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馆里。
赵二几个刷完锅、洗完餐具,见她迟迟不说话,小声问:“二小姐?这筐黄瓜您有什么打算吗?”
沈荔这才发现自己盯着黄瓜看了半天。
正说晚上就做个黄瓜炒蛋呢,面馆的门帘忽然被人撩开。
“我看你们上午没人,还以为今天都不开张了呢!”
来人一身简朴官服,头也没抬,就在门口的一张长凳坐下,张口就道:“一碗素面吧,有没有卤子?”
沈荔又看了眼地上那筐黄瓜,笑道:“黄瓜鸡蛋卤,客人吃不吃?”
那人一听,怎么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顿时诧异抬头:“怎的,原先的掌柜生意不做了?”
沈荔点头:“我刚盘下这铺子,面也照常卖的。”
来人若有所思:“这样......”
游戏里对她接手前的故事都是一笔掠过,不过看这人熟练的架势,大概是之前这家面馆的常客。
郑元武本是梧桐街的一名巡捕,家里双亲尚在还没娶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为图方便,常常就在这街巷里随意吃了。
梧桐街富贵人家不多,连带着吃食铺子也都卖些平价东西。
馄饨汤盅烤馍,做面的也不少,但他唯独最吃得惯这家小面馆。
就是可惜,换了掌柜啊......
不过来都来了,人家掌柜的又亲切。郑元武挠挠头:“那行吧,就黄瓜鸡蛋卤子面,再来碗酒!”
当下时兴的浊酒其实没多少酒精,就是甜滋滋的米酿。
但沈荔环顾一圈,有些抱歉:“今天刚开张,暂时没有酒。”
郑元武点点头,没说什么,心里却难免更少了些期待。
沈荔没多说什么,从筐里捡起一根黄瓜,拎到后院冲洗干净,便放在案板上。
“赵大生火烧水,芳姨帮忙盯着。”她说着,手中菜刀已经干脆利落地将黄瓜斜斜飞成薄片。
听上去哐当哐当,郑元武却提不起兴趣。
本来么,老店换人,又换成个年轻小姑娘——只看面相,都觉得她必然不会做菜!
就在这时,他听见‘呲啦’一声。
一阵浓郁的油香包裹着刚下锅的鸡蛋,立刻在小小一间面馆里炸裂开来。
——这香味可真霸道!
郑元武一愣,两腿不自觉地就迈了过去。
探头往灶台边一看,只见锅里的鸡蛋在高温下,飞速变得蓬松,金黄香软一片,被滚油包裹着噼里啪啦展开。
沈荔又下了一小撮蒜末,正落在油花里,香味更加复杂诱人。
鸡蛋炒得半熟,一旁椭圆的黄瓜片也跟着下进锅里。
锅铲从中隔开,流动的蛋液一越界,立刻凝固成金黄蛋块。
与此同时,另一边清新的蔬果味中和了浓郁的荤香,立刻变成了郑元武熟悉的,黄瓜炒蛋的香味。
然而虽然是熟悉的菜,这位沈掌柜的动作却格外悦目。
无论是下调料和水淀粉,还是另开一锅煮面,一举一动都流水般顺畅。
细面很快就熟透了。沈荔用一旁的竹笊篱捞起,沥了水就倒扣在碗里。
锅里的黄瓜鸡蛋卤已经变得晶莹浓稠,舀一勺浇在面上,汤汁立刻乖顺地渗入每一根面条里。
“咕咚!”
郑元武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咽口水了。
沈荔给他送到桌边,附上一碗面汤:“客人请用。”
郑元武忙不迭点头,立刻就是一筷子面条裹着黄瓜和鸡蛋一起送进嘴里。
鲜!
实在是鲜!
打卤面打卤面,吃的就是卤子。
这一口下去,先是脆生生的黄瓜,尽管片得很薄,却半点不失口感,咬开就是清香的汁水。
接着便是软嫩金黄的鸡蛋,有一面略微发焦,却更提供了丰富的滋味。
另一面则柔软弹牙,咬开依然是多汁的,油香十足。
浓稠的酱汁将二者融为一体,微咸的风味里还有蒜末的一丝辛辣,去腥增香,整个调味恰到好处。
对,就是恰到好处!
郑元武可算找到一个词来形容了。
面么,不是很金贵的东西,黄瓜鸡蛋卤子也是素日常见的。
但家常的东西做出最好的味道,那火候调味,都要下足功夫。
郑元武大嚼两口,猛地咽了面汤,这才梗着脖子冲沈荔竖起拇指:“小姑娘,你的手艺是这个!”
说完又改口:“既然接手了铺子,是不是该叫你掌柜?”
沈荔已经开始收拾灶台了,还有剩的卤子,打算一会儿给芳姨几个加餐。
闻言倒是抬头笑了:“我姓沈,客人叫我沈掌柜就行。”
郑元武也跟着笑:“行啊,沈掌柜,我是这条街的巡捕郑元武,要是有谁小偷小摸犯到你头上,叫我就成!”
