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林仲检开口叫停,“留些力气吃饭吧。”
这回是林仲检先笑了,接着便是长房夫人何氏低头莞尔,再者是刚才自引矛头的梁颂年,直到林知瑾也被气笑,方才将莫名的气都翻篇儿了。
林知瑶笑不出来。
不过她心虚理亏,经过这一遭,也算躲过了一劫,只可怜了她二哥平白替她分了火气。
桌子下面,林知瑶偷偷伸手,拍了拍林知珩的放在膝上的手背。
那意思在后者眼里便是感谢二哥叩谢二哥,小妹无以为报,先吃饭了。
残阳换月,日夜更迭。
这场家宴虽不算多和谐热闹,也不算空无收获,于林知瑶来说是,于梁颂年来说更是。
各回各院的路上,夫妇二人挽臂而归,林知瑶终是忍不住问道:“你到底在开心什么?”
梁颂年骤然回神儿,“开心?有么?”
林知瑶道:“虽没笑出声,嘴角却一直扬着,说你是难过总不合适吧?”
梁颂年噗呲一笑,“干嘛这样阴阳怪气的。”
林知瑶撇了撇嘴,不吱声了。
梁颂年道:“确实开心啊,岳丈和两位兄长头都在,你也在,我这不招待见的赘婿头回和全家人吃饭。”
林知瑶一愣,心里瞬间五味杂陈。
梁颂年晃了晃她的胳膊,“明天跟我回梁府去看看爹娘好不好?”
林知瑶慢半拍地抬眼看他。
梁颂年又道:“这回换你护着我,不然我爹非把我腿打断不可。承阳这事我爹也该反应过来我早有预谋了,只是险局才开,我不便多言。”
林知瑶叹了口气,“我爹和你爹又怎会是好瞒住的。”
“那就叫他们先去随便猜嘛。”
林知瑶白了他一眼,“瞒着这个瞒着那个,怎么偏对我就这么坦白,显得我多不坦诚,多对不起你似的。”
梁颂年顿了顿道:“也不尽然。”
林知瑶停住脚步,转头看他,“你对我还有所隐瞒?”
梁颂年眉眼含笑道:“我对夫人是有问必答,但夫人不问的话,那我还真是说不好会不会嗦了。”
林知瑶并不打算将这话当成个玩笑听,追着梁颂年问道:“你肯定是有事瞒着我对不对?快说!快说快说!”
“随便说说,夫人何必较真儿!”
“才不是!老实交代!”
脚步轻踏风起,嬉笑渐远渐淡,又渡过一日安宁。
人证回京,由钟路等人押解至刑部,林知瑾的病仿佛也随之痊愈,次日便出府亲临诸事。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他择人任用毫无忌讳,且不说党争各派,就刑部、户部这两个众矢之的的部门,仍有人领职介入此案。
因物证暗账上呈后,并未向外昭示,缉拿抄家全凭林知瑾命令。
虽主要彻查两部,却闹的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生怕是被连带。
林知瑾本人却不以为然,坦然当上假-币案主审,把控所有流程与决策,承上启下,并向皇帝直报案件进度。
陈育德路上经历两次暗杀,早已视死如归,本想着进京后一股脑儿交代自己所知晓的一切,不成想竟被晾在大牢两天没人理。
“林中丞。”
幽暗甬道传来狱卒的声音,陈育德从牢房墙角连滚带爬至外栏,张望着人影走到了自己面前,才确定刚刚不是幻听。
“罪臣参见林中丞。”
陈育德折腾数日,整个人消瘦了不少,狼狈不堪匍匐在地,却仍坚持行礼叩拜。
林知瑾居高临下看向他,莫名怅然,遂眼神示意狱卒打开牢门,又摆了摆手将其屏退。
“陈县令可知我今日为何来?”林知瑾边说边走了进去。
他环顾四周,实在破败简陋无处落脚,便抬手清清了石床边角杂草,坐了下去。
陈育德跟着他的行动,跪行过来,“罪臣知道难免一死,也不想再做怜求,唯有配合而已。”
林知瑾听言一哂,“你觉得我要你协助查案?”
陈育德诧异抬头,满脸疑惑。
林知瑾道:“想必你已知晓我先一步携账本回京了,物证在案,还比不上你一人之言?”
陈育德刚欲开口,便听林知瑾又道:“还是你觉得除账本之外,还能再供出些隐情。”
陈育德猛地一惊。
林知瑾道:“康王年龄大了,前些年犯的错也不至死,如今更是迁了封地去那荒凉处。想来陛下也不想将案子结到他这无用人身上。”
短短几句话,已经将陈育德听的脸色入纸般苍白,周身寒意四起,额头渗出颗颗汗珠。
“可裴氏已尽数伏诛,提与不提,又……”
“余党未尽,诸多隐情未揭,以一族灭而定案,众口一词的结论,翻出重审又如何?”
