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梅子留酸【完结+番外】

时间:2025-01-09 14:49:30  作者:梅子留酸【完结+番外】
  郊外如此过了三日,而赵瑶君日日都在魏王宫中看魏国关于人口、地形、各地赋税等卷宗,看得差不多了,她心里有数后,才外出放松眼睛。
  天气冷,她又惹眼,便没有骑马。
  赵瑶君坐着马车,只带了吕雉、韩信,三人到了正热火朝天做工的东郡郊外。
  劳役们挖泥的挖泥,运土的运土,打泥胚的打泥胚子,无人暗中偷懒,到处井然有序。那打好的泥胚子,又被人专门放在一大块空地上,让干燥寒冷的大风风干。
  那空旷的地上,打眼看去,已经放了许许多多规格一致的泥胚子,看过去密密麻麻的,多不胜数。
  赵瑶君没有下马车,只掀开车帘观察了一番,叫人前去唤来萧何。
  萧何交待了众人一番,亲自用干净的碗乘了一大碗姜汤上了马车:“殿下,大冷天的,您怎么还亲自来这地方了?若是您想知道进度,唤臣来问问,不就好了?我给你们带了姜汤热饮,快分了喝一些暖身子。”
  吕雉将大海碗的姜汤分成三碗,一碗给赵瑶君、一碗给韩信、一碗给自己。
  三人端着喝了,都感觉身子热了起来。
  赵瑶君掀开帘子,她看着外边一派忙碌的景象,悠然笑道:“王宫里看卷宗闷得很,我出来透透气,放松眼睛,顺道瞧瞧你们的做工进度。”
  萧何也往外瞧去,唇边有淡淡的自得:“那殿下可满意这进度?”
  赵瑶君心里估算一下东郡户籍数,以及一个火炕需要的泥胚子数量,发现不出半月,东郡全郡的泥胚子就打得差不多,劳役们能带着它们去各家盘炕了!
  这萧何在统筹安排上,果然有几分本事。
  赵瑶君满意,双目盈盈含水,一脸感动的看向萧何,语气满是真诚道:“我实在是太满意了,只是辛苦了你和周勃,堂堂郡守在这大冷天的,还要亲自监工,督促劳役。”
  赵瑶君:“我看在眼中,感动在心里,待我回了咸阳,我定将两位郡守的劳苦功高,向阿父一一禀告,让阿父好好赏赐你们,让百官知道你们的辛苦,让黔首歌颂你们的勤勉。”
  这话简直太熟了,她为好多臣子这样打过鸡血!
  赵瑶君在吕雉含笑不语,韩信有些嫉妒的眼神中,伸手拍了拍萧何的手,动情的赞道:“君真乃我之心腹啊!若是此行我离开了萧郡守,就像鱼离开了水,我怎么可能会如此顺利呢?我身侧有萧君相伴,真乃我之大幸啊!”
  当臣子的,何曾能被人如此真诚而直接的褒扬呢?
  萧何听得越发感动起来,他心里暖洋洋的,甚至被夸的有些羞愧,连声对赵瑶君道:“这都是臣该做的,臣哪有殿下说的这般辛苦......”
  赵瑶君立即反驳,一脸笃定的盯着萧何的双眼,语气格外认真严肃:“萧郡守真的辛苦,我都看在眼中。等我回到到咸阳,你任完东郡这一任的郡守,你就等着升职吧!大秦有你这样的能臣干吏,是大秦的福气啊!”
  萧何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他脸上红润无比,连忙摆手自谦:“言重了,言重了,殿下真的谬赞了。”
  大秦能臣干吏,文武俊才何其多也?
  掰着指头属下来,王蒙两将门之家,为王上立下不世之功。
  王丞相、冯劫大夫、相国尉缭子大人、章邯章少府、李斯李廷尉等等,哪一个不是指点江山,谋划过人的呢?即便是官员中最年轻的张良张大人,也不费一兵一卒,劝说魏王投秦了。
  他一个萧何,哪里有如此大的本事呢?
