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不可及。
而他确实感受到深刻的孤独。
在人群之中,在这样拥挤的人群之中。
*
夏训的时候,周七河给他们联系了一些综艺通告,大家各自去跑。
季锋跟叶又绿一组,去了一个生活类的慢综艺。
叶又绿很有经验,游刃有余,还顺带手把季锋照顾得很好。
节目上他们碰到一个很火的流量陆枊,同样是过来做嘉宾的。
季锋觉得他生得漂亮,但眼神接触的时候好像有点躲闪。
直到拍摄间隙,陆枊的经纪人请季锋上保姆车,她还搞不清楚状况呢。
陆枊支支吾吾说了半天。
季锋还是没听懂,她疑惑地问:“您能有话直说吗?”
陆枊脸一红,索性心一横,说:“就是那次在欧洲游轮上,我们见过的对吧,当时我状态不好,还喝多了酒,可能有点出丑,希望你不要说出去……不然你、你偷拍我也算是侵犯肖像权……”
小助理看陆枊支支吾吾,就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别想蹭热度”。
季锋愣了愣,很迷茫、很疑惑地说:“我们……见过吗?”
她还没反应过来,叶又绿就冲上来了,叉着腰就开始还击:“侵犯个屁呀,我们季锋是听享受国家津贴的歌唱家唱的优质歌曲的,你那破歌谁听过啊?我们季锋根本都不认识你好吧,什么陆枊还是陆卯的。”
季锋扶额:姐姐,你早上还嘲笑我听的歌土呢,这就别拿出来说了吧……
“季锋,咱们走!别让他蹭到我们奥运金的热度哈。”
叶又绿雄赳赳气昂昂地就抓着季锋走了。
看着她高高扬起的马尾巴,随着叶又绿的步伐一颠一颠的,看起来像个女战士。
被保护的感觉很好。
季锋拽了拽她的高马尾。
叶又绿佯打一下,嗔了句:“还笑呢,被人那么说你不生气呀!”
“本来很生气,可是你来了,我又不生气了。”
叶又绿翻个白眼:“少来,你给我抓紧时间练吵架,不然你以后和江为止吵架,我可不能天天上你家去给你帮忙。”
她们很顺利地结束了录制。
等杀青的时候,一个英姿飒爽的女经纪人过来道歉。
“不好意思,我们家艺人实在是太嘚瑟了。纯粹他自作多情,你们多担待。”
说着递上名片,对方叫徐清。
叶又绿接过来看了看,也顺着台阶下了,并没有多计较:“没,这种流量私生粉多,难免敏感。”
徐清三言两语就摸清了两个人的性格,加上了微信,几个人寒暄片刻,就此道别。
她们两个并不知道,徐清在业内是什么级别的经纪人。
反正跟她们没什么关系嘛,她们又不打算混娱乐圈。
倒是徐清,看着她们的背影沉思了很久。
按照周七河的计划,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娱乐节目录制。
体育运动需要造星,但也要控制不要过度娱乐,这两者之间的度很难掌握。周七河在k国等地特意考察过这方面,对于运动员的后续开发,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周七河希望通过综艺的宣传,带动项目更好地发展。
这应该是一项良性循环。
她的计划书,可不仅仅只是训练体系。
周七河有一个巨大而宏伟的计划,早有沟壑,就等付诸实践。
她看着窗外的夜景,星空点点。
自从接管了短道速滑队,她几乎每天都是这个点儿才忙完工作。
可是,周七河丝毫不觉得累。
因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她渴求了很多年的。
她希望改善所有封神的、或者不成名的运动员的退役后的生活,因为她经历过退役后的失意,就更能明白这种落差。
“我都如此了,何况别人呢?”
周七河的征途称不上是星辰大海。
如果真的要定义,大概是孟橙说的最为贴切。
那是一个大气稀薄、空气非常纯净的夜晚,星星闪烁着。
城市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星空。
孟橙说,你看,现在的天色多清澈。
我们以前的目标是摘星。
而现在,我们的目标变了,我们要去保护星星,让所有的人能看到星星的美丽。
是啊,星星很美丽。
那是跨越了一万光年的星辰光辉。
幼年时无数次不知前路的努力与坚持,直到时间很久之后,才能发光,才能有人看见,才能有人听星星讲她们的来时路。
第71章 所有人,都正在等待,热土产生新的神话。
季锋摩挲着手机, 通讯列表里一个再也没有更新过动态的好友。
朴具里。
“你在本土作战的时候,是激动还是恐惧呢?”
