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清梧面无人色:“有蚊子。”
兰山君:“如今九月底了,还有蚊子么?”
郁清梧闷声:“嗯。”
他艰难的爬起来,裹着一床被子过去,“山君,是有什么事情?”
兰山君本还是要说太孙妃的事情,但瞧见他捆着被子来,活生生将自己遮得只有一个脑袋露出来,便倒吸一口凉气,“你这是怎么了?”
郁清梧:“有些冷。”
兰山君纳闷,“冷?”
郁清梧:“嗯。”
他低头,不敢让她的灯笼照出他脸上的狼狈。
他又坐下来,将半个脑袋也缩进了被子里。他道:“我无事的,你说——”
话还没有说完,却见她的手伸过来,伴随着倾过来的身影,就这般的贴在了他的额头上。
郁清梧本该要拒绝的。在她伸手的时候,他就可以拒绝。但他的头却忍不住先垂下去,正正好挨在她的手上。
因离得近,两个身影交缠在一块,他不由得想——影随人去,也算是人的分身了。
他便侧了侧身子,不动声色的让地上的影子纠缠更深,更紧。
但等山君的手缩回去后,他的心里又起了一股更大的失落,空空荡荡得厉害。
兰山君:“摸着是没有发热的。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郁清梧盯着她为自己忙活,浓浓感喟一声,“山君,你别对我这般好。”
兰山君好笑道:“这就算好?”
郁清梧不敢说了。他模棱两可的试探道:“等以后……真了结齐王之后……我一个人怎么办?即便是发热了,也是无人管的。”
兰山君将茶杯递给他:“倒是这个道理。”
倒是这个道理……她果然是想着走的。
郁清梧就知道她这个人,绝情得很。像菜地里的萝卜,拔出来就不管土里是不是多了一个无法填满的洞。
但又觉得自己这个洞,实在是欲壑难填,委实怪不得山君。
他第一次心生埋怨,却开口依旧是君子温润,语调都不敢变,生怕她看出一星半点:“到时候你要去哪里?”
兰山君却想到了祝纭和苏合香。她们一个想要治洪,一个想要行医。
她抛开了这些仇恨,又想做什么呢?
但她确实什么都没有想出来,她道:“我还是想回淮陵去守着老和尚的墓。能活多久,我就给他守多久。”
她喃喃道:“我这一生……应是多亏了他,才能回到洛阳。要是能大仇得报,余生守在山上便足矣。”
郁清梧攥着被子的手却紧了紧。
他第二日早早起来,在札记上写下三个字:回洛阳。
为什么是回呢?
他心里的谜团越来越大,脑海的念头越来越多,又不得其解,于是干脆去劈柴。
钱妈妈笑着哟了一声,“郁大人,又做田螺啦。”
郁清梧停下来擦擦汗,“钱妈妈,你说,我怎么才能看到田螺里头呢?”
钱妈妈一边剥玉米一边笑着道:“必定是要将里头的肉勾出来。”
勾出来还不行,“还要点着灯凑近了看,不然哪里看得清里头是什么?田螺壳弯弯绕绕的,起码有两个转。”
郁清梧:“但我不愿意将田螺肉拿出来——”
钱妈妈:“那怎么办?根本看不见嘛!”
读书人整日就喜欢想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郁清梧又斟酌,“若是一定要拿出来……怎么拿呢?”
钱妈妈剥最后一截玉米:“先煮了,再用竹签去挑,用针去挑也行。”
郁清梧大吃一惊:“这样田螺会痛吧?”
钱妈妈不敢置信的抬起头:“……”
她毕恭毕敬的一玉米棒子砸在他的头上,“郁少爷,你有毛病哦!”
大早上来消遣老人家!
她骂道:“昨天我不让你吃萝卜,你报复我呢!”
于是早上的玉米粒炒鸡蛋拌面都是兰山君的。
郁清梧只有清水面。
十月中旬,苏合香回了洛阳。兰山君带着她去见了太孙妃,请她为太孙妃把脉。
郁清梧看在眼里,斟酌问她,“你觉得齐王是毒杀?”
