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丽!”他打开牢门,把淋湿的军大衣裹在她的身上,拉着她俯身冲下楼梯。集中营的一切都在火光中闪烁,一阵机枪的扫射雨点般打落在地上,他把她按倒在地上,待弹雨稍稍减弱,他将她掩藏在广场后门的废墟里。
她低着头不住地喘息,浓烟已经将她的呼吸道呛坏了,一双黑眸直勾勾地望着他,“我要去做一件事,去把那个魔鬼埋葬,你在这里等我。”他来不及解释太多,捧着她的脸,在她的额头亲吻了一下。
他冲上实验楼,解剖室上方的小密室里,留声机播放着悠扬的旋律,这栋大楼在烈火中燃烧着,不断地有大块的墙体被炸飞。而那个穿着挂面徽章的军服,立着假肢的猥琐身影却站在那里,似乎没有想逃命的意思,而是在欣赏这一切毁灭前的绚丽。
火光中,他拿起枪,冰冷的枪口对准了将军的后脑。
“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你会拿枪指着我。”将军的语气很平静。
他大声喊到:“你这个恶魔,我来是要亲手把你葬送!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他改成两手握枪,恨不得立刻打穿他的脑袋,一击毙命。
将军露出凄厉的笑容,他的假肢指向墙后悬挂的一面大镜子,“你看看这里面。”他迟疑了一下,眼神扫过那面镜子,将军笑的更加狞厉,“其实我从来不曾真的存在,真正的恶魔就藏在你的心里。”
他沿着将军那假肢所指的方向望去,镜子里的他金发碧眼,面容英俊,双手却沾满了血污,他不相信自己已经变成了这副样子,他的眼神变得嗜血疯狂。
“你胡说,受死吧!”他的手指扣动了扳机。
“砰”地一声,枪响了。他绿色的瞳孔骤然缩小,握枪的双手有些颤抖,他的枪掉在了地面上。应声倒下的不是装着假肢的将军,而是他。他的胸膛就被一颗子弹贯穿,他跪倒在地面,以双手勉强支撑,子弹是背后射来的,他朝身后望去,只见燃着火的走廊上,闪现着她瘦小的身影,她浑身颤抖,满眼是泪,双手正握着一只黑色的枪,他惨然地笑了,顿时间痛彻心腹,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已经知道了那个暮色降临的时候,残忍的虐待她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他的残忍不止于此,他还故意给她制造可能生还的假象,撕开那温情脉脉的面纱,事实上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他给她没有爱,只有无休无止的痛苦。所以她偷偷藏起他的枪,比起肉体的痛苦,她更恨他的虚伪和欺骗,她的黑发在火焰和风中飘起,如同复仇女神一样热烈。
将军仰头发出嚎叫般的笑,“在群魔乱舞的时代,没有人是救世主,只有毁灭和被毁灭,一切终将毁灭!毁灭——”
他承认自己罪有应得,他想忏悔却再也没有机会,只是他还不能立刻倒下死去,因为将军的手中也握着一把手枪,那枪口正对准了女孩。他全都明白了,这才是将军计划的全部,摧毁他和她之间一切一切无形与有形。
枪声再次响了,将军的身体倒向后面,他的假肢也随之崩裂,残片击穿了镜子。他用那曾经带给他荣耀的右手将恶魔埋葬,即使他的枪已经掉落在地上,他的左肩正在流血如柱,他还是做到了,他快速捡起枪,准确地命中了目标,鲜血喷涌已经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一生中无数次开枪,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才明白枪的意义。
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雅尼克!”她嘶哑地喊着他的名字,想来到他的身边。屋梁在一瞬间倒塌在他和她之间,一人高的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他只能和她以目光对视,他的胸口被鲜血浸透,他的脸上也布满血迹,他用绿色的眼睛对她微笑,他无言地说,他没有欺骗她,那个折磨她的人的确是他,但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罪过忏悔,他的初衷是为了让她活着……其实他要说的话还很多,他想问她叫什么名字,他想一遍又一遍地说宝贝,我爱你。可现在他只能在火光中遥遥相望,他们的距离曾经那么遥远,远到一个高高在天一个深藏海底;他们的距离也曾经那么近,近到明明深爱却要装作毫不在意,而今,他再也不需要伪装,下地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的心中有她,处处都会是天堂,“快跑!一定要活着!”火光中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撕声喊着。
她读懂了他的眼神,也明白了他的话,泪水弥漫了她的双眼,她用尽所有的力气,拼命向外奔跑。
暮色如血,集中营在敌机的轰炸下,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故事就这样,随着老人声音的停止,再次戛然而止。
伊莲摇着祖母的手臂问,“结果呢?女孩逃出去了么?后来怎样了?她回到家乡了么?”老人没有再回答女孩的提问,因为她已经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真是个悲惨的故事。”女孩把脸蛋贴到老人的肩膀上,无声地安慰着,突然,她注意到外婆苍老的布满皱纹的脖子上,多年来戴着的那个项链,虽然它已经被磨去了棱角,依稀能够辨认出那是个小小的天使。
