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顷,巡渠人软倒在地。
蒋强拿出绳子绑住对方,用巾子堵住对方的嘴以防万一,等他们掘完渠,会将此人溺死在水里,装成此人不幸被决堤的黄河水冲倒溺亡之状。
随后,二人抡起镐头开始毁渠。
刚挖出一个浅浅的坑,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怒吼:“天杀的畜生快给我住手!”
蒋强、蒋盛同时全身一震,再同时扭头。
远处被夜色笼罩的田地尽头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道身影,有的身影正抓着棍棒朝这边狂奔,有的身影脚步慢落在后头,混乱之中,二人听见一道惊怒的妇人声音:“我来给柱子送饼,离得远正看见他们把柱子放倒,我自知打不过他们,又怕把他们吓跑,便急匆匆回去叫里正……”
蒋强、蒋盛互视一眼,丢下东西拔腿就跑。
然而里正早有准备,分别派了壮丁从不同的方向包抄过去,最后宛如瓮中捉鳖。
真的鳖还可以爬上渠堤跳到河水里游走,可里正手里敲着锣,早把对面的村人也都叫醒了,而渠道四通八达两头却是死的,村人们只要分别沿着渠道的两个方向追,早晚能抓到两人,除非他们逆流而上一直跳进黄河里头……
“抓到了!”
一阵你追我赶后,有人解气地喊道。
“看我不打死你!”
百姓就指望这些渠道丰收呢,谁来毁渠就等于要毁了他们的田地与粮食,就等于要谋害他们的命。
蒋强、蒋盛被看不清脸的村民们放倒在地,棍棒、拳脚接连加身。
里正及时阻拦道:“别打了,送去官府,看看到底是哪个村子派来的畜生!”
穷苦小村的里正,还以为是与本村有仇的死对头干得这丧尽天良之事。
第153章
如果是寻常偷鸡摸狗的小贼,里正会等到天亮了再送去官府,免得打扰知县休息,但今晚这样的掘渠恶徒,背后不知藏着哪个村子里的心狠手辣之人,里正怕夜长梦多,当即就点了几个青壮押着二贼随他同往四十多里外的县城。
里正家出了骡车,另有几家稍微有钱的富户出了骡子,方便里正一行人来回。
实在是太远了,不然其他村民宁可不睡觉也要走过去跟着看知县大人审案。
这一赶路就是一个时辰,到了紧闭的县城城门外,青壮们就高喊抓到了掘渠贼要知县大人替他们做主!
夜里守城兵不得擅自开启城门,立即派人去请示狄大人。
县衙后宅,被小厮惊醒的狄献听到事由,让小厮拿着他的腰牌随守城兵去城门前走一趟,把人带到县衙。
待里正一行人来到县衙,狄献已经穿好官袍坐在衙门大堂了,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吏也被连夜喊了过来。
花了几十万两刚修好的丰延渠关系到本县百姓几十年几百年的收成口粮,此时此刻更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些修渠人的身家性命,所以即便是丑时大多数人睡得正死的时候,以狄献为首的几位官吏都神色肃穆、目光清明。
“大人,就是这两个贼人!”
青壮们将蒋强、蒋盛压跪在地,同时丢下他们掘渠用的铁锹镐头以及打晕巡渠人用的蒙汗药巾。
狄献拍下惊堂木,止住村人们的愤慨与喧哗,问里正:“渠受损如何?”
里正一脸后怕,伸手比划道:“还好我们发现的及时,他们才挖了这么浅的一个坑。”
狄献又问:“巡渠人伤势如何?”
里正:“已经醒了,只挨了一点皮外伤。”
问清这两样,狄献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审问贼人了,见两人浑身滚满田间的泥点,面孔更是血泥混成一片,便叫捕头先去端水,好歹把两人的脸清洗干净。
很快,众人终于看见了蒋强、蒋盛的真面目。
里正身边的一个青壮道:“我见过他们!他们是游商,去过我们村子卖东西!”
