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北宋靠摆摊——易楠苏伊【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23 14:42:16  作者:易楠苏伊【完结+番外】
  收拾摊位时,张二伯觉得这生意可做。10斤豆腐,可以卖40份,那就是80文钱。除去税,还有70文钱,比种地来得强。
  而且豆腐跟鸡蛋不一样,不需要五天一回,可以天天卖。
  张希瑶没什么意见,“那咱们再去买豆腐吧?”
  张婆子觉得要是天天卖豆腐,炉子和瓦罐天天背过来,太重了。
  张二伯就想了个办法,把炉子和瓦罐放到东市的铺子里,跟租户商量,暂存一下。
  对方也答应了。
  这次卖完东西,他们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先去找豆腐摊买十斤豆腐。
  虽说今天臭豆腐卖得很好,他们也不敢买太多,怕卖不完就砸手里了。
  张希瑶将赚来的钱,62文是净利润,她分了二十文给张二伯,又给阿奶二十文。
  张婆子哪肯要她的钱,“这是你自己的方子。冒这么大风险做的吃食。奶不要。你自己攒着吧。”
  张二伯也不要,张希瑶却坚持要给,“二伯帮我卖臭豆腐,就不能在家开荒。要是不给钱,下回阿爷就不让你们过来帮我了。”
  张婆子觉得两个人看摊位有点浪费,“我觉得两个人只守着一个吃食摊子不划算。咱们要是多会几样就好了。”
  “要不然明天我弄些鸡蛋过来卖?”张二伯也觉得两个人有点太浪费了。但只让阿瑶一个人过来卖货,不安全。他一个人过来也不行,因为炸东西和收钱得两个人。
  做生意是一阵一阵的。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客人光顾。
  张婆子立刻否定他的提议,“那个收税的人不是说了嘛,只能卖小吃。鸡蛋不行。”
  张希瑶倒是想起一样吃食很合适,这边根本就没有,最关键的是价格很便宜。
  她兴冲冲道,“阿奶,咱家有豌豆吗?”
  张婆子微怔,“我们家没有,但村里有人家种的。你要用它做吃食吗?”
  “对!我想做个吃食。到时候让二伯跟我一起卖,咱俩也算搭个伴。”张希瑶已经想好了。
  张婆子想开口询问,但张希瑶却要保密。
  他们快到村子时,路过开荒地,三人跑过去向他们汇报好消息。
  陆氏没想到那么贵的臭豆腐居然真能卖掉,有钱人的口味可真独特。
  张二伯又把他们明天还打算去卖豆腐的事说了。
  张老头有点不高兴,“咱们开荒呢,得趁着天气还好,把粮食种下去。要不然就赶不上秋收了。”
  还是张婆子了解自家老头子,她把阿瑶分给张二伯二十文工钱的事说了,“这臭豆腐生意是阿瑶想出来的。她把自己嫁妆钱都掏出来了,咱们也不好白占她便宜。她也不好一直让老二帮忙。所以就让老二给她当帮工。”
  张老头一听有二十文钱,而且只做半天工,确实比较划算。现在许多汉子到镇上都找不到活计呢。他儿子能有二十文的收入,已是相当难得,他不再多说,“那行。”
  张希瑶要回家处理豆腐。这个明天要卖,现在必须得处理。
  张婆子和张二伯还没吃午饭,吃完饭就得过来帮忙开荒。
  张希瑶看着这拉嗓子的杂粮馒头,心下叹了口气。还是得赚钱,天天吃这个,她可受不了。
  吃完饭,张婆子就拿着镰刀要去地里忙活,被张希瑶叫住,“阿奶,豌豆?”