他吃得肚儿圆,起身问:“沈掌柜这面打算怎么定价?”
沈荔还没来得及做市场调查,客人就上门了,这时只能问:“原来的面馆是怎么定价的?”
“这家店原来是素面两文一碗,素菜卤子加两文,荤菜卤子加三文。附近的面馆大多都是这样的价格。”
郑元武想了想,“沈掌柜手艺精妙,其实反倒该定价略高一些。”
他实则是有一层考虑的。要说沈荔提价有没有道呢,成本都是一样的,没得说她买来的黄瓜就要贵几分银子。
这么一看,似乎也不该提价。
但她的面好吃,要是和别家卖同样的价格,那人们自然都来这里吃了。
其他小面馆不能再降价,手艺一时半会儿也提不上去,到时候反而要记恨她。
再说,这碗面本来就值得更高的价。
沈荔于是道:“还要多谢郑捕快指点。那今天的黄瓜鸡蛋打卤面,就合计六文?”
素面还是两文,倒是配料可以提一提价,素的四文、荤的六文。
郑元武爽快地掏了钱,眼看都要走到门口了,回头又问:“沈掌柜,那平时还是开早市?”
沈荔初来乍到,还不太能摸清这儿的人几点吃早饭:“早市是何时开?”
“约摸是卯时开。”
卯时是什么时候?
好在系统开了尊口:【大概就是你那个世界的凌晨五点。】
很难说它的语气里是不是有几分幸灾乐祸:【古代官员上朝就是这个点开始,所以俗称点卯。要做这份生意,不起早点可不行。】
它还以为能吓退沈荔,让宿主回头乖乖去刷好感度呢。结果就听见她镇定自若地回答郑元武:“开门的,照常开。郑捕快卯时来就能吃到新鲜的面了。”
郑元武大喜:“那哪天能开张?”
他看这儿桌椅都还是老东家的样子,想来还要收拾几天的。
沈荔思索片刻:“三日后吧。”
“行!那三日后,我叫几个兄弟来这儿聚一聚!”郑元武说,“沈掌柜那时可要备上浊酒啊!”
沈荔笑道:“一定。”
送走了郑元武,系统才百思不得其解地开口:【五点开张,至少四点得开始准备,最晚三点半就得起床吧?】
【宿主确定自己能起来?】
沈荔不搭它。
回家一事了了无期,总不能守着院子和铺子发呆吧?
再说,上辈子她也不是没做过早餐铺子。
不就是三点半起床?
瞧不起谁呢!
第3章 小葱拌豆腐
沈荔一向喜欢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故而不管系统怎么吆喝,第二天卯时便起床要出门。
人人都知道,早餐小摊是最好上手、利润也相当不错的行业。
君不见多少学校门口卖包子肠粉的小摊,没过几年就盘下一间店面。
吃早餐对上学上工上朝的人来说,都是刚需,这道在哪儿都不会变。
因此沈荔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探一圈周围的早点行情。
再者,就是买几套桌椅回去摆上。
堆在店里的都已经坏得不能用,与其修修补补,不如买几套新的。
不过芳姨为此唠叨她半天,说她没学会走就开跑......
她一面想着,一面逆着人流走动。
城市的规划相当分明,譬如她身前这一块是住宅区,身后就是能开铺子的商业区。
大多数人这时都从家往外走,沈荔反其道行之,在人潮中很有些醒目。
小摊也用高大的木头隔开,这些木头连成的线内可以摆摊,线外供百姓行走,超过便要罚款。
唔......这么一看,比起有门脸的吃食铺子,更多的反而是这些木头隔开的小摊。
摊贩们都聪明,不会挡在铺子门口坏人生意。
沈荔粗粗看了一圈,最受欢迎的是各色饼子包子。
也不意外,毕竟这是能边走边吃的。
一是方便,二是夹了馅儿就有肉有菜有面,也能吃饱。
再有不着急赶时间的,路边小木椅子一坐,要一碗馄饨或者素面应付了早点。
除此之外,还有卖肉汤的。
多是那些吃了白面饼子,觉得塞了喉咙的人会去买上一碗。
坐着喝的就会把饼撕了小块泡进去吃,那些不肯坐的就站在路边一口气灌下去。
沈荔也凑热闹买了一碗,在小桌边坐下。
一闻香味,便知是羊肉汤。
一碗汤最多两片指肚大的羊肉,再多得单独加钱。
不过因为是在京城的缘故,北边的羊送过来不那么费劲,偶尔能得些上好无膻味的肉。
这会儿还不到早上六点,就算是八月末,微风刮起也有些寒意。
热滚滚的羊肉汤,上头还飘着细小的葱白,鲜香的风味将整个人都填得满满当当。
沈荔一口接一口地喝,美得眼睛眯起来。
“多少钱?”她将空碗放在桌上。
摊主看着约摸四十来岁,笑得和蔼可亲:“诚惠三文。”
没加肉的羊汤比她的素面还贵呢!