县丞回忆片刻,皱眉道:“三月初一开闸那日,我也好像瞧见过这二人在贩卖零嘴儿。”
当日在人群里做生意的小贩很多,但别的小贩都是本地口音,只这二人带着晋州口音,惹他多看了两眼。不过自从去年本县开始修渠,各地都有大小商客前来寻找商机,所以再多两个晋州游商也不足以为奇。
狄献看着从始至终都保持沉默的蒋盛、蒋强二人,忽然意识到这事怕没那么简单。
接连三天,蒋盛、蒋强都不肯开口,与此同时,经过各村里正的辨认口供以及捕快们去宁县探查的线索,狄献终于确认了二人毁渠的举动与本地村落间的恩怨无关。
既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问不出来,狄献让捕快们给两人用刑。
用刑当晚,狄献再度夜审二人时,蒋强开口了,要求狄献屏退县丞等人。
两人都戴着镣铐,狄献不怕他们有其他心思,摆摆手。
待大堂只剩三人,蒋强看看旁边同样狼狈的蒋盛,苦笑道:“禀大人,是福成长公主派我们来的。”
人为财死,所以他们明知此行有性命危险,还是来了,求的无非是那一丝运气,保佑他们顺顺利利办好差事,再提防福成长公主可能会有的灭口毒计提前商量好返程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明着去领剩下的赏银,一路在暗迫使福成长公主不敢毁约。
可他们也知道,计划未必顺利,万一运气没有眷顾他们,他们还有被村民、官府抓住的危险。
福成长公主帮他们安排的后招是,让他们诬陷杜家,只要成了,虽然他们二人还是死路一条,福成长公主却会善待他们的家人。
能做死士的人,没一个傻子,蒋强、蒋盛很清楚,他们真这么做了,一旦皇上定了杜家的罪,那么福成长公主的下一步就是杀死他们的家人,彻底杜绝从他们家人口中泄露此事的隐患。
所以,在他们已经必死无疑的现在,他们能保住家人的唯一办法就是供出福成长公主,当福成长公主都成了阶下囚,她身边的那些侍卫没有主人的命令不会再冒险办事,她栽培的那些见不得光的死士更会利用这个机会远走高飞,摆脱幼时就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桎梏。
当毒蛇进了牢笼,当豺狼一哄而散,他们的家人才会在无知的情况下继续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最多为“外出经商常年不归”的他们伤心一段时日。
狄献愣住了,可是很快他就猜到了真是福成长公主出手的话,她毁渠之举的真正目的。
但这些都是推测,关系到皇家宗室,查到这里狄献就该收手了,等他递了折子进京,皇上自会派宗正司接手。
本朝律法,宗室之罪无论大小,都由宗正司审理再交由皇帝定罪,外官只有弹劾检举以及阻止宗室继续为非作歹之权。当然,如果皇帝认为宗正司审判有误或是审判无能,皇帝也可以将案件移交大理寺或刑部。
四月二十,官员休沐的日子,也是永昌帝可以忙里偷闲的一日。
永昌帝决定带着周皇后微服出宫,先去看看两个女儿的公主府,再去庆王府看看三皇孙,最后去惠王府看看四皇孙,顺便在惠王府用过午膳再回宫。
出宫时,永昌帝先派人给老二夫妻俩以及独自在家带孩子的老三媳妇送了口信儿。
惠王府。
单独来接父皇口谕的惠王爷神色恭敬,掌心却悄悄出了一丝细汗。
幸好父皇还要去巡观两座公主府,如果父皇出宫后直接来这边,王妃……
传话公公离开后,赵j算着时间让王妃继续睡了半个时辰,才亲自去叫王妃起床。
拔步床内,姚黄睡得正香,惠王爷坐在床边伸了两次手都被王妃裹着被子躲开了,无奈之下,赵j只好道:“父皇要来了。”
已经被唤醒只是困倦想赖床的姚黄猛地睁开眼睛,转过身来:“真的假的?”
