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又来!”一开始说话的郭辉也跟着叹气,“说不过你!那我跟你吃一样的!”
郑元武已然对沈记有了盲目的信心:“我今儿要吃个荤的——”
说着叫了赵二过来:“劳驾,来碗红烧排骨面!”
他一出手就是八文,郭辉也咬牙道:“我也来一碗!”
赵二笑眯眯地应了,提醒道:“红烧排骨面是带汤的,不是打卤面。”
郑元武不管那些:“好吃吧?”
赵二又笑:“好吃的!”
“那就行了!”
八文在这些巡捕手里不算多,但也不是轻易能给出去的。
郭辉隔空指了指郑元武:“要是没你说的那么好吃......哼!”
其他几人又连连帮忙说和:“哎唷,这点事值得闹气吗?......再加一个红烧排骨面!”
“就是么!老郭老郑,实在不必在外头闹,回去比划比划得了!......我也加一份!”
之所以一面劝架一面点单,是因为灶台那头的年轻掌柜已经将大锅烧热。
一勺红烧排骨汤落进去,被热热地一激,香味便‘腾’地一下冒上来了。
就算隔着油布,香味也顽强地从缝隙里钻了出来,在空气中四散开来。
“可真香!”旁边跟着进来的人也说,“我也要这个......这个红烧排骨面!”
“我也加一份吧!”
这一桌人一时冲动点了单,上菜前还有些懊悔,觉得白白多花几文。
不过等面端上来就没人说话了,捏着筷子争先恐后地吸溜,好像晚一步就会被别人抢了一样。
所谓色香味,郭辉捧过碗一看,排骨汤色泽红亮,上面漂着薄薄一层浮油,底下的汤水却丝毫不油腻。
两块拇指长的中排,外加一块大骨头,肉都是颤巍巍挂在骨头上,半透明的筋一看便知道弹软,叫人口舌生津。
其他人碗里的也都差不多,分量是足足的。
排骨的位置大多是中排,拎着一边骨头就能将肉抖落下来,酱褐色的肉汁也跟着滴在汤面上。
也不免有些难啃的位置,不过无一不是被炖煮到软烂,筷子一戳就滑下来。
郭辉这会儿压根想不起跟郑元武较劲了。他端起碗,先是一大口肉汤下肚。
香浓微烫的汤水滑过舌头,直直落入胃里,在这样的晚夏早秋天气无疑是一大享受。
郭辉立即便道:“爽快!”
接着又立刻夹起一块中排,牙齿一碰,排骨肉就要落下去。
郭辉立刻咬住,却又即刻感觉到这排骨肉的鲜嫩多汁。
他原以为用来烧了汤,那排骨不说干柴,至少也有些嚼头。
却没想到这排骨肉依然是嫩滑无比,偏偏又极入味,实在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矛盾。
巡捕每月能有二两银子,折合每天能有六十来文。
不说日日吃肉,那也是常见荤腥的。他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排骨......还有汤!
要熬得连骨髓都融进汤汁里,恐怕才有这样绵密的厚味吧!
红烧的汁水咸香十足,和排骨紧实微弹的肉质相得益彰。
回口还有些微甜,更有种说不出来的复合香气。
郭辉不知道这是沈荔花高价买了些香料的结果,只觉得香!实在是香极了!
就像老郑说的那样,合该写一首红烧排骨赋才对呀!
一筷子面、一块排骨肉,再来一口香喷喷的排骨汤。这一碗面下肚,几人都是笑容满面,纷纷说:“沈掌柜!这面馆可要一直开着啊!”
“就是位置太少了些!依我看多加些座儿也使得!”
“是啊掌柜的,多几文有什么打紧?要是日日都能吃上这样的早食,我日日上工都有精神!”
店里一热闹,进来的客人就越发多了。
加上之前送过桃子的邻居们,赵大赵二在前头跑堂,忙得脚不沾地。
沈荔半个多月没这么辛苦过,也是太久没掌勺,腿还没习惯。
放在以前,就是在灶前站一天她都不会眨眼......
员工餐吃完,芳姨将账册给她。
沈记头一天营业,卖了四十二碗面出去。
今天挂牌四样,两荤两素。红烧排骨面卖得最多,黄花菜鸡蛋打卤面次之。
零零总总算下来,赚了三百五十文,约合三钱五分银子。
不算小费,比那天招待宰相赚得还多呢。
沈荔正为这个结论偷乐,结果回到家里,久久不做声的系统上线了。
她随口问:“干什么去了?”
