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国同人)人在三国,金手指是拼夕夕畅买——学做饭的兔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16 23:20:06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完结+番外】
  可正常时都得挖个十多天的早薯,这种时候又岂能在一两天挖得完?撑得住?哪怕供着姜水,不到两天,就有人开始病倒,急的家里人嚎啕大哭。
  这可都是粮啊!他们辛辛苦苦小半年,就指着这季的收成供全家吃喝嚼用,让娃娃去上学的,就因为提前了几天的雨,全都要没了!
  “快看――有人来了!”
  数辆牛车载着人停在了田边,刚一停,车上的人就跳了下来,熟练的脱掉鞋子,挽起裤脚,拿着工具往田里走。
  “我们是玻璃厂的,过来支援谷村!”
  “我们是纺织厂……”
  “纸纺……”
  紧接着,又有马车拉着大量的鲜艳物什过来,驾车的人穿着制服,明显是县里的吏目,手里还拿着雪白的喇叭:
  “乡亲们,县里调了人过来抢收,还分发了防雨棚大姜和红糖!有我们做后盾,一定能保粮保人,度过这难关!”
  不少强撑着的农人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有人伸手抹了一把脸,喃喃道:
  “这雨怎么就这么大呢……”
  *
  “都快一个月了,这雨怎么还在下!”
  连绵不断的大雨令工业区停摆,农业大幅度减产,刘琰自然不会继续在襄阳干坐等待,她主动从襄阳跑去了麦城,靠着系统的仓库将煤炭送往关键地区,又大批量在各郡和就近县留了一堆应急物资。
  一路辗转,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段时间跑了多少公里,有公路的地方还好,能开轿车,不淋雨的快速赶路,没有的话,就只能换马代步。
  只是除了全封闭的轿车,没有任何雨具能完全防雨,被‘泡’了大半个月的刘琰感觉自己从没有这么讨厌过水!
  返回襄阳,一踏入州府,她就看到周围不少官吏同样是湿漉漉的,更是想让人带上痛苦面具。
  刘琰加快脚步,直接往电台处走。
  据说,协调各处的这些时日诸葛亮就没离开过这里。
  还未靠近,她就听到了电台接连不断的滴滴嗒嗒声。
  “曦玉回来了?”
  诸葛亮面上带着倦容:“这些时日如此劳累,怎不先去休息?”
  刘琰摇了摇头:
  “暴雨太严重,我哪还有休息的心思?听人说军师你在统计受灾情况,我就过来了,现在怎么样了?皇叔呢?他去哪儿了?”
  “主公率人巡查汉水了。”
  诸葛亮眉宇间多了几分忧虑:“至于情况……很不乐观。”
第84章 豫州
  这场雨灾的伤害,初看十分微弱,好像没什么大事儿,实际上却连绵不绝,越累积越大,且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陆运只有少量的二代防雨蒸汽拖拉机还能继续维持,储备的牛车和马车被重新拉了出来,进行短距离的物资转送,至于货运量最大的河运,在二十天前就已经彻底停了。
  暴涨的河水太过于汹涌,现在的船只太小,又只能依靠人力,即便是顺流而下,也有可能面临因无法控制而翻船的巨大风险,至于现在,大家担忧的是水位千万不要超过警戒线。
  源头产业上,各地采挖的煤矿已经被雨水淹了大半,停雨后,光排水恢复工作就得需要个把月。
  一些山石采区也出现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这倒不一定是开采造成的,暴雨本就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倘若坡度在 10°~ 45°,并且下陡中缓上陡,又或者上部为环状的坡地地形,地质本身就有断层、裂隙、含有软硬相间岩层的‘易滑层’,那遇上暴雨,极大概率就要出事。
  只是过往这些山地区域人员稀少,就算发生灾害,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可如今为了采石,不得不建造靠近这些区域建造工业园区,反而受了灾。
  好在采石区位置选取的合适,人员撤离及时,只出现了道路受损,以及少量矿地被泥石流掩埋,至于后续如何处理,还得等雨停了再说。
  而各地的工厂,大多数也被迫停止生产,损失难以估算。
  不过最难的还是粮食。
  六月份,一部分农作物已经可以收获,遇上暴雨,不及时收获,要么会烂在地里,可就算是抢收,浸湿的农作物堆积在一起也有腐烂的风险,必须去湿,在储存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保存。
  这已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了,但麻烦的是还有一部分作物也进入了生长期与成熟期,其中有些需要雨水,有些不需要,不管如何,都不是水稻这种能够在‘汪洋’中生长的作物,偏偏连绵的大雨让土壤中的水分增加到了一个极为可怕的地步,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田地边不大的水渠堵塞,以至于又得分出来大量的人手抢挖……
  襄阳城周围部分农作物根系受损已经可以确定了,地势低洼的地方,减产量甚至可能高达百分之六十,至于整个荆州损失如何,还得等雨停之后,才能得出更加具体的数字。
  粗略听完,刘琰差点要心梗。
  “梅雨季只是提前半个月而已,破坏力竟然这么惊人……还是现在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她拧着眉头,对诸葛亮问道:“我要不要再买一批粮食出来,送往各郡县?”
