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瑶转念一想,“赠答”二字,大差不差应该指的是,她平日喂养海东青,所以它的主人用这盒茶叶答谢她。
这样的解释一下变得更为合理了。
但犹有一个问题,前几日此人在看到她的去信时,为什么不给她回信?
这一言不合,啥也不交待,就让海东青把茶叶衔来给她,也太“闷骚”了。
也不想想,一盒没有准确来源的东西,她能收吗?
苏沐瑶心气未平,命春兰研墨,提笔写就:
答谢种种,阁下既有心,行事为何如此莽撞?不肯直言交待耳!
且去信久久不回,令某匪思,阁下莫非有手疾乎?
至于赠礼,某无功不受禄,绝不敢轻收。
烦请交待名姓,也好差人原路送还,拜谢。
一番犀利的言辞,有理有据,将来信之人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苏沐瑶方才消了气。
至于收到信的人,看到信的内容时,是何种状态,会不会生气恼火,就不关她的事了。
写完了信,苏沐瑶便去后院,和云墨、春兰她们一起意了心爱的菜园子。
半个月前,后院还光秃秃的,是一片空地,如今已经大变样了。
在灵泉水的加持下,种子长得飞快,很快就覆盖了整片菜地。
沿着南面靠墙地方,搭着一溜儿黄瓜、豆角和西红柿架子,当初下种的时候就想好了,那些爬藤蔬菜,都靠着墙下种,搭架子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天然的支撑。
这会儿爬藤的秧苗都已经开花了,秋蕊在地里一个一个的给它们掐尖。
掐尖指的是把秧苗顶端的新芽给掐去。
一般来说,植物主茎的顶端长得很快,侧芽长得慢或者不长,这种主茎顶端阻碍侧芽萌发或侧枝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①
而利用人为干涉,将顶端新芽去除掉,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或侧枝生长。
对于黄瓜、豆角、西红柿等爬藤类蔬菜来说,果实都结在侧枝上,所以要进行掐尖。
当然,古代可没有“顶端优势”这一科学名词。
秋蕊这么做,纯纯是因为她是农户出身,凭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知道这样做对秧苗好。
在黄瓜,豆角和西红柿架旁边的一溜儿地,分成了两小块,左边是一片茄子地,右边是一片辣椒地。
茄子和辣椒的秧苗长得也很快,都已经蹿到小腿肚子的位置了。
当然,同黄瓜、豆角、西红柿等爬藤类蔬菜不同的是,茄子、辣椒这些灌木类蔬菜,需要进行打杈。
打杈指的是将植物的侧芽给去掉,发挥它们的顶端优势,目的是让它们长得更快更高,结出的果实更加饱满有光泽。
茄子和辣椒地前头,还种着菠菜、茼蒿、蒜苗、萝卜等草本类蔬菜,绿茵茵的,长势亦是相当喜人。
苏沐瑶琢磨着,现在才三月初,它们就能长得这样好,肯定和灵泉水脱不了关系。
灵泉水的效果这般显著,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存在一个问题。
她当初开发这片菜地时,主要考虑的是自己吃用,所以菜地并不大。
下种的时候,各类种子都放了一点,像是西红柿种子,她就只洒了七八粒这样子,原想着,二月的天气,能活下来一两株就不错了,可万万没想到,凡她洒下的种子,都发芽了,而且长得都不错。
现在吧,各类秧苗挤成一团,把这片菜地挤的满满的,毫不夸张的说,就跟个原始丛林一样。
但要说让她收拾收拾,拔去其中一部分秧苗,苏沐瑶却舍不得。
那都是吸收了灵泉水的营养才长出来的呢……
好吧,她承认,她性子里是有抠搜的一面。
但她的抠搜,在乾西四所的一众人眼里,却显得很正常。
别说她了,云墨看秧苗长得这样好,也舍不得拔,更别说春兰、彩蝶、秋蕊她们这些曾经常年与田地为伴的人了。
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蔬菜秧子。
怎么可能舍得拔去?
于是,众人便建议在东跨院一带,再开发出一片空地来,将这里的一部分秧苗移栽过去。
但苏沐瑶仔细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她开发这片菜园的目的,是供自己平时吃用,现在它们长得这般好,自己吃都吃不完了。
再开发一片菜地,那不是纯纯浪费吗?
要放到外面,她还能把吃不完的菜拿出去卖,可在宫里头,又没人买她种的菜,何必再多费功夫呢?
