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闻春声——长青长白【完结】

时间:2024-10-13 14:36:39  作者:长青长白【完结】
  完了。
  她咬了咬唇,觉得自己好像当真要变成周寡妇了。
  姚春娘也不是没见过齐声一身汗气地干活,只是那时候他整整齐齐穿着衣裳,全身上下除了手和脸,哪儿也瞧不见,哪里想过他衣服下的身躯竟然长得和他的脸一样耐看。
  齐声似乎感应到了姚春娘过于专注的目光,脑袋微微一转,低头朝她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他见姚春娘睁着那双水灵灵的眼,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眼神直白毫不避讳,也不晓得看了有多久。
  齐声动作一顿,随后像被路过的老流氓撞见在河里洗澡似的,立马放下衣摆,身体一偏留个背影给姚春娘,闷不作声地把衣裳抄进了裤腰里。
  简直如防贼一般防着她。
  姚春娘本以为两人关系算得上朋友,哪里想齐声竟然这样想她,好像她不是她,而是那无论见了哪个男人都要招惹两句的周寡妇。
  姚春娘皱起眉头,冷哼了一声,也不盯着他看了,扭头回屋,用力关上了门。
  不看就不看,好像谁稀罕似的。
  齐声听见关门声,下意识回头看去,就见隔壁院坝只剩下一座搭着衣服的晾衣架,而姚春娘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第十三章 求神问卜
  自那日齐声躲了姚春娘两眼,她对他的态度陡然变得古怪起来。
  往常是齐声见了她一声不吭,如今她见了齐声也不开口,平日在院坝里打见照面,她也只当没瞧见,连瓜子都不问他吃不吃了。
  两人仿佛回到了姚春娘刚嫁到梨水村那会儿,不过泛泛之交,关系比地里刚结的瓜还生。
  而齐声每日该做活做活,该下地下地,压根没发觉姚春娘待他的态度变得和以往有所不同。
  直到这日姚春娘在河边洗完衣服回来,两人在路上迎面撞见,她盯着他看了一眼,端着盆同他擦肩而过时莫名其妙冷哼了一声,齐声才察觉出她似乎是在生他的气。
  姚春娘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她气齐声,便清清楚楚地露在脸上让他知道。
  哪里像他,明明是他自己把衣服撩起来的,她不过看了他两眼,他就故意藏着掖着,好像是她占了他便宜一样。
  是以姚春娘这不满的哼声半点没压低声量,摆明要让他听得清清楚楚。
  齐声有些茫然地停下步子,回头望向姚春娘离开的背影,不解地皱了下眉头,显然不明白姚春娘在气什么。
  不过凭他自己,估计绝对想不到是因为补房那日的事。
  因为那事距今,都快有一个月左右了。
  晚上,月色低迷,光影暗淡。齐声和唐英坐在桌上吃饭。
  屋里黑漆漆一片,就只有半轮金月照进来的一小块光色,唐英的眼睛白天还能模糊瞧见一个虚影,但入了夜,除了勉强能感觉到周围的光影强弱,便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所以用不着灯。
  但齐声今天却不知怎么回事,也没点上油灯。
  唐英察觉今日眼前暗上不少,眨了眨浑浊的眼,开口问齐声:“怎么不点灯?”
  齐声正安安静静低着头吃饭,闻言放下筷子,站起来默默把油灯点上,然后继续闷头扒饭。
  家里就他一个劳力,大大小小的活都得靠他,他干得多,吃的也多,每次都要最后才下桌。
  唐安在外念书,家里平常就只有唐英和他两个人,唐英每次吃完,都会坐在饭桌上陪着他,顺便聊点天,这点时间也是祖孙俩一日里难得的清闲。
  齐声在外面是个哑巴,在家里也不爱出声,平常只有唐英唐安和他说话他才会开口吐上几个字。
  但像今天唐英问他话他也不搭腔的情况,却是少见。
  唐英养了他这么多年,自然能够察觉到他此刻有些心不在焉,但他不提,唐英也就只能靠猜。
  她知道自己这孙儿没什么亲戚朋友,也少同别人往来,便思索着问道:“之前做木活别人记下的账现下都结清了吗?”
  齐声咀嚼着嘴里的甜糯的炒南瓜,“嗯”了一声。
  唐英点点头:“那就好。”
  她想了想,又轻声细语地问:“清明节也快到了,是时候选种垦地种秧苗了,还有你爷爷那儿,得辛苦你去帮他拔拔草,这些你都打算好了吗?”
  唐英一般不过问地里的活计,因为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如果她突然问起来,齐声多回应上几句,把打算都事无巨细地告诉她,免得她担心。
  但今天他却迟钝得很,像是没察觉到唐英在说要紧事,还是只低低“嗯”了一声。
  这就有些奇怪了。
  既然不是木活的事,也不是地里的事,唐英朝齐声坐着的方向微微偏了下头,还是那副柔和的语气,试探着问:“小声,春娘是不是回娘家了?”
