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萌萌长长叹出一口气,上前搀扶住老阿婆,从怀里掏出帕子给老阿婆擦了擦眼泪,道:“只要我们一条心,以后日子会好的。别难过了,婆婆。”
“嗯。”
老阿婆点头,“别人说的话,老婆子不信。您说的,老婆子信!”
“对,先生您救了我们李家五十六条人命,我们信你!您就说罢,开春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谁敢多放个屁,老头子我掀了他!”李来福也恶狠狠地道:“要是对先生不敬,老头子拿锄头捶他脑袋!”
一顿入伙饭就在这样一种热血氛围中吃完了。吃完饭后,陆萌萌回到了自己的新家。
她看着四周,觉得很满意。这里虽然简陋,可也比山洞强。最重要的,以后自己不再是一个人了,有人跟她说话了。
炕上除了她自己的被褥外,还有两床新的被褥。可想而知,为了迎接她,小李村也是竭尽所能了。
这一|夜,想着即将迎来的新生活,陆萌萌睡得格外踏实。
接下来两日,陆萌萌都是在熟悉新家和村民中度过的。在考察完整个村子的情况后,陆萌萌觉着自己要不做点什么,到了明年,这个村恐怕又得少几口人。
老弱病残不是李修谦虚。整个村里几乎都是老人与孩童,唯有的几个青壮,还都是女人。
听李若兰说,起初那波土匪来时是粮也要,人也要。他们不光抓男人,还抓女人,后来见青壮几乎没了,这才消停下来。
即便如此,待土匪来时,村里的女人也不敢留在村里,都得跑山上去躲着。那群畜生没人性的,谁知道他们哪天会不会朝孩童与老妇下手?
再往细里问一问,陆萌萌血压都飙升了。
这群土匪来抢劫前居然还提前通知,嚣张到这种程度,他们背后之人的能量该有多大?
不过,她仔细分析了一番近日发生的事后,觉着这波土匪可能被放弃了。不然没法解释他们前后不一的态度。以前抢劫都通知,现在人被杀了都不敢吭声,很明显嘛,他们背后之人要过河拆桥了。
这对她来说是个好消息。
她可以利用幕后黑手的心思来正大光明地打土匪。
不过要打土匪,眼下的地道设置还是简陋了些,她得去添点料。
把村里地道又都摸索了一遍后,她开始做方案。在她做方案时,王三娘带着几个大小姑娘正在帮陆萌萌做衣服。
陆萌萌的衣服都太显眼了,在这村里这样穿着,早晚会惹出事来。
她得做两身朴素一点的衣服。好在今年收获了不少棉花,织了不少布,做几身衣服绰绰有余。
布料拿出去时,也是让王三娘等人惊叹了一番。陆萌萌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便想着今年先去镇上买点棉花布料,让大家都做些衣裳,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普通百姓也用不起靛蓝这种高档染料,只能自己寻些紫草花作为染剂。做出来的衣服颜色蓝中带紫,本应是相对华丽的颜色,可因着无固色剂,使得布料颜色整体偏淡,甚至还有些不均匀。
陆萌萌倒无所谓。也就是古代穿一身白不吉利,不然她觉得白布也挺好的。
换上衣服,李来福推来小推车,带着李若兰与陆萌萌前往夏涞镇。
夏涞镇离着小李村不远,步行也就二十来分钟。一行三人,推着独轮车,很快就到了镇上。
镇上的景貌倒是有些出乎陆萌萌的意料。
本以为这里会很落败,但没想到的是,这里竟是出奇的繁华。
“西戍城外还有好几个镇子,咱们这一片人多,夏涞镇也是最大,最繁华的。”
李来福给陆萌萌介绍着,“且这里靠近边关,多有胡人前来贸易,老汉年轻那会儿,就是靠着给胡人做家具盖了房子。”
李来福说着就叹气,“其实边关有边关的好,只是这世道不好,事也难做了。”
“以后日子会好的。”
陆萌萌也不知怎么回应,只能安慰道:“等明年开春,咱们把土豆种下去,以后就不会饿肚子了。”
