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作者: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夏侯婴和周勃我们比较陌生,但他们的后代夏侯渊、周亚夫我们并不陌生。】
  刘邦疑惑了,刘盈不是汉文帝?那汉文帝是谁?
  他是打天下的汉高祖,那么治理天下的文、景二帝肯定不会离他太远,难道汉文帝是刘盈的儿子?
  课文?
  想不到他在鸿门宴上惊险万分,死里逃生的情景也被写入课本了。
  多选点他的高光时刻入课本啊。
  夏侯婴:“……”前面樊哙和曹参都讲了功绩,怎么轮到他和周勃就要沾子孙后代的光?
  他也善于识人的好吗!
  比如韩信,韩信就是他最先发现的人才,举荐给陛下的。还有,夏侯渊是他的几世孙?听都没有听说过。
  同时他也为周勃抱不平。
  据他所知,周勃立下不少战功,和曹参一样也当了丞相,怎么就不如次子周亚夫的名气大了?
  【若是天下安定,刘邦可能要在深山老林里待一辈子,做个亡命之徒,极有可能落草为寇。但是陈胜、吴广反了,各地纷纷响应,沛县的县令也想造反,这就给了刘邦机会。】
  【县令要反,萧何做为辅佐县令的官员在一旁出谋划策,建议县令将逃亡在外的刘邦请回来,增添实力,聚拢民心。】
  【这个建议好吗?这个建议无疑是好的,前提是沛县的县令要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地得民心归附,有较深的根基,且自身有能力,才能将刘邦等人收入麾下。】
  【可问题是,这沛县的县令不是个好官,又没有能力,在沛县也没有多少根基。平日里助纣为虐,欺压百姓,本就不得民心,又出尔反尔,把刘邦从深山老林里招出来了,又不放刘邦进城,还要杀出主意的萧何,这就给自己引来了祸端。】
  嬴政想到一个词,官逼民反。
  这事不赖陈胜、吴广、项羽、萧何、刘邦等人,没有被逼上绝路活不下去,谁会想造反呢?
  他已经停建了阿房宫等劳民伤财的工程,这些人自然不会反叛,毕竟不是天生的反贼。萧何依然是他要招揽的贤才,也是能够招揽的。
  沛县的县令欺压百姓?秦始皇皱眉,他向来不喜欢这种欺上瞒下的小人,当即命人前去搜查罪证,处死示众,澄清吏治。
  【自秦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以后,官员异地任职。沛县的县令看到刘邦带了几百号人前来投奔,考虑到自己在沛县根基不深,担忧自己驾驭不了是地头蛇的刘邦,此举是引狼入室,于是下令关闭城门,捉拿萧何和曹参。】
  【这就体现出这位县令不得人心的地方来了,萧何和曹参早就听到风声逃出城了。】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刘邦既然从山里出来了,就不打算再回到山里。他写了一封告父老乡亲书,射进了城里,鼓动城中的百姓杀掉欺压他们的县令,迎他入城。】
  【没错,这封信是刘邦亲笔写的,刘邦并不是文盲。“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古诗脍炙人口,误导了我们多年。】
  刘・文盲・邦:“……”是谁造遥他不读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听过吗?
  谁听了不说一声好?要不要他再当场作诗一首?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家世。】
  【刘邦的祖父是魏国的县令,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才是务农的平民。刘邦少时读书,仰慕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想要当魏无忌的门客。要知道,没有点真本事是做不了门客的,更何况是魏无忌的门客。】
  【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可惜的是,刘邦去见偶像的时候偶像已经挂了,只好当了偶像门客的门客,在魏国各地游历,丰富了见闻。】
  【可以说,刘邦的文化程度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低。】
  【相比刘邦,项羽的家世就十分显赫了,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原本是世袭贵族。可见秦灭楚之后项羽对秦始皇有多恨,看到秦始皇巡游的场面说道,“彼可取而代之”,进入咸阳后杀死了向刘邦投降的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宫,大火三月不熄。】
  【项羽虽然家世显赫,单论文化程度,很可能不如刘邦。项羽是要做万人敌的男人,读书、习武都是半途而废,学兵法也没有去费心专研。】
  嬴政没有想到项羽有这样的背景。
  他推行郡县制,受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原来六国的贵族,尤其是楚国的这些世家大族。
  项羽和刘邦不同。
  即便他已经停建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工程,项羽也极有可能具有反心。
  郡县制动的就是这些世族的利益。
  更何况他灭了楚国,而项燕是为了保卫楚国而死,项羽与他有着国仇家恨,也难怪得势之后杀子婴,焚咸阳宫。
  项羽此人,恐怕不会安分守己,不得不防。
