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桃,我要的从来都不是你的钱,而是……”
他犹豫着,明桃心里咯噔了一声,紧张地舔了下唇,有些期待他的话,没想到他却没继续说下去。
李清洲凝视着她,克制地开口:“总之,有你一直陪着我,我便知足了。”
第36章
春节渐近之时,阿旭将千字文背会了,不过能写出来的只有三分之一。
明桃教了他一个多月,如今也算是小有所成,甚是满足。
这日,她与春雁告了半日假,准备和李清洲一起去镇上采买年货。
“春雁姐有没有什么要买的,我一并给你捎回来。”
春雁笑道:“那便帮我买一沓黄麻纸吧,上次买的就要用完了。”
明桃用心记下。
回到家,李清洲正准备着去镇上要带的东西,见她回来,便道:“走吧。”
明桃怔了下,“还没吃午饭呢。”
“何必麻烦,去镇上吃,”李清洲问,“如今你也赚钱了,难道舍不得一顿饭钱?”
明桃笑盈盈道:“好,那咱们今日便奢侈一顿。”
并肩走出家门,明桃问:“要不要再去找锦瑶姐姐一趟,万一她改变主意了呢?”
前两日她便问过孟锦瑶,要不要一起去镇上采买年货,她直接拒绝了,只说不想出门。
但是稍微一想也知道,她是不想去镇上,自从与李秀才断了联系,她便再也没去过书院了。
她与何川也没有什么进展,这种事急不来,明桃也没在她面前提过。
李清洲摇摇头,“算了,她不想去。”
明桃回望了一眼孟家的方向,也没再坚持,往村口走去。
走到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人渐渐多了起来,见他们俩过来,脸上都浮现出笑意。
明桃避无可避,硬着头皮打招呼,李清洲喊什么,她便跟着喊什么。
知道她不自在,李清洲略寒暄几句便带她往前走了。
明桃松了口气,便听身后有人说道:“像清洲的小媳妇儿似的。”
“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亲。”
“明桃这姑娘应该还小呢。”
“瞧着也有十五了吧,不小了,是时候成亲了……”
话音逐渐模糊,飘散在风里,明桃的脸却越来越红。
她悄悄抬眼看了一眼李清洲,没想到他也在看她,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移开视线。
明桃的心脏跳得厉害,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李清洲轻咳一声,说道:“你别在意这些话。”
“我、我没当一回事,”明桃讷讷道,“清洲哥也别多想。”
李清洲没接话。
很快便走到了村口,骡车正好停着,两人坐上骡车,又等了一会儿,人差不多够了,这便出发了。
过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达苍平镇。
虽然离新春还有段时日,但镇上已经挂起了红灯笼,还有些铺子挂上了红绸,处处都是一片喜庆热闹的景象。
明桃许久没来,看得目不暇接,差点没跟上李清洲的脚步。
幸好李清洲时时注意着她,见她对什么都好奇,思索片刻,朝明桃伸出手。
“牵着我。”
明桃讶然抬眸,脸又不争气地红了,嗫嚅道:“在大街上呢。”
李清洲忍不住心猿意马,这话的意思似乎是,在家就能随便牵手了。
脸上却一片平静道:“我怕你会跟丢。”
明桃咬了下唇,到底还是没敢光明正大地牵他的手,而是扯住他的袖子。
就算是这样,李清洲也知足了,她害羞,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属难得。
两人停在一家街边馄饨摊,要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明桃从来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吃过饭,拿着汤匙舀了颗馄饨,半晌也没送进口中。
眨眼的工夫,李清洲已经吃下四五颗。
见她不吃,他问:“不合胃口?”
