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一般着火点都是木头或轻纺物较为集中地,譬如殿内木质轻纺家当多的地方,可外墙都是砖土混合泥等,不易燃烧,这是怎么点着的?
烧就烧了,夜里正是风大,火见风起,迅速哗啦啦烧成了一片。
因为失火,宫人骚动起来,闹哄哄一片,有救驾的,也有去找灭火工具的,古代皇宫里会备几个大水缸,名曰“太平缸”,常年储水,就是为了避免哪天走水,需水来灭。
要将缸内水运过来不是瞬间的事,墙上的火遇风势越来越大,虽然烧不到内殿,但看着架势吓人,侍卫忙涌进内殿,想将皇帝救出来。
外墙着火,多少有些烟,迷进眼里,侍卫们一时视野不清,正焦急,就见火光中两个人影出来,正是戍北候与皇帝。
戍北候扶着皇帝,迅速冲出了着火的外墙。情况虽然混乱,好歹戍北候沉着冷静,躲着火光走的最安全的路。
陛下无恙,但宫内莫名失火还是让人揪心,侍卫们调来工具灭火,奈何失火位置有些高,水柱一时打不上去,火依旧在烧……
现在烧的是宫墙,一时烧不到内殿,看似不危及生命,但烧久了总是个隐患,众人看了焦急不已,而那边戍北候已经安顿好了陛下,将皇帝带到最安全之所,接着便去了失火地,想查看下情况,协助禁卫军灭火,就在这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在戍北候接近火源之际,火焰神奇的熄灭了!
黑暗中,原本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接近的一瞬,陡然熄灭了!前一刻还张狂无度的火苗灭了个彻彻底底!像猖狂的怪物遇到了天敌!
不仅皇帝,周围人都惊呆了,包括戍北候自己。
这是什么原因,太玄乎神奇了。
奇闻异事向来窜得飞快,尤其是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很快这个半夜起火又神奇熄灭的消息从宫里传出,传往民间。
最初的说法是皇宫突然失火,戍北候救驾有功,至于无故神奇熄灭,应是上天给予的某种提示,而戍北候,不顾自身安危去救驾,显然在这件事里体现了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接着又有消息传来,说不知谁将钦天监的的话传错了,破军星的确现世,但事情与民众想象相反,破军星的确为耗星,掌控福祸,彪悍可怖,实际上,它并非纯粹的凶星,所谓掌握祸福,既是有福也有祸,某些方面,能制造灾祸,某些方面,又能带来福运。
这是个多角度看待的问题,具体要看星轨运转,古代占星问卜算,不仅要看一颗星单独运行的位置,更要将他身边不同的星组合一起看待,破军星即是如此,若它入宸宫,便是大凶,若运转到其他的位置,如星轨位置所遇吉星,那破军星与吉星组合在一起反而会扭转其煞气,变为福运。且破军星听着叫耗星杀星,所谓的耗费与破坏力,在另一种程度上,它可以柳暗花明,扭祸为福,所谓的不破不立即是如此,古代国家治理中,打破、废除旧制度,改革创新,开拓重建,都算是不破不立,除旧迎新,故而破军星,可掌凶也可以化吉,此次的破军星位置便是如此,众人口中所谓的戍北候包藏祸心全无实事,实际上皇帝重用戍北候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帝近年不仅对祖上传下的一些陈旧腐念不满,对滞凝不前的边关局势,国度外交更是想要突破发展,这时戍北候恰好出现,他虽年轻,却极有干劲,眼光长远,勇于开拓,回京对陛下贡献了不少良策,当年在戍北月城,更是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收复月城,降服各部落,将西北国土面积延伸扩展,真正是良臣益将,协助陛下开拓新盛世。
这可是官方认证的答案,消息一出,百姓们皆是吃惊,难道他们误会了戍北候?
