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轻人什么反应?”
“午休的时候,有年轻人去知青院附近转悠呢,想看看城里人和乡下人有什么区别。好奇心还挺重。嘿,那几个知青出门往公社这儿来了。”
“可能是在村里没买全,到公社来补货了。也可能是要给家里寄信报平安。不管他们,我妈忙完了吗?”
“完了。她趁着别人上工的时间,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把茅坑清理完了,把粪便悄悄倒在了一处空地上。应该还是挺臭的,她鼻孔里塞了两个棉花团子呢。”
宁安哈哈笑。
“我妈估计心疼坏了,要是平时,她肯定要背到队里的大粪场去,一担粪给记5个工分呢。但是她今天发烧请假了,不好干这个活,而且,她也不想被人发现这么臭,所以只好忍痛扔了。”
“我看看。哈哈哈,安安,有人发现了这堆粪,让家里人看着,自己回家去拿粪筐了,要铲了运到粪场去换工分呢。有人路过看见了,那人就说是他家的粪,临时堆这儿,正打算往粪场运呢。”
“那挺好。就当是帮村里打扫卫生了。”
“其实村里挺干净的,啥都有人捡。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节俭是刻在基因里的。当然了,也是因为穷。不然的话,谁捡这玩意啊。”
下午回到家的时候,院子里晾满了衣服,一套她爸的,两套她妈的。赵凤霞女士又洗了个澡,头发还没干。
宁安“明知故问”,“妈,这天都凉了,你咋还在家里洗澡呢?回头去镇上的澡堂子里洗呗。”
“现在还行,还不太冷,在家里洗也能将就,等过段时间再去澡堂子里洗。”
宁安假装不知道她今天请假的事,又说道:“对了,你今天回家早啊,以后你就这么早回来,不用跟大家一样干到天黑。”
赵凤霞接着编道:“……我今天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扬了一身土,本来想着洗个头就完了,但是脖子里也是土,不洗难受,我就提前回来了,下午干了一会我就回来了,但我哪能天天这样啊,那还不被大家戳脊梁骨,说我是个懒婆娘啊。”
“理她们呢!她们就是嫉妒,她们想歇也歇不成,歇了就没饭吃。”
赵凤霞拍了她一下,呵斥道:“别胡说八道,勤劳是美德,劳动最光荣,赶紧把你包放下去洗手。”
“哎!”
宁安答应着就回屋了。
逗两句就行了,再逗下去她妈就该恼羞成怒了。
江学工两口子在院子里对视一眼,默契的没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是人生黑历史,不能说。
然后,俩人该干嘛干嘛去了。
当天晚上,大家都睡着了以后,宁安悄悄的出了门。
保险起见,她还是给爸妈施了个小小的昏睡咒。
一路鬼鬼祟祟,宁安在知青院门口、大队部门口、晒谷场旁边的大树上、仓库门口、下地必经之路的大树上,都贴了信息告示。
“安安,我帮你看着呢,放心大胆的贴。”
“嗯嗯嗯。”
宁安的惊险刺激感都是自己装出来的,实际上一点也不刺激。
民兵巡逻也不是一直走来走去的巡,这会那帮家伙就在大队部里面打盹呢,不是巡逻的时间点。就算没有小桔子帮忙监控,她自己放开神识也能感应到。
而且,就算被人发现,她也能立即隐身。所以,追求刺激好玩的前提是,她能兜住一切。要是没有这个底气,那肯定要尽最大可能苟着,千万不要飘。
第10章
70被抛弃的原配(9)
张贴的内容是小桔子准备,宁安审定的。
在这些告示里,详细介绍了李长卫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
祖父母、父母皆被下放改造,她没提他们被打成“臭老九”,一来,她不喜欢“臭老九”这个词,二来嘛,排在前面的八种更加严重,就让大家自己去猜测吧。
【李长卫和妹妹李长玲与长辈断绝关系留在了城里。】
这一点,在这个时期算是政治正确,但是,政治正确不意味着感情正确,大家嘴上说着“断的好”,背地里都会骂他们是白眼狼。
【李长卫有青梅竹马的对象,他的对象名叫张玉洁,张家全家都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去改造了。】
【尽管张玉洁全家人都被下放了,但是李长卫不在乎,他非常重视和张玉洁的感情,每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票和物资都寄给张玉洁,想要帮助她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李长卫和张玉洁的感情坚不可摧。希望村里的年轻姑娘们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要靠近李长卫,人家是有对象的!】
最后这两个自然段,宁安给小桔子点了赞。
感情饱满,引人遐想。
怎么着?爷奶父母下放了,你就断绝关系,对象下放了,你就不离不弃?爹妈养你白养了呗,是给张家养的吗?怎么那么白眼狼呢?
