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都做妾了,哪有不疯的?/侧妃间歇发疯,王爷日常哄人——山上有梦【完结】

时间:2025-02-20 23:07:42  作者:山上有梦【完结】
  必须收拾!
  但苍月国的局势不好妄动,因此商量过后,朝廷没有抽调将领兵卒过来,而是让组建了水军的恒王直接顺流南下,与零陵郡的梁毓景形成两面夹击的攻势。
  朝廷甚至还将样珂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庐陵郡、建安郡六个大郡的郡兵指挥权都交给了梁毓景。
  瞧着特别大方,但这六个郡的都尉才是真正的发令人。
  不管梁毓景下达了什么命令,没有这六个都尉同意,根本行不通。
  当然了,零陵郡的都尉,作为参与了海水珍珠这个生意的一员,当然是对梁毓景的命令无有不从。
  可还有另外五个呢!
  命令能不能畅通无阻暂且不提,偏偏这事情也不好办,因为侵袭样珂郡是南曦国的巴蜀部。
  众所周知:南曦国由三部组成,百濮部安安分分种甘蔗、熬红糖,富得满嘴流油;百越部更是开放了海域、大家一起捞蚌壳开珍珠……
  且这两家,梁毓景做白砂糖是从百濮部的源头低价拿货,与百越部的海水珍珠生意就不用说了,一起赚钱的都是朋友。
  那就只能打巴蜀部了啊。
  但巴蜀部那地界儿,有瘴气啊!还山多林子深,属于非常典型的穷山恶水。
  不然为什么百濮、百越不闹事儿,就巴蜀一个劲儿闹腾呢?因为它穷,没办法,只能搞搞抢掠以贴补家用。
  梁毓景愁的,正是因为巴蜀穷,朝廷又没有兵饷,那去打巴蜀,啥也得不到啊。
  兵卒们又不是傻子,生于边境、长于边境,谁还不知道百濮、百越富得很,要打肯定打他们才有搞头嘛。
  那么问题就卡住了——
  打巴蜀是正事,但无人响应。
  打百濮、百越,人人响应,但梁毓景不能打。
  为今之计,就是不打,并且让南曦国公开道歉。
  之后更是要管好巴蜀部,不要再放出来乱咬人。
  可惜,梁毓景这边倒是能谈好,可顺流南下的恒王如何能同意?
  他组建了水军,正愁没地儿练手呢,光是开船运货有什么意思?
  于是乎,场面就很搞笑了——
  梁毓景与南曦国这边刚商量好化干戈为玉帛,恒王那边就从海上抢了南曦国的货船……
  恒王当然收到了梁毓景的信,但他凭什么要听?
  反正问起来,他可以推说没收到信,也可以推说朝廷的命令就是打,都很有理。
  ……
  梁毓景简直无语至极,索性直接撂挑子不管了,上书朝堂他管不了,重新派个人来。
  相比起当个有名无实的将军,梁毓景觉得还不如保持住和南曦国的关系。
  说真的,梁毓景这行为……就叫人很犯嘀咕啊。
  起码对于那些觉得他一旦摸到了军权就会牢牢捏住的人来说,非常意外。
  而且,这次提出让梁毓景代掌六郡郡兵的大臣,也是存了试探的心思,就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争不抢了。
  结果……梁毓景这阴差阳错的,倒是“证明”了一波自己的人设。
  剩下的也没什么好人选,朝廷便把自荐的平王派了过来。
  平王一来,便直接坐镇武陵郡,直接朝着百越部去了,毕竟百越卖海产的,那是真有钱。
  至于结果……
  大梁这边伤亡数百人,百越那边据说没死人,就伤了几个。
  财物倒是损失不少,一些百姓家里自用的珍珠不翼而飞了。
  就很难评。
  这纷纷扰扰间,齐王终究还是没撑过来,英年早逝。
  与此同时,天水郡的怡王也遭遇了刺客,中了两枪,一枪在腰腹处,一枪在右肩处,伤口与齐王的如出一辙。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是同一个刺客、或者说准确点,这是同一个幕后黑手派来的刺客,并且使用了更奇特的武器。
  怀疑的人选当然是有的,反正不外乎就那几个。
  而因为武器的新颖,不少人的怀疑名单上便把恒王列在了头号。
  毕竟他出海嘛,那有什么新东西不就是他先见着?
  恒王:……
  惨遭背锅的恒王此刻还在海上与百越部互射。双方都有船,且双方的船上都配备了弓箭手,就看谁准头好,谁准备的箭矢多了。
  但恒王并没有真的等待弓箭手射完箭矢,毕竟这里是百越的地盘,人家叫了支援怎么办?