忠臣却被有心人造谣中伤,将天象扭曲不说,还将水里的石头也硬拉上来。
接着有佐证传出来,关于那一次宫殿里奇异的火,火无故烧起来,一群人抢救无效,但戍北候一上便熄灭,是不是上天对百姓的警示,入北候不顾自身安危,冒着火情救陛下,感动了上苍,火苗自动熄灭。
听着玄乎,但那一晚亲眼见到的人不少,戍北候什么都没做,救出陛下之后,正欲去救火,手上连扑火工具都没有,偏偏火突然间熄了,这等玄乎,若不是老天的旨意,根本无法解释。
于是戍北候在民间的形象由几天前的贬义开始扭转。扪心自问,其实百姓们更愿意接受这种结果,戍北候在西北立了大功,若要将保家卫国民族英雄反打一耙,民心难以接受,毕竟人人都渴望忠臣当道,太平盛世,安家乐业。
这样的忠臣竟然被人造谣坑害,不仅篡改天象,更是往水里丢石头……对,随着宫内失火的事件后,又有消息出来,说那湖里的石头根本不是天然存在,而是有人偷偷丢进去,目的为了激起民愤,重伤戍北候。
想必是戍北候朝中的政敌或是觊觎他功绩的,虽然幕后黑手具体是谁暂时不知,众说纷纭,但大家都对坑害忠诚的行为表示愤慨。
过去对戍北候的恶意猜测统统转为了拥护及同情,那些人曾对戍北候指手画脚,甚至在府外吐唾沫的人更是内疚万分。
至此,戍北的名声在百姓口中走了一遭,冤枉消逝,还收割了更多的民心。
最欢喜的当属顾莘莘,她喜滋滋地对谢栩说:“怎么样?没想到我那把火放得刚好合适吧。”
被万口传颂的戍北候,此时看着自己的小媳妇一脸无奈。
他家媳妇大胆包天,那把火就是她放的。
其实,对于政敌坑害自己造谣一事,戍北候早就有数,连皇帝也心知肚明。这些年,朝政间就是一场博弈战。皇帝对幕后黑手齐丞相与高太尉不满已久。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多年以前,皇帝也曾器重过齐丞相与高太尉,齐丞相出身贫寒,当年为了在官场出头,曾真正做过一些为国为民的政绩,不然不会坐到丞相的位置,可他身居高位之后,便忘了初心,以权谋私,利欲熏心,致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
高太尉则是出自簪缨世家,当年他也曾有过傲骨,凭真本事在战场上摸爬打滚,立下赫赫战功,才有了太尉的位置,战功是他的功劳,也令他丧失心智,他常年以战功自傲,渐渐迷自我,认为没有自己便没有大陈的太平盛世,年岁越长,越发跋扈倨傲,在朝里做恶不小。
皇帝隐忍已久,有过劝诫与惩治,但对方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忍无可忍的皇帝欲清除之,但两位羽翼已丰,实力深厚,这些年更是联合在一起,实力盘根错节,不止如此,齐丞相还与皇后外家的外戚有所勾结,一虎已是难除,何况多虎环绕,皇帝想斩除不容易,这些年他已尽全力去克制彼此关系,平衡朝政。
另一方面,皇帝在大力培育自己的禁卫时,又来扶持谢栩,显然是想培育足够多的力量进行彻底铲除,是以这节骨眼上他绝不会让两位奸臣将自己的良将谢栩坑害。
于是君臣二人表面不动声色,内地里却商量了这一出计谋。
奸佞之臣可以利用天象一说坑害谢栩,他们也可以用天象一说进行反击。
至于湖里那块石头,对方可以用石头栽赃谢栩,他们也可以用这块石头勾起不必要的疑点,要百姓知道,是有人在祸害谢栩,至于是谁,为了稳住目前的情况,皇帝不会直接点名太尉丞相,让百姓自己猜去,反正谢栩的政敌来来去去不过那几人。不点破,云里雾里的猜测能让民心更想入非非,日后万一掀起风浪,可以为百姓们的舆论做个铺垫。