伊莲鼻子一酸,喉咙里发涩,她抹着眼泪跑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她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和母亲一样,都那么与众不同,她的皮肤那么白皙,她的眼窝深陷美丽,还有,每当她面向太阳的时候,她的瞳孔会闪烁着灰绿色的光芒。
【相关书评】
冰冷如火的禁忌之恋
——评《暮色如血》
记得看过法西斯军官与法国钢琴女教师的爱情故事《沉默如海》,心中郁闷之极,可谓是最闷骚的一本书,男女主人公纵然深爱,却没有任何的接触,始终没有对话,最后一句也是第一句的对白,竟然是诀别的“再见”。
这篇文冰冷如火焰,写的是肉体与精神的虐恋,虽然作者没有一个字提到,可以看出是一个中国女孩跟随一位修女,远渡重洋逃避战火,却身陷德国纳粹的集中营,成为了实验品。与《沉默如海》不同,故事开始不久,男女主角就有了肉体的接触,可他们都陷入了极端的矛盾和痛苦,谁也没有享受到爱的愉悦。S-49,“芙丽”一个纯洁的倔强的东方女孩,来自贞洁观念被极端强调的民族,求生的本能让她放下矜持,施展自己青涩的魅力,去诱惑一个男人,开始是为了生存,发现她爱上他的时候,又失去了被爱的资本——贞洁,到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她完成的过程,是突破贞洁观念的禁忌与女性自我的解放;雅尼克上尉是一个冷漠无情的法西斯军官,从属于武力征服的民族,血液里有着施虐狂的本性,但是他的良心未泯,对于花、狗、女孩,这样可爱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事实上他也并不喜欢法西斯的暴力和血腥,只是钟情于自己持枪射击的理想,矛盾分裂的个性,让他试图去拯救一个脆弱的女人的生命,他也渐渐爱上了她,并且为她付出了生命,他完成的过程是被她的爱和信任的救赎与自我救赎。
他们始终无法逾越命运的隔阂,直到生死相别,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人性的光辉和爱情的力量,又让他们超越了不同的语言、种族、文化背景,达成了心
灵的默契。变态将军或许只是男主角心中黑暗世界的影子,或许是真的存在,但他只是一把钥匙,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双方的心理变化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真正的主线。
故事结局是偏向女孩的,她达成了她的愿望,她的灵魂和肉体这辈子只属于一个男人,并且和这个深爱她的男人有了后代,她把故事讲给孙女听,让这份爱的力量得以延传。
故事寓意深邃,构思也巧妙,只是文字,本来还可以更虐一点。
残酷的青春滴血的爱情
——我看《暮色如血》的虐-恋情深
人体试验、毒气试验、绝育手术、自杀焚尸,文章里充斥着这样的字眼,却不会让人感到狰狞恐怖,彷佛这一切的令人发指的恶行都是顺理成章的发生。文章就是以这样平静的笔触,低沉地控诉着法西斯的残酷罪行。
变态的将军,在看着少女被□和性虐待的时候,放起了春之绚丽的钢琴曲,又眼看着相爱的人相互折磨,念着德国诗人海涅的情诗,细细品味着这种灵魂分裂的痛苦。
爱情是残酷的虐待,这种虐待既是虐身,也是虐心。
虐身就不用说了,强-暴、滴-蜡、火烧、鞭打、刀割,极尽性-虐待之能事。虐待的情节和温馨的情节交叉并行着,每一次虐待之后,两人都会演绎出唯美温情的桥段,可是紧接着就会是更加残酷的虐待。这样的对比之下,更加显得温情之可贵,虐待之残忍。
在说虐心,少女被蒙上眼睛,被心爱的人强-暴虐待,她的心灵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已经不够完整,不能再拥有他的爱情,可他又一次次地点燃她的希望。文里没有写到少女知道对自己施暴的人就是军官的时候,内心的愤恨和失望,但是从她偷枪打算杀了他的情节来看,可想而知对她是个沉重致命的打击。
和少女想比,军官则承受了更多心灵的痛苦,他为了避免少女遭受轮-奸,自己强-暴了心爱的少女。又为了满足变态将军的爱好,想尽办法对心爱的少女下毒手虐待,每一次虐待,痛在她的身上,也痛在他的心里,他比她承受了更多的折磨。这些还不够,他还要经受灵魂深处的拷问,战争的残酷使得他不得不让自己变得麻木,肉体和精神的强烈刺激又让他觉得自己还有活着的感觉。在冷酷的战争时期,人们往往相偎依来取暖,朝不保夕的生活,让爱情和性的概念混同,变成纯粹为了满足肉体欲望,宣泄内心痛苦的途径。变态的将军让军官反复地尝到这种宣泄的甜头,利用人内心的恶念,想把他也变成一个魔鬼,他害怕自己也变成肉-欲的奴隶,在强烈的感官刺激面前,极力地保持自己爱情的纯洁。
悲剧总是把美丽的东西撕碎,在观众们以为他们要双双逃离这个集中营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军官付出的爱的回报,是一颗冰冷的子弹,她误会了他,亲手将他射杀。他们的误会从一开始就酿就,他们根本不属于同一个种族,一个是飞鸟一个是鱼,即便是这样,爱情之火,还是燃烧了起来。
