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唐轻寒【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9 14:38:33  作者:唐轻寒【完结+番外】
  其他的都被李莲华带走了,分布在大昭的各个地方。
  甚至垟戎人那边都派了人去,就为了那里的奶制品和肉制品还有皮毛。
  李梁和王氏十分支持李莲华的决定,在族里更是大力宣讲,使得本来不愿意出村的人,也出去了。
  随着李氏一族的生意越做越大,李氏一族完全霸占了整个李家村。
  甚至圈了很大一块地,修建起了族屋。
  族屋用大量砖瓦砌成,族长一家的屋舍被安置在了正中间。
  由多个小院落组建成一个大院落,再由几个花园池塘连接几个大院落,形成一片独属于李氏一族的聚集地。
  当族屋建成后,李家村村子里的那些房屋都被推倒,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族屋之中。
  那些推倒的地方,要么就重新规划建了其他建筑。
  比如族里需要的安置贵客的地方,还有学堂等房舍。
  李莲华在外面也通过自己的力量,运了不少好东西回族里。
  甚至收了一些药方,还有一些制作工艺品的手艺方子。
  她看中了什么,都花钱在别人那里抄写一份,也不禁止他人买卖,只要方子。
  若是看中或者听说有哪本书好的话,也会尽力抄一份回族里。
  李耀安和在外面外放的李耀明、李耀光也纷纷效仿,使李氏一族的藏书楼日渐丰盈。
  族里的粮食被李梁严格看管,不准卖出一粒米。
  但等朝廷有灾害的时候,李梁又会将自己掌握的粮食拿出一半捐赠。
  李耀明的外放之地在南海,那里的海产丰富。
  他到了那里之后,因为已经放开了海禁的原因,那里可谓是家家户户都富裕。
  一些晒干的海带、虾米之类的,也被他拖镖行带回了李家村。
  在接近年关的时候,李耀明一封信紧急送往了皇宫之中。
  半夜的时候,赵晏派了人,宣了李耀安进宫。
  杨西宁在听到让李耀安进宫之后,心里有些不安宁。
  就起身穿了衣服,拿了长枪,甚至还给李耀安塞了一个护心镜。
  李耀安也觉得不对,有事发生了,但来宣旨的又是赵晏的身边人。
  李耀安转身去书房拿了自己的弓箭,赵晏派来宣旨的公公见状虽然有疑问,但也找丹青拿了一把菜刀。
  在李耀安进宫的路上,果然遇到了埋伏。
  若不是有杨西宁在,就凭他自己射箭,根本就不可能活着进宫。
  埋伏的人很多,招招狠辣,冲着李耀安而去。
  杨西宁仗着自己力气大,横扫了一片后,退了一步将李耀安护在身后。
  赵晏派来的公公,还有他带来的几个护卫也纷纷护在李耀安的身旁。
  就在杨西宁喘着粗气,大冬天的汗水都从发梢上掉落了的时候。
  京城的护卫军,还有大理寺、都察院的人才赶到。
  看到赶过来的这些人,李耀安才稍微放松了一些,起码京城这些掌握武力值的部门还能信任。
  等李耀安和杨西宁进宫看到赵晏,才知道,李耀明来信,有倭人潜伏进入京城!
第182章 谦卑与残忍
  按李耀明的来信说,起初他到南海的时候,只是觉得当地的风俗和京城等地不一样,但是他越了解就越觉得不对。
  他过去就是南海的知府,下面的知县过来汇报的时候,给他带的礼物,很是奇怪。
  有黑牙白面的舞姬人偶,还有一本宣扬倭国的书籍,甚至还有人给他准备了一些生牛肉生鸡蛋拌饭。
  为了不打草惊蛇,李耀明在暗里悄悄闻了闻,再拿特殊药水浸泡过的银针刺了一下,见没有反应,才假装高兴地吃了。
  回到家里,李耀明立马就催吐了。
  他身边去女席的崔念念脸色也不好看,李耀明立马给她把了脉,喂药催吐。
  后来两人一对谈,李耀明才知道,原来是那边的女眷在给她上了生食后,又想让她带一个倭国的女人回来。
  崔念念端了杯茶水漱口,将茶杯重重地放到桌子上,声音中带了些恨意:“今儿,幸好没有带儿子去,否则那些场面,见了还要做噩梦!”
  女席那边,真的令人恶心。
  一个个穿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脸画得像个白面鬼,嘴唇红得像吸过人血。
  走路内八就不说了,还很卑躬屈膝。
  谈的话,也一直围绕着自己的丈夫,还以家里养了倭国女人为荣。
  若不是在崔家锻炼出了一些好涵养,她怕不是当场就要让她们脸上多个巴掌印!
  一个个崇倭媚倭的玩意儿!
