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学习一技之长
“我是是京城人。”迦陵语气里带了点笑意。
“那你怎么会到姑苏呢。”黛玉有些疑惑,公主在姑苏多年,应该在姑苏买人才是。
“公主的封邑在京城,我家里是在公主田庄上做事,我大了些,就被选到公主身边伺候。”迦陵抬起头对黛玉笑起来,“如今又伺候姑娘。”
“江南距京城千里,你岂不是多年没法见父母亲眷?”黛玉关切问道。
迦陵知道黛玉比别的人对情绪更敏感,她说道:“我们当奴婢的,眼里只有主子,没有家人。”
“姑娘不必觉得我可怜,我若不是在公主这里当差,现在还在地里刨食呢,过几年就被我家里人嫁出去,给别人家生儿育女做牛做马的。跟着公主,衣食无忧、穿金戴银的。”迦陵是个知足的,“等日后,我若是不想成亲,就留在公主这里,若是成亲,也有公主府做靠山。”
“只是来我这里还是有些委屈你了。”黛玉说道。
“姑娘说笑了。”迦陵对黛玉说,“金嬷嬷挑了我,是看重我,觉得我能伺候好姑娘,而我跟着姑娘也是我的福气。”迦陵性子疏朗,虽然听了不少酸话,但她觉得黛玉是个体贴下人的主子,她在黛玉这边比在安平公主那边轻松多了。而且在那边是二等侍女,上面有金嬷嬷还有八个一等侍女,来黛玉这里,直接成为一等丫头。黛玉又大方,给她的赏赐又多,活又不重。
迦陵来之前还担心黛玉身边的丫头不服自己,给自己使绊子,谁知道,她才到黛玉这里,青鸟就把钥匙给迦陵,迦陵在查阅黛玉屋里的册子的时候,觉得青鸟管得记得清清楚楚的,又把钥匙给了青鸟,让青鸟继续管着黛玉身边贵重的东西。在这一来一往,她也知道黛玉身边的丫头也不是藏奸的,相处起来很是和谐。
黛玉想起了紫鹃,也是聪明灵慧的,只是她虽为自己好,却用错了法子。黛玉觉得与其让她跟在自己身边不如在贾府当差。
“你认字吗?”黛玉忽然问迦陵,黛玉想着还是得多读书,多看看外面,否则在那一方小小天地,很容易走上死胡同,就比如上一世她和紫鹃,被困在贾府,目光全放在贾府上了。
迦陵道:“别院的嬷嬷教给我们简单的一些字,平日里也就够用了。”
“嬷嬷除了教你们识字,还教你们别的吗?”黛玉好奇问道。
“她们会得可多了,女红、厨艺、医药、算账……”迦陵一一点出来,“公主觉得她们既有一身技艺,如果不传授给他人就可惜了,而且她们还可以拿一份束,不至于晚景凄凉。”
“公主真是体恤下人。”黛玉感慨一句,这些侍女们年老后,都会被放出去。这一批年老的侍女是跟着安平公主从宫里出来的,属于内务府的人,年纪大了,就该放出去。如果亲人良善的,还有个依靠,如果亲人是恶毒的,就羊入虎口。
安平公主留下不愿意出去的人,让她们教人,给她们俸禄,让她们老有所依。其实,安平公主也可以不这样做的。
“是呀,我们做奴婢的,也学会了一技之长,那一天,出去了,还能养活自己。”迦陵的语气里充满了憧憬,“我刚到公主这里的时候,公主身边一个名唤满枝的姐姐,就学得一手好厨艺,后来嫁人出去了,开了个馄饨铺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迦陵姐姐也想着放出去吗?”
“我没想过这事。”迦陵抿嘴笑了,“总觉得还远着呢。”
“那些嬷嬷还在吗?我让青鸟青雀去学一学。”
“在的,您可以让青鸟和青雀轮流过去,这样就不耽搁当值。我去向金嬷嬷禀告一下。”迦陵回道。
“咱们一同去吧,我那天看嬷嬷一直揉按左手,想必是不舒服去,我家里的大夫给配了一些药油。正好拿给金嬷嬷。”
安平公主休息的时候,金嬷嬷就在旁边的厢房里歇着,她是不敢睡的,得时刻关注着公主那里的动静。
她正眯眼在椅子上休息,听到脚步声便睁开眼,看到黛玉笑起来:“姑娘怎么过来了。”
黛玉笑着说道:“我那日看嬷嬷的手不舒服,送了些药油,嬷嬷可先让大夫看看可不可以用。”
公主别院哪里会缺这些东西,但黛玉的关心让金嬷嬷心中升起一股暖意。
“多谢姑娘惦记。”
寒暄了一会儿,黛玉才提到:“听说有嬷嬷们教侍女们技艺,不知道我身边的青鸟和青雀可以去吗?”