明桃摇摇头,没好意思跟他说真实原因,而是说道:“有些烫。”
李清洲点点头,没多想,只是没想到等他全部吃完,明桃却还是一颗都没动。
见她一直注视着街上的行人,神色犹豫不决,李清洲想了想,懂了,好笑地往她的方向挪了挪,用身体挡住旁人的目光。
“快吃吧,马上就凉了。”
见他看出来了,明桃不好意思道:“多谢清洲哥。”
在李清洲的注视下,明桃咬了一口馄饨,皮薄馅大,味道鲜美。
李清洲望着她莹白的小脸,杏眼水润,檀口微张,让他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垂下眼睛。
明桃慢条斯理地吃了七八颗,喝了半碗汤,再也吃不下了。
李清洲接过碗,三两口便帮她吃完了。
明桃眼神飘忽,不敢多看他一眼。
和春雁熟了之后,她也常说一些夫妻之间的事,其中一件便是她饭量小,林大常常一边数落她浪费一边帮她吃得一干二净。
在家时,明桃吃多少便盛多少,所以李清洲从来没有这样过。
没想到这次她吃不下了,他居然在在大街上还做得如此自然,仿佛做惯了。
明桃的耳边不禁响起那句“像清洲的小媳妇儿似的”。
她又羞涩又赞同地想,连她自己都觉得像了。如果是真的……她看着男人的背影,默默地想,似乎也不赖。
一个时辰之后,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准备回家。
路过一家成衣店,明桃停下脚步。
马上就要过年了,她们三人都有新衣,可是孟锦霄没有,于情于理,她都该给他买一件。
踌躇片刻,明桃问:“清洲哥,我能用我给你的铜板买件冬衣吗?”
李清洲意味不明地问:“给锦霄买的?”
明桃点点头。
他下意识拒绝:“他不在这里,没有尺寸。”
“我知道的。”
李清洲的神色凝滞了下,瞥她一眼,尽量淡然地问:“你怎么知道?”
“我看一眼就能知道,”明桃解释,“给你买冬衣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原来是这样,李清洲点点头,见她一定要买,便道:“我送他一件,不用你的钱。”
荷包可以人人都有,但是冬衣不行,只能他自己拥有明桃送的冬衣。
明桃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进了成衣店,明桃选了件墨绿色的,报了尺寸之后只等过几日来取了。
回到鹿首村时,天色渐暗。
不可避免地又遇见了人,明桃这次不敢躲在李清洲身后了,怕乡邻们又说她是小媳妇,离他远了一些。
没想到一时间竟被乡邻们包围了,纷纷围着她嘘寒问暖。
“桃丫头,提着这些东西累了吧?”
“给我给我,婶子帮你送回家。”
“这件给我,我也来帮忙。”
明桃受宠若惊,又有些忐忑,这到底是来助人为乐的还是来抢东西的?
李清洲也一头雾水,不太明白她们怎么忽然这么热情。
一行人跟着他们回了家。
放下东西,却一个没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乡邻们鲜少有这么拘谨的时候,李清洲主动问:“到底怎么了?”
“嗐,我来说!”吴婶站了出来,看向明桃,“桃丫头,我们听说你在教阿旭认字?”
明桃不明所以地点点头。
吴婶期待地问:“桃丫头,你能不能也教教我家那个小孙子?”
“还有我儿子!”
“我儿子也想学!”
明桃懵了,虽然这件事没刻意瞒着,但这么久了都没人知道,怎么她去了趟镇上,人人都知道了?
吴婶解释道:“是阿旭那小子说的,下午他出来玩,忽然会背诗了,我们问他跟谁学的,没想到他说是跟你学的。”
明桃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
又有一个婶子歉疚开口:“桃丫头,你刚来的时候,我还说过你,没想到你是有大学问的人,我真是没脸来求你。”
“啪”的一声,她毫不犹豫地甩了自己一巴掌。
明桃吓了一跳,李清洲沉声道:“婶子别这样,会吓到明桃。”
“我、我没放在心上的,”明桃连忙说道,“这事容我缓缓,一时要教这么多人,我应付不来。”
顿时有人问:“这么说,你是答应了?”
明桃咬了下唇,也不知该不该答应,求助般望向李清洲。
李清洲扫了一眼,院子里有七八个人。
思索片刻,他说道:“若是要教,势必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充当私塾,诸位不如先去问问里正的意思。”
是这么个理,一群人恍然大悟,乌泱泱地去找里正去了。
院子里终于静了下来,明桃忐忑道:“清洲哥,我能行吗?”
“教一个人和教一百个人,没什么分别,”李清洲宽慰道,“况且你还能多攒些钱,没什么坏处。”
明桃的眼睛顿时亮了,飞快地算了一笔账,一人一日十文钱,十人便是一百文,那她一个月便能赚三两银子了!