  但是听着公主殿下赏识的话,萧何还是忍不住高兴。
  萧何想到他和周勃同时任两郡郡守,难免要被人拿来比较。如今殿下对他如此看重,萧何心里更是拼了一把劲,打算将东郡治理得超过砀郡,才对得起王上、公主对他的重用。
  真是恰巧了,砀郡中的周勃接到赵瑶君对自己的满篇肺腑之言,褒扬之词时,他也是眼含热泪,同萧何想得如出一辙。
  他一定要将砀郡治理得超过萧何!
  如此方能对得起公主殿下对他的期望啊!
  于是萧何和周勃,两个有真本事,且两个都在汉朝都当过丞相的国之干器。如今暗中行角力,各自内卷,格外想要超过对方。
  但凡哪边火力不够了,稍微松懈一点点,赵瑶君便找来萧何谈心,又立即写了肺腑之信去给周勃打气,使得两个郡守卷上更卷,卷得一天都闲不下来。
  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不卷的超过对方,没有一方罢休!
  这般操作下来,受益的全是两郡的黔首,以及工作量陡然减少,日子越发悠闲,内心越发满意的赵瑶君。
  她只要大事上稍微把控一二,其余事情全不用做,萧何和周勃完成得特别完美!
  赵瑶君心里对自己的操作不住的点头:【还是阿父说得对啊!凡事不需要我亲历亲为,只要我端水激励臣下,哪边力气不够,就加把火,让他们拼了劲儿去做,去互相竞争对比。嘿嘿,这效果真是不错,我也清闲下来了。】
  赵瑶君心里美滋滋的,又一次视察时,她看着车窗之外,隐隐见到挖泥的黔首队,将一根根长长的、沾着红泥的植物根茎丢到一旁,然后继续挖泥。
  接下来但凡挖到那长长的,有小孩儿手腕粗的植物根茎,纷纷被黔首们随意丢弃到一旁,早已堆成了一座小小的根茎山。
  黔首们隐隐的声音传来:“这玩意儿怎么总能挖到,也太多了吧!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得到处都是,又不能吃,反而让我都没法好好做工了。”
  赵瑶君呼吸急促起来。
  这,这玩意儿是野山药啊!
  谁说的不能吃,这完全是可以吃的啊!
  野山药在后世还挺贵的,它的营养和口感,都比现在的东郡、砀郡黔首的那没滋没味,稀薄无比的豆粥,好上了不知多少!
  韩信瞧见赵瑶君的表情,立即掀开车帘,在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时,便默默抱了两三根山药,匆匆回了马车中,还将马车门关紧,没让寒风吹进来。
  他将山药摆在赵瑶君脚下,仰头道:“殿下是想要这个?”
  赵瑶君激动的点头,随手呼噜了一把自己腿边韩信的脑袋,高兴道:“对,这个山药。韩信你太懂我了,你拿来得太及时了,我正想好好确认一下呢。”
  韩信摸了摸自己的头,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赵瑶君看着野生山药,她却顿了顿,立即换了种说法:“这个薯蓣是可以吃的。”
  山药此时还不叫山药,叫薯蓣。薯蓣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种:“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的句中。
  这个《山海经》里的薯蓣,就是野生山药。不过《山海经》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一个人的智慧,而是秦汉这个时期中,才渐渐形成的一本地理明志,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
  当然,也有一些民间的传说,说野生山药是秦国武安君白起发现的,也有别的传说,说是上古时期,一个叫做野人国的国家发现的,也有说法是卫恒公向周天子献过野生山药。
  反正众说纷纭,但这个时代,确实是没有人种植山药的,人工种植山药都是到了隋唐之后了。
  赵瑶君到了秦国这么久,也从来没见到人们食谱上有野山药,也未曾见过其他人食用,她就将这事给忘了。
  不过就算是秦国有人吃野山药,这玩意儿也没有普遍食用。单单看外边儿那群黔首毫不心疼的将它们丢到一旁,赵瑶君心里就直喊暴殄天物!
  她看向萧何,拿起一根沾了泥土的野山药,欣喜的摸来摸去,语气有些不确定的问:“萧郡守可认识此物?”
