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金粉世家同人)[金粉世家]鹔鹴衔珠玉——惊鸦【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0 17:14:01  作者:惊鸦【完结+番外】
  况且这些年,秀珠对她好――虽然是为了老四。但是她心里头,不是不高兴的,也不是不喜欢秀珠的。
  因此,想去就去吧。
  只是……
  “老四,一定要照顾好秀珠!路上让司机开车慢一点!知道吗?”
  “知道了,都记住了,都听您的。”
  车子被司机驱动,金t华道:“别嫌妈她唠叨,都是担心你吗!”
  白秀珠点了点头:“嗯,我都知道。”
  她知道老太太是为了她好,虽然说也有为了孙子的成分,但是这么多年了,对她也是有着一些真心的。
  “我好担心嫂子。她是个温婉得体的大家夫人,心里很爱重我哥哥。如今哥哥前往前线,她不知道得有多担心。”
  白秀珠靠在车子的靠背上,一边儿想着哥哥怎么这么狠心,一边儿又为了哥哥英雄的行为骄傲,一边儿又担心起来白太太的状况。
  思绪纷杂,头都有些痛了。
  这时,白秀珠感受到太阳穴上覆上了一片温暖。抬头,是金t华在帮她按摩太阳穴,缓解头痛。
  她心里一松。
  四哥总是这样的,有时如同山岳,是背后依靠;有时如同春风,是温柔安抚。
  她终于有些安心之感。
  码头上,金t华带着的人举着站牌,上面写着白太太的名字。
  在这个英语遍布的国家,其他国家的文字显得十分明显。
  因为这牌子,白雄起派过来送白太太前往欧陆的几位年轻管事很快就护送着白太太走出人群,找到了前来的金t华和白秀珠。
  金t华让白太太坐到了后座上,打算让这两位姑嫂好好地说说话。自己则是坐到了副驾驶。
  白秀珠想要安慰一下白太太,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现在白太太的表情是很沉静的,但是谁知道她是不是把所有的悲伤苦痛全都压在自己的心底?
  白秀珠怕她一问,就是去揭白太太的伤疤。让白太太更加心痛。
  一时间竟有些沉默。
  白太太坐在那里,拉着白秀珠的手,忽然间绽出来一个笑来。她道:“怎么一个个都变成小哑巴了?不敢问我你们大哥的事儿?”
  白秀珠道:“嫂子,我怕你伤心。我自己知道后都担惊受怕的不得了,更别说您了。刚刚想要劝劝您,却不知道如何张开嘴。说实在的,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白太太道:“我是担心的,最开始的时候,担心的天天都能流下眼泪来。后来上了船,思念是止不住的。但渐渐地,却没有最开始那么悲伤了。”
  “我记得,你哥哥和我说他要去东北的时候,眼睛里面是发着光的。那种灼灼生辉、充满希望的光,我好多好多年都没有见过了。”
  “我想,他也是愿意去更远大的天空做一只守护着国土的自由黑鹤。而不是在京中与魑魅魍魉同行吧。他做出这个决定后,我担惊受怕,惶恐不安,但我还是情愿他高兴。”
  “他以前是咱们姑嫂两个的英雄,现在却要去做别人的英雄去了。我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情操,对此,心里不是无怨无尤,丝毫不恨的。但是,我还是支持他。因为这是他想要做的事情。”“你呀,也要好好的过日子。让他在外面放心,我想,伯言此生,除了这个国家,最放心不下的,大概就是你和我了吧?这样的时候,我们更是要支持他,让他安心的。”
  她语音清淡,轻轻地,却很坚持,没有犹豫。显然白太太说的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她说话像是在和白秀珠和金t华两个人说,又好像只是在说服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她的这一段话,都是很有力量的。
  是温柔的,却也是铿锵的。她不是一个多么高大的,多么热血的,多么为国为民的人。但是她选择支持自己丈夫的决定。
  纵然那个决定是那么的危险。但是她,只是默默地为他打点好行囊,按照他的安排走,好让他放心。而自己,却像是前行人背后的一塑雕像,沉静地看着对方前行的背影。
  很难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
第215章
  白太太在得知白秀珠怀孕的消息之后,心情振奋许多。
  她接手了照料白秀珠的全体事宜,一忙起来人的悲伤就能够被放下些许。当然,只是因为忙暂时被放在了脑后。若是说直接就没了各种悲伤,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白雄起此时已经踏上了东北的战场。
  他和冯振霖的第九师会和,在这只抗日的规模最大的义勇军固守的战线后的凤阳城里主持全部内政事务。
  冯振霖对白雄起的到来十分欢迎。白雄起也的确是有本事。
  来到东北的第一天,白雄起就在将士们面前鞠躬道:“守土护国,你们才是英雄。”说完后道:“伯言来此,便是表达抗日之决心。自此再无政府的总理白雄起,只剩下为前线服务的内政官。”
  这是要和韩耿夫的政府决裂的表态。
  就这么一个干脆利落的表态,就让这些东北一线的将士们对他有了善意。
  偌大个中国,现在还有谁不知道韩耿夫那“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广东军、中央军、七十四师,全他娘的是韩耿夫的嫡系。开的是足饷,用的是美国造的□□。龟缩在新政府的京城里面保存实力。他们在这里流血流汗,却他娘的连军需都不够。
  都恨透了韩耿夫了。
  现在还守在一线打仗的,全都是那些一心抗日的热血青年,东北各地的爱国义匪,守土护民的爱队,以及家人被日本人杀了、有血海深仇的老百姓。
  全都是信念极其坚定地,要守护脚下的土地。全都是信念极其坚定地,要用枪/炮为死日本“三/光”政策下的亲友人民的生命。
  血债血偿,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此此时,白雄起居然能够放下高官厚禄,放下富贵荣华。不顾及自身之安全,而是为国民而奔走。以总理之躯,向他们这些大头兵鞠躬。他们不是不感念的。
  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会说什么好听话。白雄起初来的这些举动,也不能一下子就能让所有人对他全然服气。
  但是大家心里却影影绰绰地有了这样的一个印象。那就是――那位白先生,或许和那些狗官不一样。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来咱们这地界儿来不是?