  听唐英提起姚春娘,齐声总算有了点反应。他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似乎并不理解她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齐声动了动腮帮子,咽下嘴里的饭,没再从喉咙里嗯一声敷衍回话,老老实实道:“没、没有。”
  他说完放轻了动作,似乎在等唐英继续问下去,解释为什么问这话,但他等了片刻,却不见唐英有开口的打算。
  齐声憋了一会儿没憋住,道:“为什、什么,这、这么问?”
  唐英铺垫好久终于等来自己这寡言少语的孙儿开口,慈祥地笑了笑,解释道:“没什么,就是这些天我坐在屋子里,没听见你和春娘说话,就以为她不在家里,回娘家了。”
  齐声听罢,有些恍惚地愣了下神,像是被唐英这话陡然点醒了。
  这段时间在院子里撞见姚春娘的画面涌入脑海,在他脑中快速转了一圈,他忽然意识到,姚春娘的的确确没主动和他说过话。
  一次都没有。
  唐英说着叹了口气:“说来,春娘大概有一天是要离开这儿的。”
  齐声不解:“为、为什么?”
  唐英道:“春娘多年轻啊,如花似玉的年纪,想来不会这么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下去,总要找个人过后半辈子。”
  她语气惋惜:“只是不知道她以后相看上了人家,是要回娘家,还是继续待在梨水村。就算继续待在梨水村,也要搬去和夫家住,隔壁也就空下来了。”
  唐英是实打实地喜欢姚春娘,她年纪轻轻遭了这样的事,也没生什么怨怼,日子仍继续在好好过,性子善良又活泼,上哪儿去找这样好的姑娘。
  可她喜欢没用,得看齐声和春娘的意思,她能做的,也就只是在这时候提点自己家这闷孙一句。
  可唐英把话都送到齐声耳边了,齐声也没个声响,也不知道听没听懂。
  他两口把饭搜罗干净,等第二天,一大早就上了街。
  清明至,农事忙,有的人家会提前几天为先人挂青扫墓,空出之后的时间做农活。
  梨水村的坟地被一片青绿的竹林环绕,竹林间坟碑林立,静谧无声,穿行其间的风都好似透着股阴冷的寒气。
  当齐声拎着香蜡钱纸往坟地走时,路人见了也只当他今日有空,想先把这事做了。
  然而齐声扫完他爷爷的坟,却没燃起香烛,而是提着东西往前走了几步,停在了张青山的墓前。
  张青山的坟墓堆起来也才几个月,覆在顶上的泥还是新泥,齐声蹲下来,替他擦了擦覆上尘灰的墓碑,而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对月牙状的杯茭。
  杯茭这东西阴阳先生用得多,作求神问卜之用,分阴阳面,平为阳,凸为阴。
  掷下杯茭,若得一阴一阳,则表明所请之事鬼神准允。
  若得二阳,则表示鬼神犹豫未定。
  若得二阴,那可就不妙了,则表明所请之事不可行,神鬼不允。
  齐声闭上眼低下头,对着张青山的坟虔诚地拜了两拜,也不知道在心里请询了什么事,掷出了手里的杯茭。
  两块杯茭在地上跳翻了两圈,停在了两个阴面。
  不允。
  齐声也没想过一次就能成,他平静地把杯茭捡起来,又掷了一次,杯茭在地上又跳了两下,依旧稳定在了两个阴面。
  齐声轻轻皱了下眉,捡起杯茭,像是不信邪,又掷了一次,可结果仍旧是两个阴面。
  三掷三不允。齐声抬起眸,沉默不解地盯着张青山的墓碑。
  余光扫过还没烧的钱纸,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蹲下身,在墓前点蜡插香,烧燃了纸钱。
  林间风吹过火焰,火势升起,驱散了此间的寒气。等纸钱烧尽,齐声按规矩,再次闭眼对着张青山的坟拜了一拜,带着询问掷出了杯茭。
  杯茭在地面上跳滚了几圈,齐声有些紧张地盯着它看。蹦跳声停下,两片杯茭静静躺在张青山的坟墓前。
  一平一凸,一阳一阴。
  所请之事可行。
第十四章 撞破
  梨水村的河窄而缓,蜿蜒曲折似一匹绵长的绢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长长一条流经了整个村子。
  从天上看下来,像一条匍匐入江的龙。
  河两岸生长着许多两三人高的梨树,如今正值三月,恰逢梨花盛开的时候,随处可见嫩白的梨花缀满枝头,好看得紧。
  梨树傍水而生,梨水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姚春娘听人说,这河岸边的梨树算不上什么,河下游还长有一大片茂盛的梨树林,接连着一片绿柳,那才是真的美景。不过那地儿远,平常没有谁会闲到为了看景色跑去那地方。
  姚春娘没去过河下游,也不知道人们说得是真是假。
  这日赶集,姚春娘从街上回来,刚到河边,远远看见一位背着大背篓顺河往下游走的小姑娘。
  小姑娘叫逢春,是姚春娘之前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认识的,不知道多少岁,十四十五,她自己也记不清。
  因为两人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春”字,是以第一面就记住了对方,性子格外合得来。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逢春天性有些呆傻,像个七八岁的孩子,不像其他人会议论姚春娘,平时看见了她也只会冲着她笑。
  逢春算是姚春娘在梨水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两人家住得有些远,平常也就只有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才能说上几句话。
  逢春看见姚春娘,兴奋地朝她摆了摆手,大喊着朝她跑过来:“姚春娘!姚春娘!”
