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拎了装了白开水的茶壶过来换上,给裴敬之倒了杯,递给他,玩笑道:“裴侍郎,要不要再给您一块糖?”
没想到裴敬之却正正经经地回了句:“好啊,要甜一些的。”
糖是昨日做酥皮鲜花饼时顺手做的,其实也就是普通的麦芽糖,加了些切得很细的山楂干果碎,加了根削平了尖角的小竹签,做成棒棒糖的模样,用油纸包好再扎了个蝴蝶结,很适合哄小孩。
于是当郑言郑瑶两兄妹走进食肆时,看到的,便是裴敬之和江杳杳一人拿着一根棒棒糖含在嘴里的场面。
片刻后。
四人在一张桌前团团围坐,每个人都拿了一根棒棒糖含在嘴里。
刚才还鄙夷裴敬之吃小孩子零嘴的郑言,此刻含着糖悠然自得,郑瑶更是惊奇道:“原来糖还可以做成这个样子的!又好玩,又不会脏手,太有意思了!”
郑瑶又吸了吸鼻子:“阿杳阿姊,你这里好香啊!可惜来得晚了,听说无骨香酥鸡柳可好吃了,都怪阿兄这么晚才来接我过来!”
说罢瞪了郑言一眼。
郑言刚要开口,忽然一拍脑袋:“差点把正事给忘了!”他从嘴里拔出糖,“为了庆贺江娘子今日食肆开张,我在吴家酒楼定了一桌宴,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便动身吧!”
临走前,郑言还不忘揣了把糖在怀里,裴敬之在一旁觑了他一眼。
这家伙,一副拿了他家东西的样子,郑言在心里嘀咕着,把喊着要和江杳杳坐一辆马车的郑瑶拉上了车。
*
吴家酒楼便是此前郑言请江杳杳吃过酥山的那家,是长安城中赫赫有名的酒楼之一。
上次来的是二楼的雅间,这次伙计直接把他们引上了三楼的包间内。
因来此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房间的隐私性做得很好,关上门便是一方独立的空间,里外互不相闻。屋内燃着淡淡的沉香,角落里竟然还搁着冰块降温,凉丝丝的,感受不到太多暑热。
桌上已放着几叠干果点心,干果是常见的梨、杏、桃等果子,点心则做得极为精致,一只只都是能一口吃下的大小,惟妙惟肖地做成各种花卉水果的形状,譬如绿绿圆圆如小西瓜的那一叠,咬开里面竟是红色的馅蓉,真如西瓜一般的颜色。
外头轻轻叩了叩门,随即酒水便被送了进来,后头跟着几道热菜。
鉴于上次喝酒留下的深刻印象,这回江杳杳可不敢再喝酒了,饮的是桂花乌龙茶。
在座的其余三人皆是这里的常客,裴敬之便向江杳杳介绍起了菜肴:“这道葫芦鸡被称为‘长安第一味’,经过煮、蒸、炸三道工序,关于它的名字……”
“关于葫芦鸡的名字,有两种说法呢,”郑瑶抢着答道,“一是说整鸡被叫作‘囫囵鸡’,因‘囫囵’与‘葫芦’谐音,便取名为更好听的葫芦鸡;另一种说法,则是说这鸡经过烹饪之后,形状与葫芦十分相似,便以形状命名为葫芦鸡了。”
说着便赶紧夹了一块鸡给江杳杳:“这葫芦鸡要趁热才好吃呢,阿杳阿姊快尝尝。”
刚夹起一块正要给江杳杳的裴敬之手一停,顿了一瞬后转了个弯,丢到了郑言的碗里。
郑言:……
与鸡一同上的还有一道“冷修羊”,裴敬之正要下箸,只见郑瑶又抢先夹了一片给江杳杳:“这冷修羊是将羊肉煮熟去骨后将肉压平,吃时再切成薄片,可以配着这边的蘸料吃。”
