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笑佳人【完结】

时间:2025-02-05 14:37:57  作者:笑佳人【完结】
  廖郎中已经习惯近来惠王爷偶尔的谈兴了,思量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药材亦是如此,应该是灵山的土质更适合黄精的生长与药性积累。”
  他能辨认药材的年份与优良,至于灵山的土到底好在何处,廖郎中就说不清楚了。
  赵j:“王妃听人言,以前灵山上的黄精并不罕见,因连年采挖才日渐稀有,这是否说明,灵山黄精本身易于存活繁衍?”
  廖郎中:“是,山民不去挖的话,黄精应该能一长一大片,只是山珍野味都是无主之物,既然能卖钱,山民们肯定见到就会采挖,留在那里只会便宜后来者。”
  赵j:“我看这一带都是荒山野岭,若能开荒种药,周边百姓便能多一样营生之法,同时为各地供应更多的良药。”
  廖郎中这才明白王爷在操心什么,叹道:“百姓们大多勤俭,黄精卖得那么贵,如果只是开荒便能种植,百姓们肯定早就去开了,定是黄精种起来还有很多难处,百姓们发现自己种不出来或种不好,才绝了这个念头。”
  “再有,灵山是名山不是荒山,官府治理严格,禁止百姓随意伐木。”
  赵j:“黄精能长在深山里头,足见它喜阴怕旱,所以开荒时无需砍伐高树,只要清理林间的杂草灌木便可。这只是我的猜测,明日我会调李得春与几个侍卫过来,让他们去山里查验黄精的种植之法,待他下山,你二人可多加探讨。”
  李得春便是王府的另一位李郎中。
  廖郎中:“是,我等一定用心办妥此事。”
  姚黄并不知道惠王爷对外吩咐了什么,这日早上结束晒日后,惠王爷去看书了,姚黄来了西院,在厨房找到了坐在小板凳上看火的高娘子。
  姚黄免了她的礼,瞅瞅盖着锅盖的大锅,好奇道:“这么早,婶子在准备什么耗功夫的吃食?”
  高娘子笑道:“不是吃食,老廖不是一直在收鸡头参吗,先前炖汤用的都是三四年年份的,老廖说这样的直接拿来炖汤滋补也不可惜,但是长了五年的鸡头参药性足了,最好攒多了拿来炮制成干,那样药性更足调理起来也更滋补,这不,攒了十几斤了,让我一锅都煮了。”
  姚黄掀开锅盖瞧瞧,果然满满一大锅的洗干净的鸡头参。
  “光煮就行了?”
  “早呢,说是要煮九次晒九次,第一次煮就要煮三个时辰,白天晒晚上阴的,说起来都嫌麻烦,所以附近的村民们都是直接卖生的。”
  姚黄:“……他收药材倒是不累,婶子可有的忙了。”
  高娘子:“他回来了会帮忙,阿吉青霭飞泉也都会替我分担,没多累的!”
  麻烦归麻烦,无论生黄精还是制好的黄精,每次炖汤都有的剩,高娘子人在厨房最吃香,又能拿工钱又能跟着主子们一起滋补,所以再麻烦她也乐意干。
  过了几日,廖家西院来了客人,乃廖郎中的好友李郎中,说是要带两个学徒进山寻药,因此在廖家借宿。
  姚黄去瞧了一圈热闹,跑来东院书房问惠王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j简单跟王妃讲了讲。
  姚黄:“……”
  所以那天惠王爷盯着山看是在琢磨如何种黄精,不是为了爬山?
  惊讶过后,姚黄深深地松了口气,因为她已经暗暗琢磨好几天了,还是没能琢磨出轻轻松松将惠王爷推上山顶的法子。
  坐到惠王爷身边,姚黄笑道:“真能种的话,二爷要包个山头做药材生意吗?”
