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也是,药可不能乱吃,尤其是过期的药。”诸朝古人们神情凝重道。
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心里并没有过期的概念,这种概念是看过细菌真面目才有的。
“我们听懂包装的含义了,可问题是我们做不出来。”
他们连那些药品包装的原材料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善自用其他材料,谁知道会不会有危害,他们古代不少东西,都被后世认定为有害材质了。
“相比起包装,我更好奇那么小的药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其实后世药片的外形并不稀奇,主要是它们的药效。”
“每次只用一两颗,就能抵得上咱们古代一大碗黑乎乎的药,还是要一次服用一大捧药片?”诸朝大夫们好奇。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被姜叶看见。
【药片服用剂量吗,一般来说包装上面都会写服用次数和片数,使用说明会让人心里有底。
如果是看医生的话,以医生们的话为主,因为医生们会按照病人病情,对药片服用量进行减少和增加。
不过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医嘱,和药品说明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使用说明,后世连药都那么贴心,这都得亏后世读书认字的人多,他们才敢那么干,放咱们古代,就算使用说明再贴心,我们也看不懂。”
“懂了,没医生的话就信使用说明,有医生的话,以医生叮嘱为先。”
“一天一次/三次,一次一片/两片,感觉后世药片的服用量一点不大啊,这么少,药量有用吗?”诸朝大夫们疑惑道。
“肯定有用啊,不然后世也不会这么标,这样看来,后世药量虽然变小了,药效却更强了。”
“后世的药那么小,数量也少,吃下去,味道一定不苦吧。”突然有不爱喝苦涩中药的病人道。
有大夫下意识眉眼抽搐,“良药苦口利于病!”
“可后世的药味道如果不苦,难道就治不好病吗?”病人们反驳。
诸朝大夫们无言以对,半晌道:“……万一后世的药味道也苦呢?”
“它们颗粒那么小/少,就算味道苦,时间也不会像咱们的药那么长。”病人们道。
诸朝大夫们们不再说话。
看到有评论说起中药和西药的味道,姜叶和江雪忍不住轻笑。
【味道方面,确实也是西药的一大优点,西药大部分药物,都没有中药味道苦涩,其味道本身不重,加上可以快速吞咽,就算苦涩,味道也能快速消散。
反正要我们选,同样的病,有西药和中药两种治疗方案,我们会选西药。】
“怎么会!”诸朝大夫们大受打击。
病人们则很激动,“对,生病让人很难受,但喝药对人来说也是一大酷刑,如果我们也有味道不苦涩的西药就好了。”
“真遗憾,咱们古代只有中药,而没有那什么西药,你们没得选,都给我乖乖喝中药!”有大夫忍不住道。
“那就想办法减轻中药的味道啊,你们看后世就做到了!”
“你以为我们没尝试过吗,我们当然知道药苦,很多人都不喜欢喝药,问题是苦也是药效的一种,没有苦味药效也就没有了,既想没有苦味,又不想失去药效,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还有,后世药物味道之所以不苦,可能并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它们药物的原材料和咱们的中医不同……”
“不会吧,后世的药物,难道是咱们华夏都没发现过的?!”其他人惊讶,要知道华夏中药种类,别说能吃的,就是不能吃的也被包括在内,可以说几。乎没有漏网之鱼。
而就这样的情况下,后世的现代医学用。的全都是其他类型,和华夏中药一点不沾边的药物,可能吗?