江杳杳先尝了葫芦鸡,一抿便脱了骨,金红的外皮酥香,肉香醇入味,再夹起羊肉片蘸了些细盐,肉质紧实,不腻不膻,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鲜味。
之后又陆陆续续上了香炙鲈鱼、天花毕罗、花酿驴蒸、蜜煎火腿、清炒菠菜……
直到一道点心连着蒸笼端了上来,开盖一瞧,白色的面点形似略薄的包子,却捏起一个个尖尖的角,形状颇为可爱。
这是道郑瑶不认识的点心。
“这是玉尖面。”裴敬之终于有机会开口了,“里头不仅包着肉馅,更有浓香的汤汁,是最近长安刚流行起来的一种点心。”
说罢给江杳杳夹了一个,又提醒道:“小心里面的汁水烫。”
听这描述,看着样貌,这玉尖面与现代的小笼汤包十分类似,江杳杳小心地一咬,鲜香的汁水便顺着咬破的口子流了出来,比起小笼汤包,玉尖面的面皮要更厚实劲道一些,汤汁也略少些,更多的是鲜肉馅本身所带的汤水。
若是把皮做得薄一些,肉馅中拌入鸡汤肉皮冻,这种小笼汤包式玉尖面,应该会很受欢迎。
江杳杳吃着玉尖面思索着商机,而一旁的裴敬之,自也夹了个玉尖面吃了,嗯,果然好吃。
*
回到食肆时,店的阿锦正抱着个酥皮鲜花饼啃得正香。
鲜花饼的做法并不复杂,只是江杳杳做成了酥皮,便多费了点功夫。
酥皮此前在给安阳长公主生辰礼做蛋黄酥时便已做过,只是这个时代并无烤箱,江杳杳便学古人“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①,但毕竟不好把控温度,球形又增加了烘烤难度,在烤出那一盒外表金黄的蛋黄酥前,江杳杳和阿锦已经吃了好多个失败品了。
所以烘烤类的糕点,还是先做得简单些好,比如这鲜花饼,轻松便能烤成。
只是江杳杳没有寻到新鲜的玫瑰花,只得用玫瑰卤子代替,就不再额外放糖,又另加了点桂花干增添香气。
锅里还煮着面片汤,拇指大小的面片浮在水面上,又加了几片青菜,跟了江杳杳那么久,如今的阿锦也会做点简单的吃食了。
“今日多谢您来捧场了,也多谢您的开张礼。往后,可要多来蹭饭。” 江杳杳看向跟着她进来的裴敬之,又想起阿飞说的话,“您今日不忙吗?”
“今日可以不忙。”裴敬之微微笑道,又看向墙上的画,“这画,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
江杳杳顿时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我自己画的。”
前世工作没那么忙的一顿时间,为了给自己的视频画封面,江杳杳买了个平板自学了段时间的画画,虽然很快因为接连的加班而夭折,但简单寥寥画几笔,她还是会一些的。
这画也是为了省点钱,自己画了几幅挂墙上装饰,想着也无人会注意。
但裴敬之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注意到了墙上的画,还注意到了:“你的食肆门口,好像没有挂名字?”
这间食肆门头小,又被夹在两间大店铺中间,不够挂个牌匾,江杳杳想着挂个招幌来着,只是既开了食肆,那招幌的字必得写得好一些,之前自己摆摊时随手写的幼稚园字体就不够用了。
不过她的食肆以香引人,招幌也不急于一时,本想空了寻个书画先生写一面来着。
“不如,我来给你写吧?”
招幌是现成有的,为了醒目些,江杳杳准备了一面红色的,因着最近教阿锦识字,也备了笔墨。
裴敬之提笔,看向给他磨墨的江杳杳:“写什么?”