  在天和帝之前,其实是开了海禁的。
  当时很多倭国人到京城学习大昭的文化,她听崔家的夫子说,当时的倭国人表现得很是谦卑。
  大昭为了展示大国风范,也允许他们在大昭境内学习。
  后来还是在听说倭国人入侵大昭,并且手段残忍地杀死了很多大昭的子民,才又实施了海禁。
  天和帝晚年,倭国悄悄潜进南海,潜移默化南海百姓,让他们觉得倭国人是认真谦卑的。
  再渗透南海官员,给他们送银子送美人儿。
  赵晏初登基,对朝堂掌握力度不够,根本无法顾忌太多。
  一年前,他收到了来自南海一个主簿的信。
  那封信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有些旧了。
  年初的时候,他本来是想选个人先去南海看看情况的。
  后来才得知,那个送信来的主簿于去年年底就暴毙了。
  他当时差点就想直接在朝堂点人去南海了,还是李耀明主动请缨,才瞒住了朝堂其他人。
  当时,他就觉得朝堂中,很有可能有倭国的奸细。
  不能让他们知道,朝廷已经注意到了南海。
  本来李耀明去南海,对朝廷中的人来说不太对。
  毕竟李家的两兄弟,可谓是赵晏的心腹。
  可后来想到开了海禁,只以为,赵晏是让李耀明去捞功劳的。
  加上李耀明的危险性确实不如李耀安,大多数听说李耀明,也只是觉得他的医术不错。
  这次进宫路上的埋伏,看来还是让朝堂中的奸细生疑了。
  与此同时,在一间好豪华的房间里。
  一个中年人身后,跪了好几个浑身是伤的死士。
  这些死士就是埋伏李耀安的,后来被几大势力围剿,居然还逃脱了。
  中年人背对着死士们道:“这李耀明到南海不久,刚发了一封急信回京,皇帝小儿就召李耀安进宫。”
  “这里面没有猫腻,换谁也不信。”
  “看来,皇帝小儿已经开始有了疑心了。”
  “我们的动作得加快了!”
  死士们纷纷应是,然后快速撤退。
  赵晏让公公去给李耀安和杨西宁找了身衣服,让他们去擦洗一下。
  就在李耀安和杨西宁到后面擦洗的时候,都察院、大理寺还有护卫营的主事人也到了。
  三人跪下,大理寺寺卿率先开口道:“禀皇上,埋伏李大人的,都是死士。”
  “有几人逃脱,臣派人跟踪,跟丢了。”
  其他两人也回复说,自己跟丢了。
  护卫营的主事人还问了李耀安的情况,得知没有受伤还松了一口气。
  赵晏让他们下去了,等人都走了,李耀安才带着杨西宁出来。
  “这事儿还得慢慢查,皇上就不要忧心了,臣会去查的。”李耀安脸上故意带了些轻松的笑,赵晏稳了稳心神,才安排人带李耀安和杨西宁去御书房外面的一个休息室休息。
  赵晏可不敢,再让李耀安今晚再回去了。
  第二天,李耀安让丹青找了一个看起来有些憨傻的人,丹青找的是府里的一个烧火丫头。
  这丫头看起来憨傻,其实很是机灵。
  李耀安考验了一番,就让她稍微收拾一下,去打听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第183章 七条律法
  李耀安在吩咐完伙房烧火丫头松桃打听消息后,就像没有被埋伏过一样,开始上值。
  中午,养心殿内。
  李耀安当着赵晏的面给李耀明写信,告诉李耀明。
  朝廷这边会派以前的永熙知府,现在统领海师的杨奎过去协助他,目的在于清除倭国人以及倭国奸细。
  朝廷这边也会加大力度,清除朝廷以及京城里的倭国人和叛徒。
  并且下令,各地方赶走所有倭国人,以及拆除倭风建筑。
  李耀安这边针对倭国人,双管齐下。
  另外一边,又为了让奸细叛徒放松警惕,提出了一项十分具有争议的律法。
  那就是真的要在大昭律法上,注明妇女儿童的保障权益。
  一:自己家里的亲眷,不再任人抵押买卖。
  意思就是,就算你是一家之主,就算你是孩子的爹娘,都不能买卖家里的人。
  二:家里人被自家人打,不再属于家事,如有实施暴行,按暴行轻重定刑罚,最高可至死刑。
  意思就是,就算你是丈夫,是婆婆也不能随意打家里的人。
  保障在家庭中,处于弱势的群体。
  三:邻里之间,若需要作证,有隐瞒谎报者,皆打三十大板,并罚银三十两。
  意思就是,你作为邻里,有人因为不公,而要打官司,你隐瞒谎报,就等着罚银子被打吧。
  四:地方衙门,若有不管推脱,皆会被降级处罚。
  意思就是,你作为一方管理者,看到不公,不作为,就等着降级吧,还是永远不可能再升官的意思。
  五:若有家暴或者一方不作为的情况,地方衙门收到离婚诉讼,应立即准许离婚。
  有家暴和不作为这两种情况的,不以双方签和离书为准,防止另一方以此为要挟伤害另一方的利益。
  六:若夫妻双方过不下去,以和离书为准。
  意思就是,如果发生家暴,或者夫妻双方其中一人啥事儿不干,只知道坐享其成,都可以起诉离婚。
  并且,不再是男方一纸休书就可以将女方休弃。
  要么签和离书,要么拿出证据诉讼离婚。
  七:夫妻和离,女方嫁妆归自己所有,聘礼若是不退回,不分男方赚的家财,女方所赚银两也归自己所有。
  若女方嫁妆用于家庭开支,则男方需全部补还。
  这七条法律一出来,李耀安就相当于犯了众怒。
  毕竟这些条例都涉及了当朝每一个人的利益。
  若是穷人不卖孩子妻子,那他们哪里有仆从可以买来用?