不多时,里正竟亲自过来了。
阿旭也被叫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背了一遍千字文,他向来害羞,所以背得磕磕绊绊,但好歹是背下来了。
里正有些激动,随意说了几个字让他写。
阿旭略一沉吟便拿着树杈在地上写了出来。
“好好好,”里正抚掌赞叹,看向明桃,“私塾的事情我来安排,不知明桃姑娘意下如何?”
明桃盈盈一拜:“能为鹿首村做贡献,明桃自然义不容辞。”
里正笑道:“那日后便不能叫明桃姑娘了,得称一声夫子了。”
明桃忙摆摆手,说道:“像以前一样叫我桃丫头就行。”
众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喊起来,有人唤“夫子”,有人喊“桃丫头”,还有人叫“先生”,直叫的明桃红了脸,躲在李清洲身后。
天色早已黑沉,众人的心情却高涨着。
他们虽大字不识一个,但自己的儿孙可以读书识字,说不定日后还能做大官,一家人都跟着飞黄腾达,谁不高兴?
此事便敲定了下来,里正道:“诸位乡亲先过个好年,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日,鹿首村私塾必定能办成!”
第37章
转眼便是除夕。
清晨,明桃和李清洲一起将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这便要去孟家帮忙了。
孟家大得多,仅凭孟锦瑶姐弟俩收拾不完。
出门之前,明桃想起件事:“清洲哥,记得把送给锦霄的冬衣带上。”
大年初一穿新衣,今日送刚好合适。
李清洲原本已经忘了这件事了,没想到她倒是记得牢牢的,多看她一眼,转身回屋里拿。
明桃站在大门外搓了搓手,环视一圈,这才发现旁的人家都贴上了大红春联,唯有他们家只有光秃秃的门楣。
她愣了下,怎么将这件事给忘了。
不过也不怪她,从前过年时,这些事自然有下人去操心,她一个闺阁小姐关心这些做什么?
等李清洲出来,她连忙说道:“清洲哥,咱们是不是该写副对联贴上?”
李清洲也察觉到了,颔首道:“是该贴上新的。”
去年孟伯过世,孟家便没有贴春联,今年他便将这件事忘了。
“写什么呢……”明桃一边往孟家走一边思索,“清洲哥,你有什么愿望吗?”
李清洲慢下脚步,偏脸看她。
明桃兀自想得认真,一双澄澈的眼睛满是雀跃,略带些婴儿肥的脸笑盈盈的,似乎亲手写春联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不期然,她仰起脸,李清洲避无可避,并不坦然地对上她的目光。
几个月过去,她的伤早已好了,又长高了一些,笑容也越来越多,整个人都变得灵动起来,无时无刻都在吸引着他的视线。
他知道自己快要藏不住那份心思了。
李清洲喉间滚了下,低下头去,淡声道:“平安吧。”
明桃亦慌乱地垂下眼眸,脸颊微烫,不自在地往旁边挪了半步。
轻轻吐出一口气,明桃故作镇定地附和道:“我也是,我还希望多赚些银子。”
私塾的位置已经定下了,便是李清洲搬家时去看的第一家,房屋够大,但是年久失修。
不必里正多说什么,男人们便自发地去修了,为了自家儿孙读书,这样的活计谁不愿干?
众人齐心协力,房屋前几日便修好了。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譬如木桌子是各家出各家的还是用村里账上的银子、笔墨纸砚的损耗谁掏钱、书又该怎么买……件件都是大事。
不过这些事情,明桃自然是不必操心的,让里正去头疼就行了。
她估摸着等到二月,私塾便要开始授课了。
说着话,两人走到了孟家。
孟锦霄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洗着碗,见他们过来,手里还提着个包袱,好奇地迎上去。
李清洲将包袱给他,“送你的。”
孟锦霄一脸纳闷地打开,看清是件冬衣,眼睛都直了,扬声问:“哪来的新衣裳?”
他一边说一边往自己身上比划,朝着闻风赶来的孟锦瑶美滋滋地问:“姐,好看吗?”
孟锦瑶吓了一跳,问:“清洲哥买的?还是明桃买的?”
明桃忙摇摇头,“是清洲哥的银子。”
“可真是破费了。”
孟锦瑶皱眉道:“清洲哥,你也不早说,早知道这样,我和锦霄也给你买一件了。”
李清洲看了眼明桃,淡定道:“我也有。”
28/44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