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再见,乌梅君——小指尖【完结+番外】

时间:2025-01-20 23:08:39  作者:小指尖【完结+番外】
  总之姜乌就是驰骋在乡间的原野里,为一天到晚总是吃不饱的家养牲口们,献上野生蚂蚱的身体。
  也有人多的时候,或是家中某位长辈需要使用年轻的劳动力,在这种时候,童工们就不会被嫌弃力气小了。
  他们会一起去某棵高大的板栗树下,把带刺的原生板栗用棍打下来,然后从张开嘴巴的刺球里,把成熟的板栗一粒一粒摘出来。
  他们还会去找只有在特定季节里生长的野生浆果,这通常需要赶在野鸟发现之前下手,不然只留下空空的绿色枝叶,完全没办法吃得满嘴都是了。
  有时候他们也会带着童工们,去稍远一点的小溪,如果能走得更远一点,那里就有小河了。
  夏天的溪水是透明的纯色,姜乌可以不穿鞋在水中玩一个下午,石头缝里可能藏着虾米和螃蟹,偶尔有冒出一点身影的小鱼,也会在没碰到姜乌的脚心前,就慌慌忙忙地游走。
  能肆意玩乐的时候,天空是能倒映地面的画板,河水是温柔清澈的淡凉,有时还来不及在柔波里闭眼,风就带着所有的回忆飞远了。
  不管玩了多久,除了姜乌以外,总有人能记得她的暑假作业。
  “姐,你暑假作业搞定了吗?我的早就做完了。”
  外公也会在接了一通妈妈的电话以后,按着她的头,要她记得做暑假作业。
  姜乌坐在一张落了些灰尘的四方桌子上,在完全没有台灯的外婆家里,把答案写满到最后一页。
  写完作业,晚饭还没有好。
  外婆家没有太多娱乐设施,姜乌打开电视机,还没有按到常看的频道,不知道跑哪儿去玩的姜诚回来了。
  “到点了,该我看了。”
  “我还没开始看呢!”姜乌气呼呼地说。
  姐弟俩有时会为了争抢遥控器大打出手,最后还是外婆跑来按了一个卡通台,两人才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动画片里灿烂又神奇的故事。
  两人也有不会争抢的时候,他们都喜欢看搞笑的东西,姜乌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叫情景喜剧。
  她喜欢看剧里的演员做着夸张而滑稽的表情,说一些搞笑又可乐的台词,故事的发展也没有目的,喜剧本身就是目的。
  晚饭后的时间,是属于外公外婆的,他们会霸占着电视机,一边放新闻联播一边聊天。
  当然最不能错过的,还是新闻以后的天气预报,也许主持人的天职只是告诉他们,第二天的天气是什么。
  姜乌感觉很庆幸,她的外婆对八点档的电视剧没有兴趣,他们喜欢一起看动物世界。
  她的假期里塞满了“没什么用”的东西,她会听着动画片的结尾,看着喜剧还有偶像剧的梦幻场景,偶尔还会想办法打游戏,然后在一天一天向前推进的时间里,结束每一个并不圆满的假期。
  她已经上初二了。
  又回到了五班,又是那个熟悉的教室,又是那群相识的面孔,她甚至还在最新的值日排班表里,看见了自己。
  他们的班主任还是余虹,朱晓露甚至偷偷跟她说,余老师可能要结婚了。
  姜乌不知道余老师的意中人是谁,但在对比过曹囯峰以后,她觉得余虹已经是很好很好的班主任了。
第28章
  秋高气爽的天气,正是落叶飘红的季节。
  昔川中学每到十一月份,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
  上一次校运会的时候,姜乌同学不幸罹患感冒,在老师的三令五申下,她在自家的小床上躺了两天,避免影响到班里的参赛同学。
  运动会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但他们现在初二了,体育老师已经卧底观察了一年,再加上班主任对一般情况的了解,结果就是不管愿意不愿意,只要老师觉得你可以的都上了。
  姜乌本来觉得这两天应该和放假没什么区别,但有的项目报名人数很少,余老师不知为何对语文课代表予以重任,姜乌就这样领到了女子铅球手的身份。
  朱晓露这种四体不勤、人畜不分的同学当然不用参赛,她自发报名去了后勤组,搞搞零食、饮料、矿泉水的派发,方欣当然留在了啦啦队,她应当是氛围组的骨干力量。
  姜乌从前在社团练字的时候还浑然不觉,原来书法社团培养他们一学期,就是为了在这种活动时用上。
  他们要搞的花活儿包括准备特别的手写的小礼品,还有写一些鼓励的话,整个学校三个年级都有份。
  校运会开始前一周,姜乌和其他社员一起在书法教室奋笔疾书,冯乐因为技术不过关,反而只能干一些搬运、包装的杂活儿。
  距离校运会开幕只剩两天了,这几天姜乌是日也写字、夜也写字,完全不像其他运动员还能练习个几次,她还是那个我行我素,与铅球保持零接触的新手。
  “搞定了吗?”
