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禾嘉的话说这就是高定就是奢品,银子甭管给多少一年也就这么两三件,今年中秋节前给显亲王府做的绣品,可是让显亲王福晋在老福晋跟前卖了乖。
这一年到头光是从这两三件绣品上赚的银子和人情,就比寻常宗室后院里的侍妾格格体面得多。依靠府里主子爷的宠爱哄来的三瓜两枣,哪里能跟自己切实赚来的强。
如今听说王氏的娘家都跟着水涨船高,日子比前几年好过了许多。这样一个庶福晋,这辈子都只有把禾嘉捧得高高的时候,绝不会给她找一点不痛快不高兴。
不是没人在太后跟前嘀咕过这些,但在太后看来她们说的那些好处都不算真的好处,她只瞧得见两个没了额娘阿玛又不管的孩子,出了宫自己过日子要走到这一步有多难。
“太后这话说得我,都装不下去了。”
禾嘉确实是不知道怎么侍疾,上辈子自己病得难受的时候,其实是不大愿意身边有人照顾得太殷勤的。连呼吸都难受呢,总有个人面带担忧坐在旁边,总让禾嘉觉得生病都是自己错了。
“你啊。”太后拍了拍禾嘉的手,随即又皱了眉头,“就是你这个蒙语,才来了京城几年怎么生疏成这个样子了,这可不好。”
“…………孙媳知道了,回去肯定就想法子捡起来。”
“用不着回去,今儿哀家跟前只说蒙语。”说着又指了指一旁装哑巴的胤俄,“老十,你也一样。”
自己本来就不是土生土长的蒙古姑娘,以前在盛京的时候还好说,这几年在京城早就把说蒙语的习惯给改了。
乌云宝音他们都已经改了习惯不在府里说蒙语了,现在被太后这么一弄,大半天下来还真是磕磕绊绊的,连胤俄都比她说得好些。
吃完胤禟和春花就早早的出宫了,皇上突然把直郡王府和毓庆宫解禁,这事胤俄稳得住胤禟却不然。他的生意做到今天,很多事情都必须要有皇上的支持。
皇阿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胤禟能等,但他接受不了登基继位的不是跟自己已经一条心的老四。自己跟老四好歹一起在户部共过事,太子生来就是储君,自己跟他可没什么话可说。
太子党?依附太子的人不是杀了就是贬了,这要是让太子再起复,他光是把他的人重新聚拢来就不知道要花几年,这其中会有什么变故更是谁也说不清楚。
胤禟不明白康熙到底要闹腾什么,他现在得赶紧把手里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万一真有什么不对劲的,他得替自己把后路给留足啊。
成妃原本是打算陪着禾嘉把太后伺候着中午睡下就回去,老人家精神没那么好,中午这一觉睡起来半个下午都过完了。
到时候伺候太后起床在寝宫里走两圈,再吃了晚膳。天一黑就又能歇下了,这一天就算给糊弄过去了。
谁知禾嘉是个能聊天的,一整天待在宁寿宫里没事,就用那有点磕绊的蒙语陪太后聊天,说的都是盛京和部落里的八卦。连成妃都听入了迷,就一直没走。
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有以前的也有这两年从孟恩巴雅尔他们嘴里听来的。不是这家贝勒抢了那家台吉的牛羊,就是这家的小子哄了那家的姑娘私奔了。
蒙古和盛京的风气比京城还是要开放得多,私奔的男女只要出去能养活自己,等过几年领着孩子回来又照样过日子的事,也不算太稀奇。
当年先帝爷的皇后,后来的静妃都被蒙古给接回娘家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听老一辈儿说那静妃后来又许了人家还生了孩子,真假不确定,但能传出这样的话来,就表明蒙古那边对男女之间的事,还是没关内这么严苛。
果然太后听这些八卦,刚开始还只默默地听,之后便也开始跟禾嘉讲她年纪还小,还没当皇后时的故事。那时候满人都才进关没几年,那风气就更开放了。
聊这些聊得多了,本来还装着精神不济的太后连嗓门都壮了不少。一旁伺候的嬷嬷大着胆子扯了扯;老太太衣袖,老太太都浑然不觉。
见这个架势禾嘉跟胤俄还有什么看不出来,太后是装病,侍疾折腾这么多人这么轮着也不过是为了能让毓庆宫的人能有个正当理由出来。
瞧着吧,太后这个病且还好不了,等下一次轮到太子妃的时候,说不定一起被圈禁在毓庆宫里的弘晳和弘晋也要出来了。
至于太子,那得看皇阿玛的态度。皇阿玛对待太子向来跟对待其他儿子不一样,谁知道他老人家这次折腾一大圈,连太后都要跟着做戏,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