  就算有自卖,或者罪犯家眷被贬为奴的,要抢下来,也很是麻烦。
  还有这些规定,岂不是让那些女子可以和他们来个肩并肩?
  以后他李耀安怕不是还会提倡,女子为官吧?
  毕竟女学都被搞起来了!
  有些较为清廉的清官都觉得李耀安提出来的条例,太过分了。
  自古以来,女子一旦嫁入夫家,就应该以丈夫为天,哪能给她们这些自由离婚的权利?
  朝堂上吵得不行,这七条律法也就没有通过。
  出宫的时候,吏部尚书韩建满脸嘲讽地和李耀安说:“你李耀安怕不应该在户部,而应该去刑部!”
  李耀安回以微笑,没有回话。
  韩建自觉没趣,就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李耀安对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睛,而后又满脸笑容地回了户部。
  户部尚书裴行之晚上回家,和自己老妻聊到李耀安提出的七条律法,语气中还有些不满。
  黑暗中,躺在他身边的老妻却亮了眼睛道:“你怎的糊涂了?”
  “人李大人提出的七条律法,哪一条不是为了百姓着想?”
  “只要好好对自己家人,不要对朝廷隐瞒谎报,地方衙门也不要无所事事,那不就没事儿吗?”
  “难道,这七条律法有多让人不能接受?”
  “这不同意的人,心里才是有鬼呢!”
  “而且,这些律法看起来是只帮助妻子孩子。”
  “但有些势弱的男子或者老人,不也可以用这七条律法中的来保障自己吗?”
  “我看你啊,还真是老糊涂了。”
  听了自家老妻的话,裴行之突然觉得,李耀安这七条律法是应该的。
  而这样的对话,也同样出现在了其他家,甚至还有人传了出去。
  京城顿时热闹了不少,大家都在讨论这七条律法。
  而在这些讨论中,松桃也融入其中,穿梭在京城各个地方。
第184章 铲除
  在距离李耀安被埋伏的一个月后,大范围的清洗开始了。
  大理寺、都察院的主事人由李耀安悄悄带人搜查了他们以及他们家眷的产业以及家宅。
  在确认两位主事人都不存在可能是奸细叛徒的情况下,再由两位主事人和李耀安一起悄悄调查了他们的心腹。
  等他们的心腹调查清楚了,由他们再继续一一调查下去。
  一个月内,大理寺的监牢都装满了人。
  京城内的风声又紧了起来,大理寺和都察院再怎么小心,也有人察觉出了不对。
  但等他们想要将倭国相关的东西运出去的时候,才发现京城的大门已经出不去了。
  与此同时,京城的王公大臣们也一一被查。
  有些查出不法之事的,也去了监牢。
  京城清理得差不多之后,都察院就派人出去清理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清理完毕,再由地方政府去清理当地的商户百姓。
  一寸一寸,将倭人赶出大昭的土地。
  因为要清理太多的嫌疑人,确认他们的罪行,大理寺实在忙不过来。
  大理寺寺卿直接在朝堂上,请求了赵晏,调人支援。
  说起调人的时候,眼睛一直看向还在主张自己七条律法的李耀安。
  赵晏按了按太阳穴,朝大理寺寺卿点了点头。
  也就是在今日,朝廷也终于通过了这七条律法。
  韩建回到自己府里,气得摔碎了一个茶杯。
  他的表情阴狠,咬牙切齿地挤出:“李耀安!”三个字。
  若不是他一早就将倭国送的东西,埋在京郊的山上,他韩建怕不是要被一个小白脸儿拉下去!
  结合松桃送回来的消息,李耀安审理起关在大理寺中的人,速度很快。
  这些人难就难在,虽然家里有倭国的东西,他们有可能不知情。
  李耀安可不想赵晏背上乱杀无辜的罪名,只好自己多用些心思。
  但那些明面上暗地里帮着倭人在大昭的土地上,建倭学、品倭食、过倭节的,就直接等着清理完毕后,来个一刀切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