季锋很想问她。
人的命运是如此的相似。
朴具里在自己的巅峰时期,迎来了本国举办的冬奥会。
K国的冬季项目里, 优势项目不算特别多,但短道速滑是最拔尖的。
K国拥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选拔过程, 还有已经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渴望的封神时刻。
巨大的期望之下, 很可能是难以言喻的压力。
以前季锋不曾明白。
现在她却十足十地感受到了。
季锋从前是挑战者的身份。
她在朴具里的主场挑战,但现在, 季锋变成了守擂人。
季锋丝毫不怀疑, 朴具里或是她的队友们, 会在首都冬奥会开展猛烈的冲击。
而她同时还要兼顾众人新的期待——“蝉联金牌”。
大家渴望着有人在本国的第一节 冬奥会创造新的传说。
而传说背后的苦涩只有运动员自己品尝。
周七河自己就蝉联过奥运金。
但她却没有办法给季锋所需要的帮助。
因为心理问题和抗压能力,是必须当事人自己去克服的。
周七河只是安排了更多的医生来为季锋的腰伤做复健——在各种繁重的训练下,她的腰伤问题日益严重。
同样变多的, 还有各种官员慰问和媒体采访。
随着日益临近的冬奥会周期, 城市开始渐渐换上了相关的标语,新的奥运吉祥物面世。
随之而来的, 是拔地而起的冰雪场馆。
全国开始兴建的滑雪场和冰场,都在为本国第一次承办的冬奥会预热。
本来群众基础不甚充足的冬季项目, 渐渐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电视上轮播的是相关的赛事, 优秀运动员的纪录片开始上线流媒体,就连各大综艺也加了冰雪元素,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聚焦短道速滑、大跳台、滑雪,明星效应进一步带动了热钱进场,投资跟进。
就连季锋等人, 都到不同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客串过角色。
热度飙升以后, 纷至沓来的代言和杂志。
每个项目都认真地选出了种子选手和名将,地广声势浩大, 画面里的运动员都抱着臂,一副志得意满又自信的样子。
季锋站在巨大的广告牌下,看着自己的脸——被化妆师涂得完全不像自己,修图师更是认真地抹去了她脸上的每一寸不完美。
而在那占了一整个商场外墙的广告图面前,真正的季锋本人,显得很渺小。
她相信自己。
但她也同样害怕被赋予过重的期待。
季锋在训练基地的阅览室,翻到很久之前的报刊。
上面有某运动国家队的宣传页,在夏奥之前,人们以为冠军会从这些人中产生,因为他们的成绩好得耀眼。
可事实上,时过境迁,真正夺得金牌的,另有其人。
网上会说这叫毒奶。
但季锋觉得,这只是过高的期待压垮了一个运动员的心理防线。
她沉默着阖上那一本杂志,然后如常训练。
当年的世界杯就这样开赛了。
第一站挪威站,叶又绿的状态正佳,她毫无疑问地拿到了一枚金牌。
而男子那边,齐择也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节,金牌入账。
而季锋站在赛场上,却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仅朴具里没来,连其他欧美国家猛女都不曾出现。
满场几乎都是年轻人。
K国的裴彩媛临上场前,看了季锋一眼。
她的眼中是勃勃野心。
枪响,出发。
季锋采用了跟滑战术,教练团站在缓冲垫后,平静地看着她。
小将韩锦心却滑得很主动,她占据了首位。
她在前排破风领滑,因为韩锦心也很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季锋姐姐的程度。
而季锋缀在队伍末尾,并不太着急。
她落后的时候,反而对局势看到的更清楚。
她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夺冠方式。
“上一届奥运金牌得主季锋,在得奖后的成绩非常稳定哈,只要参加比赛就一定会有奖牌入账。不过近两年来,她好像参赛的次数比较少,能打三个分站加世锦赛就很不错了。”
周解说嘴皮子很溜地回顾了一下季锋的比赛成绩,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能不快乐吗?