“自然是行的,只是她们不能耽搁了当差,误了姑娘的事。”
“我会安排好的。”黛玉听见金嬷嬷同意了,笑着说道,她身边的事情并不多,青鸟和青雀可以轮流去。
“说起这个,姑娘身边还得添几个丫头。”金嬷嬷说着。
“可我身边不缺人伺候。”黛玉不解。
“是不确认,可是得买几个小丫头,现在就调理着,等日后青鸟和青雀出去了,她们正好可以顶上,防止到时候青黄不接。”金嬷嬷很是详细的和黛玉解释,“青鸟和青雀十二三岁,过了六七年就该嫁人了,现在买的小丫头大概六七岁,等青鸟和青雀嫁人的时候,正好也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了。”
“回头我向公主禀告一下,请她来安排。”金嬷嬷絮絮说着,“还有旁的事都得开始考虑了。”
“多谢嬷嬷。”黛玉谢过之后就回到自己屋子里,和青鸟青雀说了。
青鸟原本就认识些字,闻言笑道:“我虽不用去科举,可也愿意多认些字,再学着如何打算盘,日后就能管姑娘屋里的账了。”
青雀却讨饶:“让我坐下写字是不行的,但让我坐着绣花,那是没问题的。”青雀手巧,黛玉穿得衣裳基本都是青雀做的。而且,她也喜欢,经常自己画花样子。
“都能学,但是青雀,至少得认得你的名字吧。”黛玉打趣,“要不然等你离府的时候,我给你一张写了别的名字的卖身契,你都认不出来。”
青雀道:“姑娘才不会蒙我呢。”
迦陵看了一眼青雀,桃面粉腮,是个美人坯子,没想到竟然想出府。一般这种出挑的丫头,都会嫁入府里得力的管事家。
青鸟和青雀都是贾敏在姑苏买来的,青鸟是家里穷,养不起才发卖的,青雀却被丢弃街头,被牙婆收养了。
那一边,金嬷嬷等着安平公主起身后,和她说了黛玉要让青鸟和青雀学技艺的事,又提了黛玉送她药。
“我记得白太医是不是被贾氏救了,后来跟着去扬州了?”安平公主想起一个人来。
“不能称太医了,他早就被革职了,该称他白大夫。”金嬷嬷纠正了一下。
“如果是他配的药,倒是好的。”安平公主很肯定白大夫的医术。
“他的药可不便宜。”金嬷嬷笑呵呵道,“而且他脾气古怪,一般人还不肯给,是我沾公主的光,又得了大姑娘的青睐。”
安平公主随口说道:“她年纪小,可也心细,也心善。”
“说起大姑娘,是不是给请个嬷嬷教她规矩礼仪了。”这才是金嬷嬷想说的。
“让惠娘去吧,她很稳妥,脾气也好。”
“是,只是,该如何教呢?”金嬷嬷一开始是知道安平公主的意思的,她不知道安平公主有没有变心思,所以才问一句。
安平公主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先按着宫里的规矩教吧。”
金嬷嬷心中一沉,还要再劝,“您说了大姑娘心善心细。”
“绥娘,这些年,每时每刻,我都想着要回京城,我想念那里的一切,我想念从公主府前街卖的松子百合酥,想念我进宫的早上看到街边早点铺子冒出的热气,想念潭柘寺的玉兰花。”
金嬷嬷何尝不知道安平公主的执念,毕竟曾经那么风光过,又那么狼狈过。
“我已经老了。”安平公主幽幽说道,“我等了那么多年,才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司徒钧的影子。”
司徒钧是当今的名讳。
“绥娘,你可想与我赌一把,看看司徒渊能走到哪一步?”安平公主转过身来,目光中闪烁着光芒。
金嬷嬷知道当安平公主谋划着什么,对某种东西势在必得的时候,那种叫野心的光芒便会出现。
金嬷嬷没有再说什么,安平公主似是安慰她:“我是真心喜欢玉儿,也是竭尽所能教导她。”
安平公主接来黛玉,最主要因为司徒渊的请求,可也因为她确实感到寂寞。黛玉的到来,也让她觉得日子比原来有滋味。看着黛玉信赖她的目光,有时候也会升起一股歉意,但这份歉意和她的执念相比,微不足道。
次日,黛玉就见到了安平公主口里的惠娘,她姓田,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的,黛玉走近了,闻到一股干净的皂荚香气。
惠娘脾气确实很好,可是也真得严格,她会耐心的要求黛玉一遍一遍完成每一个动作,力求每个动作每个姿态都高雅。
黛玉倒没有别的想法,只觉得上辈子自己和田嬷嬷要求相比,差得远呢。
田嬷嬷还喜欢在黛玉练习的时候,和黛玉讲京城里一些秘事,她语言生动,黛玉就像听故事似得,也不觉得累。
黛玉一开始是打发人报平安,因为她怕写信的时候会哭,等她适应了之后,便开始给贾敏写信,书信里讲了自己每天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又写了自己收了海棠果,种的菊花开了……
贾敏收到黛玉书信的时候,正是林海出事的时候。
第20章 求助
不过好在摸清楚了她这些年的经历,苏盐运使知道自己得罪了人,将要大祸临头的时候,把大部分家产都给了外室母女,又怕引人注目,特意求了静修庵的主持,让她收留了母女俩人。静修庵是扬州城远近闻名的尼姑庵,经常在扬州布施,信徒众多。静修庵距离大明寺不远,风景秀丽,许多官宦女眷都会选择在这里小住,也有女眷再此修行的,所以母女俩未引人注目。
一年前,苏盐运使的外室过世了,只留下了那私生女一人,她拜了主持为师父,戴发修行。
苏姑娘不肯见他们,林海准备从主持那边入手,他原本不想把贾敏牵扯进来,但他一直苦恼如何不引人注意去见一个尼姑庵的主持。
贾敏知道之后说道:“你不方便去,我过去就是了,我就说先去上香。”
林海怕有危险,仍是犹豫。
贾敏很是干脆决定了,“咱们一同去,静修庵香火又旺,能有什么事呢。”
林海只能同意,夫妻二人便去了静修庵。
贾敏出手阔绰,出了不少香油钱,主持也知道贾敏的身份,便请贾敏去禅房小坐,林海作陪。
探讨了几句佛法之后,贾敏就提出自己的来意。
主持道了声阿弥陀佛之后,才问道:“女施主,为何突然要见我那徒弟?”
