,“还有文帝登基后,他与吕氏女的四个儿子尽皆暴病而死……就是说这个了吧。”
“善。”
武则天缓缓答道。
她从不怕优秀的女子往上爬,倒不如说,她很乐意看到有野心的女儿家。
【刘邦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知人善任,是一代开国帝王。他豁达大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仁而爱人,在建立帝国之后休养生息。
但吕雉的作为有来自刘邦的什么帮助呢?纵观一生,刘邦几乎从未在乎过吕雉,而吕雉从一个贤惠的夫人,到后来那个大权在握的吕后,是时代在推动,是他人在逼迫,是“不得不”,是在一次次失望后终于觉醒的对权力的野望。
一位本来贤惠孝顺的年轻妻子,到后来“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的政治生物,再到最后“断戚夫人手足, 去眼, 煇耳, 饮瘖药, 使居厕中, 命曰‘人彘’”的狠毒妇女和“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优秀统治者……
吕雉经历了什么?
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意识到自己如果没有权力,就会被人放弃?
想来不过是在刘邦宠爱戚夫人之后吧。
但我们可以试想,若是一开始吕雉就有权力意识,那么——
——汉家天下谁为主,还尚未可知呢。】
“这有些言过其实了吧,”太平公主有些疑惑,“吕后纵然能力卓绝,可秦末乱世那般局面,不也只有一个沛公吗?”
武则天嗤笑道:“只是‘如果’罢了,可世上从没有如果。”
“秦末只有一个沛公,可终其两汉,也不过只有一个吕后而已啊。”
第13章
冯嫽冼英
【除吕雉之外,窦猗房、王娡、王政君、邓绥等宫廷女性也在各个时代在政治上影响了前朝。
——但她们或是作为代少主临朝的太后,或是通过外戚进行作为,根本上是皇族内部的权力倾轧,是通过对直接掌握政治权力的男性做出影响而进行作为,不能作为女性地位的体现。
除吕后等政治家外,上书救父的淳于缇萦,辅佐解忧公主经营西域的女外交家冯嫽,着名的女音乐家蔡文姬,助父兄修史的班昭也在不同领域展现了优秀女儿的风采。
尤其是冯嫽,以女子之身三次出使乌孙,宣扬汉朝教化。在讨伐自立为王的乌就屠时,冯嫽以言语使之让步,避免了两国交战大动干戈,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和平外交。
当时乌孙发生内乱。朝廷原本想让元贵靡继承王位,没想到北山大将乌就屠杀死国王,自立为王。汉宣帝得报后,准备讨伐乌就屠。但是汉军道远兵疲,胜负难料,于是朝廷派冯嫽与乌就屠谈判,劝其让位。
冯嫽开门见山说:“将军夺了王位,看似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汉朝大军已至敦煌,将军区区兵力,岂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冯嫽又对乌就屠晓之以理:“汉与乌孙亲如一家,若两国开仗,百姓遭殃,将军也必身败名裂,望三思而行。”
乌就屠自知远不是汉军对手,终于让步说:“愿听夫人劝告,让位于元贵靡,但求汉朝给个封号。”
一场战争就此消弭。
对冯嫽来说,女子之身不是她出使乌孙的弱点,更不是她解决问题的捷径。
当冯嫽回到阔别四十年的故都长安时,汉宣帝命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她。长安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涌上长安街头,争睹女使者的风采。】
李容微目眩神迷地看着光幕上展示的长安万人空巷,发已花白的冯嫽骑着马进入城门,西域朔风粗粝了她曾经娇柔的皮肤,但却将她的灵魂磨砺得无比璀璨。
“恨此身不为冯嫽……”
她嘴唇蠕动着。
上官婉儿却好像听到了她的自语,明眸鼓励地看向她,露齿一笑,像是照亮了整个世界。
李容微的眼睛微微睁大,不禁也露出一个腼腆的笑。
——至少,照亮了李容微的世界。
【及至东汉, 女文学家班昭的作品《女诫》传世, 宣扬“女以弱为美”, 可见,女性的地位已经受到严重的弱化。
虽然《女诫》是为宫廷女性而写的,是为了预防重新出现外戚专权跋扈的现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男权社会不断攀升而女性地位不断下降,这本书成为了给女性施加的思想枷锁,几千年来难以卸下。
这可能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吧。】
上官婉儿抿唇一笑:“我年幼时好奇,也去看了看《女诫》的内容,但很快就放下不去看了,因为我觉得其中的话实在是很没有道理。”
上官婉儿话锋一转:“若论女子规范,我还是更喜欢房相编纂的《晋书·烈女传》,武昭王李玄盛的王后尹氏为皇帝出谋划策,灭国后敢骗过士兵自己逃亡;羊耽的妻子辛氏分析朝政,给弟弟出主意帮他免遭被杀的命运……这些才是我们大唐女儿该学的东西呢。”
7/34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