这些事,特别容易引起父母长辈的共鸣。
另一个抛夫弃子的女知青名叫王保红,她的情况也很有意思,她在城里竟然也是有对象的,还是她的同班同学。
本来俩人是要同时下乡的,但是,男方家长临时花了点钱,找了找关系,把孩子送到东北的一个兵团去了,那边条件好,一年恨不得有半年歇着,而且兵团和生产队不一样,人家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干活不怎么累人,每个月还给工资。就相当于异地工作了。
就这样,“相爱的两个人暂时分开了”。炸裂的是,小桔子从剧情里扒拉出了细节,俩人约定好,这几年就在当地好好过,等到有机会回城了,再想办法复合。这个“好好过”,当然可以是结婚,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好好过。
这比李长卫和张玉洁还离谱。那俩人只是心照不宣的这么干了,面子还是要的,这俩人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或者说,他们的道德感特别低,很多事情就觉得无所谓。
原剧情里,王保红嫁了人,基本上就不怎么下地了,就是在家里干点家务,后来又生了个儿子,自觉成了婆家的功臣,更加嚣张了。
她后来回城,按照约定想和初恋复合,没想到,初恋背叛了最初的“誓言”,人家不肯离婚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知青王保红也是有对象的,她的对象去东北插队了,俩人约定好以后回城就结婚。请大家尊重王知青的感情生活,请小伙子们不要靠近人家,和王知青保持恰当的距离。】
剩下那三人倒是没啥好说的,有两个精致利己,还有一个占便宜没够。
小桔子只是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工作,家里的兄弟姐妹,住的房子。没有直接差评,但是句句都在说这三人家庭条件不好,住的过于拥挤,家庭成员复杂,不好相处,家里不会贴补他们,回城也完全帮衬不上。
最后,总结道:【知青来咱们这儿,是为了帮助咱们二道沟生产队提高生产力,多收获粮食的,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人家响应领袖号召下乡,是来劳动的,来干活的,不是来谈感情、谈对象的,请大家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和知青谈对象!】
【祝愿知青同志们能够在广阔天地里,锻炼好体魄、磨练好意志!伟大领袖说过,知识青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他们是来锻炼的,不是来享受的!请大队长对待知青,做到和社员同志一视同仁,让他们承担和社员同志一样的工作,这样,有利于知青同志的成长。】
二道沟的大队长是个好同志,心软,剧情里对知青多有照顾,不怎么管他们,分给他们的工作也尽量轻松一些。宁安希望,他们这辈子不要再享受这份优待了。
贴完了这些人群聚集处和交通要道,宁安又把村里一些“地标”处也贴了一遍,水井、磨盘、小学校门口,谁让小桔子准备的多呢。
等到把能想到的地方都贴了一遍,宁安就回去睡觉了。
“桔子,你注意观察,看看明天早上村里人是什么反应。我估计这些告示能管一段时间,随着时间流逝,效果会变淡。到时候还需要咱们再加一把火。”
“嗯嗯。我看着呢,安安辛苦了,快睡觉吧。”
“那辛苦桔子了,晚安。”
“晚安。”
小桔子有一点点强迫症,如果宁安和它说一句话,它一定会回一句,它要做终止谈话的那一方。
宁安不和它争这个。
一夜好眠。
第二天,赵凤霞神清气爽的起床,感觉自己的身体格外轻松,往常起床的时候,会感觉腰有点发沉发酸,后背不太舒服,腿脚也不太自在,得起来缓一会才能好,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骨碌就爬起来了,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有。
她忍不住嘿嘿笑出声,自己就脑补出了“排毒治病”的的过程。说不定前天晚上就是因为排出了病气,所以才会那么臭。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排出病气,管它呢!反正她现在舒服的想要跳几下!
赵凤霞小声哼着小调出门干活了。
宁安依然睡到了早饭做好。
父母舍不得叫醒她,小桔子也舍不得叫醒她。
宁安也就随他们了。她会在其他方面好好照顾他们。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心情都很好。
赵凤霞笑着说:“你看咱们安安,是不是越来越好看了,我怎么感觉她白了不少呢?”
江学工说:“她本来就白。”
不客气的说,他闺女全村最白。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像他家孩子一样,从没下地干过活。
宁安说:“我好像确实更白了一点。爸,妈,我觉得你俩的气色也很不错,也白了一点呢。”
赵凤霞和江学工互相看了看,同时开口:
“还真是,你妈脸色挺好。”
“还真是,你爸气色不错。”
说完,俩人都咧着嘴笑。很显然,他们两口子思想同频了,都想到了排病气上。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这是好事啊!