  张婆子这才想起来,她扭头看向张二伯,“这吃食算咱们家的。那二十文钱给我吧。”
  现在还没分家。除了父母分的一点私房钱,他们的收入都得上交。
  张二伯立刻掏兜,他手心还没捂热就交出去,盯着铜钱的眼神有点依依不舍。
  张婆子抽抽嘴角,装作没看到。
  张二伯拿着背篓和镰刀去地里了,张婆子去隔壁买了二十五斤豌豆。
  其实在粮店里,豌豆价格比黄豆还要贵一点,但这不是从农民手里买的嘛。价格肯定要比粮店便宜一点。隔壁的大婶就按照往外卖的价格给她了。
  这豌豆晒得很干,需要泡三四个小时才能磨碎。张婆子也不急,先下地去了。
  张希瑶则继续在灶房忙活她的豆腐。
  她将豆腐蒸好后就去地里帮着开荒。这时候农具是相当贵的,他们家除了镰刀是铁制的,其他农具都是木制。大伯挖地用的锄头居然还是从里正家里借的。至于张希瑶上辈子用过的铁锨、铁耙子,他们家根本就没有。
  她想打一个,也没有钱!她也不打算劝家里人,因为他们不容许她浪费!
  除了大伯负责刨地,其他人负责割草。要是秋天,开荒前先放火烧。可这是夏天,绿油油的草根本烧不死。
  大家将大量的草抛到沟里。张希瑶觉得这草扔了太浪费,其实可以用它沤肥!于是她就让大家把草全堆在地头,然后把土埋住草,这草自然会腐烂。
  张大伯见侄女这么能折腾,“你确定能沤肥?”
  “能!”张希瑶斩钉截铁。因为她小时候也挖过地,那时候用的是铁靶子刨,让草根往上,盖住草。草就不能活,还能肥地!
  这古代没有那么多锄头,所以先割草再刨地,他们刨地也会把草根往上,目的是让草死掉。但这些有人高的草杆子就扔到沟里不用了。其实它一样可以肥地。
  虽然她言之凿凿,但张大伯忙了一上午,累得直不起腰,根本不愿多干。
  张希瑶也能理解,毕竟古代的地谁种谁知道,她接过锄头,自己一点点把泥土给刨到草上面,盖住草。
  看她这笨手笨脚的模样,张大伯歇了一会儿,实在看不下去,就过来帮忙。
  张婆子抱着一大堆草过来,看着他俩的杰作,“你俩搁这堆坟包呢?!”
  张希瑶看了眼,还真是!越瞧越像坟!她尴尬得挠头,“我这是为了堆肥!咱们家的肥料太少了。这地是刚刚开荒,里面有好多石子,沙土,没什么营养。得多施肥才能养回来。”
  别看这地的草长得有一人高,可它并不全长草。有许多地方是光秃秃的。这么说吧,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块地,它就像牛皮癣!有癣的地方,草长得就特别茂盛,没癣的地方寸草不生。
  当然,如果它是块好地,也不至于一直留到现在。
  大家忙了一下午,个个累得直不起腰。回到家,饭桌上依旧是馒头、青菜和咸菜,每天不换样。连块肉都没有。
  张希瑶穿过来这么久,除了那日吃了一个鸡蛋,她真的一点荤腥没沾过。她现在光听到“肉”这个字,她都能馋得流口水。
第13章
  吃完饭,家里人还要继续去开荒,张希瑶把张婆子叫住,让她陪着一块去磨豌豆。
  张婆子带她去许家村祠堂门口。
  这个磨是许家村的财神,张家也能用。不过要排队。
  这会儿没什么人,她们就直接用了。
  张希瑶不会磨豆浆,张婆子手把手教她。这活可真不是人干的,张希瑶只转了十来圈,她就累得腰酸背痛。
  这要是天天过来磨豆浆,她得累成什么样儿?!
  她重重叹了口气,精神气都没了。
  张婆子见她只转了十来圈就累成这样,没忍住就吐槽,“这才多会儿啊,你就累了!干活真假!”
