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药起到的效力并不高,仅仅是加快了他的死亡,只是那毒药极为罕见,也不知是从何处得来的。
皇帝却仿佛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他陡然说道:“是朕。崔瑾弑杀太子不假,但是是朕把那柄刀递给她的。”
“她心志不坚,稍有蛊惑便酿成大错。”他温声道,“那时借了阿泊的名义,是父亲的不对。”
李澹的心倏然冷了下来。
崔瑾是什么样子他早已心知肚明,他只是一直不愿相信当年给予过自己奥援的纯善姑娘竟是这般货色。
他一直以为他已经足够无情、足够冷漠,但他也是头一回听闻世上竟会有父亲主动杀死自己昔日疼宠的儿子这种事,而且他还将脏水泼到另一个儿子的身上。
皇帝的神情中没有丝毫歉疚,他端起杯盏抿了些淡茶。
“为君者,万不可困于私情。”他又重复了一遍,“你知道高祖当年是如何逼死废太子的,可你知道当时父亲在何处吗?”
“我就在这紫宸殿中。”皇帝遥遥地指了下外间的软塌,“长兄被杀时,我就在那软塌上安然地睡着,你祖父甚至还为我说了个故事,看着我入梦才离开。”
“皇位就是这般难坐。”他倏然有些倦怠地说道。
“我也不想将事情弄成这般,但若是我死在了他前头,你怎么办?你是想交出禁军,还是想反叛弑兄?”
皇帝神情坦荡,他是不惧鬼神的人,也不信玄门与佛家的说辞。
他猜忌怀疑世间的一切人和事,他只笃信他自己。
即便太子的亡魂心生不甘,也不会敢将罪过怪在他的身上,只会懊悔自己识人不清与崔瑾的恶毒蠢笨。
李澹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走出紫宸殿时,天上忽然飘起了小雪,内侍笑着向他说道:“殿下,这是瑞雪,是吉兆。”
“是吗?”他轻声道。
他伸出手接住落在掌心的雪花,眺望着不远处射生军中的一个身影,心中的纷乱思绪无声息地被恶欲所点燃灼烧成灰烬。
挺拔瘦削,肖似新竹。
当真是与崔琤相配。
*
李希生在岁杪,他降世那天宫城上空突然生出了一团祥云,这似乎昭示他此生会平安顺遂。
开年的时候他便被直接立为太子,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并不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他只是本能地想要靠近母亲,想要得到她的拥抱。
但奶娘总会将他抱走,因为他太顽皮,而他的母亲又过于的柔弱,她只被应允活在皇帝的视线中,她的目光也被禁止投向皇帝以外的人。
即便这个人是她的孩子。
没有人会将这规矩明说出来,但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
皇帝病态地保护着她,偌大的宫中连一位多余的侍妾都不曾出现过。
他常常宿在蓬莱殿,亲自为皇后梳发更衣,分明是繁琐的事项,他却始终甘之如饴。
可这些宫闱秘闻到底是不能为人道矣的,即便是小太子李希也是在五岁时方才知晓,原来父亲是每天都能见着母亲的。
他已经开蒙,性子也不像小时那般顽劣,而且还聪慧了许多。
趁着皇后的千秋宴,他终于有机会坐到了母亲的身旁。
崔琤的神情恹恹的,像是大病初愈,但她仍温和地将他抱了起来。
她明丽柔美,比盛放的牡丹还要浓艳,以至于李希有些不敢相信这竟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他轻声唤道,“我是李希。”
他心中惴惴,生怕有人会将他带走,又怕母亲会将他当做野孩子赶走。
崔琤倏然笑了,她柔声道:“我当然知道你是谁。”
他的不安一下子就消弭了,他张开嘴乖顺地吃下她递来的桂花糕,明明还是一样的桂花糕,为什么要比平日里吃的香甜许多?
李希一刻也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但见到父亲要过来时,他还是飞快地从母亲的臂弯中挣了出来。
崔琤不明白他的心思,她有些失落于孩子对她的疏离,执着汤匙搅弄着瓷盅里的甜粥,半天也没喝下一勺。
“还是没胃口吗?”李澹轻声问道。
崔琤的眉眼间透着些倦意,分明才二十出头,却已经好像看透了世事一般。
疾病把她的热情快要消磨殆尽,想到她少年时的恣意欢欣与现今的疲倦烦闷,他便感觉像有软刀子磨过心口一般。
他在暗处轻轻揉了揉崔琤的腹部,“要不早些回去休歇?”
