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回来之后竟然有这么多的事儿?
只是,她和贾琏是一体,贾琏在哪儿,她就必须在哪儿。虽然不乐意,虽然不喜欢,王熙凤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先管着。
她打算先管一段日子,等过段时间就找个理由推了。
原先她也认为整日不得闲才是好的管家奶奶,还是贾敏一语点醒了他。
“难道日日不得闲就是好了?你错了,主子清闲,底下人井然有序,才是有本事的管家奶奶。把自己累得要死要活,底下人却依然乌眼鸡一样,那并不能说明管家管的好,那是没有管到正地方。你跟着琏儿也读了这么多天的史书,要是按照你的这种说法,那皇上若是想管好这个朝廷,天下那么大,事情那么多,要是事事都管,岂不是要把自己累死?”
又说,“你一个管家奶奶,何必去抢管家娘子的活儿?你若是都做了,我们还花钱买这么些人来干什么?”
王熙凤本就聪明,贾敏一句话,再加上读书读来的心得,很快就悟了。
从那以后,管家时再也不抢奴仆的活儿,只把仆人们的差事分配好,哪里出问题就找谁就是了。
这样一来,她果然清闲了不少,有时间陪贾琏读书,也有时间陪贾敏话家常,有时间逗弄黛玉,家事还整齐不乱。
对于贾敏,王熙凤是真心敬服的。
她在贾家几天,也已经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正想出去散心,正好贾琏递了个梯子过来,可不就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贾琏见王熙凤答应下来,叫她回去收拾东西,他们这就走。
他刚刚已经向贾母说过了,贾母已经同意。
王熙凤简单收拾了几件衣裳,贾琏事先打发人去庄子上打扫打扫,之后两人带着小厮丫鬟等到了庄上躲清闲。
作者有话要说: ps:我就不信,凤姐过惯了林家那种清闲、安逸、舒适、自己做主的日子,会喜欢贾府这种头上三四层长辈压着且念叨的日子。
她又没有自虐倾向。
所以,林家和贾家的日子一对比,王熙凤是聪明人,不用男主做什么,一些改变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ω^)↗
再p个s:求你们了,不要再和我讨论贾赦的问题了,实在不想再打一大篇字了!!
☆、第 61 章
两人刚到庄子上,贾琏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范慎就从京城追了过来。
“你怎么回事儿?怎么忽然听说皇上叫你回家反省了?”范慎风尘仆仆地匆匆进门,一见贾琏,就皱着眉问。
问完,又上下打量着他,好似第一天认识他一样,嘴里又嘀咕,“你不是这样人啊?”
贾琏什么样,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那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贾琏还曾经给他说过,他干一件事,没有百分之七十的成功把握,绝对不干。而且从他平日里的表现看,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为什么这一次却忽然那么草率呢?结果竟然还被皇帝罚了?
范慎实在无法理解。一听说这件事儿后,立即就追了过来。
面对范慎的追问,贾琏自然无法明说,只含糊道:“这件事儿我心里有数。”
范慎半信半疑地望着贾琏,想从他脸上找出点儿蛛丝马迹,可惜看不出来。
挠了挠头,范慎叹道:“算啦,你比我聪明,你做的案子,我连证据都找不出来,若是真的有事儿,也不会是这样。”
说完倒是又真心诚意地劝了一句,“要不,你来我刑部吧,有我亲自罩着你,你绝对不会碰到这种事儿。你们户部那高亮我也知道,能力是不差,就是不敢管事儿,老好人一个,谁也不愿得罪。我和他不一样,我是不论谁,想得罪就得罪,谁也不怕。若是你惹出点儿什么,我能帮你扛着。绝不会叫你为难。”
贾琏虽然感谢范慎的好意,但还是想都不想的再次拒绝他的提议。
范慎现今是刑部侍郎,当初贾琏科考过后范慎曾经建议贾琏到他那儿去,贾琏想了想,断然拒绝,就他那个嘴欠的样子,他会忍不住揍他。
贾琏又看向满脸风霜的范慎,不仅感慨,和他猜测的一样,他被皇帝罚回家思过之后,第一个来看他的是范慎。
在一众幸灾乐祸看笑话的人中,范慎这么做实在难能可贵,贾琏心内如同笼着个火炉,热的很。
范慎见贾琏没事儿,听话音里的意思,问题应该不大,也不多话,转身就走,贾琏在他背后急忙喊:“好歹喝杯水再走。”
范慎手里拿着马鞭,一边大踏步走向门口,一边大声回答道:“不了,一会儿城门就该关了,我明日还要上朝呢。”
贾琏品极低,没有上朝的资格,但范慎是需要上朝的。听了这话,只得作罢,站在当地,目送范慎上马再次风尘仆仆离去。