赵j:“此时父皇应该在二公主府了,再去一趟庆王府,随后就过来。”
天气好,月初姚黄坐着马车分别去两座公主府以及姚家的御赐新宅逛过,在脑袋里盘算一下帝驾的路线,她幽幽地瞪向惠王爷:“王爷跟父皇都挺会挑日子的。”
筠儿满月时她的身子就完全恢复了,一身清爽,但自称略通医理的惠王爷认为她还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这是为姚黄着想,他愿意忍姚黄自然也乐得配合,没想到一养就养了二十多天,昨晚惠王爷才终于放下顾虑,小心翼翼地抱着她,小心翼翼地来了一场。
春风细雨似的,依然让姚黄睡了一个十分舒畅的好觉。
惠王爷的视线早就落在床边了,只道:“起来吧,去院子里走走,别让父皇母后看出你才打扮过。”
刚睡醒跟醒了一个时辰还是有差别的。
说完,惠王爷推着轮椅调转方向,准备回前院等着王妃。
刚转好轮椅,赵j推动细轮时却感受到了阻力,回头一看,竟是王妃不知何时悄悄探出一条腿,染着石榴红蔻丹的右脚指头险些碰到他偏过去的脸,脚跟则紧紧地抵着轮椅靠背。
赵j:“……”
他看向前方,问:“为何拦我?”
姚黄:“王爷来都来了,不如你伺候我晨起沐浴?”
赵j:“……”
他垂眸回头,抬手去挠王妃的脚心,再趁王妃缩回脚的时候推动轮椅出了拔步床。
身后传来王妃的轻笑:“我数到三,数完王爷还没出门,我就去抓你回来,让你帮我洗头。”
惠王爷很愿意帮王妃洗头,但王妃洗头、沐浴是一起的,光天化日,丫鬟们都在外面守着,他做不来这种事,以前歇晌至少还有个“歇晌”的幌子。
尽管不信王妃真的会过来“抓”他,惠王爷还是稍稍加快了速度。
庆王府在皇城东边,帝后二人陪郑元贞母子只坐了两刻钟就出来了,但还是将近午时才到的惠王府。
姚黄已经陪着惠王爷在第一进院等着了。
永昌帝这次来就是为了看皇孙的,所以夫妻俩把吃饱睡足的小家伙也带上了,没让乳母跟着,就让惠王爷抱着小家伙,反正惠王爷坐在轮椅上攒了一身的力气,抱个快十斤重的小娃娃肯定累不着他。
惠王府的大门两侧分别蹲坐着一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姚黄把惠王爷推到这边,然后一手撑着膝盖,一手指着石狮子的眉毛、眼睛、大嘴给筠儿看。
小家伙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倒是娘亲指哪就看哪。
这时,帝驾到了,一家三口正好恭迎。
永昌帝先下车,刚露面就见儿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指着他,笑盈盈道:“这是你皇爷爷,天底下最厉害的皇爷爷!”
只被康王家的三个孩子喊过皇祖父的永昌帝:“……”
不过,皇爷爷听起来确实比皇祖父要亲!
“来,给朕抱抱朕的小皇孙。”
站好了,永昌帝便来接筠儿。
姚黄把孩子递过去,再去扶周皇后下车。
待到祖孙三代进了厅堂,姚黄就见筠儿的小胖手里多了一枚莹润剔透的羊脂玉佩,皇爷爷又散财了!