至于宁安为什么没像他们两口子一样折腾那一遭,那还不简单,年轻呗,病气轻,用不着。
第11章
70被抛弃的原配(10)
今天的二道沟生产队特别热闹。
治安队民兵在后半夜巡逻的时候就发现了张贴在村里的那些大字报。
这一天,是1970年10月16日,农历9月17,月亮只缺了一个边,依然是明晃晃的。
宁安和小桔子张贴的告示采用了各种颜色的纸张,老红纸、泛黄白、紫红,每一张都非常大,贴的又很多,想看不到都不可能。
民兵们凑近看了看,大概看出内容是和知青有关的。他们经过了扫盲,认识几个字,但是认不多,再加上月光虽亮,但距离阅读所需要的亮度还是有点距离,他们也没有细看具体内容。
几个人面面相觑,怎么回事?有人在大队部门口贴大字报,他们竟然一点动静都没听见?
知青们刚来,谁会贴他们的大字报呢?难道这批知青有问题?还是他们在一天时间里就得罪人了?
带着这样的疑惑,民兵们出了大队部在村里转了一圈,又发现了很多相同内容的大字报。
他们头有点大,贴大字报倒是没问题,三四年前特别流行,这两年热度降下来不少,但也还是有人贴。你光明正大的贴啊,干嘛大半夜的贴?
还有,这根本不是大字报的问题,半夜村里有人来回窜,他们没发现,万一这人要是干坏事,他们岂不是也发现不了?这还了得!
转了一圈,今天负责巡逻的民兵就敲开了治保主任家的大门,然后他们又敲开了大队长家的大门。
大队长拿出了自家的手电筒,照着亮把告示内容看了一遍。然后整个人就陷入了沉默。
几个民兵有点忐忑,问道:“队长,怎么回事啊?”
大队长表示:“你们巡逻队不是有手电筒吗?但凡你们打开手电筒,照着亮好好看一看,就不至于大半夜去把我叫起来啊!”
这群小瘪犊子,就为了省点电池,手电筒从来不舍得用。又没让他们自己买电池,至于这么抠门吗!
几个年轻民兵嘿嘿乐,“那啥,这不是习惯了吗?这说的是啥啊?”
“是啥?是有人做好事了。告诉你们这群年轻人,别看城里来的知青长得好看就一头扎进去,人家是有对象的。”
“啊?”
“啊什么啊!别以为我不知道,今天你们几个也往知青院那边溜达去了。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那个叫王保红的知青,有对象,人家打算回城结婚的,看不上咱们村里的泥腿子。你们可别想岔了,别人家对你们笑一笑,你们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了!人家对着你们笑,可能就是想哄你们帮着出力干活!”
“不会吧?”
“不会什么不会!下地干活多苦?多累人?城里孩子要是受不了,决定找个人结婚,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万一人家以后回城,可不光男的能干出陈世美的事来。女的也可以。”
“哦。”
“回家给你们的姐妹们也都提个醒,男同志里李长卫也是有对象的。别挨太近了。而且,他家里人全都是下放的。”
最后这一句,大队长压低了声音说的。
现在形势有点乱,下放的不见得是坏人,但是,和下放人员勾连绝对没好处。单从趋利避害这方面来说,他也不想见到本村年轻人去趟这样的浑水。
别说什么雪中送炭以求后报,就怕没等到后报就先把自己搁进去了。
而且,不见得都是坏人,也不见得都是好人啊,他们怎么分辨究竟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他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落井下石,这就很可以了。
“队长,哪还用我们提醒啊,这么多呢,明天一早,大家都能看得到。”
大队长笑道:“也是,我都老糊涂了。就在这儿贴着吧,明天一早跟大家都说说,既然人家贴出来了,咱们最好听劝。听人劝,吃饱饭。”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你们也别想着城里人过的都是好日子,这上面说了,有的城里人,七八口子挤在两间屋里,连个下脚地都没有。一个人挣工资养活一家子吃白饭的,日子比咱们还苦呢。行了,没什么事,都该干嘛干嘛去。”
第二天,生产队上工的铜锣声比平时早了十五分钟,伴随的还有大队会计的喊声:“所有社员同志到晒谷场集合。”
晒谷场是村里的重要场所,旁边有个老戏台子,村里搞活动都在这儿,放露天电影也在这儿。
赵凤霞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洗碗,一听声音就疑惑道:“怎么比平时早呢?又出什么事了?”
嘴里嘟嘟囔囔,人已经麻利起身往外走了,还不忘叮嘱江学工:“走之前把碗洗了,不然我中午回来就不好洗了。”
“放心吧。”
6/21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