  道具马上就要用上了,许攸过来检查各人进度。
  姜乌写完最后一张的最后一笔,长舒了一口气,“都写完了,还好赶上,我还有一些在教室。”
  许攸点头,“那你等会儿拿过来,就放这里吧。”
  姜乌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冯乐他们的包装组也接近尾声。
  学校给没能拿到前三名的选手们也准备了安慰小礼品,是的,是那种鼓励学生多看书,一想能猜到的书签,由姜乌他们亲手在空白书签上写下“好学”“慎行”“品格”等选好的词汇,勉力保留一些手工制作的真诚。
  能拿到前三名的更是有特别奖励,包括香囊(冯乐他们做的)、折扇(姜乌他们写的)等各种中华传统手工艺品。
  所有人这几天都很努力,终于赶在最后两天前完成地差不多,姜乌围观完以后,从教室里拿回最后的成品。
  书法教室里已经堆满了礼品,姜乌把剩下的书签挤在一旁放好。
  完成任务后,姜乌心里轻松不少,她终于可以找到体育委员,约第二天练铅球的事情。
  因为时间紧迫,姜乌根本来不及熟练那些技巧,她只能从网上学到一些简单的扔球姿势,让自己看起来不要那么菜鸡。
  再过一天就要比赛了,姜乌停留在学校的时间比较久,等她终于背上书包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姜乌打开手机,有三个未接电话,二十几条未读消息,她有些呼吸骤紧地看着这些消息都来自同一个人。
  墨:发来一张照片
  墨:这些书签都是你写的吗?今天被雨打湿了,现在都用不了了。
  许攸来了一个电话。
  墨:你那边还有空白的书签吗,这些全都要重写。
  墨:应该放学了吧?接一下电话,有事跟你商量。
  许攸又来了一个电话。
  墨:看见消息了回复我。
  过了五分钟,墨又发来一条:急。
  姜乌放大那张照片仔细看,刚好就是她从教室里拿来的那堆书签,当时这些书签已经被挤在墙根放着,上面的窗户没有完全关紧,雨淋过未干透的墨渍,晕成一团一团的小黑点。
  许攸说这些书签已经废了,他们原本是按书签颜色分配任务,蓝色流苏的基本都在姜乌这边,现在她家里都还剩了几叠。
  姜乌的手还没按上回拨键,许攸的电话打了过来。
  姜乌还握着听筒不知道说些什么,许攸已经说起了具体情况,他说主要怪最后锁门的人没关好门窗,他说幸好别的东西都没事,只有这堆呆在最外面,又是最上面的书签被淋出了事。
  “可是,后天就要开幕式了。”姜乌有些歉疚。
  “没事,你把剩下那堆书签明天带过来,我们一起写。”
  当初给姜乌分配的数量是二百份,因为她不算一个书法老手,花了整整五天才把这些弄完。
  第二天下午,姜乌才找到时间去处理这些书签的事。
  许攸已经把其他材料都准备好了,他又另外找了两个帮手,现在一共有四个人去搞定。
  另外两个人有些抱怨,“梦然她们忙得要死,我们还在搞这些重复的东西。”
  许攸连连道歉,另外两人才专心下来书写。
  写了一小时后,“许攸,老师那边还找我们有事,我们真的要走了。”
  许攸数了数,还剩下八十份没写。
  “好吧,那你们先走吧,辛苦了!”
  许攸耸耸对姜乌说:“这剩下八十份都是我们的咯,还好现在没有太晚。”
  这一个小时,其实姜乌只写完了二十份,他们几个速度都比她快,才能写完这么多。
  姜乌看着许攸又专心致志地写起来,心里一阵苦涩。
  其实那天回来放东西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她走的时候也把门带上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晚离开的那一个,她也根本没有检查什么门窗,她只把书签往最里面一放,就走了。
第29章
  又花了一个多小时,这堆闹心的书签就搞定了。
  时间不算太晚,刚好过七点,许攸马不停蹄地跟着其他人去布置,姜乌因为明天要上场,就先一步走了。
  女子铅球的预选赛是在上午,不过姜乌现在心情不好,她只把自己当做凑数的,她相信不管班主任,还是同学们,没有谁会真的期待。
  生活里能期待的事实在太少,烦心事总是一箩筐。
  姜乌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小事影响心情,哪怕问题本身已经解决了。
  明明许攸已经在书签这件事上帮了她那么多,可她还是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她在吃饭、洗澡、跟人聊天、甚至上床睡觉的间隙,都忍不住去想,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该多好……
  一件烦心事顶多是生活路上的小石子,可更多的事像一个又一个台阶一样,需要人去攀登。
  姜乌手里拿着铅球,目视远方的另一头,她尽力忽视周围三三两两聚集的人。
  她把铅球放在脖子上,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扔,让球从掌心飞出去。
  球没飞多远就落了下来,姜乌挫败地看着量完大概只剩5米。
  “再来一轮!”