就这样吧,挤就挤点,等下次下种的的时候,她少种点就是。
苏沐瑶这边一门心思的扑在自己的菜地上,皇宫里面,却以她为中心话题,引发了两场不小的风波。
第一场风波的源头在慈宁宫,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三天之前,雍正施施然从寿康宫离开,却给饣莼侍贵妃留下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
劝太后出面,主动声明,无需十四王爷回京侍疾,以平息朝野之中的议论。
但这道难题根本就无解嘛!
太后为什么“旧疾复发”,不就是想逼皇上让步,下旨命十四王爷回京吗?
皇上不肯让步,太后作妖尚来不及,怎么可能愿意出面表态?
她要是太皇太后,作为长辈,去劝劝太后也还说的过去,可她只是一区区皇太贵妃,论级别、论位份,都比太后要低一头,怎么劝?
拿头劝呐!
那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死磕吗?
皇上她得罪不起,太后她也一样得罪不起啊!
虽然这些年,她还太后的关系处的还不错,但要真把,“不行还是让十四王留在景陵吧”,这样的话说出来,她都难保太后不会当场翻脸。
更不用说,这事里头还涉及到朝中党争。
饣莼侍贵妃愁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几乎快emo了,常年跟着她的婢女金珠,现在叫金嬷嬷了,看到她如此,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不若请皇上和太后各退一步。”
饣莼侍贵妃不解道:“怎么个各退一步法儿?”
金嬷嬷笑道:“朝野里头议论的,无非是太后生病,皇上不让十四王爷回来侍疾,是对太后不孝,对兄弟不友,可是……侍疾这种事,也不一定非得十四王爷亲自来。”
饣莼侍贵妃心念一动,道:“你说的是……十四王爷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
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要想解开这个扣子,兴许不用劝动太后和皇上任何一方,可以直接从十四王爷方面切入。
十四王爷允_,今年二十四岁,和当今皇上一样,不怎么爱女色,到现在为止,总共就娶了一门福晋,和一门侧福晋。
福晋是完颜氏,先帝指定的人,可惜过门后没两年,就死于难产了,只留了一个孩子,取名弘明。
侧福晋是舒舒觉罗氏,一年多以前才娶过门的,当时是康熙六十年,先帝任命允_为大将军王,出征西北。
十四王爷考虑到弘明尚幼,府中无人照顾,所以听从府中幕僚建议,娶了舒舒觉罗氏,让她来抚养幼子。
舒舒觉罗氏作为允_的侧福晋,代替允_,进京给婆婆(太后)侍疾,再合适不过了。
她一来,允_就不用来了。
饣莼侍贵妃撑着头,喃喃自语道:“只是,朝野中的议论……”
皇上“对太后不孝”是打消了一些,但“对兄弟不友”这一项,经此一举,恐怕就坐实了。
毕竟,太后都病了,皇上宁肯让十四王爷的侧福晋回来,都不让十四王爷亲自回来……
到时候,流言再掉转个头儿,说是皇上忌惮十四王爷,得位不正,亦是有几分不妥。
金嬷嬷试探性的提议道:“若是太后去找的皇上,让舒舒觉罗氏携子回京呢?”
她跟在饣莼侍贵妃身边许多年了,饣莼侍贵妃自然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看了金嬷嬷一眼,没说话。
相当于是默认了。
慈宁宫里,太后乌雅氏在听到孙子弘明因景陵地方湿冷,得了急病的消息后,一下坐不住了。
立即就遣得力的太医前去医治,可偏偏回信的人说,景陵那地方,被皇上派重兵把守着,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更遑论他们这一干大活人了。
太后没办法,十四就这么一个独苗苗,总不能丢手不管吧。
儿子重要,孙子也重要。
太后只好去找皇上,皇上给的理由是,景陵那边自有太医医治。
太后被气的倒仰,偏偏没办法,只好暂且不提允_,也不提弘明的病情,退让了一步,说让舒舒觉罗氏带着弘明,代替允_,回京给她侍疾。
雍正方同意,拟定了旨意。
到此,还不算完。
太后回到自己宫里,越想越气,因着弘明突发急病,以致老十四回京之事功亏一篑。
现在就这样,将来她若闭了眼,老四这个薄情寡恩的,还不知道怎么磋磨她的十四呢。
生这个儿子,真是倒了八辈子大血霉了。
太后身边也有一众智囊团。
身旁的严嬷嬷沉吟良久,道:“您先不要心焦,此事是好是坏,还未做定论呢。”
太后见话里有话,忙追问起来。
严嬷嬷提醒道:“依老奴看,想要让十四王爷回来,还得从长计议,硬碰硬是不行的。”
顿了顿,又道:“老奴记得,十四王爷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有一个妹妹,今年十五了,还未定亲,据说出落的跟朵花儿一样,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
太后笑道:“你说的是萱儿啊,她长得是不错,但性子娇纵,可没你说的那么好。”
这话严嬷嬷不好评判,垂眸轻声道:“若是萱儿姑娘,入了皇上的眼……”
之后的话她没说,但太后却明白了。
她得给老十四留条后路啊……