兰山君:“未尝没有可能。”
她不信宫里的太医,便想找苏合香试一试。
她笑着解释:“女子的病,女医更清楚一些。”
但郁清梧窥她神情,依着对她的了解,发现她的语气里还是笃定了先有太孙妃会去世的结果,才有现在的百般揣测。
她没有怀疑过太孙妃可能死于大火,可能死于坠湖,她好似只担心太孙妃会死于一场大病中。
又或者说,是急病。
山君太急了,她急着救太孙妃。
她笃定太孙妃会死。
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郁清梧的心慢慢的沉下去,沉到了谷底。
但兰山君却不曾觉察到,她一直看着前头,不曾回头看过他。
因为着急,便连晚间的噩梦也多了些。
她惊醒的次数越发多。
郁清梧却不敢在她醒时进里屋安慰,他只能装作睡着了,不曾醒过。
但第二日早间,他依旧会进去为她换烛火。
他会看她脸上尚未干掉的泪水,会看她手心里在梦中攥出来的淤痕。
但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轻手轻脚的出门,站在廊下望天。
山君就喜欢看天。
她说,“老和尚之前喜欢带着我站在屋檐之下看天上的飞鸟。”
但她已经很久不曾抬头看天了。
郁清梧在札记里面晦涩写道:“山尊初入林中,便似有所宿命。”
她说他是元狩三十一年那场大火的余烬,但他观她,却更像是那场大火如何都烧不尽的执念。
“终究宿之何处,我不得知。只知山尊并不认命,依旧逆火而行……”
他心头一颤,艰难行笔:“她不怕火烧己身,但我怕她……是浴火重生。”
他的目光看向了这阵子买回来的奇闻轶事里。
这般的重活一生,知晓前尘往事,想要救人,奇闻里面倒是不罕见。
但故事之所以是故事,便是因着荒谬荒唐。
他也够荒唐,竟然会有这种念头。
“我知我思荒谬,我念荒唐……”
“我知世上本无鬼神,我也不怕鬼神,我唯怕我思我念,所想成真。”
“我只怕……我只怕她曾跌落过地狱,不见天光。”
他丢下笔,将笔颤颤巍巍的放了回去。
寒风入骨。一阵风吹来,将桌上的札记吹得四处散开。他急急去捡,弯腰拾起纸张的同时,一个个写在纸上的揣测映入眼中。
十年,太孙妃,宋知味,疑我是故人,邬庆川……
等拾起最后一张纸,瞧见上头浴火重生四个字,他眼睛一酸,本就已经弯弯的腰慢慢塌下去,整个人蹲在地上,良久起不来身。
下雪了。
他被风雪一吹,整个人又清醒了一些,便连忙捧着札记回到案桌上,取了笔来,虔诚的写道:“愿我所思不得真,愿我所想不成谶。”
但一语成谶,却实非古人说出来的空话。
元狩四十九年腊月初八,东宫太监传话,太孙妃得了急病,已然昏迷不醒。
兰山君脚一软,跌在了地上。
郁清梧急忙去扶。
小太监来请他们进宫,哭着道:“东宫里乱成了一团,太孙请了苏姑娘过去,又让奴才来请您二位。”
兰山君却恍若未闻,耳中不断嗡鸣,而后失声喃喃道:“还是发生了……”
郁清梧扶着她,离她这般近,哪里会听不见。
若是从前,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一句话。但是现在,她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他记在心里揣摩。
他心里那个荒唐的念头又席卷周身,让他的眼眶一热,几乎就要落下泪来。
他的泪也落下来了,直直的砸在了兰山君的手上。
冬日里,泪水太烫,便显得尤其灼人。
兰山君手被烫得回了神,瞧见他的模样,还以为他在担心太孙妃,便理智回笼了一些,重新镇定下来。
她安抚道:“应当会无事的,你别慌张。”
郁清梧垂头,哽咽出声:“好。”
小太监看见了稀奇得很。郁夫人没哭,倒是郁大人这样的汉子哭了。
想来是真心系东宫,是个一等一的大忠臣。
兰山君却没有时间多宽慰他,只问小太监:“可查出来太孙妃是什么病?”
小太监:“好似是风寒,天一冷就病倒了。”
他抹泪,“这个鬼天,今年的风雪还是太重了。”
——
东宫,所有的奴才跪在风雪里,不敢出声,有好几个忍不住哭泣,不用问任何人都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命运。
他们这些人,明日还能活着,便是老天开恩。
不断有人被拎走审问,惨叫声连连。几个太医在屋内查看太孙妃所用所食,却查不到什么缘由,脑门不断冒冷汗。
皇太孙脸色惨白坐在一侧,不看他们,只问苏合香,“怎么样?”
苏合香皱眉,“已经将所有吃过的东西都催吐出来了,也用了药,但依旧不醒,看样子,是中了毒,伤到了肺腑。”
皇太孙:“中毒?”
苏合香点头,“是。”
但也只有她敢这般直接说。
外头的几个太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不敢附和这两个字。
东宫这般的地界,若是太孙妃真是中毒,那大家也都不要活了。
正在此时,皇帝赶了过来。
他不顾一身的寒气,关切问,“怎么回事?刘贯说元娘得了急病?什么急病?朕这一路上真是担心得紧。”
皇太孙表面的功力到底不及他,此时此刻,他做不出痛哭模样来示弱,也做不出其他的神情来演戏,更加多说不出一句话。
他好似只吊着一口气,颤颤巍巍朝着皇帝跪下去,颤声道:“中毒。”
皇帝手一顿,看向太医,“谁诊出来的?什么毒?”