“后世药物的颜色、药效、味道,都和中药完全不同。”
诸朝大夫们也不想承认这点,可他们真的难以找出中药和后世药物的关联。
“别那么沮丧,不知道你们之前看药品使用说明次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那些药的成分,虽然许多成分都看不懂,但也有我们能看懂的中药成分。”
“放心,哪怕到后世,咱们的中药也没失传,顶多……就是没落。”说话的大夫叹息。
【日常常见注射器有针筒,针筒由三部分组成:中空针头、筒身、活塞芯杆,除此之外还有端冒等配件。
使用方法是抽取药物,排出空气,以及推动活塞芯杆注射到人。体内。】③
姜叶身后先是针筒注射器构造,然后是流程。
视频采用。的慢放,针筒是如何抽取药液,排出空气,以及注射过程,都很清晰。
“原来那些小玻璃瓶里的药,是这样取用。的。”诸朝一些人解惑。
“筒身、活塞芯杆都不难,倒是中空针管有些麻烦,因为针头不能太大,太大伤口愈合很难。”看到打完针,没一会儿伤口就恢复,诸朝大夫们留心道。
【需要注意,空气需要排除干净,空气不能注射到人。体内,不然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针头所注射的部位和深浅程度也有讲究,并不是随便哪个部位都能注射,以及太深和太浅都不行。】④
说着姜叶拿出注射器和人。体皮下展示图,注射器的位置,以及深浅都有讲究。
“好复杂,难怪需要专业的护士,不是专业的,连针都不敢给人打。”诸朝古人们对专业护士们敬佩更深。
【总的来说,日常病就是吃药、打针两件套。
升级版的话,就是输液,输液又俗称吊针,由不同药品、输液软导管、调节器、滞留针几部分组成,一般药品会挂到高处,利用其高低压力差,把药品输送到人。体内。
比起打针,输液所用药量更大,时间更长。】⑤
说着,姜叶身后显示输液流程。
“吊针,可真是名副其实,药品真是挂在高处吊起来的。”
“输液用。的药品量好大,打针那点量根本没法比,打针很快就能完事,输液却不是。”
“有临时输液和住院输液两种,临时输液输完人就能离开,这种情况通常不严重,而住院输液情况更严重,以及输液量会更多。”
“药品挂在高处,通过软导管输送,再靠中空针头输入人的体内,这些我都看懂了,可那个调节器是干什么用。的?”
“调节器是用来调整输液速度快慢的,你看导管前端有一个存储药液的圆柱没,我刚才留意到护士调整调节器,那里液。体流速也会跟着滴快和滴慢。”
“居然连快慢问题都考虑到了,后世想的还真周到。”
“心思确实巧妙,咱们能做出来吗?”
“玻璃瓶没问题,中空针顶多费点时间,输液软导管则没办法,因为它不仅要考虑材质,还需要考虑透。明度。”
“这样一来,替代的材质数量会变得更少。”
“就算再少,也尝试做做看吧,毕竟天幕已经把饭喂到嘴边,接下来怎么动筷子,把饭吃到嘴里,就是我们的事了。”
“好,那就试试看,反正再差也是维持原状,成功了却有利医学发展。”
【最后是第三方面,也就是药物方面。
现代药物的制作,算是和中医差距较大,华夏对中药也不是随便就使用,而是会经过各种炮制方法,保留它们的药性。
而现代药物制药步骤则是提取,直接从各种原材料中,提取出能治病的部分。】
“提取?怎么提取?”
“肯定是借助后世的医学工具进行提取,那是比药材粉末更细致的存在。”
有大夫看着手中的药材粉末,知道后世药物提取,不是把药直接磨成粉那么简单的办法。
可是更复杂,更细致的步骤,他们古代条件肯定做不到。
“真是,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现在咱们虽然做不到,但可以把东西都记下来,以后迟早能做到。”
【从药物原材料中提取治病成分后,会把它们进行更精细的研磨,让其粉末变得细腻均匀。
等研磨完,就是把药品压制成型,药片行、颗粒也行,造型没有限制,有限制的是分量,最后就是包装,保存及运输等问题。
总的来说,提取算是最难的一步。】⑥
“后面步骤一点都不难,除了包装保存外。”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这样一来,让人对提取更好奇了。”后面步骤太过简单,让人也对前面步骤也升起挑战。
【大家是不是对药物提取很感兴趣,其实之前我们也觉得药物提取步骤会很难,却没想到等了解后,发现并不难。
以咱们的中药为例,有一种水提法,步骤是把药材充分浸泡在水中,加热至水分全都蒸发,浓缩而成的就是精华。
乍一看,跟熬药差不多,就是时间更长。】⑦
“药物提取居然那么简单?!”诸朝古人们惊讶。
他们原本还以为他们做不到,没想到他们完全可以做到。
“等等,既然那水提法跟熬药差不多,且还比熬药费时间,那人直接喝药不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再进行多余步骤,把药制成药片。”
“可是直接喝中药,味道苦啊,制成药片味道会好受些。”
“弄成药片多麻烦,有那功。夫,嘴里的苦味早就消散了。”
“所以说咱们古代不需要药片?”