  【沛县的百姓们杀了县令,迎刘邦进城。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当县令?县令单单只是县令吗?不,是造反的领头人,需要有野心、有胆魄的人来担任。刘邦就是这样的人。】
  【刘邦曾偶然看到秦始皇巡游的场面,说道,“身为男人就该像秦始皇这样”,如今正好有了这个机会。】
  【萧何推举刘邦当沛公,自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坐镇后方,保障后勤的职业生涯。】
  嬴政肯定了萧何的才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领兵打仗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萧何在军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相比坐镇后方,他更想知道萧何当丞相之后的功绩。
  他已经统一了六国,匈奴也被他打怕了,现在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
第11章 朱元璋和刘邦产生共鸣
  【有句俗语大家可能耳熟能详,那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进入蜀地是带着自己的军队的,将士们思念家乡,不愿长留蜀地,很多人做了逃兵。这场景,和当初刘邦押送服役人员去骊山结果人都跑得差不多了的情况何其相似。可见刘邦这个人的豁达与大度,换成别的人,底下将士敢跑一个试试。】
  【韩信在刘邦这里不受重视,仅当了个管粮的小官,于是和其他人一样做了逃兵。】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夜色正浓,韩信收拾了包袱,悄悄地离开了营地。
  逃跑的人很多,不差他一个。
  天快亮时,前来点卯的人又少了不少,有人把这一批逃兵的名单送到了萧何这里:“萧相国,昨晚又有一批人逃跑了。”
  “嗯,放这吧。”萧何习以为常,表现的十分淡定。
  士卒将名单放在了桌案上,然后就退了出去。
  萧何拿起名单看了一眼,意外地在名单上看到了韩信,当即放下名单就去追,情急之下没有向刘邦汇报去向。
  韩信已经走了一个晚上,不一定能够追上。
  萧何心急如焚,从白天追到了晚上。由于许久都没有回来,被人误以为他也逃跑了。
  丞相都跑了,自然要向刘邦汇报。
  刘邦进入蜀地之后,手下时不时有将领和士兵逃跑,人都麻了。
  白天点卯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晚上总有人包袱款款,趁着夜色出逃。
  刘邦心中理解,放任自流。
  这天,有人来报:“萧相国也逃跑了。”
  刘邦听到逃跑的人是萧何,原本葛优躺的坐姿顺间就端正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惊慌,说道:“什么?!我跑了他都不能跑。赶紧去追,不能让他跑了。”
  萧何是他的左膀右臂,身为相国,居然也弃他而去,这让他很伤心。
  虽然也能够理解萧何的选择,不,理解不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邦心绪不宁,失去萧何如同失去左右手,是他的一大损失。]
  刘邦回想起过往,付之一笑。
  他当时是真的以为萧何要逃跑,可把他吓了一跳,还好是去帮他追逃跑的良将了。
  待到萧何追来了韩信,军中有了帅才,反攻项羽的时机也就到了。他怕再拖下去,手底下的将士们都会跑光了,那就真的只能在蜀地当个汉中王了。
  就算没有跑光,时间长了,百姓习惯了安定的生活,将士们就不会再愿意随他去打仗了。
  攻打项羽的机会也就只有刚进汉中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
  就如萧何所说,趁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时候,要干什么抓紧时间干,百姓刚刚经历战乱之苦,还没有开始享受和平带来的好日子,正是什么苦都能吃的时候。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我们知道,萧何并不是真的逃跑,而是亲自去追韩信了。这么做一是情急,二是他熟悉蜀中道路,三是只有他能将韩信给劝回来。】
  【萧何很赏识韩信的才华,认为能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必然是此人,结果人跑了,如何能不急?肯定是要把人追回来的,问题是怎么追。】
  【这就要用到地理知识了。】
  【蜀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盆地,被高山包围着。古代人要从咸阳进入蜀地,需要穿过秦岭进入汉中,再穿过大巴山进入蜀中腹地,走人工栈道。道路既危险又不宽敞,别说是汽车了,连电瓶车都很难通行,咳咳,别说是马车了,连马都很难通行。】
  各朝各代的众人:汽车?电瓶车?是马车和马的别称吗?
  【诗仙李白在《蜀道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荀的大侄子荀攸原本是要去蜀地任职的,因为道路不通在原地停留许久,被曹操收入麾下了。】
  被天幕提到的荀:“?”
  【刘邦进入蜀地时,为了让项羽放心,把入蜀的栈道给烧了,表明态度他就准备安心当个汉中王,以此来麻痹项羽。】
  刘邦点头,确实是这样,但这和萧何如何追韩信有什么关系?
