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金粉世家同人)[金粉世家]鹔鹴衔珠玉——惊鸦【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0 17:14:01  作者:惊鸦【完结+番外】
  若是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人,政治绝对会产生动荡。现在都有那么多不知世事的天真之人鼓吹着劳什子的民主宪政。若是那些人死了,岂不是真的坐实了他在□□?
  况且,那些人难道能够乖乖地坐在那里引颈受戮吗?
  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韩耿夫想,他干脆就不和这些人政斗了。
  和这些书生讲道理,难道能够讲得通吗?三十六计里还有一计叫做釜底抽薪呢。他直接把都城迁到老巢南京去,愿意跟着他走得全都是他的附庸。
  至于那些不愿意和他走的人,骨头再硬又能怎样?嘿,脱离了政治中心,还能说上个屁的话?
  或许还有那些不愿意迁都的人……
  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定。白雄起都改变不了的他的决定,那么这些白雄起的小卒子们难道能够改变吗?
  他不能肆意地动他们,他们也别想来影响他。
  于是,迁都南京的事情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反对的声音众多,但是却根本没有让这个进程多停止一分一秒。
  京城方面因为迁都的事情纷乱不休。冯振霖和白雄起提出的多派兵员,对日宣战全都没有应答。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想应答他们。
  白雄起提出的联合战线和编制军队,为他们的军队增加“救”的番号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政府官方的媒体都没有对此次胜利有任何宣张。
  这样的行为,和宋廷对待岳武穆的举动又有何不同?
  韩耿夫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
  在他看来,他以后也是一定会打日本人的。但是他不能为别人做嫁衣。辛辛苦苦把老本儿折进去把日本人赶走,让后让别人过来摘胜利果实?当国家大权?
  这简直就是笑话。
  他忽然有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这些愚人,哪里懂得他的苦心孤诣呀!以他的性格谋略,哪里能够容许其他人蹲在自己头上。现在和英美列强交好,也不过是利用罢了!至于日本人,在未来的一天,他也会把他们全都赶出去。
  他想得很好,驱狼吞虎,保全己身,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却忘了还有一种被反噬的风险。
  他在利用对方,对方也在利用他。彼此利用,彼此博弈。到最后谁输谁赢,哪里还有定数?
  韩耿夫认为自己在“剿匪”成功之后,还能够腾出手来去攻击侵略者。但是事实上,他“剿匪”剿的是抗日的有生力量。而日本人,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内部矛盾、为了掠夺华夏资源供给国内,愈发疯狂地攻击华夏。
  国土沦陷,国民哀亡。淋漓鲜血尽在眼前,山河破碎家国同辱。哪里还等得及他韩耿夫的权术施展玩,哪里还等得及他韩耿夫的“腾出手来”?
  每一天都在死人啊!
  韩耿夫最后还是达成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他成功地迁都了。政治人物都讲究实际。白雄起和金铨的嫡系在明知自己不可能阻拦手里面有着几十万大军的韩耿夫的政治意图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他们要求韩耿夫给白雄起所在的军队按时并足额发放军饷。以此作为答应韩耿夫迁都的条件。
  不是不明白韩耿夫迁都是为了釜底抽薪,是为了把他们分而治之。是为了让他们脱离主场。要是选择去了南京,就是去了韩耿夫的主场,从此以后身家性命都系于他人之手。除了遵从他韩耿夫的意愿以外,便是别无他法。
  要是选择留在北平,那么就不再新的首都南京。留在迁都之后的陪都北平,脱离了政治中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政坛上的尴尬人。
  他们明白韩耿夫在暗度陈仓。但是这就是韩耿夫明晃晃的阳谋。人家有军队,不拉去打日本人,留在身边儿保存实力。但是那一挺挺机枪却能够威慑于他们。形势比人强,只能勉力为之。
  比起热血上头地要韩耿夫留在北平。说什么守国门之类的话,最后还是拦不住韩耿夫的步伐。不如给前线的战士换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韩耿夫不是能够听得进劝谏的人。尤其听不进他们的劝谏。
  他们是韩耿夫的政敌。而韩耿夫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者。
  他们更清楚。日本人打了进来,秉性如风雷的那些人恨不得上战场去和日本人打仗。但是那些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人却恨不得去舔日本人的鞋子。甚至他们的队伍里面,说不定就隐藏着这样恶心的毒蛇臭虫。
  这样做,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冯振霖的这次胜利,的确是让国内民心大振。更多的爱国学生、青年前来东北一线进行抗日。也有一些北方军队,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当中来。
  爱国商人捐赠物资,革命文人在□□的笼罩下写下振聋发聩的文字。
  有人为了生命,为了富贵,向权贵和侵略者软了膝盖。有人却为了国家,为了风骨,放弃了家财,放弃了前途,放弃了生的机会。
  芸芸众生,好似浮世画卷。而那些闪闪发光的灵魂,就如同星子一般,照亮了漫漫长夜,照亮了这个漆黑的时代。
  就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第217章
  冬日一役,打醒了国人的斗志。但是实际上,前线仍旧是输多赢少。人一日日地死,有日本人,也有华夏人。
  但是还是华夏人死的多――装备实在是太差,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专业士兵也不够,有好士兵多都是农民和学生。在此之前,对战场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日本人从山东和汉口登陆,进一步往华夏内部延伸。韩耿夫终于舍得给白雄起与冯振霖发放军饷了。但是也只是粮食弹药够。给的那些大洋压在手里,什么也做不成。日本人有英国造的迫击炮,但是他们却连机枪都不能坐到每个连都有。
  这样的仗,能怎么打?