  张希瑶觉得自己已经很能吃苦了。她上辈子在农村吃过的苦,跟他们一比都算天堂了。至少她上辈子的爷奶会在收粮食的时候,杀只鸡给她补身子。
  他们可倒好。每天干那么重的活,连块肉都没有。
  不过她也不好意思跟家里人抱怨,因为这些人比她还能吃苦呢。她至少还能偷懒,可比她小几岁的秋花都得下地。甚至是年仅六岁的四郎干活都比她麻利,衬得她像个五谷不分的傻子。
  张希瑶叹气,“阿奶,我教你们做,你们以后自己磨吧。”
  “你不要分钱?”张婆子诧异看着孙女。
  张希瑶没想到还有她的事儿,不由睁大眼睛。
  张婆子没忍住给了她一下,“你想的吃食,干嘛便宜其他人!你当还是以前呢。你爷看在你爹的面子上也会偏疼你几分。现在你爹没了,以后还得供大房二房的孩子读书。你现在不为自己争取,以后就没机会了。你个傻子!”
  张希瑶哪里是傻,她其实有自己的考量。红菇看似赚的钱很多,但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万一客商下次不来,这生意就黄了。她给家人找个麻烦又赚钱的营生,以后她专心经营自己的生意,家人也不好意思过问。
  虽说她已经穿成原身,但她没有原身的情感。
  家里为了供原身的爹考功名,地全卖光了。她占了原身的身体,帮家人找个赚钱营生,以后他们自己奋斗。她以后就能心安理得不再管他们。
  张婆子见她这表情就猜到她心里在想什么,拍拍孙女的背,“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你爹考秀才是你阿爷的主意。是他乐意的。他要不高兴,找你爹去。你呀就只管顾好自己。将来嫁个好人家,以后也不用再到地里刨食。”
  她算是看出来了,她这孙女就不是下地干活的料。可靠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帮阿瑶说到好人家。阿瑶想要嫁到好人家,有两个办法:一是孙女自己攒嫁妆。只要嫁妆足,不怕找不到好人家。二是大房二房的孙女考上功名,靠着联姻,孙女也能挑个读书人。
  不过功名不是那么好考的。老三算是天资不错,愣是读了二十年的书才考上秀才。等三郎四郎考上秀才,阿瑶都成老姑娘了。所以说还是手头攒点钱更靠谱一些。
  张希瑶忍不住翘起唇角,“谢谢阿奶。还是阿奶疼我!”
  她觉得自己在这世上只有张婆子是最亲的人,也是唯一会为她打算的人。她忍不住想跟张婆子拉近一下关系,可惜张婆子不解风情,一拍大腿,“哎呀,这么麻烦,你到底想做啥吃食嘛?”
  张希瑶还是那句话,“保密!”
  这豌豆太多了,张婆子一时半会儿磨不了这么多,她先磨了五斤,回到家,张希瑶就兑了些水,然后大力淘洗磨好的豆浆,只要汁水,渣滓可以留着喂猪。
  张婆子看着这么多渣滓就不要了,手心又痒了,到底没忍住,还是给孙女后背一下,“你这孩子,这这么能喂猪,你可真会糟蹋好东西!这可是细粮,你可真敢想!”
  张希瑶揉了揉后背,她奶手劲可真大,这啥破习惯,怎么动不动就喜欢给她后背一下,她无奈提醒,“奶!咱家的猪天天只吃草,瘦得跟猴似的。你给它喂些豆粕才能长肉。”
  张希瑶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她也是亲自喂过猪的。华国土产的猪本身就不怎么长肉。更何况一天三顿都吃猪草,天天拉稀。家里人也就舍得给它喂稻糠。这东西人吃多了不好,就只能便宜了猪。即便如此,猪还是瘦得跟猴子似的,养了八个月,她估摸连七十斤都没有。家里人对此也是无动于衷。她也是服了。
  张婆子觉得孙女讲了一句废话,“那是!我要是天天吃这么贵的豆子,我也长肉啊。要是听你的,猪吃得膘肥体壮,咱家人先得饿死。”
  张希瑶与张婆子对视一眼。张希瑶败下阵来。现在家里人还吃掺着麦麸的稀饭,自己日子还没过好呢。也就难怪阿奶会如此紧张。
  还是穷闹得!必须挣钱!
