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氏回瞪了过去,不敢在族长面前骂人。
李泽见族长将族人镇住,那是真心希望这位族长能长寿,不然下一个拎得清又镇得住族人的还没有能行的。
李四爷见众人被镇住不说话了,就连忙笑着开口道:“明天欢迎大家来吃席,明天晌午,大家准时到啊!”
说着还朝众人拱手,在场的人纷纷拱手回应。
“老二!老四!你们今年怎么不来帮着爹娘秋收,家里还有五亩地的粮食还没有收呢!”李栋拦在了李梁和李荣面前。
这些天李栋是受够了,他们大房有七亩地,老李头和老吴氏有两亩地,六房有两亩地。
老李头和老吴氏从李梁和李荣结婚后就很少下地了,现在下地,他们的两亩地才将将收完。
六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天也将两亩地的收完了。
他们大房这边,高氏下地就喊累,说什么都不愿意下地。
只有他和李雪华在地里忙活,也才收了两亩地,还有五亩地没有收。
李梁笑了笑,直接戳穿他道:“我们早就看了,爹娘的两亩地早都收完了,没收完的是你们大房的。”
“大哥,老远就听到你打算盘了。我们已经分家了,没人说我们分家的弟兄必须要给自家弟兄干活吧。”李梁这一年多的中人做的,嘴皮子那是练出来了。
“老二!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怎么跟你大哥说话的!”老吴氏见自己最看重的老大吃亏了,心疼,指着李梁的鼻子就骂了起来。
老李头不愿意在别人面前,特别是李四爷面前丢脸,当即就喝止了老吴氏:“住嘴!老婆子跟我回去!”
老吴氏不情不愿地住了嘴,但到底心疼大儿,就在经过李荣的时候,眼中带了些祈求地拉了拉李荣的衣袖。
李荣,只能偏过头去,当看不见。
二哥说过,帮了第一次,后面就有无数次,他得顾着自己家。
李荣就是这样,曾经拿你当依靠的时候,就听你的。你指哪他打哪,你让他往东他不往西。
可惜,现在他认为只有他二哥才是他的依靠,所以他现在听他二哥李梁的。
第29章 过年
大房的粮食最后是老吴氏和老李头一起下地帮忙收起来的,累得老吴氏天天在院子里大骂李梁和李荣不孝。
秋季渐渐被冬季取代,又是一年大年三十。
老李家那边,李栋、李为带着老吴氏,直接来把家里要给的孝敬用板车推走了。
说是不用回去团年,没他们二房和四房的饭。
李耀安也不想去老李家啊,那边天天在上演大战。
高氏和小吴氏掐起来了,高氏有个能干的儿子加上老吴氏他们以后肯定是归大房养的,所以就算小吴氏是老吴氏娘家那边嫁过来的也常常吃亏。
等老吴氏他们一走,王氏将藏着的鸡蛋和肉拿出来。
李梁去四房叫了李荣一家过来,赵氏一过来就将厨房里的李耀安和李莲华赶了出来,让他们去玩。
李莲华欢呼一声,直接去院子里带着李槿华团雪。
李耀安前世生活在南方,很少看见雪,起了童心,刚迈到院子,就被李耀明给逮回去了。
“你可不能去,小心又喝苦药汁。”李耀明给李耀安端了一个火盆,让他坐在廊下看李莲华她们玩。
李莲华捏了一个圆圆的雪球,拿过来放在李耀安的手上道:“呐,栓子要听话,要什么形状跟姐姐说,姐姐给你捏!”
说着,李莲华还挺了挺小胸脯。
他们搬出来后,李莲华越来越开朗了。有了小孩的童真,又有懂事的性子。
还越来越喜欢赚钱,天天就想着挖草药,捡野鸭蛋。
李耀安虽然灵魂年龄加上这一世已经快要迈进三十的人了,还是免不了被她的童真所影响,偶尔也会撒个娇。
来到这个世界迈过这个年虚岁就有5岁了,他总是有种自己只是一个过客的感觉。
一切有些不真实,可手里的这一团雪,无比真实,脚下的火盆传递过来的温度十分真实。
厨房的烟火味,堂屋里自己这一世的爹和四叔交谈的声音也无比真实。
李耀安团了团手里快化的雪,然后将雪放在火盆旁边,看着这一团雪慢慢被火的光热融化。
“吃饭了!”赵氏高声喊道。
堂屋里,李梁和李荣将桌椅板凳收拾好。
王氏和赵氏将饭菜放好。
今天的菜色非常丰盛,荤菜有李梁从县城带回来的八宝鸭。
王氏炖的羊肉汤,赵氏做的香煎酸菜鱼。
李耀明从医馆带回来的白切鸡,李荣特地割肉回来做成的冬瓜圆子汤。
素菜有,李莲华和李槿华摘的野菜,做成的炒菜。
还有李耀安用豆子发出来的豆芽菜。
李梁给李荣倒了酒,王氏给赵氏还有几个孩子倒了自己做的甜汤。
李梁端起酒杯道:“来年身体健康!”