  因此,恒王早早就预备好了开跑。
  在箭矢只剩下数百支后,恒王果断下令撤退,于是,海面上又开始你追我赶起来。
  百越部并没有一直追下去,因为平王又发动了攻击。
  里外都开花,百越部简直是左右为难,只得去信巴蜀,以一颗珍珠一个人的价格,买人来帮忙。
  这么一来,两方又打得有来有回了。
第250章 躺平任嘲
  明睿二十五年,大梁就跟犯了太岁似的。
  西边苍月国拿下太原、雁门、新兴三郡,盘踞其中,怎么打也打不走;
  南边一开始还算有来有回,后来南曦国三部通力合作,郡兵们就成了被追着杀的对象;
  两边的战事逐渐升级,伤亡不断累积,兵卒越打越少,朝廷只得募兵。
  也因为打出了真火,海水珍珠的生意当然也黄了。
  但零陵郡的大户们倒是更兴奋了——毕竟要是能打下来,那还管什么百越不百越的,大海都是自家的了啊!
  因此朝廷募兵,大户们其实很积极。
  当然,大户们惜命肯定不会自己上,但家里养了那么多家仆、隐户,还能白养不成?
  相比起西边募兵需要强制每户出一个男丁,南边就简单多了,甚至还要限制一下人数,不然就要超额了。
  兵是有了,但新兵就这么简单训练一下拉到战场上去……多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短短两三月,庐陵郡的官道上就满是纸钱——出殡的人家太多了。
  元香雪一直住园子里,以前时不时还会出门转悠几圈,现在却不敢出门了。
  但她其实也没多少愧疚,毕竟归根结底,平王、恒王攻打南曦,是为了贪欲,那些士兵,不也都是自愿的吗?
  至于西边的战场……她看不到,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只知道大梁节节败退,现如今只能坚守。
  身处随时会被波及的庐陵郡,梁毓景已经着手搬家了。
  但零陵郡是梁毓景的封地,元香雪可以走,他却不能走。
  五月初六,秦王府几十辆马车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出了城,一路疾行,直奔豫章郡而去。
  马车里,元香雪蹙着眉昏昏欲睡。
  梁毓景把她脑袋往自己胸膛上靠,幽幽叹气——这一回把人送去豫章郡,距离较远,他就不能随时随地回去了。
  而且看情况,平王、恒王、南曦三部,都不会轻易停手,这一打就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了。
  梁毓景有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感觉。
  尤其在怡王不治身亡之后,诸皇子的防护范围就扩大到了五十米开外,派去的两个刺客再想得手,就得看时机了。
  剩下的两颗弹丸,也不知道有没有打出去的机会。
  “哎……也不知是对是错。”
  梁毓景呢喃出声,如果齐王没死,指不定和南曦国这一战就打不起来了……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元香雪没听清,迷糊抬眸看他一眼:“什么?”
  “没事,你继续睡。”
  元香雪用力眨了眨眼,睁开一些:“这回离得远了,下次见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我多看你几眼嘛……”
  “……你要是没有说着说着就闭了眼,声音还越来越小的话,我就信。”
  梁毓景重复之前的动作,伸手把元香雪的脑袋摁向胸膛,要睡就靠着睡,省得落枕了还怪他。
  元香雪头一靠,还真就困意横生,是那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明明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眼皮却像是黏在一起一样睁不开。
  错觉里,梁毓景抱着她,爱怜地亲了亲眉心。
  那深情的眉眼,简直要溺死人。
  但等元香雪醒来,又好笑——什么溺死人,不过是她睡眼朦胧,加了九十九层滤镜罢了。
  不过,一想到起码两三月都见不着梁毓景一面,元香雪就有点舍不得。
  “要不你跟你父皇请旨,换个地儿?反正你在零陵郡又不跟着打仗,就一吃白饭的。”
  “我在零陵郡经营日久,现在直接舍弃太可惜了。”
  梁毓景才把零陵郡摸完了底,这时候退走,那前期工作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而且,谁说他就一吃白饭的?
  把元香雪一行人送到豫章郡,他才能放心大胆地加入进去。
  不然平王、恒王手底下都有兵,要是不顾脸面直接冲杀进园子里怎么办?
  因此,把人送走,他才好施展手脚。
  “对了,那些刚训练出来的小侍女,你还是要先观察一阵,几个小的身边,还是先用老人。”
  梁毓景细心叮嘱。
  元香雪点点头,也不说话,就盯着人看。
  “别看了,我争取一个月回来一次?”
  “噗——怎么感觉跟我亲戚似的,还一月一次……”
  元香雪忍俊不禁,正色道:“你还是别经常来回跑,一方面路程远累人,另一方面,容易被人设埋伏,还不如待在零陵郡安全一点。”
  “倒也是,如今看着,就平王 、恒王、 淳王三个跳得欢的,我就算再低调,也得被人打量几眼了。而且,父皇恐怕也想要我出来活动活动了。”
  梁毓景不禁唏嘘。
  现在,淳王的声势最壮,平王、恒王两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他。
  所以,梁毓景加到平王、恒王的队伍里,是明睿帝默许的,不然哪儿能说加就能加进去的?