  张希瑶将汁水拎到灶房,让它静置一晚,并且告诉张婆子,第二天要把上面的水倒出去,只留下面的粉。
  张婆子答应了。
  当天晚上,张婆子就倒了些小麦粉将豆粕倒进去,蒸了饼。
  怎么形容它的味道呢?!很怪异!拉嗓子就不提了。家里的稀饭都是拉嗓子的。关键吃了它很容易饱。
  张希瑶第二天早上跟张二伯一起进镇上卖臭豆腐,她吃不惯这个,所以到了镇上,她就要去买个素馅的包子,张二伯死活都不肯同意她买两个,一个包子就要一文钱,一文钱都能买半斤面了。他怕糟蹋粮食。一个人吃了两个豆饼,吃完后就一个劲儿放屁!
  张二伯伸手扇了扇风,“哎呀,今天蒸什么豆饼啊。咱们这样咋卖吃食?客人闻了还敢靠近吗?”
  事实上张二伯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
  臭豆腐的臭跟这个臭不一样。他们到了昨天的摊位,好半天也没客人过来。倒不是因为放屁,而是今天人很少,一个书生也没碰到。
  张二伯奇了怪,“咋回事?今天街上人怎么这么少?”
  他一开始还担心放屁影响生意,现下连人都没有。赶紧问旁边卖糕点的摊主,一问才知,昨天是书院休沐,所以才有那么多书生。
  张希瑶问对方,“书院在哪里?”
  糕点摊主告诉她,“你们就算现在赶过去,他们早就吃过午食了。”
  也就说时间不允许。而且张希瑶刚刚交完摊位费。现在就走,这钱就白花了。
  就在这时,不远处走来十来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他们很快聚到饮子摊前,糕点摊主告诉张希瑶。这些人是镇上的守城兵。
  原来城关镇的镇不是现代的乡镇的镇,而是镇守的镇。代表这边有守城军。
  张希瑶之前进镇子没看到有人守城,就好奇问,“这些人平时在哪呢?”
  “人不多,也就上百人,是个军营。每天都有人休沐,昨天那波人可能没来咱们这条街。”糕点摊主显然知道得很清楚。比张二伯要强上许多。
  人是多了,可这些军爷根本不爱吃臭豆腐。倒不是说他们不爱闻臭味儿,而是他们平时训练,热得厉害,更想吃饮子解渴。
  那个饮子摊的生意一波接一波,忙不过来。其他几个摊位只有零星几个客人。
  张二伯看到其他小吃摊都有客人光顾,只有他们无人问津,就很眼馋,“阿瑶,咱们要是也会做饮子就好了。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这倒是真的。天热,大家肯定更乐意吃解暑的饮子。
  张希瑶就宽慰他,“没事。咱们明天可以弄新吃食来卖,也一样解暑。”
  她让张二伯去冰店问问,一块冰要多少钱。
  如果不贵,她也可以买块冰在水里降降温。
  张二伯果真去店里问了。那小二指着一块冰告诉他,像这样的一块冰卖二十文钱。
  他回来一形容,这冰大概有一米长,半米宽,半米厚。这倒是出乎张希瑶意料之外,她还以为古代的冰很贵呢。
  可是仔细一想,现代的冰都是用冷柜做出来的,人工也很贵。这古代的冰都是无本买卖。挖个冰窖,然后在冬天把河里的冰砸成块,放进冰窖。夏天再拿出来用。付出的成本仅仅是帮工的工钱。
  古代就属人命不值钱,人工自然也很低廉。
  张希瑶心中有数,也就不再纠结这事,扯着嗓子吆喝。还真有几个军爷被她喊过来。尝了臭豆腐,觉得不错。
  当然更多的人觉得贵,不舍得花钱。
  有身份有背景的军爷都会想法设法当禁军,只有没权没势才会窝在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拿着层层盘剥之后所剩无几的军饷。他们手头不宽裕,四文钱一份的臭豆腐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