沈荔摸了三文钱给他,又到附近的菜市转了一圈。
这时候的菜市也不像现代的农贸市场,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只是菜贩子们约定俗成聚集的地方。
她看了看,发现菜场卖的菜量并不多,胜在种类齐全,还有些瓜果花卉,很是丰富。
回到梧桐街时已是晌午,沈荔买了些桃子,挨家挨户送了几颗。
“我是隔壁面馆的,过几日重新开张了。”她带着笑,把桃子塞给卖米面的、做木匠的、开香粉铺子的,“叫我小沈就行,到时欢迎来捧场!”
沈记的铺面位置倒好,周围没什么食谱,都是做其他生意的。
就是旁边还有家铺子,一直没开张,不知道里头卖什么。
别家掌柜收了她的桃子,也笑脸相迎:“一定!一定!”
到时候来不来就是二话了。沈荔也没多嘴,在木匠那儿留了留,先是定了块招牌,再就是想要重做沈记里头的布局。
图她都连夜画好了,给木匠看过后便问:“这一套下来,大概要多少银子?”
木匠捏了捏胡须:“沈掌柜若是肯买现成的,那么四方桌并四条长凳也不过二两银子一套;如只要两条长凳,便是三两银子两套。”
“若要照着您给的尺寸来做,价钱就在四两一套了。”木匠据实以告,“原本那些模子都用不上,老朽和徒弟们的工费也得算进去......”
沈记的铺子大致能放下四张方桌,沈荔还想着靠墙再布置几个双人位,谓之“卡座”,也算开创新潮流了。
不过这样下来,没个二三十两打不住。
她那六十六两的银子还要留着每天给菜商面商结账,光买桌子就花出去一半,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沈荔只得先买下四套双人小桌,木匠见她那图纸就知道日后还得光临,只收了她五两银子。
从木匠铺子告辞,一出门又是热闹的梧桐街。
吆喝声、车马声、街道司的呵斥声......
鲜活是很鲜活,沈荔却难得叹了口气。
这样看来,果然是不挣钱不行啊!
*
好在原先给这家面馆供货的铺子都谈得很顺利。
沈荔让赵大赵二去办,两人回的都是好消息。
“各家都没有二话,答应了继续供货。”赵二说,“想来给面馆供货也是他们的一道财源,轻易不会舍弃的。”
沈荔点点头:“还是按之前说的一日一送,左右我们这儿离菜场也近。”
她刚从外面进来,身上还有点闷闷的水汽。
真不愧是夏末时节,沈荔前脚踏进铺子,后脚外头就狂风大作。
黑云压城城欲摧,不外乎也就是这样的景象了。
片刻,街上就响起噼里啪啦的雨点声。
往外看去,雨雾连成一片,几乎看不清街对面的招牌。
“二小姐!”
赵大刚在后院收捡好今天送来的菜蔬,见沈荔进来,连声问好。
沈荔:“以后叫我掌柜就是了。店里的桌椅换个地方摆,明日咱们就开门迎客。”
赵大应了,走前先把手里的碗递了过来。
沈荔一看,那是碗嫩生生的白豆腐。
她出门前,是叫了赵大去街尾随便买点东西,来给大家垫肚子,但日头已经不早,就只剩卖豆腐的大娘这最后一碗了。
沈荔看着那碗豆腐,陷入沉思。
按剧情,她被赶出沈家数日,即便有些金银傍身,但依然因为至亲的疏离而茫然无措。
忙活好几天,才勉强将面馆收拾出个整洁样子来。
又因为下雨天,其他摊贩早早撤了摊,只能在路边买了碗豆腐,做了小葱拌豆腐吃。
而正是这一碗豆腐,因缘际会开启了和男主之一,宰相乔裴的初识剧情。
沈荔来了之后,面馆开张的进度虽然快了许多,但赵大照样端了碗豆腐回来,倒也完全符合剧情的走向。
系统见状,喜笑颜开:【宿主您看,剧情就是这样难以违背呢!现在开始做准备,可以在客人到来前制作出香喷喷的小葱拌豆腐哦亲......】
沈荔懒得听:“赵大,豆腐给我。”
芳姨放下手里刚洗干净的筷子,不解:“掌柜的,那豆腐怎么了?”
沈荔端着豆腐往暂放在门口的潲水桶走,一面说:“晚上吃豆腐不好,一会儿我给你们做点别的。”
系统急了:【不按照剧情走,宿主就无法以最高效率得到好感度!就算这里是高仿真的游戏世界,但本质上他们也是程序的衍生!】
【且错过剧情,时间就无法再重启,你真的明白你在干什么吗,宿主!】
2/10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