  如今征西大将军萧临,算是成了淳王的一言堂。
  征南的话,平王居长,便领了大将军一职,恒王左将军,右将军是空置的。
  梁毓景这么一加入,就成了征南右将军。
  也就听着好听吧,半点实权没有。
  五月初十,车队抵达豫章郡,梁毓景进了宅院里转悠一圈,便骑马赶回了零陵郡。
  而元香雪,则带着一大家子人,住了下来。
  照例,先由曼玲一寸一寸检查过屋子,才开始收拾行李。
  这个宅院是半园林、半四合院的形制,没有庐陵郡的自在园风景好,但也不差就是了。
  元香雪转了一圈,大体还算满意。
  不满意的,大概就是后院建在了一起,便宜妹妹们的院子就在她旁边不远处,真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尤其元香雪还喜欢睡到自然醒,那真是全府上下,就她起得最晚。
  虽然院子门一关,别人也看不见内里情形,但侍女们送水、送膳都要从门过,谁还能看不出来?
  哎……
  起是起不来的,就只能躺平任嘲了。
  好在元香雪脸皮厚,笑就笑吧,懒婆娘怎么了?
  现在外面局势那么胶着,她能睡好,也是本事啊。
第251章 救驾救驾
  明睿二十五年,五月中旬,梁毓景正式领了征南右将军一职。
  六月,征南军主动出击,险胜了一场。
  这是对外披露的消息,但实际上,征南军兵分三路,其中恒王在海上没遇上敌人,平王的那一支军队在大山里迷了路。
  只有梁毓景的人,因为是零陵郡本地人,去过几次南曦,成功接敌。
  这一波,梁毓景算是出乎意料地狠狠出了个风头。
  但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运气好嘛!
  正好没有迷路,正好遇上了敌人而已!
  但接下来,梁毓景就证明了:他运气真的很好,就算迷路也能迷到南曦国扎营的后方……
  征南军眼见着就要顺利打服南曦了,可征西军就有些惨了——
  苍月国一直没什么大动静,毕竟刚把太原郡、雁门郡、新兴郡吞下,还要消化消化才行。
  但征西军如何能眼看着?几乎每天都在发起攻击,但就是打不进去!
  就很离谱,丢城的时候感觉城墙跟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结果想打进去的时候城墙又成了铜墙铁壁。
  征南、征西两军对比太惨烈,朝堂自然有意见,明睿帝连发几道圣旨,催促征西军赶紧夺回太原郡、雁门郡、新兴郡……
  这其中,征西大将军萧临的压力是最大的,如果还没有进展,他就得被撤职了。
  人一旦被逼,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夺城太难,但杀敌也行吧?
  那怎么样,才能杀够数呢?
  人家苍月国的兵卒,也不会傻乎乎地把脖子凑过来任你杀吧?
  只要一个办法了——
  杀良冒功。
  事情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
  气温骤降,但也比不得这个消息到来时的不寒而栗。
  这时候,征南军已经大获全胜,南曦国早已递交国书,朝廷却没有借坡下驴,毕竟打下了南曦国,得到的更多。
  而征西军,则因为杀良冒功一事愤怒不已、人心惶惶。
  杀的良,就是那些兵卒们的同乡、亲人,如何不愤怒?
  而且仔细想想,那些跟随着大将军亲卫出去接敌的兵卒,真的是被敌人杀死了吗?会不会……是那些亲卫动的手?!
  下一个稀里糊涂被自己人从背后杀掉的人,会不会就是自己了呢?
  无尽的猜测与恐慌在营地里蔓延,营啸,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事发后立即被罢了职的大将军萧临,被失去理智的兵卒们乱刀砍死,数位将领也在营啸过程中受了伤。
  而虎视眈眈的苍月国,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时机,大举进攻——
  溃散的军队是很可怕的,因为它不仅抵抗不了敌人,还会自相残杀。
  苍月国如入无人之境,每到一处,也不多杀,只杀官员。
  杀到后面,几个城镇的官员望风而逃,压根就没有组织人手抵抗的想法。
  就这么一路,直至兵临城下。
  这个城,是大梁朝京城的城。
  征西军全军溃散,回过神来的将领们连忙收拢残兵,但涣散的军心难成气候,且还杯水车薪,压根不能解京城的围。
  此时的征南军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离得也算远,但京城还有禁卫军、五城兵马司顶着,完全等得起军心大盛的征南军去救驾!
  平王、恒王两人恨不得立即就动身去救驾,这种时候谁先到京城,谁就是挽大夏之将倾的功臣啊!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