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金粉世家同人)[金粉世家]鹔鹴衔珠玉——惊鸦【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0 17:14:01  作者:惊鸦【完结+番外】
第133章
  在最开始金t华知晓有人趁着大选年的时机来搞金铨和金系的时候,他是出离愤怒的。任是再冷静的人,他也是一个人。身为一个身处于社会环境里的人,必然就有感情,有亲疏。
  若是寻常时候,看到那些道德卫士来批判他父亲这个“政客”,他也不会愤怒到这中程度。若不戴着亲人的滤镜,父亲金铨所作所为并非十全十美,也有诸多贪权用私之处。但是终究是七分功名三分过错,功大于过的。
  错的要批评,好的也要奖励。光打大棒不给蜜枣的行为是违背基本法则的。
  他们这样单纯的污蔑,一夕之间放出漫天的流言,每一条都是对父亲的批驳。明显是阴谋家别有用心的手段了。用春秋笔法来抹灭父亲的功绩,把那些肮脏龌龊的中中事情不分黑白地往父亲身上扣,就太过分了,简直就是想要踏着他们金家人的尸骨往上爬吗。
  但是金家是他们想当垫脚石就能当的吗?金t华再不知道是谁在摸黑金家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一堆文学界的好友请他们帮忙写文章发声,同时用自家的宣传渠道和报社为金家发声。
  除此之外,他还去拜访几位老先生请他们帮忙抨击那些野心家的阴谋,写出事情的真相。金铨也动用了手里的宣传渠道,整个金系上上下下都动了起来。
  果然,这样几套组合拳打下来,金家的舆论危机已经降了下来。
  在普罗大众看到那么多的革命斗士和学界大佬在报纸发表了对金铨评价的文章后,在他们看到文章上面写着的有理有据的七分功劳三分过的话之后,许多有理智的人也不由自主地愿意去相信这些文章上写的东西。
  首先是那些大佬和革命斗士们的名声都是极好的。这些人平时写文章的时候下笔极其公平正义,有时甚至会因为义愤填膺而措辞激烈,得罪当权之人。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写的文章,大众打心底里就是相信的。现在他们用他们的公信力为金铨作保,自然也就有他们的追随者和许多普通人愿意相信金铨并不是之前那些报纸上面所说的那么坏的。
  就说现在发声的这位肖老先生,他地位很高、家私无数,曾为革命事业奉献无数,桃李三千尽在高位。这样的老先生谁敢得罪,是权势所不能够威逼的。
  再说现在发表了《理智看待华夏千年变故,制度之落后安可归罪与一人》的破晓先生和发表了《所谓政治博弈》的连则女士也不可能为了权贵摧眉折腰。这两位作家素来都是□□的激进文风。他们批判社会的黑暗,批判政府的无能,大笔如椽字句如刀。这样性烈如火、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连监狱都不怕的人,是绝不会被收买的。
  既然如此,当他们为金铨辩护的时候,大众便相信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说的非常正确。比之前的那些报纸上面说的更加充斥着对这个国家的公心。同时也开始思考,之前报纸上面一夕之间出现了一边倒的言论,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金系的几家报社也开始行动了,他们大肆转载几位先生和名作家、大学者的文章。不得不说,这是很有作用的。
  虽然说那些外媒报纸在当今的华夏人眼中的确是更加“专业”,更加“科学”,更加“摩登”。但是论起公信力,在国耻的阴影之下,外国人的报纸比得上肖老先生,比得上破晓先生和连则女士吗?
  显然是比不上的。
  而且像申报那样的报纸太贵了,而街边的星罗小报之类的报纸就要便宜许多。金铨匆匆收购的几家小报社发挥了他们的作用。通过小报把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传达了下去。
  其次,这些被金t华请过来的人写的东西虽然不像那些阴谋论者书写的谣言那般蛊惑人心,却是有着真凭实据作为依托的。是真真正正地依托着金铨和金t华整理的资料写出来的文章。若是仔细读下来,你会觉得还是后出现的这些为金铨辩护的文章更经得起推敲。
  毕竟金铨这么多年的官当下来,要是没有政绩的话也不会把位置坐得稳稳当当不是?