  “相较于过往,如今抗风险能力已经进步很多了,主要是发展的太快,抢时抢的太紧,容错率过低,再者,也没有多少在如今情况下,应对天灾的经验。”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大多都是高产良种,错峰种植,多多少少也能收获些许,不至于彻底绝收,这些年粮食高产,我也未曾放松,各县皆有存粮,至少够本县食用半年,倒也不必再送粮。”
  “经验……这得靠钱和人命才能喂出来啊!”
  真正应对危机的经验,是一种极为奢侈的东西,它无法依靠设想,又或者书本上的记载就能全部得到。
  毕竟现实的情况太过于复杂多变,尤其是涉及这么多行业与人,只有亲身经历,甚至要经历多次,还是各行各业无数人一起经历,才能总结出海量情况的合适应对办法。
  至于现在,大家不说两眼一抹黑吧,能参考的东西也不多。
  换句话说,此刻是考验上下所有人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要求极高,也异常的锻炼人,等这场雨灾结束,或许基层会有很多亮眼的人才出现。
  嗯……这是什么版本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啊!
  不对,引喻失义了,按照史载,接下来还要持续三年的水灾,冒头的能人越多越好,千万别像今年这样了!
  而且有她在,容错率其实并不低,至少人都能活下来,而人活着,其它还有什么损失不可以承担的呢?
  不过,不用她再买粮食,倒也是件好事。
  毕竟除了荆州,还有豫州的灾情在。
  “存人存地,人都没事,工厂只是稍微受点损失,停摆,发展受限几个月,慢慢复工也就是了,难的是豫州,后汉书可是明确记载秋七月洧水颖水溢出,紧接着又出现了蝗灾。”
  说到这里,刘琰忽然顿了顿,她看向诸葛亮,问道:“对了军师,现在颖川郡怎么样了?”
  “主公前年年就已经提醒天子加固河堤,今年更是多次上奏,想来应该有所准备。”
  虽是这么说,可诸葛亮眉宇间还是多了几分忧虑:“只是这大雨会影响电台,这些天只能断断续续的收听到杂音,难以听到颖川郡的消息。”
  雨水可以吸收和折射无线电波,所以下雨天时,电波信号的传输距离通常会大幅缩短,信噪比也会降低,而且雨量越大,这两者降低得越高,以至于出现了难以维持通信的情况。
  这件事儿放在其它地方还算正常,放在颖川郡,就很不合理了。
  因为颖川郡有个县,叫做许昌。
  没错,就是曹操的大本营,也是现在的天子居所,甚至刘琰很怀疑,这场灾害能被记载下来,就是因为这场灾害波及了颖川郡,而此地又有他们二人。
  其它地方受灾想留下一句话,那就难如登天了。
  东汉末年逐渐转入小冰河世纪,极端天气频发,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只出现在一处,只是其它地方的灾害范围还不够大,死的人也不够多,便不够格被史书记载下来。
  就像荆州提前了的大雨,倘若没有她,必然会有一大批百姓要卖儿鬻女苟活,甚至一部分人也要被饿死,但东汉末年死的人多了去了,这点儿人又算得了什么?
  汉水又没有出现改道,致使十几万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呢!
  历史的时光就如此残酷,大量的百姓就连死亡也变得如此悄无声息,但权贵不是,他们必然会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他们有那个资本去做,无论是挣扎求活,还是哀叹自身所遭受的苦难,安静,反而成了异常。
  尤其是颖川郡算得上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人才频出,那些过来求学的学子中,不少就出自于颖川郡,这些人返回家乡后,大多已经出仕,也与荆州保持着联系,这些人中靠近荆州的,也拿到了电台。
  连他们也无法通信,到底是因为大雨,还是其它?
  思索着可能,刘琰继续问道:“电台不能用,邮驿呢?他们怎么不过来送信?不会被‘天子’给拦截了吧?”