系统一扫昨天的颓废,又支棱了:【客服号0001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以期更好地为宿主服务!】
沈荔不抱希望道:“说说看吧。”
【如果对刷满男主角的好感度感到负担,系统可以视情况为宿主提供新的回家方案。】
系统翻出刚找到不久的新手引导:【经过缜密计算和推演,亲的第二个备选方案就是——】
【赚够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银子?
沈荔想起今天的收入,三钱五分银子。
照这样算,自己得不吃不喝不休假,连着干......
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年。
嗯,真有盼头。
沈荔幽幽道:“我还是去抢吧......”
系统多少也有些心虚。
七万多年,恐怕它都更新好几千代了。
【咳咳,赚取一千万两,并不是指净利润,】系统声明,【譬如今天的三百五十文,只要入了账就能算入进度条的哦~】
沈荔呵呵:“那我还真是要谢谢你了。”
要说她想不想回家,那还很想的。
做现代人的时候,她去山里挖过蘑菇,连过了三天没信号的日子。
路便不用说,有块石头能踩已经是很便利的条件。
山村里的方言又听不明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差点没憋出毛病来。
更不要说古代要什么缺什么,常见的感冒药一个没有,万一染上风寒一命呜呼,那才亏大了。
所以......回是一定要回的。
一千万两银子虽然多得遥不可及,但总是一条路。
刷好感度,她是真不在行。一不小心把命赔进去,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赚钱嘛,好歹能颠得动勺,每天有个两三百文进账,不至于看不见希望。
到这时候,沈荔忍不住有些想自家老妈和老哥。
要是她二位在这儿,哪还有她发挥的余地啊!
可惜现在只能她自己想办法,一点点赚出这一千万两银子了。
第6章 新业务
刚开张的新鲜劲儿过了,沈记早上卖面的营收渐渐稳定下来。
“......今天总共是二百八十五文。”回到院子里,芳姨跟她汇报,“目前看来,早市每天最多不超过四百文。”
沈荔点点头。这几天看下来,平均每天能有个三百文左右。
她眼下只做早上的生意,天气不好就二百出头,人流量高就能接近四百文。
刨除成本,净利润每天能有一百文。
这不是说梧桐街就冷清到每早那几个时辰,都只有三四十个人光顾沈记,毕竟天子脚下,又临近京兆尹府,早上要做活上工的人不少。
只是沈记面馆人手十分有限,铺面又小,能接待的客人数量怎么也多不起来。
加上单价偏高,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来这儿吃的。
不过这样一来,沈记跟同条街其他铺子的关系还算不错。
“扩建......雇人......新菜单......”
沈荔往桌上一趴:“怎么什么都要钱啊!”
芳姨失笑,给她倒了碗红枣汤:“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子,样样都花钱。不过小姐,在能买下隔壁铺子之前,您可先别忙着买桌椅装饰了。”
沈荔扁嘴:“知道啦——”
大约是她往木匠铺子跑得太勤,别说芳姨,赵大赵二都时刻警惕她头脑一热掏钱买下整套的新桌椅。
谁让她穷讲究,银子没赚到多少,重建沈记的图纸已经画好了。
简练整洁的布局和全新的桌椅,精要地点缀上些许花卉或挂画、摆件......
这才是她该呆的地方嘛!
不过芳姨盯着钱也好。沈荔捏捏眉心,喝了口红枣汤:“总之,要扩建,就必然要就近买下别的铺子。要买铺子,至少得有一百五十两备着......”
隔壁香粉铺子的掌柜很是健谈,闲聊两回就透露了隔壁那间铺子的价格。
五十两!*
香粉铺子也不算大,沈荔一心想攒够钱,把两边铺子都买下来打通,大堂才能宽绰几分。
药铺那边要价更高,一百两是打不住的,遑论后续的装潢布置了。
别说大伯母给她那六十六两,就是加上乔裴留的二十两也不够用。
这样一来,薄利多销就不值得追求了。
要赚更多的钱,光靠数量积累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又不是现代卖薯片方便面,古代没有那么广泛的铺货渠道和消费群体,这种速食就算做得出来也卖不出去。
所以就要卖更贵的菜,来扩大利润空间。
早市可以适当减量,留出空余来经营中午和晚上的两餐饭......
芳姨也赞成她的想法:“做这样的生意,才更有赚头。”
芳姨对现在的日子已经算是满意。她没嫁过人,也没有孩子,从出生就在沈家伺候。
用她的话说,实在不愿再生一个出来,看着她同自己一样从小就学着伺候人。
所以沈荔想赚钱,她就帮着想赚钱的法子;沈荔要是不想干了,她也没有二话。
人活一世,能有一二小事做到随心,就够难得了。
*
又过了几日,巡捕郭辉照例一早来店里,用了一碗八文的面,付了钱,却迟迟没走。
“郭大人这是有事?”赵二最是机灵,上前问道,“是找咱们掌柜的有事?”