“就写‘有间小食肆’吧。”名字是江杳杳早就想好的,借用了下现代的“有间”风,在满街“李记”、“张记”、“王家”中,独树一帜。
裴敬之手腕一提,一气呵成,顷刻间便写成了。因着是写招幌,用的是正楷,一笔一划工整却又不刻板,似是端正之下藏了颗跳动的心。
待墨迹干透,江杳杳便把这面招幌高高挂了起来。古来有酒楼得“御笔亲题”,如今她这小食肆,有着“侍郎亲笔”,也颇为不错。
况且这位侍郎,看起来非常有前途,往后做上中书令,也未可知呢。
作者有话说:
①出自清代袁枚《随园食单》。
忽然好想吃小笼汤包配上醋啊~
第18章 生煎包、凉拌猪耳
已是一更末,庆延街上的店铺陆陆续续打了烊。
“有间小食肆”也已收起了招幌,关上门扣好了门闩。食肆内,烛火依然亮着,江杳杳还在为明天的营业做着准备。
在食肆开张第一天卖得火热,香飘了半条街的无骨香酥鸡柳,成了食肆特供,后面每日只卖二十份,没买到的,只能烦请第二天趁早来排队了。
其实江杳杳也不是太刻意要搞饥饿营销,实在是,这三伏天在油锅前炸鸡柳,也太热了点吧!
她热,食客当然也觉得热,因而酸梅汤、红糖冰粉这些解渴消暑的利器,也极为畅销。江杳杳还特意制了个双层的保温桶,在夹层中塞入棉花,用来存放高价在冰铺买来的冰,又在上面盖上一次厚厚的棉被,防止冰化了。
加了冰的酸梅汤和冰粉口感要好上好几分,对于吃惯了酥山的有钱食客们来说,更愿意加几个钱买上一份加了碎冰块的。
而这几日食肆卖得最好的,便是灌了汤的玉尖面了。玉尖面现在正流行,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里,都能点上一笼,但江杳杳这个,却是一戳便能流出一汪鲜美的汤汁的。
将猪皮洗净去除油脂,下锅加入生姜炖煮,又放入一整只鸡架提鲜,丢入一小片陈皮增加清香,炖煮一个时辰后汤汁变得粘稠,便可寻个大碗倒入,放在阴凉处冷却凝固,结成肉冻。
肉冻切成小丁掺进肉馅里,蒸好后便化为冒着金黄的灌汤汁,鲜美可口。
考虑到打包的问题,面皮江杳杳没有做得特别薄,只是微微透明的程度,还带着一些弹韧,即使路上有些颠簸也不会破皮而使精华的汤汁流出来。
不过买玉尖面的,大多喜欢在食肆里坐着吃了,直接上个蒸笼摆在桌上,再配一碟温润的米醋,似乎要比带回家的,好吃上不少。
而若刚好食肆生意不那么忙,还可以点一碗小馄饨来搭着吃。
馄饨讲究一个皮薄肉鲜汤美,肉馅无需包得太多,反而吃不出馄饨面皮的滑软,汤里略放点盐和清酱,撕一点紫菜碎,再撒一把翠绿的葱花,一口一吸溜。
而还有用平底的铁锅煎着的玉尖面,这种玉尖面皮做得更厚些,里面的肉馅也没有掺肉冻,只保留着猪肉原本的汁水,还伴了些小葱在一起,一只只整齐地围成圈码在锅上,滋滋作响,待底部呈现焦脆色,撒上一把葱花,一把芝麻,便可以出锅。
为了卖时好区分,江杳杳把煎的这种,冠以其在现代的原名,生煎包。
因着要煎足足一刻钟以上,一锅又只得三十个,这生煎包属实是供不应求了,不过没吃上的也不恼,转而买了份灌汤的玉尖面,说不定下次来就刚好碰到生煎包出锅呢。
不过也有执着地一定要吃生煎包,哪怕等上半个时辰也在所不惜的,譬如眼前的这位张令史,便已等了两锅了。
这有间小食肆,他是某日午间在公厨用昼食时,从其他同僚那里听说的。彼时他们正吃完饭,喝着公厨特意供应的夏季解暑凉汤,只是这凉汤酸不溜秋,苦不拉几的,只能在盛汤的桶底里略看到几颗梅子和果皮。
公厨的饭食一向难吃,他们倒也见怪不怪,吐槽了几句后,有位同僚便提起裴侍郎某次带过来的酸梅汤,他有幸分了一碗,酸酸甜甜沁人心脾,那才叫人口齿生津,消暑解渴。
又说裴侍郎提到,这酸梅汤,是在他住的永靖坊里的有间小食肆买的。这食肆不仅卖酸梅汤,还卖各种各样新奇的吃食,且每样都极为美味。
能得裴侍郎“极为美味”的评价,张令史立马便对这小食肆有了兴趣,毕竟裴侍郎其人,是吃了名的爱吃会吃且挑嘴,每次在公厨用膳,都愁眉苦脸的,让人怀疑他吃的不是饭,而是黄连。
只是……“这有间小食肆,到底是哪一间啊?”张令史扯扯同僚的袖子问道。
同僚听后哈哈笑起来:“这食肆的名字,就叫‘有间小食肆’啊!”