“重…重审……”陈育德脑中思绪大乱,以至口齿不清,整个人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林知瑾依旧淡定,面上冷若冰霜,声音更甚,“陈县令是聪明人,若死前肯做将功抵过事,就算保不了自身,也能为族人降些罪。”
“可……”
陈育德本不想多嘴,可又清楚错过了此刻,也许到死也是个糊涂鬼,硬是咬着牙问了出来,“翻旧案,查过往纠葛,恐怕牵扯出当下朝堂多位大臣……”
“陈县令是在为我林氏所忧?”
林知瑾坦然直言,又想起了曾经两人在承阳时的对话,轻蔑地重复当初之言道:“我属御史台,乃中枢监察,上审人主之衍谬,下纠臣僚之邪佞。”
他说着又续道:“今蒙陛下看重,命我主审此要案。莫说牵扯党争各派,就算我林氏亲系涉足其中,我仍要秉公办理,才好给陛下交代,还朝堂清净。”
话已至此,陈育德就算再愚钝,也该有所反应,他不可置信望着眼前人问道:“当初你们是有意停留承阳?”
“是,”林知瑾并不否认,“我与户部诸位大人们,最后要去的地方本就是承阳县,只是和灾民撞到了一起确是意外,”
陈育德仍是想不明白,“可你们究竟怎么就确定是承阳……”
他说这话音一滞,猛地反应过来,“你们并不知道,只是在赌!”
“出发巡查前确实暗查过许多,也是选了几处要地去看。终无所获的时候,倒是有些人心中有鬼,忍不住要销毁证据,方才有了后续这些。”
林知瑾说完顿了顿又道:“灾民北上我不曾有疑,反而是以此当借口逗留下来,毕竟是最后一处地方,总要是低调谨慎些。至于陈县令你的言行举止,起初也是耿直为民,我差点儿就要被蒙蔽了过去。”
“是梁特使,是因为他才对我有所怀疑?”
陈育德不明白道:“为什么他一来就让林中丞如此信任?”
林知瑾道:“他无凭证,也只是对你有疑,我开始并未取信他,更是将以上种种皆瞒于他。”
陈育德今日偏是要问到底,“那是为什么?”
“灾民,”林知瑾道:“他来承阳前特意去查了灾民北上路径,以及为什么大面迁徙却止于承阳。”
陈育德颓然失去了气力般瘫坐在地。
林知瑾继续道:“陈县令是怕那些背后藏着的人为了自保不择手段吧,所以才不惜将提刑司透露给我。”
陈育德失神儿片刻,再开口时,声音暗哑而撕扯,“那些人亲见了裴氏的下场,也算是死里逃生。如今隐患还在,他们自是不择手段,若不是林中丞和诸位大人滞留承阳,承阳的结局只会是疫病焚城。”
林知瑾道:“提刑司来杀你取证了,你慌了,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当时你不敢全盘托出,因为事情实在涉及太广,牵扯太多。你早就知道活不成了,利用我和提刑司纠缠而拖延时间,是想着将亲族转移,一人赴死吧?”
陈育德不置可否,沉默半响,才颤着声音悲恸道:“我任县令几十载,承阳民众供养我,信任我。而我一人错,竟要将众人拉入地狱,虽无脸再说此话,却实在也有于心不忍。”
他最后几字,泣血而言,哽咽半响,才又接上话,“我也想过早早赴死,可李知州的下场我怎能不惧……一时胆怯,悔之晚矣。”
林知瑾叹了口气,并不想去琢磨人性的纠结复杂,也无心再谈下去,拂袖起身。
“本官还有事要忙,今日话尽于此,之后供词还望陈县令不要再做后悔之举。”
第33章 换职
◎“就因我林氏位高权重!” ◎
九月将近,终日的燥热的天气却似乎没变。
奉元帝裁定假-币案主审后,户、刑两部或有羁押、或有询查。
虽未有结论,朝会不提,众人也时时刻刻关注着案子进展。
因为与春闱舞弊案相比,此案牵扯党争,不止涉及了两部内员,还有下方各州县及交通要塞职官。
期间诸事皆有所料,人员处置也尽在情理,唯独刑部侍郎卸任待查时,就补位者选谁来,在朝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这事轰动一时,连林知瑶这个有心回避此案的人都知道了。
非但知道,还算亲耳所闻。
只因她那日回府时,正巧碰上气冲冲往主院去的林知珩。
抛开旁的不说,她二哥这幅样子也算罕见,要是不跟上去瞧瞧,实在可惜。
林知瑶拉着银花尾随其至主院书房都还算是光明正大,偏在要迈进门的时候,听见了她大哥林知瑾的声音,遂无奈改为门后偷听。
“爹爹!恕儿子实在想不明白,今日朝会您怎么能默许了呢?!”
林知珩想是被气昏了头,并没林知瑶的敏锐察觉,冲进屋后,才后知后觉的看见林知瑾。
“进爹的书房都这般没有规矩了吗?”林知瑾果然斥了他一句。
林知珩的气得有一半是源于林知瑾,此时被训,直接就驳了回去,“大火都烧到前门口了,这时候大哥还顾及什么规矩。”
林知瑾横眉一皱,“你当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小弟说的不过事实罢了!”
