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农门福女——连三月【完结+番外】

时间:2025-01-10 23:05:23  作者:连三月【完结+番外】
  “都是姓李的,不盼着点好就算了,还天天背后嚼舌根,坏人名声,我禾儿才十一岁,就被你们这样编排,心怎么这么毒?”陈氏一手立竹竿,一手指着何氏说,喘着气道。
  何氏被小何氏扶起来,头发凌乱,指着陈氏道:“你,你敢打我?”
  “我怎么就不敢了?”陈氏说着又要往两人身上挥竹竿。
  两人见状慌忙的后退几步,指着陈氏道:
  “哼”,陈氏把竹竿往地上一扔,看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一眼,“都散了吧,我家禾儿是绝对不会做妾的,别让我听到有人背后嚼舌根。”
  说着就招呼李青禾她们回家。
  李青禾赶紧跟上,奉承道:
  “年轻的时候就爱在婆母面前编排我,老了更是为老不尊,编排起小辈来了。”
  “等会儿大伯他们真找上门咋办”,方桃担忧道,自家一个壮力都没有。
  “他们不会来的,就算来也不怕,再怎么说我也是他们长辈,敢打长辈,不怕天打雷劈吗?”
  正如陈氏说的,李屯三父子回来后不仅没上门找陈氏一家麻烦,何氏还被李屯骂了一顿:“没影没皮的事你就拿出去说,你也不觉得丢人?这几年老二家祸事多,我让你拿些粮食去接济一下,你不去倒好,还净整这些幺蛾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做兄长的多不待见亲弟弟的后人呢。”
  何氏不服气:“那我就白挨一顿打吗?”
  “那也是你活该,过两天院试榜单就出了,你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去庙里拜拜,让菩萨保佑承安这一次考上秀才。”
  这下何氏倒是安静了,上次经人牵线,结识了杨氏布庄的当家夫人,那夫人也看好承安,说是承安中了秀才,就把她家的小女儿嫁过来,到时候双喜临门,岂不是眼红死那个寡妇?这样一想也不闹了,拉上大儿媳去买香买蜡烛,明日去拜拜。
  
第13章 插秧
  不管大房家发生何事,李青禾回到家后,赶紧倒两碗水,让陈氏和方桃喝了顺顺气:“奶奶,娘,你们就不要为这些小事置气,还不如商量下我们的酸笋大业。”
  陈氏喝完水把碗放下,“我们家的竹笋前两天挖了,有些太小等长长再挖,就依你说的,我明天一大早就回竹林村,买一批竹笋回来。”
  “嗯嗯,多买些,一次性腌了,反正订了那么多坛子,不然过几天就要春耕,那时候大家都忙着插秧,没有功夫给我们挖笋”,李青禾建议道。
  “行。”
  ……
  又到做晚饭的时候,李青禾把猪脚剁成块,再去拿两块酸笋出来,切成小块,猪腿冷水下锅,放姜片和葱结,煮出泡沫之后捞起,放在砂锅里,加满水盖上盖子,炖煮一个小时,再把酸笋放进去,撒把盐,再炖半个小时,期间还煮了个米饭。
  掀开盖子,酸香满屋,本来还在院子玩的小菱儿,都猴急得都不走路了,直接在地上爬向厨房。
  李青禾无奈地把她抱进堂屋,放在凳子上坐好,点点她小鼻子:“别急,我去给你盛饭。”
  盛了一小碗米饭,浇一点点酸猪脚汤,再从砂锅里捞出一块酸笋和一块肉多的猪脚,用筷子捣烂,端去堂屋然后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吃。
  等她吃完之后,才抱着她去地里面,喊陈氏她们回来吃饭。
  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陈氏和方桃直夸李青禾厨艺进步快。
  “嘻嘻,进步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你们吃肉次数太少”,李青禾笑着道。
  “还别说,你的厨艺确实进步了,刚开始炒的菜,不是糊了就是没放盐”,方桃取笑她。
  “那不是刚开始做饭吗?”,李青禾无语,自已为了不露馅故意那样做的,没想到还成黑历史了,不过她们都一直认为自已的厨艺进步,那是不是就可以“研究”新吃食出来了?