  流言和谎言在真凭实据面前虽不能说是不堪一击,毕竟人心总是会对那些隐秘的、尤其是大人物的阴私事情更感兴趣。但是这些流言和谎言终究站不住脚,在无数写着真凭实据的白纸黑字面前,这些东西一下子就变得单薄了许多。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论战被金t华给掀了起来。而为了掀起这样的一场大论战,金t华耗去了无数的人情。
  除了商人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资助者。作为一个文人,他认识许多友人。而作为一个资助者,也的的确确有许多人在他这里得到了帮助。
  在这件事情之前,他从来都没有因为金家的事情或者是生意上的事情来请这些人帮忙。以他的孤傲奥杰,是不愿意让他和那些志同道合之人的结交以及对那些心中有热血有激情的年轻人的资助变了味道的。
  但是现在的这次危机与往常不同。若金系真的被他们成功攻击了的话,在短时间内定然会产生一些人心上的动荡。而在这中时刻,他们拉拢过来的那些合作对象说不定就会左右摇摆。
  而若是这些人立场不够坚定,让路易沙逊的那个议案通过了的话,他和父亲都会十分失望。沪上的经济也会遭受到一场打击。年前的那场努力将会付诸东流,有了银行券代发权,路易沙逊会有无数中其他的法子来攫取沪上百姓的财富。
  而当他的财富飞速扩大的同时,想来野心也会越来越大。到时候继续买通官员这就像是一条链条一样源源不断。除了把链条斩断,让他根本起步不了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好法子。
  想到这里之后,金t华就已经决定要请这些人帮忙了。
  更何况他也不是让这些人胡编乱造,去说他家的好话。而是请他们把真实的情况、他父亲的功过得失全都和普罗大众说明白。并把有野心家为了政治利益要对他们家动手的事情也明明白白地披露出去。
  他的被资助者们,那些用笔在战斗的斗士,那些他尊敬的老前辈们,那些在文坛上颇有名声的有人们在听他说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大都义愤填膺,纷纷出来帮忙――帮助他们家洗脱那些被野心家扣上的罪名,帮助他们家把野心家的阴谋揭示出去。
  让他没有料到的事情是,他为了解决危机而发起的这场舆论战最后竟演变成了一场思想上的大论战。而一开始被那些野心家立为靶子的金家反倒是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不过他很满意,开启民智是一件好事。他们家不引人注目反而可以让他和爸爸隐藏在暗地里面布局。
  ――想要在搞了他们家之后还安全脱身,这世道还有那么好的事情了吗?
  金铨和金t华在没有查清楚是谁在搞他们家的时候,本是想要把所有人都拉下水的。他们罗列出了所有的嫌疑人,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就是抹黑吗,好像谁不会似的。
  到时候大家都下了水,也乌鸦老鸹一般黑,谁也别笑谁了。但是还没等到他们设定好他们的计划的时候,从沪上那边儿就传来了情报。
  这件事儿是路易沙逊干的,是为了打压金家,然后他以救世主的姿态站出来帮金t华解决危机。然后就可以站在高处和金家合作了。
  起因是他觉得金t华提出的条件太苛刻,就像狮子大开口一样,让他占不到便宜。而提出这样的一条恶毒计策的,就是之前的那个让金t华觉得恶毒又小人的李丞秋!
  金铨对金家的舆论战转变为思想大论战之后心情平复了不少,因此在金t华把新的情报告知金铨的时候,金铨还有心思和他开玩笑:“哈,老四,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金t华无声地笑了笑,可不是吗,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第134章
  不管金t华和金铨到底有没有觉得他们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反正现在的路易沙逊却颇有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憋屈和无力的感觉。
  李丞秋给他畅想的美好未来并没有产生。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炮制的那些言论的确对金家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可是到了后来的思想大论战开始的时候,金家反而在这潭浑水之中抽身而出了。
  也就是说,他们费出了人力物力对金家进行的打击,并没有起到什么应该起到的效果。而且他在京中安插的几个探子回信说,金系的官员因为金铨父子的出手利落和人脉通达更加团结且对他们的党首充满信心了。
  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
  而且他万万没有想到,金t华居然会有这样的人脉,让那么多的华夏的大作家愿意为他辩驳发声。他不是个商人吗?怎么又和那些文人那么熟?
  对此,宁锡林给出的回答是,金先生是一位资助人。他给许多境况窘迫的大学学生和穷作家穷画家给予援助。就像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欧陆贵族一样,支援这些学者来实现他们的研究和学业。从而得到回报、良好的名声和社会满足感。
  路易沙逊觉得这可真是一笔划算极了的买卖。拿出一笔银洋虽然让人心痛,可是此时带回来的价值却不是钱能够换来的。不过他也是事后诸葛亮了。若是在此之前他听到金t华居然拿钱去资助那些学者作家,绝对会嗤之以鼻地说:“这是魔鬼给了这个华夏人太多钱,才让他无聊到把钱扔到河里去喂鱼!”
  沙逊家族绝对不会把钱投到回报周期这么长,回报也不一定大的事情里面去。如果有闲钱的话他们更愿意在印度多种植两亩罂粟田,然后把罂粟炼制成□□卖掉。一船的利益就是本钱的十多倍。
  不过京中局势渐渐复杂了起来,金铨和金t华正在京中寻找暗算他们的罪魁祸首。这件事情虽然在民间,在大众面前都没什么风声,但是在整个北平的官家圈子里面已经传遍了。金深恨对这个在大选年暗算他的人,宣称若是找到了这个人一定要视之为仇雠。
  沙逊的疑心又一次动了起来,李丞秋为什么要出这么一个主意让自己给金家使绊子呢?他说的那位秋雪来秋总长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李丞秋提出那个建议真的是一心为了自己吗?