他在这里说那两句话的时间,还不如花在路上的时间多。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这种不怕被连累的朋友,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都不多。范慎算是一个。
送走范慎,贾琏平复下心情,就开始了他的清静无为的城郊生活。
除了第一天来的范慎看了他,其他人,无论是贾家的姻亲,还是贾琏进入户部后交的朋友,没一个人前来问候一声。
对于此,贾琏一笑而过。他不是需要别人的肯定才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人,他们不来就不来吧,他依然能好好活着,他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但从这件事中,他倒是对王熙凤刮目相看。
原先他猜到范慎肯定会来,猜到贾赦贾政会不满意,猜到贾母会安慰,只是没有猜到王熙凤会无事人一样,不仅不骂他丢了差事,反而还真心诚意的宽慰他。
也不知道是她本性如此,还是在林家三年被林如海贾敏神仙般的日子影响了,还是别的什么。反正王熙凤的表现倒是叫他眼前一亮,遂也不再故意冷着她,偶尔也和她来一次互动。
比如,贾琏喜欢找庄子上的老农聊天儿,有时一聊就忘了时间,自然也记不起吃饭。
这时候,王熙凤就会像许多农妇那样,专门挎着个篮子过来送饭。
到了乡下后,她不再穿贾府中那些华丽耀眼的衣服,而是换上了素色的裙子,身上的配饰也尽皆除去,和这里的农妇一样,只用一条帕子包着头,脸上脂粉还有,但也不再是厚厚的一层,整个人看上去素淡清雅。
贾琏已经晾了她三年,她有再多的骄傲也没了。
他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和王熙凤和离,只是想煞煞她的傲气,把她性格中那种无法无天的因子磨掉而已。
从这三年的效果看,王熙凤别的不说,倒是不再无缘无故看不起人,也没有把手伸的太长。对于贾府的家事,从这次回来看,王熙凤显然不大热心,甚至还曾经想推掉不管。只是贾母一力主张,她才不得不暂时先管起来。
虽然管着,每日里也只是问一问,并不大上心。
和原著中没事儿找事儿的情况倒是差别挺大。
王熙凤改变了,并且真心实意,贾琏自然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她。
成亲时的她毕竟才14岁,此时的他们经过三年多将近四年的共同生活,也并不大。一个19,一个18,前世刚刚上大学的年纪。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所以,等王熙凤送饭过来时,贾琏就主动拉她坐下,在旁人纷纷避走的情况下,两人面前铺上一张油纸,把饭菜一盘盘端出来放好,置身于无边旷野中,望着青翠欲滴的麦苗,感受着田间的缕缕微风,一边说话,一边用餐。
这种环境下,当然比在屋内那种食不言寝不语、礼法森严的吃饭随意许多,两人也能自在地说话。
“不知道姑母怎么样了?”王熙凤端着碗,碗内是白米饭和几样儿小菜,一边吃,一边皱眉说。
算算日子,贾敏此时该生了吧?
就是不知道母子怎么样?是不是平安?
贾琏其实不大愿意贾敏再生的。她毕竟年纪大了,再者也已经有了林桉,林家算是后继有人,没有必要再去冒这样的风险。
但这个事儿,还是观念上的差别。他觉得一儿一女好,林如海和贾敏却都觉得多生几个好。这又是人家的私事儿,贾琏也不好多说,只能提心吊胆的等消息。
王熙凤显然并不认为生孩子这事儿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只羡慕贾敏,孩子一个个生,夫妻感情还好。不像她,她娘家妈已经来了几次,催问为什么一直无子,哪怕只有个女儿也好啊。
王熙凤不好意思说贾琏没有碰过她,只含糊着推拒。
可现今她们已经成亲三年,若是再无子,不但是她娘家妈,就是老太太和邢夫人王夫人也该急了吧。
王熙凤自然也急,外面已经有了些风言风语传到她耳朵里,她这才咬牙主动提起贾敏生孩子的事儿,希望能点醒贾琏。但是,贾琏的心思完全被贾敏的身体好坏占住了,没想到这些。
王熙凤和贾琏生活了三年,对贾琏的脾气也了解一些,瞅贾琏的神色,就知道贾琏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就低了头,想要说,这话她一个女人又不好开口,待要不说,错过这个时候,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间。
咬咬牙,狠狠心,王熙凤四处看看无人,把碗放下,瞅着油纸上的盘子,低声道:“二爷...难道就不想要个自己的孩子?”说完之后,脸色微红。
贾琏正想着贾敏这次生产是否平安,忽听王熙凤问他,诧异地望着她,“孩子?”
他如果说有没有都行,他并不在乎,王熙凤会不会当场飙泪?