用过午饭,离开惠王府时永昌帝的心情还很好。
然而一回宫里,汪公公就递了一封四百里加急的折子来。
凡是地方官员的加急折子,都必须第一时间呈递中书省,若逢休沐日,便直接送到永昌帝这儿。
永昌帝接过来,视线扫过“凉州青峡知县狄献”等字,打开。
汪公公躬着腰站在一旁,因为不知道折子是报喜还是报忧,他屏气凝神的,然后就注意到皇上握着折子的手指蓦地攥紧,那一下,汪公公的心仿佛也被皇上攥住了,大气不敢出。
不知过去多久,他听见皇上道:“传叶上林。”
叶上林,御前军下戍守皇城的禁卫统领,官职正二品,是永昌帝的心腹外臣。
很快,年近四旬的禁卫统领叶上林就站到了永昌帝面前。
永昌帝扫眼扣在书桌上的折子,缓缓道:“安排两队禁卫,换上常服秘密进入长公主府、济宁侯府,两府所需饭菜由禁卫采买,没有朕的旨意之前,两府任何人不得踏出一步,对外暂称长公主、侯爷染疾,谢绝见客。”
叶上林:“臣领旨!”
叶上林退下后,永昌帝将批复好的折子交给汪公公,同样是四百里加急送回凉州。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先写京城这边的其他事哈,因为两个死士从凉州快递过来要二十天左右,快递到了才能审长公主
第154章
出嫁的公主可以自行决定住在公主府还是夫家。
福成长公主跟驸马济宁侯年轻时也有过两三年的恩爱,只是就算贵为公主,一旦成了谁家的儿媳妇,外人自会将一些孝道规矩用在她身上,福成长公主若是在公婆面前趾高气扬,免不得被人议论两句,若是为了人言真把驸马的爹娘当自己爹娘一样敬重,福成长公主又不愿意勉强自己。
所以她带着孩子搬回了自己的府邸,与驸马的家人保持距离,见不到面自然无需讲究虚礼。
当济宁侯犯了大多数男人的通病开始背着福成长公主偷丫鬟,福成长公主便也给自己物色了一个俊秀的面首,自此,夫妻俩之间就只剩明面上的姻缘关系了,基本都是各过各的,福成长公主把两个儿子丢给了夫家,女儿她亲自抚养。
可夫妻就是夫妻,如今福成长公主有了派人毁渠之嫌,永昌帝便把两府众人同时幽禁了起来。
毫无准备的福成长公主根本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叶上林就亲自带着一队常服禁卫登门了,拿着御赐的令牌请长公主配合。
福成长公主勉力维持镇定:“不知皇兄此举所为何事?”
叶上林:“微臣奉皇上口谕行事,别的一概不知。”
说完,他安排带来的禁卫分别看守长公主府的各处大门小门,日夜轮值,另有两人守在长公主的寝殿外门,无论长公主要见府中何人,都要有一个侍卫在场旁听。
禁卫统领铁面无私,福成长公主心情沉重地回了寝殿。
她想到了派去凉州的两个死士。
如果二人差事办得顺利,丰延渠毁,凉州加急的折子确实会比两个死士先到京城,但光是毁渠没有抓到人的话,皇兄不可能一下子就怀疑到她头上。
所以,两个死士至少被抓到了一个,他们供出了杜家,但皇兄觉得庆王、四皇子两党都有嫌疑,所以两边同时禁足,待凉州把犯人押解进京后再交给宗正司审问清楚?
两个死士的妻儿都握在她手里,福成长公主不信他们敢背叛。
这么一想,福成长公主的情绪又稳定了下来,只希望女儿那里不要露出马脚。
今日郑元贞的心情很不错。
永昌帝竟然带着周皇后来探望她跟儿子了,尽管帝后还会去惠王府,这至少说明凉州那边目前还没有出任何问题,喜上加喜的是,下午庆王从灵山送了信来,发泄完一通对康王的抱怨后,庆王预估他二十五日傍晚可以归京。
郑元贞倒没怎么想念庆王,但庆王在信里说得越苦,越说明他这次的差事办得够尽心,哪怕是被迫的也做到了跟康王一样的勤勉,且徐东阳圈出来的五千亩荒林已经有四千亩经巡查确实适合开荒,这么一桩同样利在千秋的大政绩,庆王就算只分个巡查之功,也值得皇上高看他一次了。
105/121 首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