太医院案首陈元珍心惊胆战的出列,斟酌道:“臣等……尚且不曾确诊太孙妃为中毒。”
皇帝皱眉,“那是谁说的?”
苏合香躬身行礼,“是臣女。”
皇帝:“你是谁家的姑娘?”
苏合香:“已故太仆寺卿苏怀仁是臣女的祖父。”
皇帝记起来了。
苏怀仁刚死不久,他还记得苏家的事情。
他看看床上没有生气的元娘,再看看苏合香,眯起眼睛,“你年岁尚小,医术恐有缺漏——你敢保证,太孙妃是中毒吗?”
苏合香丝毫不惧,“臣女不懂其他,只懂医人。毒就是毒,不能隐瞒于人,既然说了,便敢承认。若是真的诊错,便是学艺不精,自甘受罚。”
一番话倒是让皇帝刮目相看。
他没有再问下去,而是问,“什么时候能醒?”
苏合香摇摇头:“不知。”
还是太医经验丰富,他们虽然不敢说是中毒,但却可以说其他的,“若是在明日中午之前醒来,便能无事。”
皇太孙:“若是明日中午之前醒不来呢?”
太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回太孙……那便有生命之危了。”
皇帝就一脚踹在他的身上,“生命之危?太孙妃若是有一点不好,朕就宰了你们九族!”
又大发雷霆叫人去查,“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宫里下毒!”
皇太孙跪在一边,知道让他如此恼怒的还是毒能下到东宫的缘由。
他想起了之前郁清梧说的话。
他说:“恐齐王借陛下的棋子行事。”
会是如此吗?
这个东宫里,那般彻查过了,还是有皇帝的爪牙?还有多少?
兰山君和郁清梧就是这个时候到的。
皇帝皱眉:“怎么叫他们来?”
皇太孙:“孙儿听郁清梧说过,他曾学过医术,情急之下便叫人进宫了。郁夫人又算是阿蛮的先生。元娘出事,孩子们担心,孙儿却无暇顾及他们,只好让郁夫人看顾着。”
皇帝:“你倒是对他们夫妻放心。”
但这般时候,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怀念起之前元娘的好来,“这个丫头,小时候就胆大包天得很,可一定要好起来啊。”
兰山君进屋的时候,便听的是这句话。
这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慈爱,光听话音,半点听不出什么不对。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太孙妃去世之后,便对太孙开始厌弃,也没有为太孙妃的死正名过。
第55章 冰山高处万里银(10)
元狩四十九年腊月初八,戌时大雪。
太孙妃依旧没醒。
皇帝到底老了,将近亥时咳嗽了几声,便有些支撑不住,在老太监刘贯的劝解下点了头回去歇息。
但临走之前却埋怨皇后无情。
他不满道:“别的时候也就算了,怎么元娘都如此了,她还不来看看?也忒狠心了些!”
又叹息一声,“叫人去请皇后,就说是朕下的令,告诉她,朕这就走了,她来了也不会看见朕。”
皇后也是个倔到骨头里的人。马上就要有二十年了,竟真的没有出长乐宫一次。
皇帝感慨连连,心中沉痛,看着外头的飘雪哀默一瞬,而后对太孙道:“让你皇祖母一定要来,她若是不来,你便跪在长乐宫外去请。她什么时候来,你便什么时候起。如此,她总是要来的。”
他摇摇头:“朕,已然对你父亲遗憾得很,如今不愿意你皇祖母将来也有遗憾。她此时恨朕逼她来,以后就知道朕的苦心了。”
先太子死时,皇帝就没有见他最后一面,遗憾多年。
他遗憾地走了,皇太孙还要送他。
等皇帝走后,他脸色沉沉的回来,对兰山君道:“东宫的人,没查出真凶之前,我谁也不放心。孩子们就交给你看顾。”
兰山君点头,“是。”
她问,“查出什么来了吗?”
皇太孙摇头,“苏合香没有来之前,太医院不敢断定是下毒,也找不出元娘为何这般的缘由。”
他皱眉,“吃的喝的,也都检查过了,但依旧毫无头绪。”
看起来,似乎真是一场风寒急病。若是最后查不出什么,可能元娘便真要以急病的名头盖棺定论。
他讥讽一笑,“如今看来,我的份量还远远不够,以太孙的身份,竟然不能让他们说一句实话。”
他看向郁清梧,“陛下已经让刑部来查此事……”
59/91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