  她看着瘦小,精神却好,背着个背篓跑得飞快,几步就到了姚春娘跟前。
  她见姚春娘穿得干干净净,手里挎着个漂亮的竹篮,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鞋上的泥点子,不好意思似的挠了挠脑袋,没站太近,隔着一步的距离问她:“你才从街上回来吗?”
  姚春娘没想能在这里见到她,点了点头:“是呀。”
  说着,姚春娘掀开篮子上的花布,打开纸包,抓出一大把糖递给他:“喏,我刚买的糖,你尝尝。”
  逢春惊喜又腼腆地笑了笑,盯着姚春娘手里的糖看了又看,最后却只拿了一颗。
  她憨厚道:“我尝一颗就够了,我娘说糖吃多了会长成小肥妞,以后会嫁不出去的。”
  逢春过得不太好,他爹很早的时候就没了,如今她娘和后爹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待她很是苛刻。
  不过呆点有呆的好处,逢春总是笑呵呵的,好像不觉得自己过得苦。
  姚春娘爱吃糖,可听不得这话,她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直接把一把糖都塞进了逢春的衣兜。
  姚春娘道:“你娘骗你的,你长这么好看,以后怎么会嫁不出去?”
  逢春其实算不上好看,模样很是普通。因常常下地干农活,她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黄似谷壳,身板猴子似的干瘦。
  许是为了方便清洗,她顶着一头参差不齐的短发,像是被人用剪刀胡乱剪碎了,无论怎么梳,都瞧着乱糟糟的。
  不过她眉毛下那双眼睛却干净清透,纯真得像是刚出生一两个月的婴儿的眼睛。
  姚春娘夸她好看,是在好意哄她,不过逢春像是当了真,笑得眉眼弯成了月牙。
  她低头在兜里仔仔细细挑了又挑,挑出一个最小的糖,撕开糖纸放进嘴里,抿了一口,甜得眯起了眼。
  姚春娘笑着伸手戳她脸上的小梨涡,逢春缩着脖子笑得咯咯躲。
  姚春娘看了眼她背上的空篓子,问他:“你背这么大一个背篓,是要上哪去啊?”
  逢春用舌头把嘴里圆鼓鼓的糖顶到一边,指着河流消失的细尾巴,鼓着腮帮子道:“清明到了呀,我要去那下面折柳枝,之后我娘再背去街上卖,能卖不少钱呢。”
  姚春娘看了看这一眼看不到头的河,担心道:“但我听他们说柳树不是在河下游很远的地方吗?你就自己一个人去啊?”
  “我很小的时候就一个人去折柳枝了!”逢春颠了颠背上沉重的大背篓,颇为自豪道:“我能折满满一背篓呢!”
  她个子瘦小,背后的篓子却又大又沉,姚春娘想了想,怎么也想不明白她娘怎么放心让她一个人去。
  姚春娘同她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我还没去那下边看过呢,正好也去折点柳枝挂门上。”
  这一路枯燥乏味,姚春娘说要一起去,逢春高兴不已,忙不迭答应下来:“好啊好啊!”
  “那你等我一会儿。”姚春娘道:“我先回家放篮子。”
  逢春听话地点了点头:“嗯!我就在这儿等你,哪里也不去。”
  河下游那片梨柳林比姚春娘预想中更远,走了估计得有快一个时辰,到后面河两边都已经没有人家住了。
  同样,这片林子也比姚春娘想象中更大,梨树蓊蓊郁郁,绿柳成荫,光是梨树估计都得有几百棵。呼吸之间,尽是浓郁的梨花香。
  姚春娘像是被花香呛了鼻,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她揉揉鼻子,伸手折下一枝梨花插在发间,惊叹地望着四周,问逢春:“这里怎么会这么多梨树?”
  逢春也不清楚,她呆呆摇了摇头:“不知道,应该是它自己长出来的吧。”
  穿过梨树林,来到柳树下,逢春放下背篓,从背篓里拿出一把剪子,利索地开始剪柳枝。
  姚春娘四处好奇地看了一圈,从怀里掏出一张帕子,摘了些梨花包起来,打算回去做梨花糕吃。
  她把梨花收进怀里,拿起逢春剪下的柳枝看了看,而后挽起袖子,帮她一起折柳。
  两人干活都是能手,小半个时辰逢春的背篓就满了,姚春娘自己怀里还抱着一抱,想着打算待会儿给唐英送两支过去。
  插门上,辟邪。
  这一背篓柳枝看着重得很,逢春跪在背篓前,双手穿过背带,一手握着背带,一手撑着地,弯腰曲背地慢慢站了起来。
  姚春娘看那肩带都快勒进她的肉里了,伸手想去扶,又怕弄摔了她,只能站在一边看着。
  一想到逢春还得背着这沉沉一背篓柳条走一两个小时回去,姚春娘道:“你娘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来这么远的地方,她都不怕你路上摔河里被冲走了吗?”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