  她知道王府也有很多铺面田庄,每年的进项比惠王爷的爵禄还多。
  赵j:“不是,此事需由知县带头,鼓励当地百姓开荒,鸡头参至少五年入药,只有住得近的百姓才能长期照料。”
  姚黄懂了,惠王爷惦记鸡头参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造福灵山一带的百姓。
第66章
  李郎中三人七月初四到的灵山镇,初五上午雇了一位熟悉山中情况的采药人,备齐干粮就出发了。
  灵山里面散布着一些小村落,李郎中一行人可以白日寻找黄精,晚上去村民家中借宿。
  初九这日,一早天就阴沉沉的,没多久就下起暴雨来。
  晒不成日头,惠王爷坐在堂屋看书,姚黄没这个雅兴,一手撑伞一手抱着金宝去了西院。
  西院后院只住着高娘子一人,东厢房改成了水房,两宅子的人沐浴用水都是这边烧的,西厢房改成了洗衣房,留着在家里浣洗王爷王妃的绸缎衣裳与被面,里头还撑了几排晾衣架,绸缎金贵,不能放在烈日底下暴晒。
  姚黄过来时,高娘子与阿吉分别坐着一个小板凳,正在西厢房洗衣。
  姚黄站在门口,先将金宝放下去,小家伙立即撒欢似的在里头跑了一圈。
  高娘子看向低头收伞的王妃。
  王妃穿着一套寻常的布衣襦裙,脚上踩着一双在集市上买的木屐,外头雨大,王妃一路小跑着过来,一双脚都沾了水。她正看着,王妃扶着门框朝外面伸出左脚,哗啦啦的雨水顿时一通冲刷在王妃的脚面,冲走溅在上面的几点泥巴,只剩葱白似的细嫩脚背,五个脚指头都染了大红色的蔻丹,红果子似的勾得人犯馋。
  想到什么,高娘子关心道:“夫人月事快来了吧,我去烧盆热水给夫人泡泡脚,免得凉着。”
  姚黄笑道:“不用烧,我可没那么娇气,阿吉知道的,每年夏天我不知道要淌多少回水。”
  冲好脚,阿吉也将一块儿粗布铺在了门槛上,姚黄就坐在这里,一边看两人洗衣裳一边闲聊。
  雨水反倒显得这里更静,冷不丁的,隔壁齐家骤然传来一声妇人的怒叫:“凭什么啊,凭什么大郎二郎三郎都可以去灵山书院读书,四郎就去不得,只能在镇上的私塾凑合?”
  是吕氏的声音!
  姚黄三个互视一眼,同时竖起了耳朵,胆子越来越大的金宝更是跑过来,准备朝外面叫两嗓子。
  姚黄按住金宝的脑袋,继续辨认齐家的声音。
  回应吕氏的那人声音很低,一点都听不见,随后吕氏再次怒道:“你少诓我,去年三郎明明也没考进书院,全靠大郎跟那边熟了打通的关系,你还拿了五两银子给他送人情,今年四郎跟三郎考得差不多,那你再给大郎五两银子,让他去打点啊!是你说的,他们虽然不是出自一个亲祖母却也是自家兄弟,他为什么只帮亲弟弟不帮堂弟!”
  齐员外还是没有声音,老人家也不像会扯着嗓子跟人对峙的脾气,但因为吕氏提到了齐大家的孩子,齐大媳妇开口了,声音又高又洪亮:“母亲这叫什么话,都是自家弟弟,大郎肯定希望弟弟们都有出息,三郎去年没考好是因为染了风寒,大郎特意带他过去又答了先生出的新题目,答得好书院才破例收了三郎。四郎,母亲您自己说说,四郎平时功课如何,就算带他去补考他能行吗?考得太差,书院才不会为了五两十两的银子通融,咱们家又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吕氏:“你给我闭嘴!我跟你爹说话还轮不到你插言!”
  齐大媳妇:“别的事我不管,母亲冤枉大郎不讲兄弟情义就是不行。”
  吕氏:“天杀的啊,我当初怎么被你装出来的老实模样骗了,早知道你是个泼妇,我才不会娶你进门!”
  齐大媳妇笑:“我给齐家生了三个读书郎,母亲该高兴你眼光好才对。”
  吕氏:“走,你们俩给我一起上,今儿个不撕烂她的嘴我……”
  齐大媳妇:“来啊,我看哪个敢跟我动手!”