“我与她母亲有所渊源,她母亲是京城人士姓崔,原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小时后,我们还一同玩耍,后来她家里败落,就不知所终,我才知道她早年流落苏州,还有一女,正在贵处修行,所以想见一见,也算圆了当年我和她母亲相识的缘分。”
见贾敏能清楚说出苏姑娘的来历,主持说道:“我那徒弟性子怪癖,我怕她不肯见夫人。”
“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想和她聊聊她母亲而已,烦请主持问一问她,故人求见,她见不见。”贾敏又说道。
主持便让贾敏等一等,自己前去问。
片刻主持便让贾敏和林海过去,进了佛堂,蒲团上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姑娘在转着佛珠闭目念经。
主持说道:“妙玉,林大人和林夫人过来了。”
那姑娘才睁开眼睛,贾敏看清模样,心中暗赞。黛眉如远山,杏眼若秋水,素衣乌发,气质如兰,只是脸上没什么表情,很是清心寡欲。
“夫人见我有何事?”
“不过是碰到故人之女。”贾敏试探说一句,见她没有反应,继续说道:“你的名字有一个玉字,若是没猜错,是出自李白的玉心皎洁终不移这句诗。”
听到贾敏说自己的名字,妙玉才有所反应,只是嘲讽笑了一下,“她有何坚贞。”
语气里带着怨气,贾敏辩驳:“你外祖家因牵扯到了盐政里面,被抄家问斩,你母亲原本是无忧无虑的大家闺秀,后因此事流落街头,不得已抛头露面做生意,养活你外祖家,后来说是去了南方,至此,我就没了她的消息。”
“一个大家闺秀能做到这个地步,她绝不是你想的那种人。”贾敏一针见血。
妙玉想要辩解,她记忆里的母亲,把那个男人当做全部,整日伤春悲秋。
“我不知道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你生活的如何,但看你屋里的摆设,你父亲过世后,你母亲也给你了优渥的生活,别说这是因为你父亲把家财留给了你,这是因为你母亲守住了这些家财。”贾敏继续说道。
妙玉似有一瞬间的意动,可立马又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贾敏之所以先谈妙玉母亲,是因为她与妙玉母亲少年时确实认识,另外想以情动人,卸下妙玉的心防。
但似乎行不通,因为妙玉说,“夫人,如果今日来和我说我的母亲,那到此为止吧。夫人,您还不直说吗?”
被妙玉直接挑明,贾敏心中暗叹,面上不见窘迫,继续温和说道:“我见你,确实有事相求。”
“你父曾任盐运使,可曾留下什么东西给你?”林海忽然插了一句。
“盐政关乎黎民百姓,你父亲若留下东西,至关重要。佛家常说慈悲为怀,还望姑娘助我。”林海弯腰作揖。
妙玉冷眼瞧着问林海,“何为慈悲?”
“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林海也读了一点佛法。
“可我自己都不乐,如何使众生乐?”妙玉又问。
“修行之苦,是离苦之苦,最后的结果是大乐;世间之乐,是有苦之乐,最后的结果是痛苦。”
妙玉听后笑了一下,“家父留的东西众多,我先找一找。”
但她又看向贾敏说道,“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贾敏被妙玉讽刺,也不见恼,回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妙玉便不在理她。
次日,妙玉便传信,谁是找到了,但她不喜贾敏,让林海带着人去取。
林海是辰初出门的,可到了未末仍未回来。贾敏算着,即便林海在外头用午饭,这个点也该回来了。
如果,林海是真的出事了。
贾敏脑海中迅速推断着,很大可能是有人走露了消息,林海被埋伏。如果是妙玉那边,到还好说。可如果是因为自家这边呢?
林家的护卫是林家老祖宗留下来的,世代为仆。林海和贾敏极为信任,但为了保密,林海每次出门都不说干什么,随机点了家里的护卫去。如果林海出事,是因为自己家里走露了消息,家里的护卫都有嫌疑,不能再用了。
13/118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