总之这场舆论战不能说齐丞相高太尉输了,能够操纵舆论打压政敌,无本投资又能获得极高的回报,高丞相这招棋路高明,怪就怪在他的对手同样高明,皇帝跟谢栩哪个是省油的灯?双方不过是棋逢对手,见招拆招罢了。
君臣之间的合作已将舆论扭转过来,到这时候顾莘莘又来掺和一脚,当她得闻两位奸臣坑害谢栩后,便一直在想法替谢栩洗清冤屈。谢栩之前不让她插手,是不想将她卷入不必要的朝堂是非。但顾莘莘岂是眼睁睁看着队友被坑害的人,那一晚她趁谢栩进宫以后,悄悄换上隐形衣,直接进了京城,不得不说徐清的高科技堪称无敌,她一路穿着隐形衣,大大方方进皇城,没有任何人发现,然后悄摸摸爬到谢栩与皇帝商议政事的外宫墙上。
等待时机后,她在上面放了一把火,放火时她穿着隐身衣,没有人发现。宫墙之所以能无故燃烧道很简单,她在上面泼了酒精。有了放火神器酒精,别说你是个光秃秃的宫墙,就算是个啥都没有的不锈钢,也烧得起来呀。
至于为什么选择外宫墙,因为她从始至终没有想过要伤害到人,只是想要做一场戏而已,所以她的火点在宫墙上,而不是内殿,加之宫墙是侍卫们巡逻必经点,能够保证火一燃烧马上就有人发现,众人躲着走,不会误伤无辜。
而火焰随着酒精点燃,虽对大殿造不成危险,但众人还是因突然失火而略有慌乱。谢栩护着皇帝出去后便去扑火,整个过程谢栩根本不知道顾莘莘就在那。
顾莘莘一直在墙头上,保持与火焰之间不会伤害自己的距离守着火,在谢栩来的一刹那,立马掏出从徐清那里再次求出来的新宝贝,新型化学灭火器。
现代已经有了各种灭火器,但徐清给予的这种来自未来的灭火器更为神奇,顾莘莘都不知道那玩意儿是什么做的,大概是能阻止火焰燃烧的化学粉末吧,总之夜色中一堆粉末往火上一撒,火苗立即扑灭,效果神奇。
对于二十世纪来的顾莘莘都够神奇,对于古人还得了,黑暗中由于她操作得当,不管是点火还是灭火,整个过程动作快捷隐蔽,悄无声息,即便她撒了粉灰,可晚上视野不佳,加之火焰黑烟直冒,又有谁能看得到空中的粉末?是以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发现顾莘莘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在众人眼里,火无故的燃又无故的灭才不可思议,加上谢栩去的一瞬间火熄灭,更是让人玄乎其神。
而顾莘莘弄完这一切之后还没完,回头她又想法收买了几个人,将宫里的事渲染出来,将火无故烧起遇到戍北候无故熄灭,与上苍爱惜忠臣,警示世人一说挂钩,倒是符合了众人所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加上皇帝跟谢栩本身的舆论筹谋,双方一拍即合,顾莘莘歪打正着做了谢栩澄清舆论的助力,打了个配合战。最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谢栩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掰回了自己的口碑,还收割了一波民心。
翻身仗虽然漂亮,但是——戍北候看向顾莘莘,好气又好笑。
得知事情真相后,他是惊诧的,小媳妇儿胆真够大的,半夜里溜到宫墙去放火!大概是大陈朝开天辟地第一人吧!
而他一脸震惊,小媳妇儿还在冲他得意洋洋笑:“怎么样?酷不酷?拽不拽!?”
要小媳妇儿安分是不可能的,她向来喜欢搞事情。
谢栩无奈敲她的脑袋,“别的不说,万一你把自己烧着了怎么办?”
顾莘莘道:“怎么可能!我好得很!”
