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身上穿的是白棉布衬衫,蓝色工装套装,虽然不算太好看,但是走在街上也是人人羡慕。主要是这身衣服所代表的“阶层”,这可是他们供销社的制服。穿着它走在外面,一看就是工人。能把人羡慕坏了!
第6章
70被抛弃的原配(5)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午五点半,宁安下班,江爸准时出现在供销社门口。
供销社的人也都认识他了,一边给供销社关门上板一边跟他打招呼:“老江。等一两分钟,小江同志马上就出来。”
“哎,不着急。我慢慢等。”
一位男售货员调侃道:“老江啊,你给小江买一辆自行车呗,这样她自己就能骑车上下班了,也省的你接送她,多累啊。你说说你,工资那么高,留着干啥?花了呗。”
这时候的工人工资都是公开透明的,你是几级工,就按级别领相应的工资,一点隐私都没有。老江的工资有多少,大家全都知道。
随着江宁安成年,已经有不少家庭蠢蠢欲动,想要跟老江做儿女亲家,毕竟老江那么有钱,就这么一个女儿,就算房子不能让出嫁的女儿继承,那钱总得多给点吧?
就算老江想招赘,那也有很多小伙子上赶着倒插门!
以前倒插门会被人看不起,入赘女方家的时候还会得到一份“评语”:小子无能真无能,随妻改姓换祖宗。虽然现在时代变了,大家对上门女婿的歧视没那么深了,但是,也依然存在。
可是放到江家,这都不是事啊。有什么比过上好日子,得到实际的好处更实惠的呢?
但是,碍于江家一直没有透露任何口风,有人试探的时候,江家两口子也总是说要多留两年,所以,一直没有媒人正式上门提亲。
大家都在观望。
主要也是差距太大了,轻易不敢张这个嘴。
江学工笑道:“我倒是想给她买,但我没票啊。自行车票没有,工业票没攒够,要不,你借我点,回头我攒了再还给你。”
没有专门的自行车票,就需要30张工业券!
开玩笑的人打着哈哈把这事岔过去了。
其实江学工在煤矿工作了几年之后,有想过把家搬到县城去,但是那时候老母亲健在,她不愿意出远门,而且她觉得留在农村她和儿媳妇也有事干,能自食其力,到了城里,她俩就是吃闲饭的,就算能接点零活赚钱,但是什么东西都要花钱买,没法自己种,那负担肯定很重。
所以,思来想去,婆媳俩决定不搬。在买东西还不需要票的时候,就让江学工斥“巨资”买了自行车,自己骑车上下班。虽说是辛苦了点,但长远来看也是为了帮他减轻负担啊。
后来赶上饥荒,在农村还能挖野菜,自留地里多少还能出产一点东西,更证明了当初决策的正确。
再后来就习惯了,没再想搬家的事。
女儿上学的时候,小学就在村子里上,初中被他转到了县城,他每天骑车带着她上下学,午饭就在学校吃。孩子争气,考上了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回了户籍所在的公社供销社当会计,工作清闲,工资挺高,离家也很近。
可惜她奶奶没活到今天,没享上孙女的福。
现在被人这么打趣,江学工的脑子里又冒出了搬到县城住的想法。他对老家没有太深的感情,父亲去世早,他也早早的就看透了人情冷暖,那时候,本家的叔伯,嫁了人的姑姑,都瞧不起他们家,觉得他们孤儿寡母肯定过不好日子,不值得结交。
尤其是他三姑,嫌贫爱富的嘴脸表现得十分明显。对他们母子俩那叫一个不屑一顾。后来他在煤矿工作,生活过好了,又巴了上来,他对她没有好感,态度也是不冷不淡。
这样一群本家和亲戚,有什么好留恋的?
正想着呢,宁安从后院跑了出来。为人民服务的斜挎包背在肩上,随着她的动作一甩一甩的。
“爸。”
“不用跑,慢着点,又不着急。”
“好哦。”
宁安一边答应着,一边继续跑着,轻盈的跳上了车后座。
“坐稳了吗?走了啊。”
“好了,走吧。”
路上,江学工问她:“你说,咱们要是搬到县城去住,你妈能同意吗?”
“不能!”
宁安直接开口打碎了他的美梦。
想啥呢?搬到县城,她妈绝对适应不了。而且,她妈在村里人缘好,和大家都处的不错,平时下地干活都有说有笑的。虽然也有个别碎嘴子、长舌妇,但是瑕不掩瑜,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到了县城能有这样的环境吗?
江学工不死心,说道:“要不问问她?”
“那你问呗。”
“我问她还不直接给我驳回来?你问。”
“我不问。我问了,我妈还以为是我想去县城住呢,她万一为了我牺牲她自己,那我怎么忍心哦。”
江学工:“……行吧,那算了吧。”
他媳妇肯定不会同意的。
“你咋突然想到搬家了呢?”