待这张令史寻到这间食肆时,便立刻被这焦香四溢的生煎包吸引了。
可惜那日他还要赶着赴约,只得匆匆打包了份灌汤玉尖面,和一壶冰镇酸梅汁。这玉尖面二十文一笼,一笼里有十只,每只一口大小。价格是真不便宜,但玉尖面一进嘴,他便知道:值了!
刚出笼不久的玉尖面还散发着热气,皮薄而不烂,一口咬下,齿缝间便迸发出鲜热的汁水,肉嫩皮软,跟之前吃到的玉尖面完全不同。
张令史从此对这玉尖面牵肠挂肚,同时也对那没吃到的生煎包魂牵梦萦。
近来刑部诸事颇为繁忙,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今天难得一日休沐,无论等多久,他定是要把这金灿灿油汪汪的生煎包,吃到胃里的。
而此时拿着小铲子盯着平底煎锅里的一只只生煎包的阿锦,神情颇为紧张。她跟着江杳杳已经学了好几日,早已熟练掌握,只是第一次真正上手,难免小心翼翼,更何况外面还跟木头似的杵了位郎君,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锅里的生煎包。
待到生煎包个个底部焦脆,排在第一位的张令史终于能够吃上了。
“我要十个,就在这里吃便好。”端着满满一盘生煎包,张令史寻了位子坐下,每张桌子上都摆着茶壶,供应免费的茶水,另在桌子侧边摆着一排小架子,整齐地放着几只白色的瓶罐,有醋,有酱,也有茱萸。
茶杯和碗碟筷勺等都在墙边的柜子上倒扣堆叠摆放着,边上还有腌萝卜等小菜,食客们若有需要,自行取用即可。
张令史取了个小碟倒上醋汁,便迫不及待地夹起生煎包咬了一口,表皮柔软,肉馅比起灌汤玉尖面,调味要略重一些,滋味更足,最点睛的便是底部焦焦脆脆的部分,又油又酥。香醋很好地解了腻,接连几只下肚,他又要了碗牛乳冰粉。
冰粉的种类也比原先丰富了许多,除了红糖的,还有牛乳的,水果的,芋圆的,甚至还有加了糍粑块的。
这有间小食肆果然妙得很,难怪能得裴侍郎的肯定。又想起裴侍郎就住这坊里,而自己,还要穿过两个坊赶过来,呜呼哀哉。
不过转念又想,哪怕裴侍郎住得近,这生煎包还不是一样得排队等,也不知裴侍郎能耐着性子等多久,毕竟自己对吃的追求跟这位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
而被张令史记挂着的裴敬之,压根就不需要排队。
一个时辰前,他便已过了几只生煎包,十分餍足。
对于这位裴侍郎,江杳杳自然是给开了后门的。只是这得悄悄的,被别的食客看见可不好。
9/58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