胤俄在宁寿宫待了一天什么都没干,见禾嘉已经从八卦聊到踏青吃饭的事上,干脆让宁寿宫的小厨房现弄一只羔羊来,晚上就吃烤全羊。
理由也是现成的,太后体虚羊肉吃了温补,至于羊肉怎么吃,只要太后吃了高兴谁也管不着。
“祖母,要孙儿说您就万不该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啊只要皇阿玛身体好就什么都好了。”
胤俄在院子里给太后烤肉忙得来回转圈,这些皇子对炙烤一道不说人人都会,起码也是各有各的绝活儿。都是十来岁就能带着人去猎场围猎的主儿,自己烤自己打下来的猎物,这是一种乐趣。
“老十,你这话说得轻巧,等过些年尼楚格和弘暄大了,哀家倒要看看你操心不操心。”
太后坐在廊下的躺椅里,看着孙子忙前忙后。
自来她就跟除了胤祺以外的孙儿不怎么亲近,但近几年胤祺跟着胤禟胤俄做生意赚了不少,禾嘉跟妯娌们相处时又从不曾落下他塔喇氏。
他塔喇氏进宫请安时,就不止一次跟太后说起过,这么多妯娌的论出身老十家的最好,但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她就还最乐意跟禾嘉在一起说话。
今天禾嘉过来侍疾,说话和性格又确实合她的心意,这会儿就也愿意陪着两个小的玩儿。
“皇祖母,有些话孙儿可先说好,除了您的宁寿宫,我就再不认了。”胤俄看着一整天下来还是面带愁容的太后,本来不打算说的话,在脑子里转了几圈还是忍不住要说。
“尼楚格和弘暄以后大了,有什么事孙儿肯定操心。就好像孙儿现在差事办差了,第一件事想着的也是去找皇阿玛。
皇阿玛罚归罚,可罚完了还得替孙儿收拾残局。这都是没法子的事,当阿玛额娘的操这份心说到哪儿去都是有道理的。”
“可要孙儿再去替尼楚格和弘暄的孩子操心……”胤俄沉吟了片刻才摇摇头,“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皇祖母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126章 这话说是出了宁寿……
这话说是出了宁寿宫就不认,但等到次日胤俄带着禾嘉前脚出宫,后脚他们在宁寿宫里说过的话,还是一字不漏地给回禀到康熙跟前。
老十那人,说他精明吧他有时候莽起来是真的什么都不管不顾。说他粗疏吧,这话里的意思又叫人不得不多想。
倒是胆子是一以贯之的大,以前敢在宫里把胤禩给打了,现在又敢当着太后的面把这场戏给戳破了。
原本康熙还以为胤俄这几年掌管统领衙门,心性和城府都给磨出来了,感情还是那个不耐烦就什么都敢豁得出去的性子,也挺好。
他这就是明着给自己递话,太子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这个当亲阿玛的只要活着一天就得管他一天,谁也挑不出理儿。
但其他人甭管是太后这个祖母还是他们这些兄弟,兄友弟恭是一回事,老这么把人来回的遛,那可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他们是儿子又没打算造反,太子是风姿绰约雄才大略,可当兄弟的又不是生来欠他的,怎么地?只要他有事,就非得所有人都来来回回这么折腾。
“梁九功,你说老十是不是猜着什么了。”
“回万岁爷的话,十爷这些日子除了统领衙门,大多数时候都在府里待着。”
有关于太子的事,猜不猜怎么猜那都不要紧,只要十贝勒没上蹿下跳想探听毓庆宫里面的情况这就不算错。没有连猜都不让猜的道理,皇上也不能这么霸道。
“你这老奴才,越老越滑不留手,连朕都听不着你一句实在话了。”
康熙扔了手边的折子,歪在榻上好半晌没做声。
今天轮到十二侍疾,这几年胤祹一直待在宗人府,早不是当年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佛子了。
他跟富察氏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却也不像当年那样放着后院的女人不碰。
府里这几年连着生了三子一女,活下来的只有庶福晋李佳氏所出的大格格,和富察氏生的三阿哥。
大阿哥是格格姚氏所出,生出来没活过十天就没了。二阿哥是富察氏生的,生下来就体弱,没满周岁也去了,死的时候太小,连名字康熙都没来得及赐下。