  【刘邦攻入咸阳时,其他人都看中宫中的财物,只有萧何看中的是丞相御史府中的户籍、地形、法令等文档资料,掌握了各地的地形,对蜀中的道路那是应该了解的。】
  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赞道:“萧何果然适合做丞相,不为财帛动心,有远见卓识,知道御史府中那些文档资料的价值。”
  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萧何。
  之前关注了作者的大臣们并没有出去淋雨,听到秦始皇这话异口同声地道:“陛下,这是天佑我大秦。”
  【韩信跑了,也就成了逃兵。若是派兵去追,这样追回来的韩信还会为刘邦效命吗?甚至当时的情况下,去追韩信的士兵都极有可能和韩信一起跑路。】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朦胧月色下,萧何终于追到了韩信,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韩信看到萧何时惊讶了,“萧相国,你也逃跑?”虽然很难相信萧何会逃跑,但是未带一兵一卒出现在这里,不是逃跑是什么?
  萧何:“……?不,我是来追你回去的。”
  韩信自嘲地笑道:“沛公身边不缺一个管粮草的小官,有我没我都一样。那么多将士逃跑,萧相国不去管,怎么就追着我韩信不放呢?”
  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都没能让他得到刘邦的重用,再留在这里也没有多大意思。
  萧何说道:“沛公身边是不缺一个管粮草的小官,但是缺一个大将军。我是来追大将军韩信回去的。”
  韩信不敢相信:“沛公打算封我为大将军了?”
  “对,而且是建一座拜将台,沛公沐浴更衣,斋戒三日,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萧何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人骗回去再说。
  韩信终于相信了,忍不住露出笑容。
  又是建拜将台,又是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很明显是认真的,不是糊弄他的谎话,于是决定了跟着萧何一起回去。
  在半道上,他们居高临下,老远就看到了来追萧何的士兵们。
  萧何连忙拉着韩信走了另外一条道路,避免迎面碰见。开玩笑,自己回去和被人找回去情况完全不一样的。
  韩信感叹道:“你对这里的路还挺熟。”只是为什么要避着那些士兵呢?
  旋即他明白过来了,生气地道:“沛公并没有封我为大将军,你在骗我?”
  萧何急忙说道:“只要你跟我回去,许诺你的一一都会实现。”都被人当成逃兵了,再不把韩信带回去,他回去要怎么向沛公交待?
  韩信:“……”估且再信萧何一次。
  天下已经被项羽所得,而他正是弃了项羽前来投奔刘邦的。说真的,离开刘邦他也无处可去,若是去投奔其他的王,有被绑去项羽那里的风险。
  毕竟,敢和项羽争夺天下的人不多。
  萧何劝动了韩信同他一起回去,在刘邦面前极力推荐,果真没有对韩信食言。
  让刘邦建拜将台,拜韩信为将,他做到了。]
  【正是有了萧何慧眼识人,追回韩信,极力举荐。这才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才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方能夺取天下。】
  【可以说韩信能有成就,离不开萧何这个伯乐。】
  嬴政点头,能舍下身段亲自去追一个管粮的小吏就已经十分难得,更可贵的是慧眼如炬,发现了韩信这一将才。
  韩信能帮刘邦打下天下,想必本领不俗。
  就是不知道韩信年龄几何,可以派到边关去,在蒙恬身边培养一下,守卫边界,抗击匈奴。
  【天下安定后,刘邦分封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为王,韩信就在其中。萧何帮助刘邦铲除这些异姓王出了不了力。】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两次人生拐点都被萧何掌握,第一次拜将封王,第二次却是被骗入宫中杀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与吕雉这一手,不可谓不狠毒,寒尽功臣之心。不知道作为韩信的朋友,萧何问心是否有愧呢?】
  秦始皇:“?”
  对功臣向来都不错的秦始皇迷茫了,同为被天子器重的武将,蒙毅也懵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不是说韩信是大功臣,怎么突然就被骗进宫中,杀了?
  刘邦:“!!!”
  你们懂什么叫坐立难安!杀韩信就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晚年的朱元璋叹了口气:“朕懂刘邦的心情,很懂,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俺也是这么干的。”
  杀开国功臣,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标儿死了,时间太短,皇孙朱允赡炅渖行。没有能够镇压藩王的能力,他不惜亲自改写自己放言不改一字且已经定稿了的《皇明祖训》,只为了削藩为朱允善搪贰
  他为儿孙做的够好,只是有点对不起那些开国功臣和与他血脉相连的藩王们。
  赵匡胤对刘邦的做法不置可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