  白雄起和冯振霖把大洋换成了汇票,想尽办法把汇票和消息送到了敌后自己人的手里。白雄起养的死士亲自将汇票和消息送到了前往英格兰的船上,同时又发送了密电过去。
  用两种途径传递消息,防止出现意外。
  ――或是信件流佚,或是电报信号中断。
  这样重要的消息,双重方式发送,会更加保险。
  金t华接到了消息之后,把汇票里的钱给兑成了英镑和美金。然后去联系熟人。
  斯坦尔,霍布斯,都是欧陆上的大军火商。
  虽然说各个国家都有关于军火买卖,尤其是对外国的军国买卖的限制。但是资本家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不一致的。有机会大赚一笔,没人会计较。
  当然,他要尽可能地压价。用这些钱,尽可能地为国内的战士们买到更多的枪械。
  这是他能够为这个老大帝国做的事情。他会全力以赴。并将不惜代价地将这批军火送回国内。
  修斯霍布斯与约翰斯坦尔两个人都对这笔单子很感兴趣。但是一听到金t华需要他们把东西送到正在打仗的华夏之后,就都不愿意了。
  “亲爱的盖文,这太危险了!日本人万一扣下了我们的船,我们岂不是血本无归?我可不相信您会在我们的船被扣下,枪械全都打了水漂后还能够高高兴兴地把尾款给付了!”
  这是修斯霍布斯那个情感丰沛的花花公子用他的感叹调来拒绝运送。
  “得得得得!盖文,我……我想和你说。我不愿意干……干,干这么危险的事情。是的,是的,您再说一遍。对,华夏在打仗,这是个问题。”
  这是约翰斯坦尔那个老狐狸用着葛朗台的语气在模糊重点。
  他可真是一个犹太人。所以说老葛朗台在犹太人哪儿学到的法子才能被他用得那么活灵活现。金t华在心里道。
  不过他早有预料。没有谁会干那种亏本的生意。要是算上运输的话,东西送不到的话就要退款。一分钱不挣反而要搭上军火。这可不是什么好买卖。
  或许日本人会因为他们这船是欧陆国家的船而不再拦截。但是谁说的准呢?
  现在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战争成为了主调。英格兰允许日本人侵占华夏的利益,但是英格兰可没允许日本人直接引发远东战争,占领华夏的大片土地――这可是会挤占英格兰的利益、会让英格兰老大哥收拾的行为。
  可是那些日本疯子不还是干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发疯。直接把他们的船给扣下?
  库页岛、青岛、汉口几个地方,现在都有日本军队驻扎。”而且日本军舰在华夏领海里巡航,就是为了拦截外部给华夏军人进行援助,同时方便自己运输兵力。他们家的船队是厉害。可是再厉害也只是商船,哪里比得上集一国之力的军舰?
  虽然说日本舰队比大英帝国差多了……
  可是那也是军舰啊!