  天子至今还未南下荆州。
  这也是如今一件说不清楚的事件。
  之前关于天子南下荆州的事情吵了快两年,一直不肯答应的曹操忽然松口了,只是正准备把人送过来的时候,天子突犯急病,压根没法上路。
  荆州这边曾经怀疑是这是曹操暗地里使的招数,但他却立刻要求荆州名医来许昌给天子诊治。
  而刘备也派出了医者,给出的答复是天子中了毒,不至于丧命,但身体还是受了损伤,需要好好养着,避免舟车劳顿。
  说实话就是防止死在路上谁都说不清,惹来更大的动荡。
  而天子中毒之事到底是谁所为也成了谜团,曹操当然是首要怀疑者,此举他的确有所受益,但这样太明显,反倒让大家疑虑。
  不少人觉着可能是栽赃嫁祸,可到底是谁却说不清,好像反对曹操的人有动机,他没有斩草除根的仇家也有动机,一部分世家,甚至是天子都有可能动手……最后成了桩悬案。
  不管悬案如何,曹操对北方的控制力要打个问号,而他们这边有实无名的情况还在继续,一到关键的时候就要出幺蛾子。
  诸葛亮也是习惯了,他有些无奈的开口:“安丰郡有派人来报大雨,汝南郡也有人来报颖水大涨,恐有溢灌之嫌,这是今日刚收到的消息,而其人出发之日,已是六天前了。”
  安丰郡,汝南郡属于豫州,前者郡城靠近颍水,后者不仅靠近颖川郡,颖水还直接贯穿而过,都是容易受灾郡。
  这行为政治含义与情况太过复杂,不过归根究底,无外乎不是两个政权惹出来的麻烦事。
  尤其是一旦进入豫州,就等同于直接吞并曹魏――
  刘琰头疼的按了按额角。
  “曦玉这般疲倦,不如先回去好好休息两天,”
  看她这模样,诸葛亮开口道:“如此,才能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啊。”
  “放心不下,休息也休息不好……嗯?养精蓄锐?”
  刘琰疲倦的叹气,可气还没叹完,忽然就有了精神,她猛的抬头看向了诸葛亮。
  “你是说――”
  “虽有些仓促,可我等也准备了三年。”
  诸葛亮道:“事到临头,总不能畏缩不前,我早就派人去豫州探查,只是消息送回还需要时间,抽调人手,整顿军备同样如此,不过,最多不过五日,就可以北上豫州了!”
  说着,他看向刘琰,态度郑重了不少。
  “此去必以你为主,而豫州不似荆州,道路依旧是过往那般,行军本就颇为艰苦,何况救灾?这一路怕是极为不易。”
  “没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这三年弓马从未停过,等的就是它!”
  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刘琰半点都不畏惧。
  反正这苦再吃,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等天下一统,将之前的旧路修缮复通,再修一修关键的公路,那她就可以带着可移动房,坐轿车乃至可休息的房车通行各处,总比继续拖下去,养出一身懒肉,再强撑着骑马甚至靠两条腿赶路轻松啊。
  “好。”
  诸葛亮应道:“明日主公返回,就看豫州传回的消息如何了!”
  *
  汝南郡,慎县。
  天灰蒙蒙的,雨还是下个不停,无数百姓背着行囊,赶着家中的牲畜,边哭,边老幼相扶的高处走。
  有吏目在高声催促。
  “大家都快一些!不要在意牲畜了!颖水水位距离河岸就只剩下两尺,我们得赶紧去高处避难!”
第85章 出兵
  颖水贯穿汝南郡,慎县正好在其下游,从上游汇集而来的水越积越多,水位线也开始暴涨,逐渐达到一个极为危险的程度。
  对大部分慎县人来说,颖水溢出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很多人压根没有想到这点,
  不过,总是有一部分人会居安思危的,暴雨下的久了,那些距离河边更近,又或者家中颇有几分财物的,也会自己或派人去看一看,然后赶紧做出转移的行动,有些还会去通知亲族、乡人一同去高处避难。
  而那些离颖水较远,家境普通的农人,也可以看着大户们的行动,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然后犹豫着,做出是走是留的决定。
  这决定下的极为艰难。
  有人觉着大户都准备迁移了,他们留下更没有活路,跟着一起走才是正理,而有人觉着走能带走多少粮?发大水去别处也没有多少活路,小水他们也死不了,还不如留在家里好活呢。
  才种了两季高产良种,好不容易有了足够多的存粮,能糊弄饱肚皮,怎么能舍得了它们!
  于是一部分人离开,另一部分留在家中,只是留着留着,情况忽然不太对劲儿了。
  雨下的越来越多,之前放着没事的粮食,现在潮的令人忧心,翻一翻看看,那土豆果然生了芽,有人不忍扔掉,觉着连牙带肉挖掉一大块再吃应该没事儿,结果当天就恶心呕吐腹泻,而田里也积的全都是水,村长带着人抢挖河渠也排不出去,反而有几个人雨淋多了,开始发起高烧……
  慌乱之际,胥吏来了。
  这些吏目有的好言相劝,有的大声呵斥,无论态度如何,都是一个目的,水要涨上来了,他们必须转移到高处避难。
  都到这一地步,留下好像也没有什么用了,农人们尽可能的背上能带走的粮食和布匹,赶着刚养起来的牲畜,带着对未来的恐慌,浩浩荡荡的开始了转移。
  只是这转移看起来颇为混乱。
  有老妇人努力赶着自家已经成年的猪,可它不像牛那般听话,反正倒是像出门郊游,左边啃啃,右边停停,就是不肯往前走,鞭子抽上去,反仗着体型硕大反拱起来主人,吓的老妇人连退两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