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雪来那个时候道:“这人是我老家的兄弟,警长给个面子,放了他。”
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在商量,但是语气却是平淡而坚定的。说句不好听的,他这么说话,话里面都有了一丝命令的味道了。
那警察也知道这人是海关总长,位高权重,政府里边儿能够排在他头上边儿的没几个。谁也不愿意得罪他,最后自然是在请示上级的意思后把李丞秋放了,然后恭恭敬敬地把秋雪来送走了。
李丞秋那个时候还在想,这人为何要救他,还对他颇为有礼?古语中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那么这位位高权重的海关总长,到底在他的身上有什么好求的呢?
李丞秋虽然靠着洋人攒下了不少的家底,但是那都是在秘密之中的。远在北平、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怎么可能瞧得上他这仨瓜俩枣?那可是海关总长啊!
所以他很疑惑,很纠结。一方面他觉着自己拿不出来什么东西给秋雪来,也没想出来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是秋雪来渴求的。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就算秋雪来真的对他提出来了他能够完成的心愿的话,他又该怎么去完成呢?以这些政客的胃口,想来秋雪来也不会轻易满足的。
总而言之,秋雪来救他的原因总不能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之中都有一个秋字,所以显得格外有缘吗?这也太离谱了,先不说秋雪来会不会知道他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名字。就算秋雪来知道,他会因为这样荒谬的理由来救自己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除了这个荒谬的理由,他甚至想不出来秋雪来到底为什么要救他。
秋雪来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么简单而荒谬的原因拿着自己的面子去救一个毫不相关的人。不过他的确是知道李丞秋是谁罢了。
就如同李丞秋所想的那样,他救了李丞秋,自然是有所谋求。而且秋雪来所图不小,是势必要从李丞秋身上收回更多的利益的。
所以他救下李丞秋后就直接把这人带回了他的小洋楼,直接对李丞秋开诚布公地道:“我知道你是沙逊的人,你现在要去拜访孔大总统。为了报答我的恩情,你就和我说一说你去见孔大总统的目的吧。”他眼底划过一片锐利的冷光:“如果有不能让外人知道的部分,你可以回避不说。但是说出来的话就要负责任,不要想着骗我。”
看着屋子内腰间鼓鼓囊囊明显是枪,长得凶神恶煞的几个彪形大汉站在秋雪来身后,李丞秋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什么可以不说,什么回避?那些都是客套话了。看着眼前这几个彪形大汉,李丞秋心想,这可真是出了狼窝就入了虎穴。
他扯出了一抹笑:“沙逊先生想要在生意上面得到一些便利,因此要和孔大总统结盟。”
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并没有把路易沙逊和孔大总统达成合作以谋求银行券代发权的事情说出来。不过秋雪来对他隐藏的事情不感兴趣。沙逊获得不获得银行券代发权和他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李丞秋没说银行券代发权的事情,只是半真半假地说了路易沙逊和孔大总统合作的事情。他心中还颇有些惶惶不安,担忧秋雪来看穿了他的把戏,让他的那两个彪形大汉把他送到警察局。
但是没想到,他说的那句话还真的引起了秋雪来的兴趣。
“陈大总统?”他语气中有些讶异又有些讥诮:“他要连任?”
“当然。”这个时候李丞秋的心虚也渐渐稳定了下来,说话的声音都不打颤了,理智和狡诈也回归了他的大脑:“孔大总统还是很年轻的吗,自然是想要继续进步,为国民做事。”
这话连鬼都不信。他孔大总统要是真的要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焚膏继晷,案牍劳形才会让人吃惊。无非是贪恋权力,所以想要继续做下去罢了。
可是陈大总统不下去,岂不是就代表着金铨要继续坐在总理的位置上面,稳稳当当的。
那他什么时候才能换个位置,站到高位呢?他也想当总理啊。可是
想到这里,秋雪来就觉得心情抑郁。就算他娘的金铨升上去或者辞了职把位置给让出来了,那又有个格老子的用处?金铨下去了,肯定想着要给他的那个宝贝土地苏德川铺路,让他接班。就算苏德川出了问题,还有白雄起接着呢。白雄起在财政部干了多少年的总长,根基是多么的地深厚。
而且白雄起自己的本事和势力也不小了,这人虽然是靠着金家起家,但是现在和金系的关系似合似离,自己也有着一股势力。要是这么说起来他比苏德川还要强些,而且他妹妹现在和金t华订婚了,所以金铨到底会选择谁还是两说。
这些京中大大小小的流言传到秋雪来的耳朵里面,让秋雪来心里都觉得烦。金铨继续留下,或者是白雄起、苏德川二者之一去接班。无论是那种猜想,都和他秋雪来没什么关系吗!好歹他也是一部总长,位高权重,难道他不配吗?