想了想,为了照顾她的情绪,还是说道:“当然要的。只是,”面对王熙凤又惊又疑的神色,又说道,“这段日子心里烦的很,还是过段时间再要吧。”
他们还年轻啊,前世大学都没毕业呢,急什么。
贾琏不急,王熙凤很着急,贾府内外的那些话,虽说不敢直接针对她,却是恶心人。
她一把拉住贾琏的手,问贾琏:“二爷难道是为了户部差事的事儿?”
贾琏点头,他得保存体力,等直隶没有兵变的消息传来之后跑路逃命。
“要我说,”王熙凤蹙着眉,并不赞同贾琏的心思,“咱们这样人家,这个差事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二爷说的,难道还能饿着咱们不成?再不济,二爷也识文断字,平儿他们几个也会针线活计,过不下去,二爷去教书,我在家带着她们做些针线活,依然能过下去。”
贾琏听王熙凤这些话,惊讶万分,“你倒是看得开。”
王熙凤一笑,“二爷教我读了那么些史书,看了那么些人的生平,我要是再没点儿感想,岂不是空费了二爷一番苦心?”长叹一声,又说,“那些名噪一时的大人物,即使被尊称为什么仙什么圣的,有好下场的能有几个?即使他们本人有好下场,子女后代能保持百年兴盛的又能有几个?二爷也常告诉我,未虑胜,先虑败,咱们家已经百年,如今这样子,不说渐渐败落,却也大不比从前。我若是再不打算打算,到时候咱们可是要喝西北风去呢。”
前面的话还好,听着还像那么回事儿,只是后面的这几句话叫贾琏咯噔一下,她不会又想什么邪魔外道的了吧?
“二爷,”王熙凤见贾琏怀疑且不信任的神色,心内虽受伤,却不得不解释道,“二爷教我的话我都知道,在四海书院时,姑母也教了我许多,我都记在心里了。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些事儿干得,有些事儿干不得。还记得我曾经告诉过二爷,没有错还要被诬陷呢,更何况有错呢?我既然知道这些,为什么还要把我自己往死路上逼?我又不是嫌我自己的日子过得太好,又不是嫌我自己的命太长,为什么要那么做?”
说完,眼圈儿一红,“我这三年来早改了,再不似从前了。如今,二爷就不能信我一回么?”
以前是她不信任他,现今是他不信任她。
贾琏望着素淡雅静的王熙凤,深深叹息,或许她真的改了吧。从这次户部这件事儿上来看,她其实做的比大部分人都要好。
而原著中的她和秦可卿这个出身并不高的人成为好朋友,真心待秦可卿,也可以看出,她并不是趋炎附势的人。
俗语说,缺什么才抓什么。王家贾家都不缺权势,王熙凤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或许就不怎么在乎权势了吧?
“二爷,”王熙凤拿帕子擦了擦眼睛,又低声恳求说,“我真的想要个孩子。”
贾府内外现今只是流言,过不几日,恐怕就会成攻击她的利剑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昨日写到王熙凤那一章的时候,发现个有趣的现象。
原著中的王熙凤貌似没说过叫贾琏读书上进靠科举的话,两人的争吵几乎全都是因为别的女人,从来都不是贾琏不上进。
我也不知道是我读漏了,还是没想起来,哪位亲发现过王熙凤这方面的话语,能不能贴出原著来,大家讨论一下?
( ̄3 ̄)
假如说,我是说,假如王熙凤真的没有这方面的话语,那以往很多专家分析王熙凤是支持林黛玉而不是支持薛宝钗,就有了理由和证据。
最起码从这方面来说,王熙凤骨子里和林黛玉是一路人,从不逼着贾琏上进什么的,而和薛宝钗倒是不同路了。
只是因为王熙凤管家抓权卖弄自己本事的印象太叫人深刻,把这方面的特点给遮住了,从而给人一种错觉,他和薛宝钗是一路,和林黛玉不是一路。
当然,这一切的分析是建立在王熙凤不是逼着贾琏上进那种人的基础之上的。
若是原著中有这样的话,那这个分析就不成立了。
( ̄3 ̄)
不过,我觉得这个点挺有意思,以后的文中会采用这个点写下去。
( ̄3 ̄)
至于王熙凤不逼着贾琏上进的原因,我猜测原因如下。(不一定准,只是猜测。)
一:王家贾家从不缺权势,所以王熙凤对这方面不热心。
二:王熙凤劝过,贾琏读书读不成。(这个点存疑。因为原著中说得很清楚,赖尚荣捐了个官儿,然后依靠贾家的权势,当上了知县。既然赖家人都能不通过科举当官,那贾琏应该也可以。所以,不读书只要有钱也是行的。贾家应该不缺捐官的银子。贾琏若是真的想,应该也是能通过捐官这条途径,当上官儿的。但是,他没有。)
三:贾琏因有爵位继承,所以不当官也行。
以上是我想到的,欢迎大家讨论。
( ̄3 ̄)
58/72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