李荣跟着道:“越过越好!”
王氏道:“年年有余!”
赵氏道:“多多赚钱!”
李耀明道:“福寿安康!”
李莲华道:“喜气盈门!”
李耀安道:“一帆风顺!”
李槿华左右看了看,见大家都在等她,她就来了句:“有个弟弟!”
李荣和赵氏听了很高兴,给了李槿华一个大大的笑脸。李槿华见自己爹娘对自己笑,也开心地笑起来。
二房这边倒是心里有些咯噔一下,这李荣和赵氏太想有个儿子了。
晚上只有二房一家人的时候,大家洗漱完了,都在正房这边守岁。
王氏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在床中央。
李梁将盒子打开,往床上一扣,居然是几张银票和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银子。
王氏又将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从放衣服的箱子底下拿出来。
看起来有些沉,李耀安赶快让开一些位置。
王氏将盒子放在床上,打开盖子,里面全是铜钱。
她拿了绳子,让几个孩子以一百个铜钱为一串来串起来。
自己和李梁凑到一起数银票和银子。
最后数完,银票有五十两,银子有二十两,铜钱有一千五百六十五文。
“孩子他娘,这些钱够咱们起一座砖瓦房了。明年我还会努力赚钱的,要不明年开春后,我们就将砖瓦房建起来?”
李梁将银子那些收好,和王氏打着商量。
李耀安连忙说:“不能!”
这房子不能建,不然被老吴氏和老李头知道了李梁做中人赚了那么多,肯定会过来吸血。
王氏也说:“对,不能。不然大房和六房的指定撺掇你娘过来闹。”
李耀明也发表意见说:“不如将这些钱拿来在县城买个小铺子,租出去也有收入。”
李梁拍了拍头,道:“哎哟!我怎么没想到。亏我还是个做中人的,买个铺子,咱租出去,以后等耀明和耀安学得好,去镇上,咱一家也能跟着去啊!”
李梁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将两个儿子抱在怀里。
“明年开学,耀明、耀安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将来洗干净咱脚上的泥!”
王氏搂过李莲华道:“等耀明、耀安学了回来,就给咱莲华教一下。到时候咱家莲华知书达理 ,嫁个读书人,做个秀才或者举人娘子吃香的喝辣的!”
全家人在烛光下,笑颜不落。
本该寂静的山村,因为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家家都亮着烛火。
第30章 开学
冬天的雪慢慢被春天融化,被大地吸收。
春天的到来,让村子里开始忙碌,忙着春耕,忙着万众期盼的开学。
一大早,村里的大人就拉着自家的男娃,朝祠堂那边走。
族学就建在祠堂旁边,李泽和族长商量,也让李家村非族中的孩子也来读书,规矩和族中的孩子一样。
李梁和王氏带着李莲华送李耀明和李耀安去读书,手中的篮子里放着给夫子的束脩。
在《论语》里,孔子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古人非常重视礼仪,拜师入学都有特定的礼仪。
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
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
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赵氏摸了摸自己才将两个月身孕的肚子,脸上一片向往,真希望自家的儿子快快长大,跟着他堂哥们一起去族学。
族长早早等在了族学大门前,旁边站着一个面白长须,大约五十岁的男人,听曹婶子说,这人是童秀才。
曾和李举人一起做过同窗,家中只有一个老妻,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他的老妻就是李家村人,童秀才通过上次名落孙山后,放弃了科举。
经由李举人和他老妻李氏的劝说,来了李家村族学当夫子,李举人家一月给五两银,族中一月给三两银。
其余的,逢年过节孩子们的家长给的,就由童秀才自行收着就好。
族中还专门给童秀才在族学旁边,起了一座砖瓦房。
今天大家拿的束脩都被族长喊族中子弟收了过去,放到童秀才家的院子里。
族长让孩子们都站到李氏族学的匾额之下,排排站好。
然后由童秀才给大家正衣冠之礼,因为大家都是农人,没什么讲究。
童秀才就挨个理了理每个孩子的衣服。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
童秀才一边念,一边将小孩子们的衣服整理好。
等弄完了,童秀才站到前面。
族长就让自己的儿子,大声道:“行拜师之礼!”