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些嫉恨。
再加上金铨的确在商务部和海关里面都有着不少的势力与资源,秋雪来在海关总署当着长官,不可能对这些不动心。因此便想着要搞他金铨一搞。但是海关总署里边还有着金铨的人,他们总署这边儿的一些事情又不能经过财务部。他是不能够和金铨在明面上对起来的。
据说陈大总统和金铨不和,在今年这个大选年里面他们的矛盾肯定更是要激化的。因此在他听说陈大总统最近和一个外地人走得很近,那个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不浅的时候他就有了一个主意。
他要通过这个人来调动陈大总统。从而得到借刀杀人的效果。
秋雪来这人酷吏出身,当初还做过监察工作。因此他没什么势力,也没什么亲信。这是他走得艰难的原因。而这样的一个桀骜不驯的官员若是突然登上了陈大总统的门给他建议,让他对付金铨的话。陈大总统肯定会很快就察觉到他的意图,甚至可能连想都不想就把他给客客气气地送走。
但是眼前这个巧言令色的,已经和孔大总统搭上的人不同。他若是巧言如簧地给了孔大总统建言的话,说不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这样想着,秋雪来对李丞秋道:“这话谁信呢?不过陈大总统想要权力的话,真的不忌惮金铨总理吗?我看金总理颇有些不顺心如意之处。若是李先生愿意为我解决这个麻烦的话,我会帮着李先生把那批货给拿回来,还会送给李先生二十条小黄鱼。”
李丞秋呼吸一滞。良久,他道:“我会帮秋先生想办法的,看在我们的名字之中都有一个秋字的缘分上。”
第132章
秋雪来是想要借刀杀人,通过李丞秋这个人说动孔大总统,让孔大总统去对付金铨。从而让金铨吃些苦头。但是李丞秋却不想按照秋雪来给他划下来的道道往前走。
他虽然说会让秋雪来得偿所愿,但是他这个人已经接触过孔大总统几次了。对孔大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性也有了一番了解。不能说是已经心知肚明,全然清楚。可是也知道八分。
孔大总统明显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和沙逊先生的合作都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和提前付给他的“定金”的厚重之下才达成的。在大选当即,想让他靠嘴皮子劝动孔大总统和金铨掰腕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他现在只能应着,秋雪来救下了他。也凭借着一袋子大洋和个保镖把他的那批货――或者说是装着他的那批货的船给劫了下来。船上不但有货,还有他的下属,他的往来信件。真是人赃并获。他清楚如果自己不答应秋雪来的“请求”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捏着他走私的证据,随时随地都能把他送进局子里去喝茶。
这也是秋雪来在李丞秋答应了之后,既没让他发誓赌咒地保证,也没让他落下白纸黑字的契约,而是十分大方且客气地把李丞秋送走的原因。
他手里面捏着拴着蚂蚱的那条线,根本不怕李丞秋阳奉阴违,满口谎言。
他不会想要得到欺骗他的后果的。而且这个聪明人,也绝对会因为心中对那种惨烈结果的清楚而不敢消极怠工。
李丞秋会做到的,除非做这件事情的代价大到比李丞秋进局子喝茶还要大。他又没让李丞秋去把金家扳倒――就算是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在金家既有金铨又有金t华的情况下扳倒金家。他不过是让李丞秋去帮着他给金家制造一些麻烦罢了。
既然李丞秋有给路易沙逊和孔大总统牵线搭桥,并且能够把他们撮合到一起,让他们达成合作。那么李丞秋就绝对有能力帮他达成他想要的。
――让金铨吃个亏。看他不舒服,我就舒服了。趁机还能在商务部和总署里边儿捞到更多利益,安插进更多人把金家的人给挤出去。
如果李丞秋没有达成他的心愿,那么那批货就该进警局了。秋雪来冷漠地想着。没用的人哪里配被他救呢?要是对方消极怠工,记不住他的恩情,那就更该落水下石,痛打落水狗才是。
李丞秋对秋雪来扣下他的那批货的原因心知肚明,他知道无论如何都是要给秋雪来一份让他满意的答卷的。
可是当他登上孔家门给孔大总统送消息的时候,费尽心思用各种委婉的语言给了孔大总统言语上的暗示。但是孔大总统却好似是没听明白一般。果然是和他预想的一模一样,在大选年的时候,孔大总统是不愿意去浪费力量和金家博弈的。
虽然说他的话里面也没有博弈的意思,但是就算拿出一部分的力量给金家添麻烦也不符合孔大总统在这个时期的利益。若是平时,为了和沙逊家族良好的合作,听到李丞秋的暗示之后他应了也就应了。反正他和金铨是政敌,给金铨添麻烦也是正常事情。
但是这个时期怎么能这么干呢?现在可是大选年!他是想要继任大总统的!金铨不参加竞选,就暂时不是他的敌人。或者说,相对于他的其他几个竞争对手来说,不算他第一等的敌人。既如此,他是不能够做出让人误会的举动,让金铨以为他们孔家要和金家宣战。
要是真的误会,动起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收手的了。到时候要是真的对起来了的话,绝对是两败俱伤的态势。
这可不利于他的竞选所以他就当做听不懂吧。孔大总统想,要是李丞秋是个识趣儿的,他就应该能够听清楚他话语之中的坚决。也就不会再提了。
李丞秋八面玲珑,这么一问一答的对话之间就明白了孔大总统的意思。让孔大总统在这个时候登时就答应对付金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想来也是,他也不是身上有着什么让人言出必随的魔力。能够和孔大总统说上几句敲边鼓的话就能奏效的。要是他有这样的魔力,他也不用在这里给沙逊先生做掮客了。直接去几位大富豪面前说给我几百万两的白银,然后带着钱去国外过逍遥日子岂不是更好?