旁边的小书童实事求是地指向了顾莘莘的刘海。
那晚上顾莘莘虽没被人发现,但因为倒酒精时火力过猛,躲避不及,头上一缕刘海烧着了,如今看着额上坑坑洼洼,像是狗啃头。
小媳妇不以为意: “哎呀,为革命牺牲嘛,再说了……啊”
话没说完,一声痛呼,谢栩的惩戒来了!
他也知道她是想帮他,可是她竟敢放火,有没有想过自己多担心?这次是运气好,只烧了刘海,要是运气差一点,烧到脸如何是好?
戍北候气的……气的……气的——可再气也没什么办法,打舍不得。骂舍不得,最后一抬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尖儿!
有点疼,猝不及防被捏到鼻尖儿的顾莘莘:“啊”
她心里也清楚,谢栩为何生气,实际上她也有些心虚,毕竟没有跟谢栩商量就急吼吼地去了,当然,原因是一旦说了,谢栩肯定不会同意,他向来不喜欢自己为他冒险。
“反正成功了,这事过过过——”因为心虚,顾莘莘摸摸掐红的小鼻尖,迅速转了个话题:“那啥……那高太尉是怎么想的?他到底对突厥是个什么心思?这么几年朝廷派他跟突厥征战,皇帝明显是个主战派,可到了高太尉那,竟然磨磨蹭蹭几年都没有真正的打过几场?他到底想什么?”
这话虽是转移话题,但也点到了点子上。
的确,高太尉对突厥的态度是众人至今云里雾里不曾看明白的。
有人说他明着奉朝廷的命令与突厥交涉,暗地里却与突厥暗度陈仓,偷偷来往。甚至连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而这事追究到几年前,当年高太尉故意陷害谢栩,将谢栩流放至边疆,就是因为他与突厥有来往,甚至与突厥走私军火,担心被朝廷发现,才急匆匆让谢栩做他的替罪羊,而谢栩回京之后他如此打压,除了忌惮谢栩争夺功绩,大概还是担心过去的黑历史被揪出来。
若说真与突厥有来往的话,顾莘莘就更不明白了,高太尉作为太尉,掌控兵马,手握重权,除开宰相以外,他已经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为什么还不满足,他到底想要什么?难道他与突厥来往,对方还能给他一个国王坐坐?
不仅是顾莘莘不明白,朝堂中大多人否不明白,包括谢栩。
人有对手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对手想要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并不知道他的底子,这才是要点。
当顾莘莘抛出这个话题时,谢栩的表情有些凝重。
最后谢栩道:“顺其自然,边走边看。”
只能边走边看,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将所有人底牌都看穿,对手真用心藏着,必然不会轻易让人发现,但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掩藏住自己的欲.望,时间长了,狐狸的尾巴定会露出来。他们要做的就是两手抓,一边尽最大的努力去调查,一边做好最多的准备,静观其变。
而随着天象占卜说,石碑说的事暂时落下,双方这一轮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
朝廷恢复了短暂的平静,直到几天后又一个消息传来!
突厥方再次大军压境!
这次是实打实大军压境,不像以前一样玩虚的,边境上乌压压一片军队。皇帝见形势紧急,立马调兵遣将。就在这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太尉临时撂担子,自称重病,无法上战场。
是不是重病,不好说,总之他的确装得身子虚弱下不来床,更对外称是得了某种传染性疾病,病发突然,来势汹汹,若是贸然见人只怕感染更多无辜,于是干脆门一关,不见人了!
连皇帝叫的太医都被他以各种借口转回,总之就是不见人!
朝堂有不少人议论纷纷,还有人私底下说,高太尉哪里是生病,是为了报复上一轮博弈中皇帝对谢栩的偏爱。
他处心积虑整谢栩,谢栩不仅屡屡扭转局面,轻松逃过,便连皇帝也常在旁帮衬,一输再输的高太尉怎么可能舒坦得起来?
169/258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