  怎么可能答应。
  金t华当然能够猜到他们在想什么。
  他本来和他们说达成合作的条件是需要他们运输军火也只是为了压价。根本不是为了让他们去真的运输。
  日本的船在东海和南海附近巡航,已经击沉了好几艘美利坚致公堂往国内送的军/火。
  或许普通老百姓不会关心这些消息。但是做军火生意的修斯霍布斯和约翰斯坦尔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们是不会答应帮忙运输的。
  任何一位军/火/商都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但是若是不提这一茬,就直接和他们做生意的话,他们肯定会往高了抬价。因为他们能够想象得到,他金t华来和他们这些军/火商人打交道做生意,是为了华夏战场上抗日军队。
  不过他们想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华夏的民族危机并不会让他们产生同情心,从而让他们给予华夏援助。反而会让他们觉得金t华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会热血上头,感情用事。因而会把军/火的价格抬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价格讲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也会比平常的时候降价更加困难。
  他没时间和这些洋鬼子磨,前线等着用枪械呢。可是不把价格讲下来的话,又会浪费不少金钱。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白雄起恨不得把一块儿大洋掰成两半儿用。军费紧张,他和许多其他的爱国商人捐赠了不少,但是还是不够。
  个人的力量哪里比的上国家。可是韩耿夫把持的国家,却已经把重心放在了“安内”之上。
  金t华哪里舍得多花钱去购置武器?他只会想着用这些钱买来更多。
  价格一定要压下来,还要尽快。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来说,你先提出一个不可能的要求,在这个要求被拒绝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没那么难以实现的要求时,被对方答应的可能就会增大。
  他其实只是想着用这样的办法来压价。
  金t华在修斯霍布斯与约翰斯坦尔拒绝帮忙运输之后,提出了他们的报价太不合理,必须用实实在在的价格来和他签订购置武器的合约。
  ――如果不能运输的话,还要给予他优惠,给他降价。
  正常来说,购置武器的那一方的确是可以要求卖方提供运输服务的。
  修斯霍布斯和约翰斯坦尔这一小一大两只狐狸很快就察觉到了金t华的意图,也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慌神,没有热血上头。于是终于不抱着占大便宜的想法来和金t华谈生意。金t华也很有诚意,因为他需要快点把货定下。
  合同很快就达成了。双方都还算满意。
  虽然这两人想要从他身上大赚一笔,但是终究是没有坑成吗!所以金t华也不生气。至于修斯霍布斯和约翰斯坦尔,虽然没坑成对方反被算计,但是最终达成的合同也算能够让他们小赚一笔。
  就是有些不爽。
  要是就赚这点儿钱,他们何必对金t华那么客气呢?这个比例的利润,无论卖给哪个国家、哪个团体都能挣到。他们又何必非得卖给金t华?
  不过这位盖文先生的确是个聪明人就是了。
  毕竟都谈了这么久的生意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了。总不能因为这一单和其他的担子利润差不多,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就撂挑子不干,浪费掉付出的精力。白干一场,徒惹笑话吧?
  这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了。
  他们在此之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他们的沉没成本。
  总不能白白丢掉。
  因此这笔生意竟然是谈成了。金t华也十分顺利且迅速地用让他满意的价格买到了足够多的军/火。
  至于运输……
  日本人封锁了海岸线,那他何必直接往上面闯。他完全可以另辟蹊径,走其他的通道把这批军、火送回国内。
  用货轮将这批军需带走,从欧陆的港口起航,经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运到中亚、西亚地区。再通过火车和卡车把东西从中亚、西亚地区运到内蒙。再由内蒙将东西送到东北战场。
  给国内发送消息,让他们派人前往未被占领的乌兰察布接收这批军/火。
  白雄起让金t华帮忙购置武器的消息与随之而来的汇票是在年初二月多的时候到来的。等到这批军/火到达华夏军人的手里面的时候,夏日已经到来了。
  六月,夏日初至。
  这个时候,白秀珠的肚子已经非常大了。
  此时是暑假时分,冷清秋从学校里放假回家,每天里除了陪松哥儿,就是帮着金太太白太太照顾白秀珠。因为怀过孕生过松哥儿这个小孩子,她照顾地十分得心应手。又因为对白秀珠之前的几番帮助的感激,清秋照顾秀珠也照顾得很精心。
  白秀珠孕吐不大厉害,只是半夜的时候腿抽筋。金t华心疼她,从她腿开始抽筋后,每天半夜的时候,都会起来给白秀珠按摩小腿。
  他希望秀珠能够舒服一些,不要遭太多的罪。
  预产期将至,金t华带着白秀珠去医院。金太太白太太和冷清秋都跟了过来。金t华劝她们回去,她们也不走。反而劝他回去休息。
  他怎么可能会走?
  他比这世上的所有人,都要更担心秀珠的安全。
第218章
  白秀珠是在一个阳光十分明媚的早上生产的。
  生产的过程十分顺利。但是那几个小时的时间还是让金t华心急如焚。
  秀珠的痛呼声一声一声打在他的心头。等到白秀珠被打了麻药,没有了痛呼声后,金t华又觉得自己的心好似漂浮在云中一样,七上八下落不到底。
  每一个母亲都十分伟大。忍受这样的痛苦,迎来一个新生命。在金t华心里,更是感动。
  他清楚,秀珠生小孩子,并不是因为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小孩子才生的,而是因为想为他生一个血脉相承的小孩子才生的。
  生一个小孩子需要遭得罪,不止是生产这一天的剧痛。还有十月怀胎的折磨。
  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全部都有。
  金铨为金t华和白秀珠的这个好字起了名字。他们这一辈从木,因此便为白秀珠生下来的这个小男孩取名为柏,取松柏常青之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