今天给他安排的搭档是姜晓婷!!!终于不用忍受王弘那个自大狂了。
姜晓婷同样是名校出身,在校期间参加过龙舟队,自己也拿过攀岩的业余赛事的冠军。
她本人是学经济出身,毕业后先从事了金融行业,后来转成金融主播。但出于对体育的热爱,现在正在逐步涉足体育。
都是名校高材生,老周看王弘怎么那么不顺眼,看姜晓婷就是哪哪儿都好。
姜晓婷对比赛选手的资料准备充分,两个人讨论着最近赛场的变动。
“现在领滑的是我国年轻运动员韩锦心,她来自于我国西部,是一个非常少见的非东三省出身的运动员。在k国冬奥会的时候,她出人意料地得到一枚铜牌。”
“是的!不过在那之后,韩锦心的身体好像也出现了一些伤病,很少再出现在国际赛事。不知道她回复得怎么样。”
“虽然她冲得很快,但这明显不是兔子战术。韩锦心的速度没有快到离谱。”
“哦——现在进入了第五圈,k国的后起之秀裴彩媛开始起速了。”
季锋在后方观察着形势。裴彩媛完全就是k国出产的标准化长距离选手,她的套路十分清晰,前半程跟滑,后程起飞。
和之前的k国运动员别无二致。
而且裴彩媛的能力更强了,她挂外道的启动时间更早,一般是第五圈就做超越。像朴具里往往是第七圈才开始。
季锋也加快了速度。
她没有足够的体力去和后辈拼外道,她所依靠的,是老将对时机的判断力。
前面乱成一团,季锋对自己却很自信。
她从两个缠斗的x国、红国运动员之间掠过,刚刚好卡在她俩卡位而低速的时刻。
裴彩媛对自己的外道过于自信,但季锋钻了她的内道。
过弯道反而是最难掌控路线的,连裴彩媛也不得不稍微控制自己的速度,向离心力屈服。
她手扶冰,身形压低,但还是因为方才的速度过快而稍微有些偏离。
季锋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她在弯道加速追上去。
韩锦心体力逐渐不支,在勉力追击在之后还是掉到了中位。
赛事的波折再起,是在最后两圈。
裴彩媛在第二位继续加速,然后成功反超,甚至以一个较大的优势。
季锋得到第二名。
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成绩。
周七河在出口等待,给季锋递上冰刃套,又拍了拍韩锦心。
她们就这样迅速地离开了赛场。
裴彩媛在ig的获奖帖子是这么写的。
【夺回来。】
季锋看到了国内新闻转载的报道,然后轻声说:“夺不走。”
是的,夺不走。
但紧随其后的是,在冬奥倒计时的一百天之内,季锋再也没有拿过金牌。
没人催她,也没有人惺惺作态地凑上来:“你的状态调整的如何?”
安静。
很安静。
没有人去问多余的话。
紧锣密鼓的康复治疗,有条不紊的肌肉按摩。
季锋正常训练,适应着比赛的节奏。
然后等待着冬奥会的开幕。
开幕式上,作为内场火炬手的周七河,从前辈手中接过火炬。
“现在的火炬手,是中国短道历史上的三冠王,周七河。”
而护旗手,是孟橙、大跳台的金牌、花滑的名将、大道速滑的冠军。
她们都希望,在这块崭新的赛场上,产生新的神话。
第72章 现场锋利的呼喊,刺痛你,也刺痛我。
1500米决赛的赛场上, 好吵。
巨大的呐喊声。
与上一次冬奥会不同的,是这些呐喊全是为了季锋而来。
她瞪大了眼睛,看望四周。
刺眼耀目的白炽灯, 被冰场反射得的光源显得格外的冷漠。
为了烘托气氛而播放的音乐,鼓点像是敲击在季锋心口。
这是她的主场。
难免的, 季锋感觉到了压抑和紧张。
被寄予厚望的载体, 有可能会被压垮,就像朴具里当初那样。
“所以, 朴具里, 这就是你当初的感受吗?
我们像是一把刀的两侧, 现场锋利的呼喊是刀刃,刺痛你,也刺痛我。”
季锋闭上眼睛, 努力把一切外界的声音都甩掉。
她想起很多事情, 比如,现在母亲身在何处?她拒绝了门票, 可一定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转播。
当然,她也想起来了凌教练、师母、老陈教练、体校的老师、省队的领导, 他们都在现场, 就在看台上坐着,每个人都面色凝重而克制。
最后, 她不可避免地想起了一袋水果。
很可笑吧。
在这个马上要出鞘的节点,季锋想起来的是水果。
那是在她第一年去省队的时候,母亲来探望她。
她拎着一袋水果, 里面是放了很久的几个水果。很丑的那种水果, 一个放到汁水干瘪的苹果,一个长了霉点的橘子, 一个烂得不成型的香蕉。
母亲帮她收拾了宿舍、洗了衣服,叮嘱她好好训练,然后就走了。
季锋看到那几个水果,感觉啼笑皆非。
46/50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