  硝烟四起,热血满地。
  是何等的危险?
  他们不相信这位已经做到了总理的先生和那些热血的学生一样,充满幻想和激情,不懂得战场的残酷。他一定是懂得的。
  懂得,还能抛下富贵过来。这才是值得尊敬的地方。
  不过真正让这些大兵们服气的,还是白雄起的能力。
  他们这里,军需、军费都是十分紧张的。白雄起原来就是财政部长,在财政部做了好多年。统筹军需,对于他来说是老本行,做起来得心应手。
  凭他的本事,硬生生是把这不多的军费给换来了更多的军需。硬生生是通过合理的、精密的分配让每个人都拿到了武器。
  让冯振霖最头疼的事情就这样被缓解了。而处理凤阳城乃至他们这一条防线的内务,揪出藏在他们之中的奸细,鼓励大家耕作,处置那藏得极深的贪官。全都是白雄起大刀阔斧地干出来的事情。
  而且他的政治手腕十分高超。无论是京里,还是其他的军队、政党、团体,亦或者是军阀,地主,地方势力,他全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彼此的关系。
  或是拉拢,或是怒骂,或是调和,或是离间。
  总归是比以前井井有条,是比以前增加了胜利的可能。
  前线的压力,亦是为之一松。
  至此,这些大兵们是彻底地服气了。
  这位从京城来的白先生,是这个!
  他们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金t华在东北的产业不多。但是还是有的。
  沈宝宁在接到金t华的回电之后,立刻把东北所有的产业全都给卖了。换来的大洋全都买了粮食,一部分被囤了起来。另一部分全都被沈宝宁雇佣的德国佬的船送到了东北。
  沈宝宁亲自去押的车。
  “四爷没给我来信的时候,我就在做这件事情。”
  沈宝宁对白雄起道:“我了解四爷,也了解我自己。咱们没人能够忍受在日统区低声下气地做生意。四爷说了,把粮食给打日本人的战士们吃,咱们心里敞亮。钱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说完他给白雄起鞠了一躬:“白先生。我真的尊敬您。您来战场,是英雄。韩耿夫之举,是在卖国!唯有像您这样救华夏的人多一些,这个国家才有救!也只有是您,咱们才放心把这些粮食送过来。”
  白雄起不会贪这些粮食一分一毫。但是换了别人,说不定会有人对这一批不用花一个铜板的粮食动歪心思。
  为前线的战士们,花几万几十万乃至更多的大洋,都不心痛。被贪官污吏,被那些在洋人面前像是一条狗的狗官花掉一个铜板,都是痛彻心扉。
  白雄起带人清点了粮食,然后对他道,言重了,不至于,我不是什么圣人。
  他知道他的这个妹夫对这片国土的热爱的。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能够和他一样决断。
  这批粮食来的太快了。
  按照时间算,只有金t华在受到日本人打进来的消息后就向沈宝宁下达出售全部处于东北的产业换粮食,时间才来得及。
  那么一大笔钱,说捐助前线,就捐助前线了。
  也是痛快。
  这人还有一腔热血,他白雄起没看走眼,没看错人。
  还好有金t华让沈宝宁送过来的这一批粮。秋天渐渐到来,新的季度,前线愈加吃力,但是韩耿夫克扣军饷克扣得更厉害了。
  只给老式武器,除了子弹以外,粮食,大洋,军服,全都不够数。
  韩耿夫克扣了东北的军费,把这笔钱挪过去剿匪。本来东西就不够,现在更是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日军装备虽然不如英美列强,但是却比他们的要好得多。日本国内有经济危机,但是他们有罪恶的“大陆政策”,把国内的矛盾全都转移到华夏上来。举国之力来对外侵略。
  前线的战况愈发紧张。金t华的那批粮白雄起一直押着没让任何人用――或许是,他自己早就猜到了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天。
  那批被白雄起留下来的粮食,这个时候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自从日本侵华之后,华夏的仁人志士大抵都在宣传抗日。对于韩耿夫“攘外必先安内”、“诉诸于国际以求谴责日本”的政策一直都很反对,物议汹汹从未挺过。
  而在今年秋天,这个在华夏传统上就是动用兵戈的季节。韩耿夫拿了大把的银洋武装他的军队,调集了三个师去“剿匪”。然而,给东北抗战队伍的军费,却不足“剿匪”的军队的一半。
  就这一半,还被蛀虫们贪了又贪。以至于前线连饭都快吃不起了,还是靠着爱国商人捐赠的粮食才挺过了危机!