  “臣见过此物,臣也不知叫它叫什么,只知道若是不慎破开它的皮,让其中黏滑的汁液触碰到皮肤,便会奇痒无比。”
  萧何有些难以想象道,“不过殿下方才说此物可以食用?这微臣倒是没有尝试过。”
  萧何想起以前碰到过这玩意儿汁水时的感受,就忍不住皱起眉,心里有阴影。
  如果这东西要是能吃,那人的嘴巴不得痒成什么样啊?
  赵瑶君低头看着野山药,再往外看那些被丢弃的一堆堆野山药小山。
  她心疼无比:“洗的时候注意些,不是人人沾到汁液都会痒的。等它煮熟就不痒了,熟了的薯蓣软糯可口,鲜美异常,且能补人肺脾肾,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增强体质,实在是一好物啊!”
  萧何看向其貌不扬,表皮沾泥,甚至有些坑坑洼洼的野生山药,语气惊叹:“此物竟然好吃又补身,殿下真是见多识广。我现在就让人将挖到的薯蓣,全部收集起来。”
  赵瑶君欣喜道:“好,收起来。你让蒙恬带兵多挖一挖,能挖多少挖多少,挖了之后,给东郡中的黔首,每家送一些去。”
  “另外,你详细画两个薯蓣的图,再画一画挖到薯蓣周边的环境,薯蓣藤蔓的样子。然后分别写信去咸阳、砀郡告诉我阿父和周勃,让他们令人去山上寻一寻薯蓣,也好让黔首们多点吃的。”
  如今是灾年,大秦原先的郡县有储粮倒是不太难熬,但是刚并入的东郡、砀郡,黔首就只收获了往年一半的粮食。
  这冬天难熬,东郡、砀郡的黔首们心里有数,他们日常也是不敢多吃,只能半饥半饱的。
  可再是节省,等来年也要靠开粮仓了。不过现在好了,若是此地薯蓣长得个大量多,好歹能让他们多点吃的,冬日里也好过一些。
第128章
  黔首们挖土时,自然寻到了许多野生山药。
  萧何、周勃都不让他们丢弃,而是全部收集起来,放进库房之中。特殊时期,也不说什么按劳分配的话,而是算好数量之后,他们再根据现实情况,发给东郡的每一户黔首。
  蒙恬令自己带来的兵马开始进山,日日都在找薯蓣。令人惊喜的是,东郡、砀郡,竟然真的长了许多的薯蓣!
  薯蓣耐旱喜温,他们找到的薯蓣个大且量多,品质还不错。
  那堆成大山的薯蓣,在黔首们疑惑莫名的眼神中,被大秦将士们运进了东郡、砀郡的库房之中,等待两个郡守的分配。
  萧何和周勃,两人看着实际情况,开始派人根据薯蓣能够储藏的天数、各家人口、路途远近,往郡县之中之中送薯蓣。
  天气越发的冷了,风大而干燥,没用多长时间就将泥胚子风干了。
  经过各个队长统一培训的各郡县、乡里盘炕队,带着风干的泥胚子,到处开始了盘炕大业。
  因为此次召集的役夫年轻力壮、人数众多,各个县中的人都有。加上魏国两郡其实不是很大,所以众人盘炕的速度很快,几乎一个月左右,东郡、砀郡家家都盘了一个火炕。
  火坑盘好,黔首们耐着寒风储存好干柴,两个郡守此时将薯蓣发到黔首们的家中,还教他们简单的做法。
  这薯蓣沾了汁液,有的人确实会皮肤发痒,但薯蓣确实可以吃,它可以直接煮,若是有粟米、麦粒的也可以与它一同熬煮,甚至可以不加水,直接上火烤。
  熟了的薯蓣滋味鲜美清甜异常。
  尝到薯蓣滋味的黔首们,都蜂拥朝着山上跑去,又从各处山头挖了许多的薯蓣,全都藏在自家家中!如今天寒地冻,薯蓣放在家中储藏,也能放得住一个月的!
  反正饥饿是最难以忍受的,此刻屋子外的寒冷又算得了什么呢?