  姚黄目瞪口呆。
  阿吉悄声道:“齐大媳妇两条膀子可结实了,我敢说吕氏婆媳三个加起来都不是她的对手。”
  高娘子:“是啊,那身板眼神一看就不好招惹,当年肯定很会装笨,不然吕氏才不会傻到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继子媳妇。”
  齐家的争吵还在继续,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听见齐员外的声音。
  姚黄一直在西院待到高娘子要去做饭了才回东院去见惠王爷。
  堂屋北面,赵j坐在轮椅上,看着王妃先放金宝下来再收伞冲脚,待王妃要进来了,他提前收回视线。
  姚黄:“刚刚齐家吵得可凶了,二爷听见没?”
  赵j摇头,他在西屋撑了半个时辰的扶栏,之后休息沐浴更衣,才坐过来没多久。
  姚黄当他一直在看书,走过来抢走佛经放到长几上,再将轮椅推到堂屋门前正对着院子:“就知道看书,也不怕把眼睛看坏了。”
  说完,她提了一把椅子放到惠王爷身边,挨着他坐下,给他讲齐家的烂官司。
  惠王爷第一次打断了王妃的闲聊,看着她湿漉漉的双足道:“先去擦干。”
  姚黄笑道:“你怎么跟婶子一样爱操心,我就喜欢这样的凉快。”
  说着,她把双脚伸出木屐,转个身将双腿横搭在惠王爷的膝盖上,故意晃了晃脚。
  赵j看了一会儿,忽然握住王妃的左脚,触手清清凉凉。
  他取出袖口的帕子,覆在王妃的脚背。
  姚黄:“……这帕子二爷还会继续用来擦脸吗?”
  赵j:“不会,送你了。”
  姚黄瞪他:“我才不要擦脚帕子,你送我一条香的。”
  赵j:“……”
  等他将王妃的两只脚擦干,帕子完全湿了,姚黄见他不知道要将帕子放在何处,笑着抢过来,穿上木屐走到屋檐下,双手往外一伸就着雨水洗了帕子,雨水滴滴答答的,又打湿了她的脚面。
  赵j想,王妃一定是故意的。
  重新坐下来,姚黄想到了还在山里的李郎中三人,难免有些忧心:“这么大的雨,不知他们是在村人家避雨,还是被困在了山上。”
  赵j:“早上便是阴天,他们应该不会出门。”
  七月十四,李郎中一行人回来了,李郎中先洗漱一番换过衣裳,再通过前院的月洞门来拜见王爷。
  姚黄也想知道此事的进展,坐在惠王爷身边一起听。
  防着大门外有人路过扒门缝往里偷看,飞泉从外面带上了堂屋的门。
  李郎中朝王爷王妃见过礼,低声道:“灵山外围的黄精确实不多了,只剩一些一两年的幼苗,我等连日来查看过七座山头的黄精幼苗,多生于阴湿地带的树林边缘,周围土壤湿润多腐叶,足够荫蔽却又能照到树枝间透下来的光。”
  “我去问了问山里的采药之家,他们在深山里找到的多年黄精也长在阴湿的树林边缘,这大概就是采药人在自家种不好黄精的缘故。”
  “按照采药人试过的法子,黄精可以切根种也可以采收种子种植,我想先在山里挑一块儿林地开荒试试,现在埋根、播种,仿着野黄精长出来的地方在药田上面撒一层腐叶,明年再观察一年,如果田里的黄精能发芽且长势正常,二爷便可传开此法了。”
  赵j:“嗯,先开四分地,旁边盖间房子,你且带人照料着,回京前我会找人接管。”
  李郎中道是,见王爷没有别的吩咐,告退了。
  姚黄好奇问:“二爷准备找谁接管?”
  赵j:“灵山县知县。”
  姚黄想到附近那么多的山头,再想想黄精的价格,推测道:“如果这事真能办成,应该是份大政绩吧?”