  吃饱饭之后,早早就洗澡睡觉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亮,陈氏就出门了,竹林村离上溪村只有几里路,按理说不用那么早,但是陈氏觉得早点去,说不定早些回来,今天就能腌一些。
  果然,刚过午时她就带着一个年轻人赶着牛车回来了,后面是整整一车的竹笋,李青禾目测应该有一千斤。
  年轻人是陈氏大哥的小儿子,也就是陈氏的侄子,他帮把竹笋搬到了院子里就要回去。
  “小山,留下来吃个饭再回去呀”,陈氏挽留。
  “不了,家里还急着用牛犁地呢”,陈小山笑着说。
  陈氏拗不过他,就拿了些酸笋让他带回去。
  陈小山前脚刚走,一个中年男人也赶着马车到院子门口,原来是昨天她们去订的坛子送来了。十几个李青禾大腿高的坛子被搬进院子,本来还宽大的院子顿时显得拥挤。
  陈氏肉疼,“全部银子都花进去喽”,不过一想,每十天就能从莫掌柜那里赚回一两多,便也释怀。
  “奶奶,这些竹笋你多少钱收的?”李青禾问。
  “都是两文钱,先是去我大哥家和小弟家那里买的,他们都是按最便宜的价格卖给我,后来他们的挖完,牛车还能装不少,就又去别的人家那里又买点。”
  李青禾算了一下,竹笋壳没多重,那利润还是挺大的。
  “都别愣着了,开始干活”,陈氏一声令下,除了菱儿,所有人都忙活起来。
  先烧开水把坛子洗一遍,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然后分工合作,小文小武轮流看火烧开水,李青禾和陈氏负责剥笋,方桃负责切块装坛,一家人忙碌了三天,才把这批笋全部腌完。
  酸笋腌完的第二天,她们终于有时间去捡挂念了许久的野驴沟,谁知道一个菌子都没捡到,许是村里人看见她们经常去野驴沟都没事,便大着胆子去捡了。
  一条挣钱的路没了,气得陈氏晚上都没胃口吃饭。
  没过两天,又听说大房的李承安考上了秀才,平时从不来村北的何氏,还特意来找村北的几个妇人聊天,声音都调高了几个度,说什么他的大孙子考上秀才,还跟城里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定亲了,好像特意说给陈氏听的,那些妇人也不好意思抚她面子,毕竟是现在村里唯一的秀才的奶奶,只能陪她尬聊。
  陈氏那两天心情极度不好,阴沉着脸,李青禾安慰她:“才考上秀才而已,我们明年把小文小武送去学堂,到时候考个状元出来气气她。”
  陈氏却笑了,掐了把她的脸:“你以为状元那么好考的啊?”
  她当然知不好考啊,这不是安慰安慰你嘛,李青禾揉揉脸。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又到一年春天最忙的时候,家家户户,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这时候都加入到插秧的队伍里,正可谓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她们家只有两亩水田,前两天陈氏的娘家侄子把自家的地犁完之后,就来帮犁她们的地,如今她们只需要插一下秧就好。
  天才刚亮,就已经吃完了早饭,陈氏挑着两个簸箕都在最前头,簸箕里是一锅稀饭,和一碟用大海碗装着的萝卜干以及两个碗两双筷子一个勺子,李青禾抱着一捆干稻草紧随其后,小文小武各拿一个小板凳,方桃抱着还在睡觉的小菱儿走在最后,一家人往自家的水田出发。
  在秧地边铺上厚厚的稻草,方桃把菱儿放上面睡,给她盖上小被子,就开始拔秧,两大三小一会儿就拔了一担,李青禾就跟着陈氏方桃去不远处的水田里插秧,小文小武留下来继续拔。
  她小时候只插过一两次,后来去了县城上学,就没有插过,所以插得又慢又歪歪扭扭,陈氏看不过去了:“禾儿,你去拔秧吧,把小武换下来。”
  啧,太伤自尊了,她恳求道:“奶奶,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那你插直点,歪歪扭扭不好看就算了,还影响我们。”
  “好!我定会好好插的”,李青禾保证道。
  没一会儿,方桃也看不过眼了:“禾儿,你还是听你奶的话吧?”