  黔首们不顾大风、不顾低温,他们喝了城门口给的姜汤热饮,自己再打上一壶随身带着,便结了伴匆匆往山头里跑去!
  这粮食都不用他们自己辛苦种植,只是去山上挖一挖,就能挖到美味又饱腹的薯蓣,这不就是天降大饼吗?!
  这时候,便是平日里懒惰得不行的懒汉,都跑得飞快,生怕自己去晚了,就挖不到薯蓣了!
  东郡、砀郡家家卷起了挖薯蓣的浪潮,直到天气越发的冷,有人不幸在山上冻死了,官衙下令不准上山,下了封山令。这些蜂拥而去挖薯蓣的人,这才乖乖窝在家中猫冬。
  窝在家中的黔首们也心满意足,他们看着空荡荡家,慢慢被一个个薯蓣填满,原本存放大豆的地方,大豆消耗了许多,如今大个大个的薯蓣,又将这空缺补得满满当当。
  半个屋子都堆满了薯蓣!不枉他们日日天一亮就跑山上,挖到午后才下山!家中还有一捆捆的干柴,整整齐齐的堆码着,好似天然就带着热意。
  有了吃的,有了柴火,此时的水源虽然稀缺,但他们东郡、砀郡也打了深井,日常用水紧巴一些也够用。
  这日子甚至比之前魏王在时还好过一些,黔首们的心仿佛也彻底安定了下来,敞亮了下来,也温暖了起来,乖乖窝在屋子里。
  没过两日,天气已经冷到了极致,狂风呼啸而过之时,人在家中甚至能够听到,房屋被大风吹得摇晃的声响。
  屋子漏风,屋里一点不暖,像是冰窖一般。
  到了这时候,秦国黔首家家户户都起来生火熬粥。他们先抓一把麦粒,有条件的可以加一些粟米先煮开。随后将切成许多小块的雪白薯蓣,放进水中和谷粒一块儿慢慢熬煮,直到薯蓣和谷粒都变得软糯开花,散发出清甜的滋味。
  这时候,只需要撒上一点点粗盐,即可出锅。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之时,一家人端着山药粥,窝在火炕上。他们亲热的挤着、挨着,一边说话,一边玩笑,一边慢慢喝这山药粥。
  火炕上热乎乎的,若是当日生的火太大,东郡、砀郡的黔首们甚至还觉得热呢!那山药粥软糯饱腹,清甜鲜美的滋味,竟然比他们之前吃的豆粥、麦饭,不知好了多少倍!
  此时,何家堆云家。
  赵瑶君第一日到东郡时,她救下的就是被冻得昏迷在路旁的云。
  云的腿被冻坏了,虽然经过医者救治,如今也只能站起来,走路还是特别困难。
  她在宫中待了几日后,心中还是牵挂家中的良人和两个孩子。赵瑶君见她一天天精神好了起来,索性遣人送云回了家中。
  云回到家中后,不良于行,她的良人也不曾嫌弃她,反而对她精心照顾,耐心劝慰。
  这大冷天的,云和良人各坐在炕的两边,他们听着着屋外寒风呼啸,感受火炕上温暖如春的奇异场面,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他们夫妻二人一人端着一小碗山药粥,分别喂着自己身旁健健康康的的娃娃,一时间他们只觉得心中安宁温情,轻松无比。
  云的良人擦了擦自家孩儿的嘴,看着云的脸庞,幸福的笑容浮现在脸上:“真好啊,秦国的公主殿下、各位秦国的大人们,个个都是大好人!即便是往日隆冬时节,我们也没有如今这样舒服暖和的。”
  云摸了摸自己的腿。
  虽然腿不好再走动,但她眼中却没有绝望,只有深深的感激和笑意:“你说错了,我们就是秦国东郡人。这是我们的公主殿下,是我们的大人们。若没有他们,我们过不了这个冬天,我更是早就死了。”
  云的良人听到死字,心里便难受得很,他连忙道:“你说的对,那是我们的公主殿下,那是我们的大人,还有我们的王上,我们现在可是秦国东郡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