他做这动作时不带半分情/色意味,仅仅出于兄长般的关切,但她似乎并不愿在蓬莱殿以外的地方表现出与他的丝毫亲近。
“我想再看看月色。”她柔声说道。
李澹面子被落也没有生出什么情绪,他温声道:“那我就先不打扰姑娘赏月的雅兴了。”
等到父亲的身影消失,李希才再度回来。
母亲身边多了许多宫人,他小心地捧着花送到崔琤的面前,她的眼睛在看见他时倏然亮了起来。
“我原以为你离开了。”崔琤将他抱了回来。
李希将花束递给她:“送给母亲。”
红色的花束浓艳欲滴,香气也格外馥郁,她笑着接过:“谢谢,我很喜欢。”
崔琤弯起眉眼时,眼尾的红色小痣灼灼生辉,比那花束还要引人瞩目。
她甫一低头想要仔细地闻嗅花束的香气,便突然想起自己刚刚才犯过喘疾,强烈的病症突然发作,她的吐息都变得困难起来。
宫人与内侍一下子就慌了,李希还未能多看母亲一眼,就被闻讯赶来的父亲直接令人带走。
“母亲!母亲!”
他的嗓音喊得嘶哑,眼睛也哭得红肿。
奶娘蹲下身擦干净他的小脸,笑容苦涩地说道:“殿下,那花虽然美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闻嗅的,皇后娘娘此番突发急病,却还是强撑着跟陛下说不要怪罪于您。”
“您若是真心想待娘娘好,便不要离她太近。”她缓慢地说道,“娘娘便像那花朵一样,是经不起摧折的。”
五岁的稚童不懂得什么,他只是难过自己会伤害到母亲。
于是他更加小心,再也不主动凑到母亲的身边,直到崔琤身死的那天。
他看着单膝跪在地上揽住母亲的父亲,经年的苦闷全都宣泄了出来:“我恨你!你是疯子!你不配做娘亲的郎君!”
李澹眼中的血色更深,他撩起崔琤额前的碎发温声说道:“令令,我们回蓬莱殿,好吗?”
他真的就这样抱着崔琤走了回去。
每一步他都像踏在刀尖上,鲜血顺着心头流淌到足跟,疼痛到了极致会变得麻木。
他莫名想起父亲临死前说过的话,父亲说他与崔琤不相配,他是不是从那时就看出来他配不上崔琤?
第37章 前世番外
崔琤死前, 端宁到过一次朔方。
陪她一路同行的是两位老妪,老夫人们已经上了年纪,却还都十分康健。
她们进入灵武城内那天恰巧遇到节度使哥舒越出行, 千骑浩浩汤汤地奔向城外, 卷起万重烟尘。
暮色已深, 骑兵手持火把,飘散的火星如磷火般闪着吊诡的辉光,直令人想起坊间传言中的阴兵过境。
七月是鬼月。端宁倏然想到。
她遥遥地看着骑兵所带起的烟尘逐渐消失,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奇异的感伤。
七月也是令令的生辰。
城楼上站着许多人, 仍依依不舍地看着大军出城的盛景。
端宁压了压斗笠的边檐, 骑在马上悄悄地进了城。
她只在灵武停留了两三日便出了城, 只因那日在茶馆听到有人说北面有座仙山,不日将会举办盛会。
老妪仔细地和她说道:“朔方的胡人许多自西而来, 信奉祆教, 崇尚光明与火焰,因此盛会上常会有烟火与火把,姑娘此行甚巧,刚好可以看看。”
另一位老妪补充道:“平日里盛会都在晦望, 只七月不同, 特意设在了中元节那日。”
端宁抚了抚马匹的鬃毛,温声说道:“那正好。”
她们停在山麓的小镇上稍作休整,快入夜时她只身去了镇中心的一间茶楼。
说书人又在讲起二百年前的故事来,这故事流传甚广, 连许多从未到过朔方的人也曾听闻,但端宁却是第一次听。
她慢慢地捧起杯盏, 她的手指修长白皙,手心却生了许多薄茧。
茶水滚烫, 热意一直蔓入她的四肢百骸。
她的双腿交叠在一起,饶有兴致地听着说书人讲说。
端宁的面容大半隐匿在面纱后,她身后背着一把长剑,那样子既像是侠客又像是剑士,还隐约带着些许匪气。
任谁瞧见她也不会将她想成是一位尊贵的公主。
好在每年七月都会有许多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加之北地多风沙时人都常以薄纱遮面,因此也没人向她投来怪异的眼光。