众小孩儿或快或慢地跟着族长儿子给童秀才行礼。
“开智!”族长儿子大喝一声,就有人端上上一盒朱砂,还有一支毛笔。
“朱砂启智,开笔启蒙!”童秀才拿了笔,沾上朱砂给孩子们的眉心点上一个痣。
族长儿子见童秀才给孩子们都点好了痣,就唱道:“立誓明志 !”
童秀才,穿梭在这四十多个孩子中高声道:“为天地立心!”
族长儿子给众位孩子打手势,让跟着一起念。李耀明和李耀安看懂了,起了头念道:“为天地立心!”
童秀才:“为生民立命!”
众学童:“为生民立命!”
童秀才:“为往圣继绝学!”
众学童:“为往圣继绝学!”
童秀才:“为万世开太平!”
众学童:“为万世开太平!”
童秀才最后大声道:“礼成!”
“开学!”
李家村李氏族群从这一刻开始,即将进入繁华!
第31章 读书分班
“老夫听李举人说,有些孩子已经读了三字经和千字文,能够读写了。”
“孩子们人多,进度也不一样,老夫将进行分班。”
“什么都没有学过的,都站在右手边去,你们是丁班。”
“只学了三字经和千字文的,站到老夫左手边,你们是丙班。”
“乙班是已经通读四书五经知晓其意的,甲班是准备上场考童生的。”
“鉴于李族长给老夫的名单中,没有通读四书五经的,咱现在就只有丙班和丁班。等以后通过考核,再行升班!”
李耀明拉着自家弟弟李耀安走到童秀才的左手边,这里已经站了十来个孩子。
大部分孩子都站在童秀才的右手边,在丁班。
童秀才给丁班的孩子指了一间屋子,让孩子们进去。
丙班的孩子识些字,自己看见门上挂着丙的门牌,就进了教室。
孩子们在昨晚都被家里的大人教导过了,不准哭,不转闹,威逼利诱都使上了。
最主要的是,大家看见族长爷爷将一个戒尺以双手弯腰奉上给了童秀才。
童秀才郑重弯腰双手接过,那一刻来自竹笋炒肉的恐惧感,加上童秀才板着的脸,恐怖效果倍增!
童秀才刚转身,准备先去丙班。
“等一下!”小吴氏抱着李耀辉来了。
她被老吴氏锁在自己房间里,好不容易从撬开窗户跑了出来,就是想让自己儿子去族学读书。
昨天晚上她一说要带耀辉去族学,就被老吴氏啐了一口。
被高氏嘲讽
今天早上更绝,直接将她锁屋里了。
“我家耀辉也要入学!”
小吴氏怀里的李耀辉已经哭了,他被他娘抱着颠过来,着实有些不好受。
“胡闹!小吴氏你家耀辉还小,什么都不懂。你以为族学是给你看孩子的吗?”族长站到童秀才的身前,今天特意拿的拐杖,使劲儿杵了一下。
小吴氏有些怕了,但想着自家的儿子,还有高氏每天炫耀李耀祖时的嘴脸。
她只好吞了吞唾沫,高声道:“你们说只能让八岁以上的孩子来族学,可是二房家的栓子,不是今年才五岁嘛!那我家耀辉咋不能来!”
族长眯了眯眼睛,眼睛里的深意,直接将小吴氏吓退一步。
李耀安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丙班的人也把目光聚到他身上。
他们看到李耀安的时候也是很惊讶的,族长派人通知过,只允许八岁以上的男孩入族学的。
但是众人见李耀安已经读了三字经和千字文,就觉得是应该的。
族长越过人群,对站在人群后面的老李头道:“老六啊!你这个儿媳妇,自己请回去吧!”
老李头和老吴氏觉得有些丢脸,这族学开学毕竟是宗族大事,怕小吴氏为了李耀祖闹,已经提前将她关起来了,哪知她能跑出来。
但他们又觉得,万一小孙子能进去读书,从小启蒙也好。所以看到小吴氏来了,也没出声。
现在被当众点出来,直接社死了。
老吴氏无法,只能扯住小吴氏的胳膊,要将她拉回家。
小吴氏挣扎,老李头给了自己小儿子李为一个眼神。
李为只得干笑着上前,抱过李耀辉,扯住小吴氏胳膊就走。
小吴氏力气着实不大,根本不是李为的对手,嘴里骂骂咧咧的被拉走了。
童秀才,看了看丙班里最是矮小的李耀安,想起了李泽的嘱咐,说着李耀安可着重看看。
他倒要看看,这李耀安在这些八岁以上的孩子中,能否脱颖而出。
10/66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