“不,也是需要的,尤其是病人们量大的情况下,药片会方便许多。”
“尤其是那些常规小病,药方基本没变动的情况下。”诸朝有大夫若有所思。
“浓缩、精华,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后世药片的药效并不强,相反,它们药力反而很弱,但它们针对性强,以及次数多,同样可以治病。”
“而我们呢,把同样分量的药弄成药片,那药片的价格就会降下来,这样就能让更多人吃上药,除此之外因为药片剂量小,人就算意外吃了,对身体影响小,不会有大碍。”
出乎意料,经过讨论,诸朝大夫们觉得药片还不错,虽然制作过程比熬药复杂,但也没想象中的鸡肋。
“这样一来,咱们就得考虑药品包装的问题了。”之前他们没考虑,是因为熬药大都是现喝,药片的话则不行。
【除了水提法,还有其他各种提取方法,且它们适用更多物品种类。
然后是目前药品的原材料,大致分为中药、食物、合成药物几大类。】
“后世药品原材料是中药和食物?!”
“也就是说后世药物,还是咱们古代这些药材,只是换了个模样而已。”
诸朝古人们眸光微动,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欣慰。
“我们……还以为后世医学,已经把我们医术精华全都抛却了呢,原来并没有,真好。”
【从原材料上看,中药和食物同源,它们应该归为一类,之所以分成两类,是因为食物可以当成药材,药材包括食物,却又不仅限于食物。
它们这两类算是天然类,还有一类是通过技术手段合成而来的药物,它们有些一级原材料也是食物和药材,但又经过更精细的加工。】⑧
“先不去管更复杂的合成药物,光是中药和食物,就够我们研究好一阵了。”
知道后世药物“万变不离其宗”后,诸朝大夫们情绪高涨。
“西方医术原先那么落后,都能靠现代医学理念进步那么多和快,我们华夏医术基础原本就更高,这次一定不能再被西方落下才行!”
诸朝古人们心里憋了一股气。
实在是同时期的西方医术跟东方医术比起来真的不够看,最后却能后来居上。
他们想,如果换成他们,是不是能做的更好?
明明他们华夏医术一直遥遥领先,最后却被超越,这让他们心里如何甘心。
他们不甘心,想要“追上去”,不想,也不要再落后于人。
“从现在开始,我们也研究现代医学,争取把华夏医术全都融入进去,我们要让华夏医术未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次,华夏医术哪怕到了后世,也会一脉相承。”
这是他们身为先祖和医学前辈们的心愿。
他们会为之付出努力。
对于民间大夫们的做法,一般帝王都会表示支持。
毕竟医学,也是华夏文化和其国力的一部分。
他们不想被西方超越,方方面面都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九十九章
【随着医学发展, 古代许多绝症都被攻克。
比如天花,更是成了人们唯一攻克的病毒。】①
“天花,那是什么病?”不知道天花名字的朝代为之疑惑。
“居然是天花, 天花也是可以被消灭的吗?!”知道天花的朝代人们惊讶震惊。
【天花在古代又被称之为“疮疹”“痘疹”等,从起源至今, 已有数千年, 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天花依旧肆虐。
听说清朝康熙之所以成为帝王, 也跟他扛过天花有一定关系, 这个说法可信度很高, 因为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就是死于天花。】②
“天花就是疮疹?!这病怎么治愈?”
知道天花是什么后,诸朝古人们脸色大变。
尤其是那些天花肆虐的时代, 此时更是抬起头,眼中浮现一丝希冀。
“天花难治吗?”如果治疗简单,那他们就会有救, 如果太难,他们的命运就不会有所改变。
“后世帝王登基, 居然跟撑过天花有关系, 换做我们,也会考虑这个命硬的皇子, 因为得过天花以后就不会再得,别管他今后会不会死于其他疾病, 起码天花对他是没危害了。”诸朝执政者们道。
“不过是得危险到什么程度,才让皇子、帝王也染上天花?!”
“天花怎么治愈?”康熙说着, 抚上面上几。乎淡的看不见, 自己却能感受到的坑坑洼洼。
那是天花遗留下的痕迹, 康熙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比起容貌有损来,他好歹活了下来,要知道天花这个病,只有死和活两个结果,他已经足够幸运。
康熙得过天花,不用再害怕天花,可不代表他不讨厌天花,和不想消灭天花。
事实上,身为亲身经历者,康熙对于天花是深痛恶绝的,因为天花威胁性太大。
更别说他亲爹就是因此而死。
要知道那可是帝王,对上天花也没还手之力。
【那么长时间,许多人也研究过解决方法,其中最出名的是“人痘接种法”,人痘接种法就是人利用天花‘撑过一次,终身免疫’的特性,从感染的人身上取得感染源,主动让人感染上天花,这种办法主要是能控制变量。
因为被动感染上天花以后,情况很难受人控制,但主动感染,可以控制病情轻重,但同样,这种方法的死亡率也不低,只是比起被动感染,人痘接种法确实减少了人在天花上面的伤亡。】③
108/125 首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