现在府里就大格格身体康健,壮得跟个小牛犊似的。三阿哥弘是六月份刚办了周岁宴,刚满一岁宫里就赐了名字下来,就是想着让这孩子也沾沾康熙的福气,别再夭折了。
以往最精明总想着联络这个往来那个的富察氏,为着这几个孩子是再要强不起来了。连同胤祹也从书房搬回后院,夫妻两个天天守着儿子过。
弘是一个月总有大半个月是病着的,正院天天都是药汤子的味道,胤祹连后院都不敢去了。再生一个?生下来又病病歪歪的呢,他实在是遭不住了。
富察氏更是再没催过,别怪她自私心狠,眼下弘是还不知道养不养得住。
外边那些事再要紧,自己家里过得一团乱麻,说出去都叫人笑话。自己生的两个都是病弱的,倒是李佳氏有福气,得了个身体好的格格。
这么一来,富察氏就害怕府里孩子多病弱的根子并不是在胤祹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要是再劝胤祹去后院,到时候多添几个身子骨好的庶子,自己的弘是就更艰难了。
夫妻两个一个无心一个有意,倒也暂时和平共处,一个守在府里连出门的时候都少,一个守着宗人府干自己的差事,甭管外边多热闹,总之他不掺和。
每天管着的都是宗室里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再不然便是这家生了个孩子要上玉牒,那家死了当家老爷太太要分家。
听着极琐碎,都是不能出错不敢出错的大事。毕竟除了少数有差事有实权的宗亲,大多数人一辈子可不就是围着那一个小家转,一份家业一处宅院,那都得掰扯得清清楚楚才行。
时间长了,胤祹才明白佛经里说的那些道理对这天下大部分过日子的人来说,是真没用。而自己只要没法狠心往真把自己舍去佛门,就不该沉溺得太过。
别人劝再多不如自己想通,想通了整个人看上去反而比以前当佛子的时候更平和了些。
他在宗人府,每天见的都是家长里短。陪在太后身边再不像以前那样张口闭口全是佛经,说的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富察氏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但她耐得住性子,就坐在太后身边听着,还是不是搭个话递个音,跟捧哏似的。太后听得津津有味,不光听还要问,正经把外边那些事当个故事听。
康熙在宁寿宫内殿门外站了好一会儿就转身走了,走之前还专门叮嘱了守在门外的奴才,不要让太后知道他方才来过。
从乾清宫出来,绕到宁寿宫再最后才在毓庆宫停下。
毓庆宫里还是很安静,太监宫女走路没声儿,除了跪下磕头请安连呼吸都是清浅的。
往里走,远处廊下站着弘晳和弘晋,两人连近前来都不敢,就远远的在廊下跪着磕头。当年胤礽出事的时候弘晳十岁,弘晋八岁,都是不算大。
都是半大的孩子就被圈在毓庆宫里不让出去了,这么几年下来原本养出来的那点子太子长子次子的傲气也全没了。
本来也是,被圈在毓庆宫这么大点儿的地方,连笑都不敢,说话也要压着嗓子,甚至连哭都不敢叫人看见,比有些想叫就叫的狗还没自由,又有什么好再傲气的。
康熙顿住脚步,默默看了孙儿良久。当初弘皙出生的时候,康熙还预想过日后等到胤礽登基继位,这个孩子也该长成了,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多好。
可惜啊,念想里的东西都成了泡影,这辈子是不成了。如今能想法子把弘晳和弘晋两个孩子摘出去就不错了,自己的老二,是注定要走在自己前头了。
胤礽住的内殿倒是比别的地方要热闹些,听说胤礽隔三差五还要叫戏班子唱戏,只可惜戏班子也是关在毓庆宫里出不去的,唱来唱去都是那几出,新戏他们不会也学不来。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
胤礽今年三十五,直郡王在府里关了几年头发斑白,胤礽比他还小两岁,头发却几乎全白了。
穿着半旧常服的太子看不出一丝当年的意气风发,整个人眉宇间全是郁气,整个人瘦得不像话,眸色淡淡看不出有什么愤懑也看不出有什么盼头。
人是活着,但也仅仅是活着罢了。
上个月,太医院把太子的脉案递到康熙案头,是郁结于心油尽灯枯的脉象,寿数快要到头了。
要说有什么大病也没有,就是人一天比一天瘦,精神一天比一天短,说白了就是活着的那股子劲儿,胤礽散了。
98/124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