不管现实多么残酷,爱情都可以很美丽,这或许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论本文几个细节的象征意义
红色的苹果:亚当与夏娃偷食的禁果就是红色的苹果。她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将禁忌之果抛给了她,一来一回,似乎是一种隐喻的性的暗示。
镜子:两次出现镜子,第一次是军官的浴室里,他虐了她之后洗完澡,与镜中的自己对视,第二次是在结尾,将军让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可见镜子是灵魂的折射。
白色的花朵:他看到了花朵,想到了她,才坚定救她的决心,她将花朵撕碎,代表着自己为了逝去贞洁而痛苦。花朵在这里代表着纯洁和爱。老婆婆继续在外孙女的毛衣上钩织花朵,是把美好的爱的祝福传延下去。
十字架和十字勋章:军官的桌子上摆着系着蝴蝶结的十字勋章,女孩不会知道那颗勋章的含金量,观众们可想而知是军官因为保护元首有功,而被授予的党卫军骑士十字勋章,印着十字架的《圣经》和它放的那么近,十字架和十字勋章有着近似的形状,本质却有天壤之别,一个代表邪恶,一个象征慈爱,这两种特质在军官的身上并存。
可爱的习惯:军官在给女孩带来食物的时候,要准备一个白色的盘子,殊不知女孩早下手抓了,他自己用餐的时候,哪怕是两个煮鸡蛋,也要用刀叉,很条顿;而女孩给他剥鸡蛋皮的时候,刚刚浸泡在厕所污水里的手就随便的往裤子上抹了抹,很中国特色的乡土。然而军官还是硬着头皮吃了。
海涅的诗和泰戈尔的诗:这个相信大家都能够看的出来。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和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东西方文明对于的相爱而不能诉说的共鸣和交汇。
一部无言的爱情诗
小说是一部无言的爱情诗,不是说没有对话,而是男女主角根本语言不通。
女孩的眼睛是黑色的,军官的眼睛是绿色的,女孩的语言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军官的语言是一串一串的,第一次他们交流成功,是军官制止了女孩的逃跑,告诉她周围都是电网的时候。后来,他们常常四目相对,就能读懂对方的心。
当然,女孩也有不懂军官的时候,她不明白他大白天的洗的什么澡,还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昨天的也不脏啊,脏的她都给他洗了,她也不会明白,为啥他吃个鸡蛋还得用刀,塞嘴里得了,就像她吃香肠那样。军官也有不懂女孩的时候,比如她对他说,能做很多洋人爱吃的东西,他也听不懂,只能报以友善的微笑。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是心灵相通的。人和人之间的真心交流,可以超越种族、文化、语言的障碍,只用眼神、动作就能完成。
严酷的环境,极端不对等的地位,却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如果不是这样极端的环境,英俊高傲的军官或许不会对这样一个瘦弱的异族女孩感兴趣,羞涩的女孩也不会主动地去招惹这样一个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他们对爱的陷入是很同步的,军官对女孩是由感兴趣到产生怜悯,由怜悯到挂念,再到满怀愧疚,再来就发现真正爱上她了,从主动地保护她到愿意为她付出所有,伴随着他对女孩爱的增长,是他的人性的复苏。女孩则开始是为了自保不得已才靠近他的,后来在他的温柔攻势下,心情开始矛盾起来,最后终于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了。将军充当了他们爱情的媒人,他的破坏恰恰成全了这对恋人,爱的火花像是踩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越烧越旺,最后把整个集中营都给烧起了火。
爱到深处,真的可以无言么?靠心去感受的爱是最纯粹最美好的爱情。
比纯爱残酷 比虐-恋优美
这篇小说里面,雅尼克上尉强—奸和虐待少女,并非本人愿意,而是受到“变态将军”的逼迫,但是他爱上少女,仅仅是因为少女的纯洁无辜?“变态将军”真的存在么?如果将军不存在,那么小说会由爱情小说变得超现实主义。
人性往往是阴暗与光明并存的,雅尼克上尉并没有《午夜守门人》里面那个混迹为宾馆守门人的纳粹军官那种偏执的变态,尽管他们的结局同样是死亡,雅尼克上尉的爱情被光明和善念救赎,他不仅反思了自己的罪过,牺牲自己救活了爱人,还对战争做了全盘否定,这无疑是一个高尚的灵魂。雅尼克上尉又不同于《大海的沉默》里的作曲家出身的,仅仅是因为家族的传统而入伍的军官,他没有音乐家那么纯净和简单,他以枪为命,他的灵魂里,还有一种难以驱散的暴虐和残忍,但是小说的描写,把这种残忍降低到了最底,相信原文不会如此,我们看到的是改了又改的故事,所以看不到雅尼克上尉的善恶挣扎,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小说里的爱,比纯爱要残酷,比虐—恋要优美。或许因为这个来自中国的少女是传统的、单纯的、正常的,害怕被伤害,渴望一份安全的爱情。这也是雅尼克上尉需要提供给她的。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