“小声些。”
李来福神色紧张,四下望了望,道:“别让人听去了。”
李若兰与陆萌萌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笑了。
不过有警惕心是好事呢。
“知道啦,来福爷爷。”
笑过后,三人继续前行。
夏涞镇的确很大,各种基本生活用品都有。除了这些外,镇上还有不少酒楼与旅店。
各商铺悬挂的幌子各种颜色都有,看着倒十分喜庆热闹。
走到镇子正中心时,吆喝声也多了起来。各店门口皆有小童或成年男子吆喝,吆喝的广告语在陆萌萌听来也十分有趣。
“不进望府楼,不算来松辽;进了望府楼,松辽一朝游。”
“娘子会打扮,猫儿不偷|腥,江南新到的绸缎,都来看一看……”
这些吆喝通俗易懂,只是喊的人卖尽了力气,进店消费的人却不多。
夏涞镇的繁华吆喝掩盖不了世道丧乱的现实。若仔细看,便会发现隐藏在繁华下的局促与落魄。
行人步履飘浮,形容枯槁,神情麻木;卖力吆喝的小厮偶闻跫然足音便是喜上眉梢,仿若现代偶有订单的推销员。
青石铺就的路上已满是裂痕,多有杂草于罅隙冒出,颓败跃然于尘,一如这世道。
王朝的崩溃不是瞬间。在崩溃前,败落的征兆便已布满了到了所有细节里。
陆萌萌与李若兰跟在李来福后面,他们今日的主要任务是卖东西。因此,在穿过镇大街后,他们转了几个弯,到了镇子西边。
大昭以西为贵,即便是在这个小地方,有权有钱的人依然遵循着这个规矩。
李来福带着陆萌萌到了镇子西边,陆萌萌瞧着眼前的粉墙瓦黛,便觉有一个无形的网将镇子割裂了。
这里安静、清幽,青石路板板正正,亦无杂草。眼前的房子说不上多好,但起码未有败落之象。墙高瓦亮,精心维护的结果一目了然。
他们三人站在巷子口,将车上的干货与松子铺开。
离开山里时,陆萌萌又疯狂采摘了一波菌类,除此之外,她还弄了许多松子。
山里这些东西到处都是,收集起来,用盐烤一烤,倒也能卖些价钱。
在巷子口等了一会儿,眼看到了各家管事婆子出门采购的时间了,巷子口又多了些人。
他们有人提着鱼,有人提着兔子,很显然,在这镇上,真正有消费能力的只有西边住户。
到点了,管事与采买婆子纷纷出来,安静的巷子口变得热闹了起来。
很快,便有一婆子来到了他们面前。她见了李若兰,便笑,“李家小妮子,又来卖山货?”
“王婆婆。”
李若兰行了一礼,甜甜地喊了一声,“您记性可真好,还认得我呀?前些日子下了雨,山脚下的蘑菇疯长,我娘看着好,便都收拾了起来。您看看,都是挑得最好的,可不敢拿差的东西糊弄贵主儿们的嘴呢。”
“小妮子嘴|巴惯会说的,我看看啊……”
婆子俯身翻看干货时,见了松子,道:“哟,还有松子呐?多少钱一斤?府里的大小主子们正缺零嘴,你这松子可真好。”
“婆婆,十五文一斤,不贵的,都用盐烤的。”
“行,这里都要了,府里姑娘就爱吃这个。”
她说着便站起身,待看见陆萌萌时,不由愣了愣。
这是一个姑娘?
这么高?
第32章 第32章
见王婆子盯着陆萌萌看, 李若兰忙道,“王婆婆,这是我来福爷爷收养的义女, 刚从南边逃难来的。”
王婆子露出一个了然的神情, 看着陆萌萌似笑非笑地说了句, “难怪了,这模样看着就不一般。”
为了防止意外,陆萌萌出门前还特意用锅灰将脸抹了抹, 但一个人的神韵并不会因为容貌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她, 太特别了。
那双眼睛明亮亮的, 落落大方的样子就不像农家女。
陆萌萌也掩盖不了这个,听到婆子这样说, 便福身行了一礼,“承蒙王婆婆照应。”
声音悦耳, 举止有度,这样的人走到哪都容易让人心生好感。王婆子猜陆萌萌曾经的家境不错, 现在落魄了也不傲气, 倒还真生了几分好感出来。
她甩了甩手, “不必多礼,都是苦命人,说这些干啥?”