林知珩迎头怒道:“大哥今日朝会之言,可有想过我林家后果?”
“你――”林知瑾显然是被他气到了,单说了一个字后迟迟没有下文。
林仲检这个当家人本该在此刻调节场面,主持事局,可他却不为所动,立于一旁面无表情,像是要看热闹般。
林知珩顾不上反应这些,仍言语激烈,全冲眼前的林知瑾去了。
“陛下任命你主审假-币案,户部、刑部本就是难解之局。你用人之际不避讳自家人,带了梁子渊倒也罢了。今日竟当着众臣驳回了吏部推选补位的人,一力否决而非建议,这已经是越权了你知道吗?!”
林知瑾开口欲说什么,林知珩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你是此案主审,所出之言或有隐情。陛下不当堂追究这事就算了,可你并不收敛,当着众臣又请陛下将我从枢密院调去刑部补位侍郎职!”
林知珩狠狠的吐了口气,稍微平定了些情绪,方才身向林仲检道:
“爹爹,儿子不明白您今日朝会为何不驳了此事。如今我林家已是水深火热之势,儿子若是去了刑部,纵然问心无愧,可旁人会如何看?怕是觉得我林家手伸的太长,已呈功高盖主之局啊!”
字字铿锵,句句真心,余音消弭之际,林仲检竟露出颇有欣慰的笑容来。
林知珩见状,眉宇间透出疑惑。
林仲检道:“吾儿有此心便足矣。”
林知珩却道:“儿子不明白。”
林仲检侧头看了林知瑾一眼,后者板着个脸,显然不想多言。
他无奈笑笑,转而对林知珩道:“今日朝堂你兄长言行却有出格,为父同你一样,也有意外与担忧,只是略微一想,倒也理解。”
林知珩也抬眼去看林知瑾,见对方还是板着个脸,他又不甘心道:“儿子只知道我林家成了众矢之的,怎么也理解不了大哥所为。”
林仲检道:“那依你之见,何人能去补刑部侍郎职?”
林知珩道:“这不该是我去想的,何况吏部已拟出人选。”
林仲检叹了口气,“刑部尚书年迈病多,已然到了出仕之际,这两年刑部大小事基本都要苏云铮决议,其位重堪比吏部江临川。纵观朝堂上下,陛下连主审要案都只能交给你兄长,又再去哪寻得合适的人来。”
林知珩将这番话消化了片刻,随即道:“尽管此事我林家无私心,我对陛下无二心,可外人怎会盲信,吏部江临川那么聪慧的人都知道避嫌林氏,推选之人定也是绞尽脑汁可以堪任的。”
林知瑾终于忍不住发言道:“江临川向来圆滑,不近党争各势,他选人补位直接忽略我林氏族人是必然。可朝中无合适人选是事实,吏部给出的名册确为有能之人,只是他们各有本职,兼任刑部事只是权宜之计,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可……”林知珩语塞须臾道:“可这趟浑水,我林家明明可以不去淌,吏部既出了权宜之计,之后便叫他们再去……”
“就因我林氏位高权重!”
林知瑾打断他道:“爹爹是当朝宰相,你我皆是朝廷重臣,族人多入仕途,姊妹位及贵妃。林家荣耀之至,风雨难免,纵人言纷纷,猜测而已,你既说无二心,有何畏惧?”
林知珩起初的气焰,至此已荡然无存,他心绪复杂,抿嘴不语。
一时间屋内寂静地可听呼吸吐吸,似要将这氛围无限拉长之时,门外管事李德平的声音突兀的响起。
“三娘子?怎么在门外干站着?”话音未落,又听他声调一转,“G!跑什么?!”
查案过程中的小插曲儿终究是小插曲儿,成了定局后,也就难再起风波了。
最令林知瑾费脑的并不是这些,回归案子本身,他带着答案去寻的物证,需惩治的是哪些人,心中已有个大概。
他真正愁的是如何不影响两部正常运转。
虽早有准备,却诸多琐碎意外,遂也要经常奔波于吏部协商换人任职等事。
梁颂年跟在左右,也总是寻不见人影。
林知瑶竟也没闲了下来,不是被敏华公主寻由头唤去,就是被惠贵妃传进宫,沉浸在贵妇人日常享乐中。
“娘娘,快到下钥时辰了。”珠儿出现在内厅门口轻声道。
林秀云正在矮桌上借着插花的工夫和林知瑶八卦,聊得正起劲儿便被打断,瞬间泄了气一样倒了了桌子上。
“这天还亮着呢,怎么就这么急着关门啊~”
由于她尾音拉的又长又刺耳,林知瑶实在听不下去,赶忙打断道:“明儿,明儿个我还来!”
林秀云一下子坐直了身体,晃着手中的艳丽的金秋菊,笑着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明天早早就来!”
“阿姐在后宫里不是交了好多小姐妹?”
林知瑶想寻个借口推脱,毕竟她是外人,天天往后宫跑也不是个事儿,遂道:“不能为了陪我就都疏远了吧?”
24/63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