郭辉犹豫片刻,又扭头看了一圈沈记的陈设。
每日那样多的客人,店里依然是整洁干净。
地上墙上没有油垢泥巴,桌上也只有淡淡的木头香气。
偶尔墙上还会挂些干花装点,今日是月季,据说是掌柜家里养的。
更不用说中间用屏风隔开的格局。郭辉在这梧桐街吃了二十多年的饭,还从未像那些高官老爷一样,吃饭都见不着隔壁的唾沫星子呢。
他之所以嚅嗫,也是事出有因。
郭辉正面临着调职的选择。
按当朝巡捕升调的规矩,在京城街道司做满五年,就可以准备调职了。
虽说这肯定也看他的成绩,但京城街道司一般遇不上大事,就算有事,那也还有皇城司跟京兆尹忙着管。
所以郭辉便想着,不如请一个相熟的吏部员外郎,吃一顿饭。
他倒不是想贿赂,否则也不会考量沈记这样名声不显的小店。
只是想心里有个底,也好跟家里媳妇老娘交代。
“原来如此。”
沈荔想了想,平时卖完早上的面不过十点。中午休息,下午再去买菜也来得及。
郭辉度她神色:“家常一点最好!这吏部员外郎是个南边来的......”
沈荔笑了笑:“行吧,那就粗茶淡饭。我这儿也只供得起一点粗茶淡饭了。”
郭辉忙笑:“沈掌柜的手艺,现在梧桐街都知道,没人说一个不好的!”
接着又急着要去上职,连声道:“那过几日就拜托沈掌柜了!”
他定的时间是十日后,约摸九月底的样子。
这也难怪,吏部员外郎毕竟是他的上官,上官的时间不是说约就约的。
这一顿饭对沈荔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
高档的食材她买不起,郑辉也不敢请,只要味道够好就是了。
等上午营业结束,沈荔便带着芳姨和赵二去外面菜市转了一圈。
中秋越来越近,荠菜、萝卜、南瓜、莲藕都慢慢多了起来。
沈荔想着,两个壮年男人约摸就是四五道菜。
米饭之外,再来个荠菜馄饨,就绰绰有余了。
将南瓜挖空,里面填了排骨,做成南瓜排骨盅,软糯鲜甜;
接着宰了只嫩嫩的小公鸡,和仔姜茱萸一道炒了;
猪肉八瘦二肥,剁成细细的颗粒,混着荠菜包了小馄饨,鲜美无比。
再用萝卜和剩下的猪骨头炖个汤,猪油炒个油麦菜,三菜一汤一主食。
其中南瓜排骨盅和仔姜小公鸡都是硬菜,很是管饭。
让芳姨他们吃了一回,纷纷说好,好得不得了,再没有比这更好味的东西。
沈荔被他们逗乐,笑了一通,又开始为新业务和新菜单发愁。
新业务,自然是除了卖面,还打算像郑辉这小宴一样,做些正菜。
如此一来,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小饭馆。
如此,自然需要新菜单。
她一开始学的是西餐,后来又因为一些缘由学了中餐,多少算是两相贯通。
但《云水录》再架空,也是个古代背景,西餐常用的大部分食材不是没有,就是难得。
这样一来,她最拿手的那些菜,就不能立刻端上桌,不得不重新定菜单。
沈荔对自己的手艺倒是自信,但本着对客人负责的态度,总还是要有人来试菜吧?
万一游戏世界的人,口味就是别具一格,不爱她的那些创新,又怎么办?
今天芳姨几人赞不绝口,但沈荔总怕这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咬牙决定要做个明君,找个能对她说实话的人来。
再考虑到消费群体,现如今能吃得起酒楼的,无非就是大商人、官宦子弟和公侯贵族。
这样的人,她上哪里去请呢?
“若说官宦子弟,二小姐何不请大小姐和三少爷来试试?”芳姨见她发愁,将烛火吹灭,迎着月色提议,“沈家也是官宦人家呀。”
这倒是!
沈荔从榻上激动坐起,又被芳姨温柔地按回去,掖好被角。
芳姨这么一说,倒让她又想到一个人。
乔裴。
这位乔大人位高权重,想必大鱼大肉吃了不少。
再说,他还存了二十两银子在这儿,是个大金主。
比起两个尚且往家里伸手要钱的少爷小姐,这个人选听上去更靠谱一些。
沈荔埋在被子里想了半天,确定剧情里是没有这样一个桥段的。
那么出于搅乱剧情的目的,似乎也是个好主意。
说干就干,大半夜的,沈荔翻身起来点灯写帖子。
4/10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