  他不知道,但是李丞秋帮他拉拢了孔大总统和曹三祥,能力很出众,忠心也是有的。情况一有不对就疑神疑鬼,指责下属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下属离心,也会让其他下属跟着心寒,这个道理路易沙逊是懂的。
  因此,他的疑心也只能被他按下。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他总是对李丞秋多加了一丝提防。
  不过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金t华并没有发现他是幕后的推手。
  暗算金家这件事情他做得隐蔽,都是派不大亲密的属下和一些暗桩去做的,这些人在明面上和他的关系都不大。而那些外媒报社和金t华也没什么关系,不会把他这个自己人给供出去。
  所以合作是可以谈的。
  就像金系的那些人因为金家这次成功地渡过了危机所以更加紧紧地团结在了金家的周围,路易沙逊也因为金铨和金t华渡过危机的能力而更想和他们合作了。
  宁锡林的话让他难以忘记,
  ――先生,金家的政治力量可以保证你的议案万无一失。退一步来讲,孔大总统迟早是要退的,但是他的门人后继无力。但金系却还有白雄起和苏德川两人大有可为。
  ――若是金家后人都是草包,这些人迟早是树倒猢狲散。可是金家还有金t华,他有钱又有手段,有钱可以襄助选举,有手段就可以控制人心。这一股势力不会散,和他们合作是不亏的。
  时间随着报纸上的论战到了三月,国民议会即将召开。路易沙逊终于坐不住了,他决定立刻北上,去和金t华谈合作事宜。
  他以为金t华和金铨不知道他和李丞秋背后的手段,但是这父子两人早已经对此心知肚明。金t华本来还没有想着要如何坑沙逊一笔,只是想阻拦他的计划,但是现在却不同了。
  不撕下来一块肉来,他心里都觉得难受至极。
  路易沙逊来到北平后首先就去拜访了英格兰和法兰西的驻北平大使,在这之后住到了他在租界的第六大道的公馆里。并邀请金t华前往六国饭店一起共进晚餐。
  华灯初上,金t华的汽车停到了六国饭店门口。这个时候青竹已经从欧陆回来,并带回来了欧陆上生意的利好消息――威廉海森堡和青杨已经拿下了德意志和南欧国家的几处煤矿和铁矿以及苏格兰、英格兰、法兰西因为“新自由主义”运动和私有化浪潮出售的国营银行与企业的股份。
  生意十分顺利,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威廉和青杨已经带着专业人士把事情全都处理好了。在非洲的矿产虽然遭到了一些袭击,但是他们组建的雇佣兵已经解决了那些冲突事件,并且对那些虎视眈眈的人形成了威慑。
  这些生意的成功给予了他更大的信心与底气。
  青竹穿着一身墨蓝色竹布长衫,跟在金t华身后。金t华今日穿的也是长衫,月白色的长衫上面绣了松针暗纹。
  到了六国饭店门口,侍应生给他们打开了门。青竹上前问道:“请带我们去沙逊先生的位置。”
  路易沙逊来之前是说过他有客人的,侍应生听了便知道这两位就是那位沙逊先生的客人了。因此忙带着他们来到了路易沙逊的包厢。
  包厢是半开放式的,在二楼被花草书架隔着,并不会让人听到里面交谈的声音。温暖的橙黄色灯光照到桌子上,添了三分温暖。
  金t华到了之后,沙逊起身相迎,金t华笑面以对。让人看不出他们两个人有半点的算计,半点儿的不真诚。
  都是逢场作戏的高手。
  几人很快就点完了菜,在菜上来之后沙逊笑着开了一瓶酒,然后把酒倒进了醒酒器里。
  紫红色的葡萄酒在水晶制成的醒酒器里面躺着,散发出美妙的酒香。好似是一块巨大的紫红色水晶玛瑙,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这是今年波士顿新产的酒,不是什么名庄产的。”路易沙逊笑道:“不过葡萄园是好园子,这处新开的葡萄园土地十分肥沃,种出来的葡萄甜蜜多汁,最适合酿造葡萄酒了。”
  金t华笑道:“这酒是沙逊先生自家酒庄产的吧?”
  “金先生好眼力!”路易沙逊赞道。他表面上笑容完美,但是心底下却是在想着这样的一件事。
  金t华是怎么知道的?是他的人手暗线已经铺设到了欧陆的土地,还是他敏锐十分从他的话中推敲而出?
  总不能是他猜的吧?
  金t华猜不到他心中所想,即使他猜到了他也不会回答路易沙逊这个问题了。
  他此时只是浅浅笑着,对路易沙逊说两句真是过赞之类的废话。然后把话题扯到了国外政治,战争局势和文学艺术上。
  今天他们说得好听是来谈“合作”的。说得不好听的就是来谈判扯皮的。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急了,谁先急了谁就失去了谈判的主动权。
  当金t华的话题从门德尔松转到了兰波与魏尔伦的不伦之恋的时候,路易沙逊终于忍不住了。
  他问道:“金先生不用继续说这些文学和艺术了。我是个商人,不大喜欢这些高雅的东西。我们直接来谈正事吧?”
  “您怎样才愿意答应合作,帮我通过议案。”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