  赵j默认。
  姚黄:“法子是二爷想出来的,何不你自己继续担着?这可是造福灵山几代甚至今后代代百姓的大功德,让知县做了,将来人人称赞那知县,我受不了,我想百姓们都知道这是二爷的主意,都记着二爷的好。”
  赵j:“这一带本就是灵山县治地,就算我是王爷,也无权直接越过知县开荒种药。”
  姚黄只有个靠动刀动枪封官的武夫爹,不懂文官的事,可她知道,惠王爷有个坐拥天下的皇帝老爹。
  凑到惠王爷身边,姚黄小声道:“想管事还不简单,王爷去跟父皇说啊,朝廷不是年年都往外面派些钦差吗,灵山县那么多知县都没动过在山上种黄精的念头,只有王爷既有富民之心又有富民之智,父皇知道了,肯定愿意让你继续主持这事。”
  赵j垂眸:“此事一旦开头,至少要耗时五载,我没有那个精力,由知县承接最合适。”
  姚黄低头,拨弄自己的指头。
  赵j看着王妃的指头,道:“父皇并不知道你我来了灵山避暑,我也无意让他知晓,知县那里我会交待他自行给朝廷递折子,瞒下我的参与,回京之后,你不要说漏嘴,最好岳父岳母那里也不要提及。”
  王妃抬起头,眼里写满了“吃亏”。
  赵j握住她的手,开解道:“你不要光想着事成的好处,首先李得春的耕种之法未必可行,即便可行,说服百姓相信鼓励他们开荒也要耗费数月之久才能成功,开荒后还要传授百姓耕种之法,要时时监管药苗长势,长达五年劳神费力。我只是临时起意,真正落实的是知县,知县敢接下来,得了政绩便该是他的。”
  王妃还是嘟着嘴。
  赵j:“再有,知县需要政绩升官,我已经贵为王爷,何需这点锦上添花的政绩?”
  十八岁他主动请缨赶赴战场,为的是一展所能为国效力,并非要在父皇那里证明什么。
  腿废之前,赵j没想过要争那个位子,现在,他更不会想。
  他只要有人接下此事真正去推行此事,不需要任何美名或功劳。
  姚黄无法反驳惠王爷。
  可她就是不痛快,京城那么多人都把惠王当废人,事实是惠王一点都不废,他很厉害很厉害很厉害!
第67章
  因为王妃不太高兴,虽然今日是十四,晚上赵j还是来了后院。
  王府的屋子里摆了各种精美的烛台,全部点起来灯光明亮,来灵山避暑行李以衣裳、书籍为主,烛台都是廖郎中在镇上新添置的,所以姚黄这边就摆了四盏,灯光昏黄柔和。
  惠王爷自己不想邀功,确实也不差这份功绩升官发财,姚黄替他憋屈一会儿也就过去了,这会儿看着灯下更显俊美的夫君,姚黄疑惑问:“今晚二爷怎么自己破了规矩?”
  赵j看着王妃已经恢复如常的脸色,沉默片刻道:“明日中元,想着你一个人可能睡不安稳。”
  中元节,百姓又习惯称之为鬼节,有的人不会太当回事,有的人天一黑真不敢出门。
  姚黄属于胆大的,小时候她还故意披散着头发装鬼去吓唬喜欢喊她“小黄”、“阿黄”的那些玩伴。
  可误会惠王爷想爬山的那天,姚黄自己说的怕山里有妖怪,惠王爷居然信以为真还特意来陪她……
  “二爷真体贴。”
  姚黄索性装出安心的模样,高兴地将惠王爷推到架子床前。
  前两日来的月事,午后歇晌夫妻俩都很老实地单纯睡觉,今晚肯定也不会做什么。
  夜晚的灵山镇确实很凉快,盖上一层薄被,姚黄靠在惠王爷的怀里,只觉得暖和舒服。
  “明晚河边应该都是放河灯的人,我们也去放吧?”
  对小孩子以及家里近期没有亲人去世的年轻人来说,中元夜放河灯与上元节赏花灯差不多,都是一桩热闹。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