“这不是你大了吗?到了城里,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比较多,你能好好挑挑。不是我瞧不起农村人,我自己也是农村人,而是说,村里人的条件普遍不好,我和你妈好吃好喝的把你养这么大,可不舍得让你去别人家吃苦。你要是嫁到村里,想天天吃鸡蛋都不可能。哪像你现在,整天喊着吃腻了。”
“那我确实吃腻了嘛,天天吃,一年365天,一天都没落下。”
“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
宁安往前探了探脑袋,笑嘻嘻的说道:“爸,杀只鸡呗,我想吃炖鸡块了。”
“这事你得跟你妈商量,我也做不了主啊。说不定她能把那只公鸡杀了给你吃肉。”
“不可能,公鸡我妈要留着过年上供呢。”
“我觉得她肯定给你杀,离过年还有好久呢,到时候再买一只回来上供。”
爷俩话题都跑偏了。宁安又给拉了回来:“爸,我跟你说,城里人条件不一定是真好。就算条件好,人品也不一定好。我之前的中专同学,好几个是城里的,跟我讲了很多城里人家的事,啧啧啧,折腾得比村里人还凶呢。”
“那咱不着急,慢慢找,好好挑,时间有的是。争取找到条件好人品也好的。”
“对对对,你说得对,一定要擦亮眼,好好挑。挑不着就算了。等以后我老了去敬老院。”
她不反对结婚。岁月悠长,找个看得顺眼的人结婚也是可以的。前提就是,这个人一定得是她能看上的才行。她这么说,只是要给自己争取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她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不结婚。
“你可别瞎说。小心你妈听见了拧你。”
宁安条件反射的打了个哆嗦,她妈拧人可疼了。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赵凤霞还没下工。
干农活确实苦。上工特别早,下工又很晚,一天从早到晚跟长在地里似的。
宁安把包放回房间,开始动手做饭。
晚饭也简单,疙瘩汤,里面加西红柿和鸡蛋,再炒个萝卜丝和一个醋溜山药片。
江学工换了身旧衣服,穿上胶鞋,头上还戴了顶帽子,从头武装到脚,开始清理猪圈、鸡笼,煮上猪食,又去自留地里摘了点老菜帮子,在木墩子上切碎,混上麦麸和一点玉米面,开始喂鸡。
宁安做完饭,又烧了两壶水,把家里的热水瓶都给灌满了。趁着江学工没注意,她往热水瓶里加了一滴灵泉水。
不是她小气,而是普通人根本适应不了。
宁安空间里的灵泉,是她在修真世界绑定的秘境里带的,效果堪比洗髓丹,只是比洗髓丹温和一点,就这一滴,都不知道他俩能不能受得了。
江学工干完活,宁安就给他倒了一杯水。
“爸,喝点水,歇会。等我妈回来,咱们再吃饭。”
江学工把水接过去,吹了吹,抿了一小口,水太热,没法喝,他就放一边了。
正好这时,赵凤霞回来了。
此时天基本上已经黑了。
宁安劝道:“妈,你早点回来呗。少一个工分的事。”
赵凤霞表示:“我这不是知道你俩回来就会把家里的活干了吗!我早一会晚一会都一样!”
她拿起一块旧毛巾拍了拍身上的土,又打了水洗手洗脸,然后打开了一个旧矿灯照亮。
在煤矿工作,福利相当不错,不但工作服发的勤,每天从井下出来都能洗澡,这些旧矿灯什么的也能拿回家,而且每人每年还能发不少品质不太好的煤沫子,家里烧火做饭不缺煤!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饭。
江学工说:“县里新建了一个变电站,可能过不了两年,咱们这儿也能通电了,到时候就直接开着电灯吃饭了。”
赵凤霞表示:“你消息落后了吧。我听说,有的生产队已经通电了。咱们村有个小媳妇,是从其他公社嫁过来的,他们那儿的生产队就通电了,但是村里没几户人家通的,电费可贵了。通了也舍不得用。一度电两毛六呢,谁能用得起?”
江学工:“咱家用的起。只要电通到这儿,咱家就装电灯。堂屋、厨房、咱们睡觉的屋,还有堂屋门口,都装一个。”
“堂屋门口装它干吗?”
“照亮啊,晚上能把院里照亮,干点什么都比较方便。”
赵凤霞撇撇嘴,“你这也太张扬了。到时候再说。晚上咱们也不在院里待着,就算要办点什么事,还有手电筒和矿灯呢。”
江学工转头问专心吃饭的宁安,“安安,你说呢,装不装?”
“装。”
能改善生活条件的事,一样都不能落下。
“我闺女都说装,你说呢?”