但这种事情会发生吗?显然不会。要是有人盼着这种事情会发生在现实里边儿,那他就纯粹是在白日做梦了。
李丞秋为了和孔大总统保持良好的关系,不惹怒孔大总统,也是为了不让孔大总统觉得他有所图谋,只好住了嘴又说起了其他。好像刚刚的建议只是不经意间想到后觉得很有必要和孔大总统说一声,才掺在话里边儿随口说出去的一般。
孔大总统在他走了之后沉吟了一会儿。他想,李丞秋这么给他敲边鼓,难道是沙逊家族要对付金家吗?若是沙逊家族要对付金家的话他是欢迎的。有人帮他对付政敌,他能够不开心吗?但是要是沙逊家族想对付金家,但是却不愿意自己动手,而是来怂恿他们家付出人力物力来和金家对峙,他就不愿意了。
在现在这个紧张的时节,对于孔家和孔大总统来说与金家作对是得不偿失的。而且
谁又比谁低贱呢?他和沙逊家是合作的关系,路易沙逊为了让他帮他们沙逊家族获得银行券代发权也是付出不少的利益的。现在想要凭借着三言两语来怂恿他当出头的椽子,杀人的刀,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他又不是沙逊家族的马前卒。
李丞秋虽然说早就有了孔大总统不会被他说动的心理准备。但是当孔大总统用冷漠下达了最后的宣判之后,他的心口还是一凉。
就好似是腊月飞霜,漫天大雪,滴水成冰一般。他清楚,如果他达不成秋雪来的要求,他的那批货,以及各种人证物证都会被送到警署里。
他可不想吃牢饭
正在李丞秋为这件事情愁到嘴上起了一个火泡的时候,他听到了消息,沙逊先生想要和金t华合作,来加大议案通过的可能,确保他们一定能够得到银行券的代发权。
一开始李丞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更加上火犯愁了,他想着若是沙逊先生要和金t华以及金铨合作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可能对金系动手了,更没有可能让金铨吃亏了。孔大总统不愿意在这个时机和金铨宣战,沙逊先生要和金t华合作。想来都是不会愿意给金铨使绊子的。
既没有必须那么做的理由,也担心做了后露出风声去影响他们现在心心念念的事情。
孔大总统现在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连任大总统的位置,沙逊先生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获得银行券代发权。
金家潜在的威胁以及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没有上面的这两件事情重要。
而曹三祥,他那个把兄弟!嘿,更别说指望他了!曹三祥虽然和他是把兄弟,关系挺亲密。但是若是到了动真章的时候,这个把兄弟也不算甚。更何况曹三祥的把兄弟还少吗?
另外,他知道曹三祥虽然经常用“老狐狸”、“老不死的”来形容金铨,但是心底里却觉得金铨还算是个能办事的官儿。还是有欣赏的。不可能因为他去和金铨较劲。一旦他和曹三祥露出了想要对付金铨的话风儿,曹三祥肯定会刨根问底地问他原因。
可是那原因是曹三祥能够知道的吗?他走私的那批货里边儿可是有大/烟的!曹三祥胆大心黑,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走私。但是唯独不碰烟/土,要是曹三祥知道他走私了大/烟的话,说不定会和他割袍断义,甚至崩他一枪。
他本来心焦地都快要死了,甚至还病了一场。在秋雪来手里的那批货就好像是达摩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他的头顶,让他惶惶不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沙逊先生一直都对和金t华合作这件事情犹豫不定又十分心动。这是十分矛盾的现象,很不同寻常。不同寻常的事情里面一定隐藏着重要的信息,于是他立刻就对此上心了。
而在他关注路易沙逊的行动和分析了沙逊先生的真实想法之后,他产生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一个沙逊先生会给他升职加薪,对他称赞不已;同时又能完成秋雪来要求他做的事情,换回来他的那一批货,换来他的安生。
于是他对焦躁而又心烦的沙逊先生道:先生可以先对金家进行打击,然后以救世主的影响走出来帮助金家,这样金t华自然会不自主地低下头,然后先生就可以高高在上地和金家达成合作,站在控制者的身份上了。
路易沙逊相信了这个忠心耿耿的华夏智囊的话,并且掀开了一场舆论之战。李丞秋也在报纸上一片混战,许多外媒报纸上阴阳怪气地讽刺金铨之后去见了秋雪来。并拿回了自己的那一批货。
但是李丞秋没有想到过,金t华的应对手段会那么激烈。也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通过金t华安排的间谍历经百般艰难刺探得到。并传回了金t华的手中。
68/127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