她说着又看了看干货, 见这些东西品质的确不错,便都买下了。
待人走了,陆萌萌便小声问道:“若兰妹妹,这户人家什么来头?买东西真豪爽。”
一出手就包了独轮车上所有的东西, 给了八两钱,这不是一般豪了。
“她是王家的人。”
李若兰帮李来福推着车, 小声回应着,“王家也是松辽郡世代望族。这镇上的房子听说是他家大夫人在住着,说是身体不好,带着她幺女在这儿修养身子。”
“难怪了……”
世家,那可不是一般有钱人能比的。难怪一个采买婆子都穿得这般体面,甚至还有金耳环。这等门第,还真不差那几个钱。
八两银子,都是山里捡的东西,几乎没成本,等于净赚。加上之前赚的十一两,现在她有十九两银子了。
有了这些钱,她就能置办一些东西了。她让李来福带着自己去了药铺子,买了硝和硫磺。
这两种东西在古代除了用来造烟花外,还是药。她、李若兰、李来福三人轮流进店购买,这才分别买到了两斤硝和三斤硫磺。
买完这些,她又去买了些粮食、棉花、布料,还订了些竹子。
地道的机关还是做得简陋了些,小李村需要威力更强大的机关以及杀手锏。
她花起银子来毫不手软,看得李来福嘴|巴直抽,心里直呼“败家,败家”。
陆萌萌把十九两银子一口气花了个干净,待回家路上时,那小独轮车上已装满了东西。
李来福也不敢问陆萌萌要做什么。高人行事,自有法度。他不是真给人家当爷爷来的,人家是给他面子,才挂他名下。
待到了村里,李若兰便喊人来搬东西。没一会儿,王三娘便带着人来了。见到这多东西,她很吃惊,“姑娘,您怎么买这么多布料和棉花?”
“马上就要入冬了,可好多孩子还没袄子穿。麻烦婶子辛苦些,给孩子们做些过冬的衣服吧。”
陆萌萌不在意这些,可李家村人听了这话却是红了眼。
“姑娘,我们太没用了。”
王三娘红着眼,“您在山上自由自在,下了山反而要被我们拖累。”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陆萌萌道:“山里我熟,明天我带大家上山采蘑菇去。”顿了顿又道:“我山里还存着点东西,我再去背点回来。”
“姑娘!”
一个妇人忽然跪了下来,“砰砰砰”的,连磕三个响头,“姑娘的大恩,小妇人没齿难忘!”
在松辽郡,每年冬天都会有孩童和老人熬不过去。棉花在这个时代并不便宜,一斤棉花的价钱高达320文。许多人因缺少过冬的衣物而被活活冻死,小李村也不例外。
尽管李修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但有些事并不是他努力就有用的。
陆萌萌拿自己的钱给孩子们做衣服,这在大家看来就是活命之恩。
陆萌萌忙把人搀扶起来,“婶子,不要这样。我既落户小李村,总要为村里做点事的。别哭了,明天随我一起上山采蘑菇,捡松子,争取今年冬天村里每个人都能有件厚袄子。”
大家欢呼了起来。
谁不想过好日子?这不是没门路吗?
不过欢呼后,有人就担心了起来,“姑娘,那抱湖儿山可是红娘娘的地盘,我们这样……”
“不会。”
陆萌萌摆手,“我在山里这些年,红娘娘都未怪罪。她既是抱湖儿山的守护神,自能看见民间疾苦,我等取些山货,不会怪罪的。”
顿了顿又道:“我看村里空闲的屋子有很多,等再卖几批山货,咱们把屋子修缮下,我教你们种蘑菇。”
村民们瞪大眼,“蘑菇……也能种?”
菌类当然能人工培育,只是人工培育蘑菇是个苦活,尤其是在古代。
陆萌萌带着村民去西山了。
有她带路,有球球警戒,大家警惕些,倒也不怕会出事。
两日后,趁着太阳好,大家把采来的菌类分类晾晒。而陆萌萌则带着李来福开始修缮旧房子。
小李村有许多空房子,这些房子大多是土建的,且有火炕,这种房子只要稍微修缮下,便能充作菌类的种植房使用。
陆萌萌也不敢托大,先改造了两个房子出来,然后便画了图纸,让李来福带上几个人,帮着一起做培育床。
李修看着村人忙碌的样子也是心头火|热。
陆姑娘来的时间不长,可许是有福之人只居福地的关系,自打她来了后,村人的精气神好像就变了,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脚步轻快了,干活有力了。
菌菇房和培育架子很快便搭建了起来。做好这些后,陆萌萌又带着村人清洗稻草、麸皮。把这些东西切碎,放滚水里煮一煮,晾干后,再添加一些麦麸、豆渣与油菜籽渣,就能做成培养基了。
麦麸、麸皮是非常好的有机基质材料。它们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有机物,且带酸性物质的特点还能调节菌床的PH值,防止菌床碱化。
而豆渣、菜籽渣则可以满足菌类繁殖过程中所需的碳、氮、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需求。
“豆渣和菜籽渣虽好,不过也不能多加。”
陆萌萌提了提手里的秤,“所以我得花大价钱买这个秤。豆渣和菜籽渣只能放两到三成,多了会导致菌床贴合性变差,还会发霉变质,所以这事上马虎不得。一旦马虎了,菌类培养失败,就白忙活了。”
20/67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