  李青禾站起来一看,她插的那行都歪到姥姥家了,这会儿她也没好意思坚持,乖乖地去跟小武换。
  她没看到的是,方桃待她走后,把她插的都拔了重新插过。
  来到秧地,菱儿这个小猪仔还在睡呢,“小武,你去插秧吧,我来拔。”
  “大姐,你是不是插太歪了,嘻嘻。”
  李青禾老脸一红,否认道:“谁说的,我只是腰不舒服,让你去你就去。”
  “哦,哈哈哈”,小武笑着就跑开了。
  
第14章 米粉
  真是臭小子!瞥了一眼小文,这小子居然也在偷笑!
  悲愤,无奈只能蹲下来开始拔秧。拔秧也不能随便拔,得提前把地淋湿,这样拔出来的秧带着泥土,容易成活些。右手拔一棵,就放左手拿着,等左手拿不完的时候,就用稻草捆成一把放一边。
  太阳升起了,菱儿才醒,李青禾喂她吃了一碗稀饭,给她丢一棵秧,让她乖乖自已玩,别打扰他们拔秧。
  直到中午,小武跟小文吃了碗稀饭,两人就换班了,换小文去插秧。
  李青禾把他俩用过的碗跟筷子拿到田埂的流水那里冲洗一下,喂菱儿吃了点,自已也吃了点,再把碗冲一下,方便陈氏和方桃等会儿来吃。
  直到太阳准备落山,一家人才回家。
  全家人埋头苦干了两天,才把两亩地插完。种田真辛苦,以前她稍有不如意,就喊着回家种田,经历了这些天,她可不敢再喊了。
  终于体会到粒粒皆辛苦,李青禾心里十分愧疚,上学时因食堂饭菜不好吃,不知道倒了多少。换个思维一想她又觉得该愧疚的是食堂的厨师才对,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做得那么难吃。
  为了犒劳一下这两天辛苦插秧的家人们,李青禾决定做一个他们没吃过的――米粉。
  大米浸泡半个时辰,捞出来滤干,然后用石磨磨成粉,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加入面粉,再加温水揉成团,拿出她用私房钱找木匠定制的压粉器,把压粉器架在锅上面,然后把面团放进压粉器里,摇动手柄,又细又长的米粉就不断从压粉器底部的圆孔里出来,落到锅中的开水里。
  古代木匠的手真巧,这个木制压粉器比她以前买的不锈钢的还省力。
  粉压好之后,就在锅中煮熟,然后捞起来放在碗里,再放上一个煎鸡蛋,一筷子小青菜,一筷子酸笋丝,浇上她熬了两个多小时的骨头汤,汤浓粉白,真让人食指大动。
  “这可是面条?”方桃看着面前这碗洁白光亮的“面”有些惊奇。
  李青禾摆摆食指,道:“不是面条,主要用料是大米,我们就叫米粉吧,你们快尝尝看好吃不。”
  小文小武早就开始抱着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好吃。
  陈氏尝了一口,道:“没有面条劲道,但是比面条爽口,加上这骨头汤和酸笋,真好吃。”
  “娘觉得呢?”李青禾期待地看着她。
  方桃点点头没说话,一口接一口地嗦,用行动告诉她。
  李青禾立即眉开眼笑,自已也吃了一口,骨汤香浓,米粉爽滑,酸酸开胃,真是舒坦啊,她吃了几口之后道:“那你们觉得我们要是开家小食铺卖米粉跟小吃怎么样?”
  听到这话,陈氏跟方桃抬起了头,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她,连小文小武也抽空呆了一会儿。
  “你怎么会想着开食铺”,陈氏问。
  其实李青禾是想开酒楼的,但是没钱,这话她可没敢说出来吓她们,只道:“我觉得我的手艺还不错,要是开食铺的话生意肯定不差,这不比种地赚钱吗?”