“相传在二百年前时,朔方还不叫朔方,也不像如今这般寒冷。”说书人打开折扇,缓缓地说道,“有一位老夫在溪边垂钓,整天下来颗粒无收,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突然感觉杆头沉重。”
端宁看了眼窗外落日的余晖,又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心中大喜,暗道定是条大鱼,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拉上来。”说书人继续道,“却不想竟是一块玉璧,这玉璧只有巴掌大,离开水面以后更是轻如鸿毛。”
“这便是引起朔方动乱数十载的通灵宝璧。”
端宁撑着下颌听了许久,太多怪力乱神的描述让她渐渐失了兴致,于是她默默地离开了茶馆。
夜色已经降临,天上只一轮玉盘,连星子都没有几颗。
她抬头仰望那轮快要完满的金月,再一次想起了崔琤,明日便是她的生辰,这也是她们分离的第十年。
她吹了会儿夜风,盘算着这则故事快要结束时才回去。
说书人的声音渐渐地淡了下来,带着些悲凉说道:“最终玉璧沉入水中,再无踪影。”
“说来也蹊跷,本来轻如羽毛的玉璧一入水就又变得沉重无比。”他合上折扇,“二百年来有无数人试图找寻,却都无果。”
端宁倚靠在墙边,她蹙起眉头心中莫名有些沉重。
她回去得稍晚,本以为两位老夫人已经睡下,二人还在摆棋讨论三日前下的那局棋。
端宁想起少年时她也曾常常和崔琤一道下棋,现今两人已十年未见。
有时她也会想,若是昌庆二十三年她遵从父亲的遗愿嫁入朔方会如何?
也许会有些影响,也许什么也没有。
一位公主而已,就算再尊贵也改变不了国事,褪去虚幻的权势外衣,她便只是一个姑娘罢了。
但当她阖上眼眸,她想起却是兄长临死前的病容。
那是她最后一次见他,太子悲伤地看向她,嘴唇不断地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还没等她俯下身认真听他的话语,父亲便忽然来了。
父亲最是疼宠兄长,即便是自己也身染重疾还会来探望他。
后来端宁才知晓他只是想给崔氏一个面子,通过稳固崔氏的地位来让令令和哥舒昭的这桩婚事多些效力。
那时的她天真地抓住母亲的手,颤声说道:“兄长死前一直想向我说些什么,他、他是不是……被人害死的?”
话音刚落,她的眼泪便掉了下来。
端宁第一次触碰到恢弘盛世幻象下的肮脏,她甚至不敢将猜想推得更深。
崔皇后的神情像是比她还要惶恐,她抚上她的脸庞,长长的指甲刺痛了端宁的脸颊。
“别乱想,容儿。”母亲抱紧她,“是你哥哥福薄,承不住龙气。”
多年以后端宁梳理琐碎记忆,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崔皇后是知道的,她在白日里出了一身冷汗,久久都未能忘记那种阴冷之感。
她突然想到,兴许她才是与皇家格格不入的那个人。
梦醒以后端宁直接从客栈走了出去,朔方的夜空澄净,连月色都比长安皎洁许多。
零碎的光点似乎是流萤,又像是坠在草丛间的星子,她静默地蹲下身,才发现只是露水罢了。
端宁心中的失落堆在一起,竟有些怅惘起来。
当年她义无反顾地离开那座吞噬人心魂的深宫,却未曾想过令令会再度踏进去,她就好像是替她挡了一道劫似的。
只是世人皆言帝后琴瑟和鸣、鹣鲽情深,宫中又无别的妃嫔,这话听多了端宁渐渐地也觉得李澹应是真的爱重她。
但夜深时她还是会常常想到,令令到底如何?她的身子可还好些了?她幸福欢欣吗?
将近而立时她才逐渐从当年的事里冷静下来,少年时的决绝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
端宁回去时两位老妪已经醒了,她是个假剑士,她们二人却是真侠客。
“姑娘可是梦醒馋了,到外间寻吃食去了?”一位老夫人笑着为她奉上茶水,“现今才只五更,恐怕还没有铺子开门。”
26/28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