  裁判员扬了扬手里的旗子,大声喊道。
  姜乌又一次接过沉重的铅球,她的手腕、腰背都在默默蓄力,球瞬间就往远方推去。
  裁判员量完她的成绩,摇了摇旗。
  “最后一轮!”
  姜乌很想把全身的力气都使上,可不管怎样都是不得要领,她跟铅球之间还是太陌生了。
  “二十四号,54米。”
  裁判员报出她最后的得分。
  姜乌站在附近看了几轮,默默走回了五班的大本营。
  她有点累了,负责后勤的朱晓露就跟小蜜蜂一样,满场子的转悠,她把矿泉水,还有一袋饼干塞给姜乌。
  “我不用”三个字还没说出口,小蜜蜂就已经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上午的比赛已经进行到一半,现在大本营里的同学只剩不到二十个,很多人都去操场围观别人比赛了。
  姜乌坐在看台上往下看,到处都是人跑啊跳啊,还有或淡定或激动的吃瓜群众。
  她看见跳高的同学总是把横杆撞下来,她看见有比她还不熟练的铅球手,把球往两边一扔,旁边的观众用光速飞快空出一块儿。
  她打开矿泉水喝了一口,好像把不该有的期待放下会更轻松。
  方欣坐在她的后面,她正在激情创作一篇又一篇的加油稿。
  姜乌正听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感觉有些头疼,方欣扒拉了一下她的衣袖。
  “你要不要也来一篇?你刚刚比完赛,可以从运动员的视角去写,怎么样,心动不?”
  姜乌的一口水卡在喉咙里,‘其实我觉得不太合适……’她心里想着还没说出口,朱晓露就走过来招呼她俩。
  “等会儿有我们班的跳远比赛,要不要一起去?”
  姜乌一边咽水一边点头,方欣摆手拒绝,“我还有一篇稿子没写呢。”
  “就看个十分钟。”
  朱晓露拉起姜乌,本来是走着走着,结果都快跑起来了。
  “你慢点。”
  从看台往操场走要下一堆台阶,姜乌真怕她俩把自己摔了。
  “他们已经开始了,再慢就来不及了!”
  等到了平地,朱晓露果然带着她跑了起来,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吹过,姜乌觉得自己刚刚比赛都没这么激动过。
  跳远的沙坑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朱晓露带着姜乌东/突西进,终于插进一个空地儿。
  “现在比到哪儿了?”“才过了两个人是吗?”
  “我们班的还没开始。”朱晓露用她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姜乌。
  “我们班有谁参加啊?”姜乌问。
  方欣这个时候慢悠悠地出现在她们身后,她纠结了两分钟,就跟着她们下来了。只不过她是用走的,比不上这两个风一样的女子。
  方欣直接跟这两人挤在一块儿,“我们班肯定有鲍玉啊,还有张建他们。”
  “哦哦,差点弄不清这是男子女子。”姜乌说。
  跳远应该还是比铅球更好看吧,姜乌在看台上就发现这个的围观群众比铅球多,这大概是因为跳远的动作更有弧度,吃瓜群众也没有危险吧。
  毕竟跳远顶多跳的人自己摔进沙坑,围观铅球还要躲着某些拉人头凑数的人。
  她们看见有人起跳了,还把一只鞋留在原地,想笑都不敢太笑出声。
  “鲍玉在准备了。”
  朱晓露时刻关注着选手的出场情况,穿着短裤的鲍玉刚一冒头,就被朱晓露发现了。
  “他应该跳的还可以吧,体育老师经常叫他示范,有可能还是被老师硬拉过来的吧。”朱晓露碎碎念着。
  “哦。”方欣回应了她,“我不知道他的。”
  方欣注意到鲍玉在候场的地方做着热身运动,“他到底行不行啊?”她苛刻地点评着。
  姜乌斜眼瞟了一下这个跑二十米都要大喘气的人。
  鲍玉很快就上场了,他快速甩动手脚做准备。
  姜乌觉得自己铅球扔得一般,一定是缺了跟他一样的准备动作。
  鲍玉站在起始点的白线后,像每次在体育课上做示范一样,双臂高高地甩起,高高地落下。
  他快速又安静地落地,跟之前发出“砰”“砰”砸地声的人一点都不一样。
  “好!”
  朱晓露带头鼓起掌来,方欣这个氛围机器也迅速跟上,四周响起断断续续的掌声。
  鲍玉往这个方向看了一眼,从几人的对面走过。
  “再跳一次!”
  鲍玉又回到出发点,纵身一跃,把别人甩下一大截。
  “Nice,bro!”
  蹲在一旁的男同学,兴奋地和鲍玉击掌,方欣拉着两个女生跑过去,大声地说着“你太棒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