现在看,亲兄弟是背不住了,那儿女亲家呢?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年羹尧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
家世不怎么样,还是包衣出身,就因为亲妹子在潜邸时嫁给了皇上为妾,皇上便在先帝爷面前大力推举年羹尧,如今更是让他当了抚远大将军,封为三等功。
萱儿若是成了皇上的妃嫔,那老十四除了是皇上的亲弟弟外,还是皇上的亲姐夫。
亲上加亲再加亲。
将来萱儿若是生下个一子半女的,老十四回京的事,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说不准皇位隔着一代后,还有机会再捞回来……
太后的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
第35章
作为十四王爷的妻妹,太后的妹媳,舒舒觉罗氏・诺萱,她身处的圈子,自然是十四王爷一党的圈子。
她虽未亲眼见过雍正,但时常听到一些传闻,说这位新任帝王如何如何的冷血麻木、残暴不仁,以及得位不正。
久而久之,对雍正实在没什么好感。
这会儿在慈宁宫觐见太后,听太后话里话外,是想要把她献给皇上当妃嫔,而且自家姐姐居然没有表露出反对的意思,诺萱顿时如五雷轰顶一般,头脑差点宕机了。
幸好她反应快,眼珠转了几转,一时急中生智,计上心头。
“启禀太后,十四爷是舒舒觉罗氏家族的依靠,若有机会能帮助十四爷,臣女自当义不容辞,只是……臣女斗胆说一句,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
不宜操之过急这个,其实在场诸人心里都有数。
皇上现在正着力打击八王一党,十四王爷和八王是统一战线的,也受到了排挤和打击。
若是将十四王爷侧福晋的妹妹直接献上去,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上又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来这一招是美人计。
如此一来,必然不喜明萱。
那她们的计划也就落空了。
所以按着太后的想法,这件事得让皇上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皇上先对诺萱感兴趣,她们再打蛇上棍,顺势而为。
话不是说的好吗?最好的猎人都是以猎物的姿态出现的。
诺萱前面那句话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但后面那句话,倒有几分意思。
太后看她似乎心里有主意,挑了挑眉,问道:“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从长计议法儿?”
诺萱分析道:“依臣女看,贸然出手反有可能招惹皇上不喜,使得形势恶化,不若先投石问路,派出一块试金石,看看皇上的反应,再做计较。”
她说的头头是道,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甩锅。
而且,甩锅的人选,她都已经想好了。
太后以及太后身旁的严嬷嬷是老江湖了,诺萱心里这点小九九,她们自然看的出来。
她们定下这个计策时,就想过,兴许诺萱本人不愿意。
但纵然她不愿,又能怎样呢?
没了十四王爷,舒舒觉罗氏家族都保不住,更别说她一个家族里的庶女了。
说白了,诺萱愿不愿意,根本没在太后等人考虑范围之内。
选择诺萱,一是因为她的身份是和老十四绑定的;二是因为她的相貌和才华,的确有几分让男人动心的资本。
所以在诺萱提出什么狗屁“试金石”理论时,太后的反应就不太好了。
要再能找着一个比她还合适的,那还能用的着她?
太后冷嗤了一声,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诺萱见状,忙陪笑道:“宫里有这么一个人,太后应该听说过,叫瓜尔佳氏・祜怡,是原三品协领瓜尔佳氏・祜满的孙女。”
她说到这个名字,太后觉得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诺萱解释道:“我们家因和他们家是紧邻,所以臣女常去他们家串门……”
顿了顿,又道:“您可能不知道,瓜尔佳氏・祜怡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对十四王爷暗生情愫,当时……”
正要说下去,诺萱身旁的舒舒觉罗氏・诺敏暗中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别再提了。
这一小动作,自然被上首坐着的太后发觉了。
看来这里头有事啊。
太后沉声道:“你先出去逛逛,哀家和萱儿还有话要说。”
太后发话,诺敏也无法,只好给诺萱使了个眼色,率先离开了。
待诺敏一走,诺萱换上笑脸,走到近前,道:“太后,姐姐不让我说,是因为怕面上过不去。”
“当初,十四爷本来准备娶的侧福晋是瓜尔佳氏・祜怡,只是后来不巧,瓜尔佳氏进宫选上了先帝秀女,我姐姐才过了王府的门。”
“说起来,瓜尔佳氏・祜怡对十四王爷可是一往情深,听说她刚被选入宫,就因伤心过度,得了一场大病,差点连命都没了。”
23/86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