  “我们哪有本钱开食铺呀,而且要是生意不好怎么办?我们这样的家庭可亏不起的啊”,陈氏道。
  “不会亏的,先跟早餐摊子一样,摆个摊子,等赚点钱,积累了些客户再开食铺?”
  陈氏沉默了,低着有继续嗦粉,也不知道她时在认真吃粉,还是在思考她的问题。
  李青禾便看向自家娘亲,撒娇:“娘~”
  方桃很想支持女儿,只是嫁进来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婆婆做主,一时有些挣扎,纠结一番之后,还是决定支持女儿,刚想帮劝劝婆婆,可是不待她说话,陈氏就开口了。
  “行吧,你比我有魄力有主意,我应该相信你才对,那就按照你说的,先摆摊子,等挣些钱了,再开食铺,到时酸笋卖出去的钱应该有不少。”
  “谢谢奶奶!”
  这些日子孙女儿的成长她看在眼里,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躲在大人身后的小姑娘了,而是想站出来成为支撑这个家的一份子,她才十一岁啊,若是生在别的人家,还是窝在大人怀里撒娇的年龄呢,陈氏感慨,想着眼眶就红了。
  李青禾刚还欢呼,注意到陈氏眼睛红了,吓了一跳,赶紧哄道:“奶奶你怎么了,别哭呀,你要是不想开食铺咱就不开。”
  陈氏平时强硬,其他人也很少看到陈氏这样,一时手足无措。
  陈氏抹了下眼泪,道:“没有,我是开心的,你长大了,知道要为家里排忧解难了,奶奶很开心。”
  听她这样说,李青禾松了口气,道:“这是我应该的,我本来就是家里的一份子,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会越过越好的。”
  “嗯,你说得对,快吃吧,汤都要凉了,吃了我们再商量。”
  ……
  几天后,清石县城的容林街,这条街靠近码头,很多外地商人游客来来往往,在码头上做工的百姓平日也喜欢到这条街吃饭。
  一对母女出现在这条街的街尾,支起了一小摊。
  正是李青禾跟方桃,一个小摊车上架着两口锅,一口是香味飘鼻的骨汤,一口是煮米粉的开水,摊车侧边是一张长桌子,放着一盆米线,一碟煎鸡蛋,还有一篮子洗干净的青菜,一大碗笋丝,两张桌子,八条长凳,这就是她们所有的摆摊装备。
  这是他们摆摊的第一天,刚把东西都整理好,就有一个中年人上来询问:“你们很眼生啊,卖的是什么吃食呢?”
  “我们第一天在这摆摊,卖米粉的,味道很不错哦,要来尝一尝吗?”李青禾笑着应道。
  “米粉是啥?”中年人是这条街商铺的一个账房先生,在这条街都快二十年,这里的早餐他吃腻了。
  李青禾用个碗盛了一小碗给他看,道:“你看,是这个,是用米做的,跟面条口感完全不一样哦。”
  中年人看着这碗像面条,但是又比面条圆滑光亮的长条细线,感到十分惊奇:“呀,这洁白光亮,如丝如线,看着应不是错,给我来一碗。”
  “请问要加个鸡蛋吗,不加鸡蛋五文钱,加鸡蛋七文”,李青禾笑盈盈道。
  “加一个。”
  “好嘞。”
  这会儿已经围了几个人过来了,有两个也让来一碗,其他的看则是先观望一下。
  李青禾跟方桃分工合作,她揽客收钱,方桃煮米粉。
  很快一碗色味俱佳、汤汁鲜甜的米汤就端到了中年人跟前,洁白的米粉,翠绿的小青菜,金灿灿的煎鸡蛋,还有一小撮笋丝,看着让人欲罢不能,赶紧拿起筷子吃了几口,眼神一亮,不禁点头道:“嗯,不错,米粉爽口弹牙,鸡蛋煎的恰到好处,最佳的还是这个笋丝,酸脆爽口,再喝一口骨汤,真是妙哉妙哉,哈哈。”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