“行行行,你们爷俩就嘚瑟吧。”
江学工嘿嘿乐,夹了一大筷子萝卜丝放进嘴里,吃完了才说:“我闺女做饭越来越好吃了,今天的疙瘩汤、萝卜丝都比之前好吃多了。”
赵凤霞说:“你试试山药片,也好吃。”
宁安嘚瑟道:“那当然了,人总得进步,我还能一直原地踏步吗?”
她的厨艺可是修到满级的。今天这顿饭,还是故意往难吃了做的!
第7章
70被抛弃的原配(6)
一家人吃了晚饭,宁安又自动揽过了刷锅洗碗的任务。
他们一家人,就她工作最清闲。她爸要下井挖煤,累得很,她妈要下地干活,也不轻松,都是体力劳动者。只有她,是坐办公室的。
家里的事,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原主是这么做的,她也要这么做。
江学工和赵凤霞两口子,是这个时代非常难得的好父母,不光是因为他们为女儿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他们爱自己的孩子。
因为只有江宁安这一个孩子,两口子偶尔也会被村里人暗地里挤兑。有人嫉妒他们日子过的好,会在背地里说,“一个老绝户家,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最后不都便宜了外人”。这种话,赵凤霞都听见过,但是她一点也不放心上。
用赵凤霞的话说,“恨人有笑人无,心眼脏成这样,这些人注定过不了好日子。”
还有的本家、亲戚想把自己家的男孩过继给江学工,美其名曰以后死了有人给他摔盆上坟。
这些,不管是好心还是恶意,两口子统统都拒绝了,他们全部的爱都给了江宁安。
时间长了,也就没人闹妖了。
江学工夫妻俩没有重男轻女的老思想吗?有的。但重男轻女不代表就对孩子不好。他们在思想上重男轻女,会遗憾自己没有儿子,但是行动上,他们只爱江宁安。
原世界里,江宁安爱上李长卫,两口子一开始是不赞同的,一个外地来的小伙子,他们对他一无所知,什么都是听他说,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但是,他们更加不愿意女儿伤心难过,最后还是妥协了。后来,李长卫抛弃江宁安回京,江学工两口子也没骂李长卫,他们尽量不提起这个人给女儿添堵,帮着她一起养大了孩子。
他们不恨李长卫吗?当然恨!恨不得他死!
但是再恨又怎么样?总不能真的杀了他,不能为了这样一个畜生搭上自己。他们能做的,就是陪伴,让女儿开启新的生活。
无奈原主钻了牛角尖。
她要是能想开点,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糟,还有两个人全心全意的爱着她。她只要敞开心扉,就能感受到。
宁安收拾完,把刷锅水都倒在一个大瓦盆里,留着明天早上喂猪,她又在炉子上温了一壶水,等会大家洗脚可以用。
然后,她回到房间拿出自己买的布料显摆了一番。
“妈,我买了一块布料,给你做身新衣服啊。你看,是你喜欢的真青实蓝呢。”
说完,她自己先笑起来。江学工也在旁边嘎嘎笑。
就因为她妈对这种颜色的偏爱,没少被她和她爸嘲笑。怎么会有人真的只穿这一种颜色的衣服呢?别人就算偏爱某种颜色,也会尝试其他颜色啊,只有她妈,真真的,所有的衣服都是这一种颜色的。
曾经有人好奇的问:“你们家是咱们生产队日子最好过的,你怎么就这一身衣服呢?而且你一身衣服,还整天这么干净,你洗了以后是怎么弄干的呢?”
赵凤霞都被人问懵了,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别人误以为她一年四季就只有一身衣服。但这也不怪别人眼光不好,谁让她的衣服都长一样呢?颜色、款式,全都一样。
赵凤霞是个超级有主见的人,或者说叫犟种,都被人误会成这样了,她依然不改。
“去去去,笑什么笑?真青实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你们爷俩懂个屁啊。”
宁安提议道:“妈,我给你做衣服吧,我给你稍微换个样式。你现在的衣服都跟男式的一样,我给你弄个倒挂领,肯定好看。”
“不行,万一弄坏了怎么办?那不是浪费布料吗?”
“怎么会浪费呢,做好了你要是不喜欢,我就穿呗。我以前在城里见人家穿,挺好看的。”
“你会?”
“我当然会啊,我有个同学,她妈妈是裁缝,她从小跟着帮忙,也会不少,我跟她学过的。我针线活不错呢。”
赵凤霞想了想,不忍心拂了女儿的好意,就说道:“行吧,那你做做试试。”
要是针脚不好,她就偷偷拆了重做。
“好嘞。我先给你量个尺寸。”
宁安跑到爸妈房间,打开五斗橱的抽屉,拿出了一把竹子做的直尺,上面标的单位还是“市尺”呢。
她量了肩宽、臂长、胸围、腰围、臀围、腿长。
赵凤霞说:“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江学工附和:“可不嘛,我看那些裁缝都是这么量的。”
量完以后,宁安拿出一个小本子,把数据记在了上面。
4/21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