  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后,一片哗然。无数文人学者写出了他们铿锵有力的战斗檄文,对政府的骂声一片,文章比雪片还要多。
  韩耿夫方面,压力骤增。
第216章
  白雄起在书信里劝金t华不要回国。金t华也清楚,娇妻高堂、白家长嫂在异国他乡是离不开他这个顶门立户的男人的。
  但是他还是要回国一趟。
  回去看一看,政局到底败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回去看一看,哪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至少不能把他拿着国家人民的钱,或是拿着自己的钱买来送回国的物资,让贪官腐吏给拿走了吧?
  而且国内的那些产业……也该清理出去了。
  纵然那些是金t华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置下的产业。但是现在日军来势汹汹,政府却推三阻四地不抵抗。白雄起他们这些军队奋战在一线,但是被日军冲破的防线却越来越多。
  全都处理了,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毁了。至少不能够把厂子机器留下资敌。
  把这些产业卖了,还能换来一大笔资金。
  他要帮着从海外运输军需,购买军备就需要在国外拥有权势和人脉。作为一个华夏人,在异国他乡能够拥有权势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足够多的财富。
  在这些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发达的国家,财富就是一切的通行证。
  那么,他在海外的产业就不能卖。那些东西,是他和欧陆的资本家交涉的资本。
  那就只能把他在华夏的这些工厂店铺和良田卖掉。换来大笔的钱。
  包括他的心血,曜日斋。
  也难以留存。
  前线的军队军费不够,他在军费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尽自己所能地往里填补。
  罢了罢了,不趁现在卖掉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如果那些产业所在的土地被侵略者占领的话,难道他能够奴颜婢膝地成为日本人以华治华的招牌,以此来换得富贵安生吗?
  绝无可能!就算死了也不能那么恶心地活!
  所以还是卖掉吧,这是最好的选择。
  不卖掉难道让日本人去“军事占领”,然后变成他们运回国内的物资吗?!
  这么大的事情,沈宝宁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法儿给这么大的事情做主。
  他终究要回去一趟。
  当然,并不是现在。
  秀珠现在的情况他着实放心不下。而国内的事情暂时还用不到他,沈宝宁正在按照他发回国的电报做前期准备。
  腊月东北飞雪,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日本士兵对这样严寒的天气不大适应。冯振霖带着手下的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是自从日军侵华后的首次胜利。一时之间,国内欢欣鼓舞――原来,国人也是能够打赢的。
  文人的笔鼓舞着继续战斗,报纸上通篇累牍地写着爱队的胜利,写着冯振霖和白雄起带领的抗日军队何等的英武。
  民间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众多的民间政党、爱国人士纷纷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最终迎来的却是第四院的秘密屠杀。
  第四院,遵从与韩耿夫命令的特务机构。直属于韩耿夫,犹如一抹藏在暗中的影子,又犹如一把隐在背后的雪亮钢刀。
  造成的□□让人不堪其扰。而韩耿夫在此次秘密屠杀之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首都从北平搬到了南京。
  白雄起和金系的政治力量在北平根深蒂固。即使白雄起去了东北一线,金铨和他那个有名的儿子,让老泰山都觉得忌惮的金四也不再国内。但是他们这一股格外团结的政治势力仍旧让韩耿夫束手束脚。
  他虽然有着军队压制,没有人敢明刀真枪地反对他的统治。但是对他的提议提出异议却也不是少有的事。尤其是对他攘外安内的高明决策,尤为反对。虽然面上没有任何质疑,但是隐藏在暗处的波涛,却从来都没有少过。
  但是这些人,偏偏同气连枝,出身名门,交游广阔。若是只有一个两个这样的人,他就直接给枪毙了,还能杀鸡儆猴。但是金铨、白雄起和金t华两代人精心培养的嫡系可不是一个两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